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岁末的雪连着下了三日,城北记忆塔的光在晨雾中渐渐淡去,而昌平拾遗亭前却排起了长队。 苏锦黎站在窗边,望着檐下铜铃轻晃。 她没有动那封密报,也没有召见裴文昭或谢云澜。 柳知秋将残诏拓印完毕后,亲手封入陶匣,只在匣底刻下一行小字:“若无人问起,便永不开启。”匣子昨夜已交至昌平拾遗亭,由值守老吏登记入库,编号归档,一如千百个普通百姓留下的家族旧信、迁徙图稿。 她要的不是揭发,而是等待。 “他们自己挖出了火种。”萧澈倚在门框上,声音低哑,脸色仍显苍白,可眼底却有微光跃动,“你不动手,真相也会烧起来。” 苏锦黎没回头,只轻轻应了一声。 三日后清晨,昌平拾遗亭来了位拄拐的老仆,衣衫洗得发白,身后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 老人颤巍巍递上身份凭证,说要备案一段往事:“贞元十八年冬,我在安国公府当差,亲眼见管家深夜焚毁一箱文书……火没烧透,有纸角飞出来,被我孙子捡了去当折纸玩。” 话音未落,孩子从怀里掏出一块焦黑纸片,边缘蜷曲,墨迹模糊,却依稀可见“灯变”“中枢”等字,与地窖残诏拓本完全吻合。 拾遗亭执事当场启动“三地交叉验证”流程——一份送往修史院比对笔迹,一份送羽林营旧部核查时间线,第三份直呈京兆府备案。 程序严密,不声张,不点名,却如细针扎进旧网,无声裂开一道口子。 消息是夜里传开的。 先是茶楼有人说书提到“当年宫中改诏”,接着几家报馆悄然排版,《京闻录》头版只印了八个字:“笔在宫中,罪在天下。”《民声报》更狠,附了一张摹绘图——先帝龙袍垂首,手中朱笔被一双宦官之手覆住。 与此同时,萧澈在王府书房接到李承武密报:赵砚之近五日三入宗人府,每次停留逾两个时辰,所会之人皆为宗室老臣、礼法官吏,且事后皆闭门谢客。 “他在串联。”柳知秋立于案前,语气冷峻,“想抢在民间发声前,定下‘旧事不可追’的章程。” 萧澈端起茶盏,吹了口气,轻笑:“他怕的不是我们掌握证据,是怕普通人也开始记事。” 他放下茶杯,指尖轻敲桌面:“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多讲些故事。” 次日,京郊松林坡设宴。 李承武以“羽林旧部联谊”名义,请来十余名退役哨长。 酒过三巡,无人谈政,只忆贞元旧事——谁曾在宫门外值夜遇突火,谁听见过“烽鼓十三折”的暗号节奏,谁记得那一夜禁军调动无令而行。 席间每人得一小册,封面写着《拾遗保护法节选》,内录“百姓述史不受阻”“旧案可因新证重启”等条款。 有人读罢沉默良久,将册子揣进怀里,说:“我守门三十年,不能死后被人说瞎了眼。” 两天后,三名退役校尉联名上书都察院,请求彻查“灯变夜中枢失职案”,理由只有一句:“我们活着,就有资格问一句——那晚,到底是谁关了灯” 风暴尚未掀起,暗流已席卷朝堂。 沈砚舟抓住时机,在政务拾遗制试点会议上推动《宗室问责试行条例》公示。 条文简洁明了:凡涉及重大历史事件隐瞒者,即便退仕,亦可追责;知情不报者,同罪论处。 条例张贴当日,礼部某员外郎夤夜出府,兜兜转转赶到城南拾遗亭,匿名提交一份名录——其父曾任宫中誊抄官,临终前口述:“先帝原诏共改七处,执笔者皆为内廷太监,领命于……”名字被血渍晕染,看不清。 但足够了。 刑部尚未回应,民间已有声音汇聚成河。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孩童唱起新编童谣:“一更天,灯不燃;二更天,诏改篇……” 苏锦黎听着窗外传来的哼唱,终于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句话,命人送往各地拾遗亭: “凡民间所述,无论琐碎,皆录之存之,不得删改。” 风起了。 而在春社祭典筹备处,谢云澜展开礼单,目光停在“信火节奏”一项上。 窗外阳光斜照,远处传来孩童清亮的歌声,像是某种古老的节拍,正缓缓归来。 谢云澜站在春社祭典的沙盘前,指尖轻轻划过“信火节奏”那一栏。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礼单上,映出细小的尘埃在空气中浮游。 她没有动怒,也没有争辩——当礼部尚书以“非祖制”为由,执意要将这一环节从祭典中剔除时,她只是微微一笑,合上了手中的册子。 “既然说是祖制,那便请祖制说话。”她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传令各地拾遗亭:问一问百姓,什么声音,是他们最想留给后人的。” 命令发出三日,回音如雪片般飞来。 昌平、江州、陇右、岭南……百余份答复经由驿道汇入京兆,九成以上不约而同写着同一个答案:“铃音与鼓点。”有的附着孩童手绘的节奏图,有的录下老人哼唱的节拍口诀,甚至有村学私塾集体誊抄的一段《拾遗谣》:“铜铃响三声,往事不敢藏;鼓打十三折,旧灯再燃光。” 谢云澜命人将这些一一整理,装订成册,封面用墨笔题写五个大字——《民声即礼乐》。 次日清晨,她亲自将其送至太常寺,未多言一字,只道:“此非我意,乃万民之声。” 起初无人回应。 可不过两日,太常寺几位年迈祭酒竟接连遣人传话。 一位说:“不必争了……昨夜我孙儿梦里都在打那节拍,醒来还敲床板。”另一位更直言:“若连百姓记得的声音都不配入礼,那这礼,早该改了。” “信火节奏”最终被保留。 不仅如此,原本冷清的春社筹备突然多了几分活气。 民间自发组织起“节拍传习队”,街巷孩童拍手为号,竟将那十三折鼓点编成了游戏。 记忆不再是禁忌,而成了可听、可传、可唱的东西。 与此同时,清明将至,天色阴晴不定。 安国公府突报走水,火势不大,却蹊跷地直往地窖蔓延。 仆役奋力扑救,待火熄灭后清点残物,才发现那堵曾被精心砌死的隐墙已彻底坍塌,砖石碎裂间露出更深的坑洞,灰烬层层叠叠,夹杂着更多焦黄纸片。 其中一块残片尤为清晰,虽边缘烧卷,但中央几行朱批墨迹仍可辨识:“朕令封锁四门,勿使一人出京报信。”落款时间,正是“灯变”当夜。 消息尚未正式上报,坊间却已传开。 有人惊呼先帝遗命竟遭人为截断,有人暗叹当年禁军为何无令而动。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话,本该只有极少数人才知晓。 苏锦黎是在傍晚得知此事的。 她登上记忆塔顶层,遥望城北那缕尚未散尽的黑烟。 风自远而来,檐下铜铃骤响,一声接一声,仿佛无数根细线牵动着整座京城的地脉。 她静静望着,唇边浮起一丝极淡的笑。 “不是我们要揭它……”她低声说道,声音融进风里,“是它自己撑不住了。” 铃声如潮,不歇不止。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规则怪谈:我把诡异给干蒙了

