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娜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图被快马送往京城的第三日清晨,沈知微踏入宫门。 她未回凤仪殿,径直走向御书房。铜牌已交还驿官,但那条从泉州延伸至登州的航线,已在她脑中刻下痕迹。昨夜她在城外驿站歇脚,听见几个商旅低声议论:“听说朝廷又要加海禁令,连渔船都不许出百里了。”一人叹气:“可我们靠海吃饭的,不走远海,哪来的活路” 她推门而入时,裴砚正站在案前,手指压在那份海图上。墨线清晰,断龙脊的位置被红笔圈出。 “你送来的图,朕看了三遍。”他抬头,“你说得对。堵不如疏。” 她走到案桌边,与他并立。两人目光落在同一处。 “光设巡船不够。”她说,“那些人敢走暗礁道,是因为海上无规可依。船是谁的,货从哪来,去向何处,全凭豪族一句话。朝廷插不上手,税收不到,兵也管不了。” 裴砚沉默片刻:“你要怎么做” “开海贸,设市舶司。”她的声音平稳,“验船籍、发牌照、征商税。所有出海船只,必须登记报备。违者没收船只,主事者入狱。” 裴砚皱眉:“世家不会答应。” “他们本就不安分。”她取出袖中奏折,“江南王氏名下有十七艘大船,挂着民户牌子,实则运私盐、藏兵器。陇西李家更是在明州港外设了三个私坞,连官船都不敢靠近。这不是经商,是割据。” 裴砚翻看奏折,脸色渐沉。 “若不开海,这些人永远躲在禁令背后。一旦设司,朝廷掌名录、控航道、收赋税,他们的船再不能随意进出。权从私门收回,乱源才能断。” 裴砚盯着地图良久,终于点头:“早朝时,你亲自陈策。” 金銮殿内,百官列班。 沈知微站出队列,手中捧着奏本。她穿素色宫裙,发间只簪一支银钗,却无人敢轻视。 “臣妾启奏陛下。”她开口,声音清亮,“沿海海盗之患,并非因海开放,而是因海被少数人掌控。今请设市舶司,统管东南三路海贸事务,凡出海商船,皆需申报船主、吨位、货物、航程,由官府核验后颁发行引。每船离岸、归港,均须报备。所载货物,按例纳税。”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已上前一步:“娘娘此言差矣!祖宗成法,海禁为重。昔日先帝曾言‘片板不许下海’,以防倭寇勾结、私通外敌。如今娘娘亲历海盗犯境,怎反倡开海莫非轻忽社稷安危” 工部侍郎也附和:“民间船只粗陋,难控风浪,若放任出海,恐酿祸端。” 几位老臣接连出声,语调严厉。 沈知微不动。 她闭眼一瞬。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锁定——殿侧几名随召入京的商贾代表。 三秒静默。 机械音响起:【我们跑了十年海运,交过三倍私税,还得给码头守卫塞钱!只要能光明正大做生意,税再高我们也认!】 她睁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诸位大人说得谨慎。”她转向礼部尚书,“可请问,如今真能禁住海吗” 无人答话。 “昨年泉州港外查获一艘走私船,载铁器八千斤,卖家是江南王氏旁支。买家是谁是北地马匪。这条船没挂旗,没人查,一路北上,直到被风暴掀翻才暴露。若它成功抵达呢” 她顿了顿。 “禁令之下,百姓渔船不得越百里,可豪族的大船却能夜航千里。他们养打手、建私港、收保护费,把整片海岸变成自家库房。朝廷收不到一文税,也派不进一名官吏。这叫禁海这叫纵容。” 有人冷笑:“妇人干政,岂知国事艰难!” 她不恼,只问:“请问这位大人,您可知东南沿海有多少渔民因禁令失业去年台州一地,就有四百户卖儿鬻女。他们不是不想守法,是活不下去。” 她提高声音:“与其让百姓跳海为寇,不如给他们一条正路。设市舶司,不是放任,是管理。不是取消禁令,是重建规则。从此以后,谁想出海,必须守朝廷的规矩。谁敢违令,就依法惩办。利归公,权归官,海盗自然无处藏身。” 殿内一时寂静。 一位白发老臣怒极:“荒唐!此举必将动摇国本!” 沈知微看向裴砚。 他缓缓起身。 “皇后所言,合乎时势。”他说,“海患不止于刀兵,更在于制度废弛。今日若再因循旧法,不过是替下一个叛党铺路。” 他抬手:“准奏。设市舶司,隶属户部,专管东南海贸。官员由朝廷选派,账目每年核查。监管之责,由皇后亲领。” 圣旨出口,满殿哗然。 几位世家出身的大臣当场拂袖欲走。有人低骂“牝鸡司晨”,却被身旁同僚拉住。 沈知微站在原地,未动分毫。 退朝后,她未回寝宫,转往凤仪殿偏厅。 桌上已摆好几份文书,是户部连夜拟出的市舶司初章草案。她坐下,提笔逐条批阅。 “船籍登记需附保人两名,防止冒名顶替……”她写下批注,“税率为货值一成五,粮食、药材减半。逾期未报港者,罚没三成货物。” 门外传来脚步声。 裴砚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 “这是第一批申请行引的商船名录。”他说,“共六十三艘,来自泉州、福州、明州三地。都是小户,最大不过三十丈。” 她接过名单,快速浏览。 多数名字陌生,但有几个她记得——正是昨日在殿外候召时,站在后排的那几人。衣衫洗得发白,却站得笔直。 “让他们优先审核。”她说,“三天内发照行引。” 裴砚看着她伏案执笔的样子,忽然道:“你不怕惹怒世家” 她停下笔。 “我怕。”她说,“但我更怕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要面对一个被私权蛀空的天下。” 裴砚没再说话。 他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 阳光照进来,落在桌角那份朱批文书上。 “市舶司”三个字,红印鲜明。 她继续写字。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 一名内侍跪在门槛外:“启禀娘娘,明州急报!昨晚有三艘无引黑船强行出海,撞毁关卡浮桩,巡卫追击未果!” 沈知微抬眼。 “船上运什么” “据目击者说,全是铁箱,用油布盖着,像是兵器。” 她放下笔,站起身。 “通知李虎,沿岸烽火台全部点亮。另派飞骑传令,渤海湾以南所有港口,即刻封锁,未经市舶司许可,任何船只不得离岸。” 内侍领命而去。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海岸线移动。 从明州到登州,五百余里。 如果他们是冲着京畿水道去的…… 她刚要开口,裴砚已下令:“调神机营水师两队,增援莱州湾。” 她点头:“再派人去查,这几艘船注册时有没有用假名。市舶司才刚立,若第一天就被人钻了空子,以后谁还信这套规矩” 裴砚看她一眼:“你怀疑内部有人泄密” 她没回答。 只是拿起案上的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点。 明州、台州、登州。 三角连线,中间空白。 那里没有哨卡,也没有巡船。 是一片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