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官小姑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刻刘耕的视线却落在系统地图上。虽然统一后的大汉疆域已扩张数倍,但他仍不满意——作为穿越者,他清楚记得后世成吉思汗创造的横跨欧亚的帝国奇迹,更知晓当下世界除大汉外还存在着三大帝国。这些强邻,正是他接下来的战略目标。 史载汉朝时期,东西方各有一大强国并立:东方的大汉帝国与西方的罗马帝国,连同另外两大政权并称当世四大帝国。 此时,的安息与贵霜两大王国只能在强国间艰难求存。 大汉江山已被刘耕彻底掌控,他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西陲这三个国度。 "王师!" "召集群臣!大殿议事!" 刘耕当即对身侧的王越下达指令。 新朝初立,宫中虽配有内侍宫娥,但传令之事刘耕仍交由王越处置。 说到底,这位君主厌恶宦官在眼前走动。历朝乱政多起于阉宦,他对此深以为戒。 如今莫说重用宦官,除了宫廷必需的内侍,他连见都不愿见到这些人。 王越作为从龙老臣,地位仅次于士燮。 其剑术冠绝天下,受封帝师后更是忠心耿耿随侍左右。 得令后,王越立即前去执行。 经王越训练,那支勇者剑士愈发精锐可怖。 登基后,刘耕却觉这千余剑士或许不足敷用。 他暗自思忖,是时候组建专门的情报机构了。 不多时,文武百官齐聚大殿。 新朝甫立,各州有重兵镇守暂无变故,受封官员皆暂留长安。 武将中,曹操、刘备、孙策分任卫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 文臣方面,荀彧任丞相兢兢业业,诸葛亮以内政之才出任右丞相。 余者如郭嘉等皆各司其职。 当今天子座下,可谓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见群臣到齐,众人齐齐行礼: "恭迎圣驾!!" "吾皇!!" 刘耕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此时汉制尚未行跪拜礼,至于称谓则是后世武曌所创,故群臣只需执礼即可。 扫视殿内众臣,刘耕向王越颔首示意。 王越立即命剑士抬上巨型沙盘。 "咦" "此为何物" "似是疆域沙盘陛下此举有何深意" 群臣望着沙盘,不禁面面相觑。 殿中群臣神色各异,唯独曹操几人目光灼灼地盯着沙盘。这沙盘岂止是大汉疆域,竟将四野八荒尽数囊括其中。 刘耕轻挥衣袖,对众臣道:"诸位近前细观。" 话音未落,满朝文武已围拢上前。只见川河流转跃然盘中,山岳起伏栩栩如生,众人皆暗自惊叹。 曹操的视线却牢牢锁定在西域方向。张飞忽然嚷道:"咦!这沙盘上还标着字!" 众人这才发现各处皆有细密标注。曹操凝视着西域那几个与大汉疆域相当的庞大帝国轮廓,若有所思。 "众爱卿观此沙盘,可有所得"刘耕环视群臣。 殿中年少英才与耄耋老臣混杂。一位老臣颤巍巍出列:"陛下,此图山川精妙,地形详实,若用于行军布阵,实乃..." 话未说完,刘耕已漫不经心地扫过这个倚老卖老的老臣。若非朝堂需要,这些尸位素餐之辈早该归乡养老。 郭嘉忽然越众而出:"陛下所虑,可是图上其他三大帝国" 群臣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沙盘上那三个用朱笔勾勒的庞然大物。刘耕微微颔首:"正是。" "诸位请看!" 此言一出,满堂肃然。立在武将首列的曹操眼中精光暴射。随大皇子南征北战一统山河后,他毕生夙愿便是拜将西征,为大汉开疆拓土。此刻听闻此言,顿时精神大振。 御案前忽闻急报,曹操执笏疾趋出列,声震殿宇: "启禀陛下!微臣惊觉寰宇间竟有三大蛮邦与我泱泱大汉分庭抗礼!" "其疆域之广袤,几与我朝相当!" "臣斗胆 ——莫非陛下欲遣天兵远征" 鎏金灯影下,刘耕缓步离座,玄色龙袍掠过大殿 的沙盘。指尖掠过罗马疆界时,冕旒下的双眸陡然迸发凌厉锋芒。 "先汉以武立威,虽亡犹使四夷震慑。" "然——" "朕要的,是真正的日月所照!" 九旒垂珠随着 转身微微晃动,满朝朱紫已按剑而起。无须明言,拓土开疆的征伐之意已昭然若揭。 曹操忽以额触地,玉阶传来沉闷撞击: "堂堂 ,岂容蛮夷并列" "臣请率虎狼之师,踏平三邦!" 这位昔日的"治世能臣"甲胄铿然。乱世中未曾僭越称帝的魏王,此刻锦衣玉带跪伏丹墀,正是盛世贤臣的模样。 刘耕唇角微扬。这位心心念念要做征西将军的臣子,从来都是最锋利的宝剑。 "准!" 圣旨倏然展开,墨迹如蛟龙游走: "即日起,拜曹操为征西大将军!" "统五十万精骑出玉门,先取贵霜!" 曹操双手高举接过敕命时,满殿文武的艳羡目光,仿若实质般落在他的紫金鱼袋上。 眼下,首功却被曹操独占。以大汉所向披靡的铁骑,荡平那所谓三大帝国易如反掌。 不过是些夜郎自大的蛮夷,竟敢妄称帝国,更与大汉并列为当世四大强国,实在荒谬绝伦。 "陛下!末将等愿为大汉开疆拓土!" "单靠曹孟德一人耗时太久,臣等理应助阵!" 随着一人振衣下跪,满朝年轻俊杰纷纷叩首 ,整座大殿顿时跪倒一片。 刘耕早已成竹在胸。 他自然清楚孤军远征的难处,派人襄助确有必要。 目光在群臣间逡巡片刻,天子已选定人选。 "奉孝!此次你随孟德出征,任随军军师!" "臣领旨!" 郭嘉欣然应命。天下一统时未建寸功,如今秦皇志在四海,正是他大展宏图之机。 眼见后来者诸葛亮已位极人臣,生性不羁的郭嘉岂能甘心 当年追随大皇子时何等风光,如今却被后起之秀压过一头。 奈何天下一统之战中,陛下运筹帷幄堪比名将,虎贲之师所向披靡,竟让他鲜有用武之地。 如今远征蛮荒,正是雪耻良机。 刘耕又接连点将:张合、高览、赵云、太史慈四大名将悉数随征。 得此强援,曹操信心倍增。 夏侯兄弟、曹氏宗亲皆在帐下,如此雄师,定能为陛下扫清六合。 众将个个摩拳擦掌,轰然应诺。 但这尚未结束。 刘耕忽而噙着玩味的笑意,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王越。 "孟德,朕再赐你一员大将!" 曹操闻言一怔。 他心中最倾慕的,始终是刘备义弟关云长。这莫名的执念,倒像是前世孽缘。 如今众人同为大秦臣子,倒让曹操圆了与关羽共事的夙愿。正当他以为陛下会将关羽调拨给自己时,殿外突然响起铁甲铿锵之声。 "臣吕布叩见陛下!" 那魁梧身影跨入大殿,正是当年率并州降于秦皇刘耕的飞将吕奉先。尽管背负"三姓家奴"的污名,但并州狼骑的统帅者岂是庸才其抗击胡虏的战功更与白马将军公孙瓒不分伯仲。 新朝初立,吕布已放下昔日执念。刘耕不仅保留其温侯爵位,更许他携妻严氏安居长安。目睹市井繁华,百姓安康,这位虓虎终于对秦皇心悦诚服。 当王越传达西征诏令时,听闻能如霍去病般远征异域,吕布当即应命。此刻他立于殿中,甲胄映着烛火寒光。 "孟德,朕派奉先助你西征。"刘耕话音未落,曹操已抚掌大笑:"温侯天下无双!有此虎将,必为陛下拓土万里!"素来爱才的曹孟德眼中灼灼生辉,这意外之喜远比求得关羽更令他振奋。 曹操惜才如命已臻极致。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赵云,他竟传令三军不得放箭只许生擒;下邳城破后,面对吕布乞降,他亦险些应允。 见曹操捧旨谢恩时双手微颤,刘耕颔首而笑。身旁的吕布携着浑厚内息踱步而来,这位曾经的天下第一武将,如今锋芒尽敛,举手投足间已现大宗师气象。 此刻军报传来,西域战事方歇,贵霜征伐又将启幕。刘耕指尖轻划,湛蓝光幕凌空展开: 【宿主:刘耕】 【帝冕:大汉天子】 【粮仓:】 【矿脉:】 【林海:】 【黄巾余烬:九百五十九万五千九百】 【玄铁储备:如数黄巾】 【黎庶:五千余万汉家儿女】 【耕者:等同黎庶】 【寒芒枪阵:四十万】 【丹墀羽林:万骑】 【龙骧亲卫:二十万】 【诸葛弩云:十万】 【穿杨劲旅:五万】 【青霜剑客:千又三十】 【轻骑逐日:四十万铁流】 【玄甲摧城:十五万重骑】 【赤县子弟:八十万带甲】 【疆域:日月所照,皆汉家山河】 望着逐年膨胀的资源数值,刘耕眉峰微扬。自初临时的筚路蓝缕,而今麾下带甲已逾二百万,子民更如恒河沙数。待王越宣布散朝,文武群臣次第退出殿门时,却见曹操身侧早已围满同僚。 "孟德兄捷足先登啊!" "惜乎!惜乎!" 刘备抚掌轻叹,目光掠过曹操春风满面的脸庞。这位新晋的征西大将军此刻正摩挲着帛制敕令,脑海中已浮现出葱岭外的战场——贵霜帝国的城郭,正等待大汉铁骑的烙印。 手握圣诏,五十五万铁骑如潮水般迅速汇集。望见阵前十五万重甲骑兵组成的钢铁洪流,曹操眼中燃起灼热的光芒。 "甚好!三军休整,明日启程!" 军令既下,整座大营顿时沸腾。这支雄师已尽归曹操调遣,将士们闻令而动,雷厉风行。被刘耕征调的将领们亦快马加鞭,齐聚曹府。 翌日破晓,吕布驾赤兔踏尘而来,久违的征战豪情在胸中激荡。长安城外,刘耕亲临相送。 "孟德,朕在长安静候佳音。" "可莫叫朕接到八百里告急文书。" 话音未落,曹操已肃然行礼:"陛下明鉴!此去西域,纵战至一兵一卒,臣必奏凯歌而还!" 此言一出,吕布等将领眼中迸发冲天战意。苍茫大地间,这支远征军如黑龙出渊,向着西域滚滚而去。 【烽烟西起】 大军开拔三日后,仍有一袭龙袍立于宫墙。直至最后一面旌旗消失在地平线,刘耕方才转身。是夜,御书房独召孙策密谈。次日拂晓,孙策便与黄盖、甘宁等水师将领悄然离京,去向成谜。 当征西军的消息传遍十七州时,长安城外 相送的场景已成百姓热议之事。新元初年的大汉子民,在丰衣足食中自发为远征将士祈福。此刻的九州大地,正以最炽热的忠心拥戴着这位开创盛世的秦皇。 刘耕作出事关29的决策时,天下百姓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绝对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