规则怪谈:我把诡异给干蒙了

灵泽兮兮
本书无女主+微恐怖+国运+直播+搞笑+规则怪谈主要以现代怪谈为主文章幽默风趣,轻微恐怖元素远古时期,宇宙之中诞生的星系极少有灵脉,待到成熟,立马则会分裂成一公一母两个生命体,称为星帝和星后,两人一同维持着星系的平衡,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星帝和星后的强大,则代表着整个星系的地位高低,200万年之后,有生命体的星系,尊卑阶级逐渐明显,强的一方则会寻找和自己本源之力相同的星系进行筛选,顺从则会收复,反之
其它 连载 39万字
90年代大案系列

90年代大案系列

幸运小溪水
本书通过以纪实的创作手法,再现各类典型犯罪特点的大案重案,厘清历史案件的来龙去脉,深挖罪犯的细节以及覆灭的过程,情节惊险刺激。
其它 完结 170万字
捡只猛鬼当老婆

捡只猛鬼当老婆

鸡蛋羹
初次见面,他就袭了猛鬼的胸,再次见面,他把猛鬼压在了身下。最后,猛鬼妹子揪着他耳朵,你他妈必须对老娘负责知道吗?喜欢加群,群号:426394581。
其它 完结 232万字
极品地府:这个阎王不靠谱

极品地府:这个阎王不靠谱

九冕
说了估计你们不相信,她因为一本漫画笑死了,然后变成了地府的阎王。然后这位阎王,就变成了最不靠谱的阎王,整天想着抱判官大人,睡判官大人,牵判官大人的手,时不时带..
其它 连载 97万字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鸽子馒头
罗尔穿越异界,混得很不如意。不过他收养了一个乖巧可爱,懂事听话的女儿。女儿日渐长大,外出求学,居然不声不响的混成了大佬?‘闪耀的星辰剑姬,让神祇动容的天才少女,最年轻的八阶强者,这些说的是我女儿?’‘我女有半神之资?’
其它 连载 90万字
来者是客壹

来者是客壹

栖柒染
来者都是客,你来便是客。你的愿望我们帮你实现,相对的你要付出同等的代价。七情六欲最难自已。只要你的愿望够强烈就能够发现我们。(纯原创!!纯原创!!纯原创!!!重要事情说三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其它 连载 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