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娜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登州城外的使团退得干脆,连一句交涉都未留下。沈知微站在文华殿侧阁窗前,看着那队人马远去的烟尘缓缓落下。她手中还握着那份边疆医馆筹建的奏报,指尖在“药材短缺”四字上轻轻划过。 裴砚从殿外走来,脚步沉稳。他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她身旁,目光扫过桌案上摊开的几份文书。其中一份是礼部拟好的祭祀告祖流程,另一份则是户部刚递上来的皇庄田亩清册。 “明日立储。”他说。 沈知微点头,“时候到了。” 裴砚看向她,“宗室那边不会轻易松口。他们怕的不是孩子年幼,是你掌权。” “我知道。”她抬眼,“可正因如此,才更要让天下看见——母子同在,帝后同心。” 第二日清晨,太极殿前百官列队。天光初亮,钟声三响。裴砚身着明黄龙袍,立于高台之上,手捧诏书。 “朕承天命,统御万方。今边患暂平,社稷安定,不可无储以定国本。皇长子聪慧仁厚,血脉纯正,特立为皇太孙,承嗣大统,以安天下人心。” 诏书宣毕,群臣俯首。有人神色肃然,有人眉心微动,却无人出声反对。 沈知微自殿后缓步而出。她今日着正红凤袍,发间九凤衔珠冠熠熠生辉,怀中抱着三岁的皇太孙。孩子穿一身金线绣龙纹的锦袍,小脸沉静,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望向殿前众人时竟不怯场。 她走上高台,站到裴砚身侧,将孩子轻轻托起,面向百官。 “此子生于春寒,历经四胎难产而存,宫中皆言天佑大周。”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殿前每一名官员耳中,“他将来要做一个听得见百姓哭声的君王。不恃强,不压弱,以仁治国,以信安邦。” 台下一名白须老臣上前一步,双手捧礼匣高举:“老臣贺皇太孙立,愿大周嫡脉永昌,江山万代。” 其余宗室陆续跟进,纷纷呈上贺礼。玉璧、金印、古籍、宝剑,一件件摆上礼案。那些曾私下议论“女主干政”“外戚权重”的声音,此刻全都低了下去。 沈知微低头看了眼怀中的孩子。他眨了眨眼,小手抓了抓她的衣襟,然后安静地靠回她怀里。 仪式结束,百官退去。沈知微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抱着孩子走到太极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阳光洒落,照在她肩头的凤纹上,映出一片金光。 远处宫道上传来脚步声。几名内侍抬着一顶软轿过来,是裴砚派人来接她回宫。 她没动。 “再待一会儿。”她说。 风拂过她的裙角,孩子在她怀里轻轻哼了一声,像是困了。 她低头看他,手指轻轻抚过他的眉心。这孩子与她前世无缘,今生得来极难。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让她想起那个被钉在耻辱柱上死去的夜晚。如今她站在这里,抱着属于自己的血脉,接受万民朝拜,不再是任人践踏的弃女。 身后传来脚步声。裴砚走了出来,站在她身后不远处。 “你刚才说的话,”他开口,“‘听得见百姓哭声’,是真心” “当然是。”她回头看他,“你不也是这样过来的” 裴砚沉默片刻,走近几步,伸手轻触孩子的额头。孩子睁开眼,看了他一眼,又闭上。 “他会长成什么样的人”裴砚问。 “我不知道。”沈知微说,“但我能教他不变成你们兄弟那样的帝王。” 裴砚皱眉。 “我不是说你错了。”她补充,“你是逼出来的铁血,他是要被护着长大的仁心。大周不能再靠杀伐续命,该换一条路了。” 裴砚盯着她看了很久,终于点头:“你说得对。” 他伸出手,“我抱他回去。” 沈知微犹豫了一下,把孩子递过去。裴砚动作有些僵硬,但抱得很稳。孩子没有挣扎,反而往他怀里蹭了蹭。 三人沿宫道缓缓而行。两侧宫人跪地迎驾,无人抬头。 回到寝宫,沈知微亲手为孩子脱下外袍,放进锦盒收好。这是他人生第一件礼服,日后要供入宗庙。 裴砚坐在榻边,看着她忙完一切。 “礼部已经安排好,七日后要去太庙祭告先帝。”他说,“你要一同前往。” “我去。”她说,“我也该让列祖列宗看看,沈家的女儿,也能母仪天下。” 裴砚起身,走到她面前。 “你知道最让我意外的是什么吗”他问。 她摇头。 “是你从来不贪。”他说,“明明有权,却不滥用;明明可以借孩子之名揽权,你却只把他当责任。” 沈知微笑了笑,“因为我吃过没有身份的苦,也尝过被人当成工具的滋味。我不想让他重蹈覆辙。” 裴砚凝视她片刻,忽然握住她的手,“有你在,大周不会乱。” 她反手回握,“有他在,大周才能久。” 当晚,沈知微没有歇息。她让宫人取来各地医馆筹建的进度折子,一一翻阅。西北两处缺大夫,江南三地药材运输受阻,北境因寒冬推迟动工。 她提笔批下几条指令:调太医院十名医官赴边,开放宫中药库三成库存,命工部加派匠人轮班赶工。 写完最后一笔,她揉了揉太阳穴。窗外夜色已深,宫灯昏黄。 裴砚推门进来,见她还在案前,皱眉:“这么晚还不睡” “睡不着。”她说,“孩子今天第一次见那么多人,我怕他夜里惊醒。” 裴砚走到她身边坐下,“你想得太多。” “我是他母亲。”她抬头看他,“也是这个国家的皇后。有些事,我不做,没人敢做。” 裴砚没再劝。他知道她说的是真的。 两人并肩坐着,屋里很静。远处传来一声婴儿啼哭,应该是哪个妃嫔所出的小皇子醒了。很快又被奶娘哄住。 沈知微忽然说:“我想把第一个建成的医馆,建在沈家老宅所在的县。” 裴砚点头,“准了。” “名义上,就说是皇太孙赐建。” “也好。” 她笑了笑,靠在他肩上,“等春天来了,我要带他去看第一座医馆开张。让他知道,什么叫‘仁政’。” 裴砚搂住她的肩,“你已经在教他了。” 她闭上眼,轻声说:“还不够。” 第二天一早,沈知微带着孩子去了文华殿侧阁。她把一份新拟的《惠民医馆章程》放在案上,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读给孩子听。 “凡贫者就医,免诊金,减药费,急症优先。” 孩子坐在她膝上,似懂非懂地看着纸上的墨字。 她继续念:“医者不得拒诊,不得索贿,违者革职查办。” 门外传来通禀声,说是工部尚书求见,商议医馆建材调配之事。 沈知微放下书卷,对孩子说:“等娘回来。” 她起身出门,脚步坚定。阳光照在她背后的凤纹上,像一团燃着的火。 工部尚书跪在阶下,双手呈上图纸。 沈知微接过,打开看了一眼,发现有一处设计不合理,容易积水。 她拿起朱笔,在图上圈出位置,写下修改意见。 “改完再报上来。”她说。 尚书应声退下。 她转身欲回殿内,却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已被奶娘抱了出来,正站在台阶上望着她。 她走过去蹲下,平视他的眼睛。 “记住刚才的话了吗”她问。 孩子点点头,小声重复:“免诊金……减药费……” 她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远处钟声响起,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