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祭前一日,天光未明,京城却已躁动。 钟鼓楼广场上人影攒动,寒风卷着碎雪扑在脸上,却挡不住人群的热气。 数十名衣着粗陋的市井百姓围聚一处,手中抱着各式简陋乐器——竹笛是自己削的,陶埙从窑口捡来烧裂了边,铁板琴用废铁片钉成,音色参差,却齐齐指向同一个调门。 第一声笛音响起时,像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那旋律起初生涩,断断续续,可渐渐地,越吹越稳,越奏越齐。 一曲《太平引》自民间之手缓缓流淌而出,虽无宫中雅乐那般恢弘精致,却透着一股压不住的生命力,仿佛春草破土,野火复燃。 “我们不是乐工,但我们听得懂!”有人高举木牌,声音嘶哑却掷地有声。 街边孩童拍手应节,老妇跟着哼唱,连卖汤饼的老汉也放下勺子,闭眼打起拍子。 巡街兵丁站在人群外,本欲驱散,听着听着竟也松了肩,低声跟了两句。 沈琅混在人群中,一身灰布裙毫不起眼。 她认出了那些人——试听会上,在听到《清商角破阵篇》残音时忍不住落泪的几个平民:卖炭翁双手皲裂,却把笛子捧得比命还紧;绣鞋妇一边补着鞋底一边默记节拍;茶肆说书人闭目吟诵,像在背一段失传的经文。 他们没有受过正统训练,甚至不识谱,可就是凭着记忆、凭着心气,一点点复刻出了那支新律。 沈琅眼眶发热,指尖微微发颤。 “这不是命令传下来的,”她喃喃,“是长出来的。” 与此同时,七王府内,苏锦黎正立于窗前,望着远处钟鼓楼方向隐约传来的乐声,唇角微扬。 “王妃,要不要派人去压一压”韩四娘低声问,眉宇间带着几分担忧,“若被有心人利用,反成祸端。” “不必。”苏锦黎轻轻摇头,目光沉静如水,“这不是乱,是序的开始。他们想垄断声音,可声音从来就不该属于某个人、某个庙堂。它属于听见它的人。” 她转身取过一份早已备好的文书,递出:“送去广场,三批标准音叉、律管,另附《简易正音乐谱》——不留名,只放入口处的木箱。” 韩四娘一怔:“您不怕他们学得太快” “我怕的是他们一直不敢开口。”苏锦黎淡淡道,“如今有人带头,那就让声音传得更远些。” 那一夜,乐声未歇。 次日清晨,钟鼓楼广场人数暴涨至三百余人。 更多百姓自发加入,有人带来铜锣,有人敲打门环为节,连平日最守规矩的教坊小吏也躲在巷口偷听。 更令人震惊的是,巡城兵队列经过时,竟有数名兵士悄然离队,站进人群里合奏起来。 就在此时,马蹄声破风而至。 魏承业身披玄甲,带着三名家将策马而来。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广场中央,亲手擂响战鼓。 一声鼓响,震落屋檐积雪;第二声起,全场节奏陡然整齐;第三声落,万人齐唱《太平引》,声浪直冲云霄。 “边关将士盼此律久矣!”他立于鼓台之上,声如洪钟,“我们在战场上拼死护国,回家却连一支正经曲子都听不得今日我以代州总管之名,与民共奏!” 消息随快马入宫,视频画面呈至御前。 皇帝盯着铜镜映出的影像,手指紧紧扣住龙椅扶手。 画中百姓昂首而歌,眼神明亮,毫无怯懦。 那是他多年未曾见过的神情——不是跪拜,而是站立;不是顺从,而是共鸣。 “你们都说这音不祥,要禁、要毁、要查!”他猛然起身,怒视殿中群臣,“可现在,连街头乞儿都能合律齐奏!尔等食君之禄,为何反倒听不见民心所向” 满殿寂然。 李崇文缓步出列,衣袖垂地,声音清朗:“昔年周公制礼作乐,采风于野,观民情以定雅颂。今日之新律,并非出自太常寺密室,亦非某位乐官私撰,而是万千百姓自发传唱而成。此乃‘民声为律’之象。若拒之,非逆天命,实逆民心也。” 几位中间派大臣低头互视,有人轻叹,有人点头。 柳元衡怒极欲言,刚张口,忽觉袖角一紧。 回头一看,崔氏女官不知何时已立于身后,神色冷峻,指尖轻捏其袖,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皇后有令,”她低语,“暂缓对抗。” 柳元衡喉头一哽,终是闭上了嘴。 紫宸殿内,皇帝久久伫立,望着镜中那场跨越阶层的共奏,眼神复杂难明。 良久,他缓缓坐下,提笔批下一纸朱谕,掷于案上: “着正音局即日拟定《礼乐归一法案》,三日内呈览。” 风雪渐歇,钟鼓楼的余音仍在街巷回荡。 而在城南正音局偏院,沈琅独自站在空旷的练音房中,望着墙上悬挂的一排古律图谱,呼吸微颤。 门外脚步声起,她转过身,看见韩四娘捧着一只黑檀木匣走来,神色庄重。 “王妃说,”韩四娘停顿片刻,声音低而清晰,“有些东西,该交到真正懂它的人手里了。”傍晚时分,诏书落定,朱批回传。 《礼乐归一法案》终获御准,黄绢红印封角,由内廷快马直送正音局。 消息未及传开,已有百姓自发聚于门前长街,手持简谱,低声哼唱《太平引》的调子。 那声音起初细碎,继而汇聚成河,竟比白日钟鼓楼上的合奏更显沉实。 苏锦黎乘青帷小辇而来,玄色斗篷覆身,发间只一支素银簪,不施华饰。 她步上高台时,天边残阳如血,映得整座正音局院墙泛着金铜般的光泽。 沈琅已候在台前,灰布裙换作深青官服,胸前绣“协理”纹章,双手紧握于袖中,指节微白。 “从今日起,正音不再由庙堂独掌。”苏锦黎声音不高,却穿透全场,“它归于律,归于民,归于听得见的人。” 她将一枚鎏金符牌交至沈琅手中——“律令金符”,三代帝王未曾轻授,象征音律正统的最高信物。 沈琅接过那一刻,指尖触到一丝凉意,仿佛握住的不是金属,而是千百年来被封锁的声音本身。 “正音归一!”台下齐声高呼,声浪翻涌,连屋檐积雪都为之轻颤。 可就在欢呼未歇之际,韩四娘悄然登台,递上一封密信,封口用的是王府独有的蜡印,外层还裹着一层油纸,显然中途曾避雨藏匿。 苏锦黎不动声色展开,目光一寸寸扫过字迹,神色渐冷。 钦天监昨夜三更连报异象:祭坛主灯无风自熄,三次皆在丑时初刻;值守太监今晨被人发现吊死井中,脚底沾有青苔泥——那种泥只生长在静音阁后山阴湿石缝间,寻常人根本不知其地存在。 更蹊跷的是,尸检验出死者体内有大量“定神丸”残留,此药性温补安神,向来只为皇后及贴身心腹宫人配给,每月定量登记入册,绝不可能流落宫外。 她指尖轻轻摩挲信纸边缘,思绪已飞转数层。 静音阁是前朝遗设,专司“禁声”之职,凡被认为“乱律惑众”的音律皆在此销毁,连带乐师也被幽闭终生。 先帝晚年将其废弃,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若有人借其旧址行事……说明对方早已布局多时,且不惧以命为饵,搅乱祭典。 她抬眸望向远处祭坛方向,暮色之中,七座钟楼静静矗立,像七根刺向苍穹的骨针。 胜利从来不是终点,只是风暴前的短暂宁静。 她转身走下高台,对韩四娘低语:“通知陈老,今夜起,七钟移入祭坛地宫,由王府亲卫与钦天监共同值守,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不得懈怠。”顿了顿,又添一句,“另外——把那口备用铜钟,换成实心的。” 韩四娘一怔,随即会意,压低声音:“您怀疑……他们会动手脚” “他们怕的不是改乐。”苏锦黎望着天际最后一抹残光,语气温淡,却带着彻骨寒意,“是怕这钟声一起,再也压不住真相。” 风掠过旗角,猎猎作响,仿佛有谁在黑暗中冷笑。 而此刻,无人看见,地宫深处那七口新铸铜钟,表面尚带铸造余温,内壁纹路却隐隐透出一丝极细微的震颤——像是沉睡之物,被某种力量唤醒。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九阳丹神

九阳丹神

一骑绝尘
三大至尊丹王之一,逍遥丹王,因修道界第一奇功《九阳帝王诀》被众人逼迫致死,两年后重生于一普通世家化名杨震,战强敌,炼神丹,吞天火,终以火神之名,俯瞰天地。
其它 完结 178万字
你的背后有什么

你的背后有什么

绥化高考志愿曲老师
当夜晚你在行走时背后一股凉风吹过,你是回头看还是当做不知道。这是一项选择问题吗?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快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其它 完结 87万字
十二月夜

十二月夜

Sid辰
又是一年的秋季拍卖会,此次拍卖会因为有古画十二月而声名远播。无数藏家蜂拥而至,都想将此套画收入囊中。怎料,在拍卖会前夕。保险室失窃,安保人员离奇死亡,唯一..
其它 连载 19万字
异域探秘

异域探秘

江山笔魔
深夜遭遇各种诡异,并非鬼!韩国大明星离奇失踪!职场遭人算计,早有预谋!初恋惨死,却在太平间不翼而飞……一条条线索将他引入一座古墓,在这座古墓里,他发现了人首蛇身的……
其它 连载 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