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三国群雄,您要是不百度一下,八成想不起孔伷这号人物。但要论东汉末年的“热搜体质”,咱们孔公绪先生那可是妥妥的顶流!这位老兄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昨天还在热搜榜首,今天就查无此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三国时代的“现象级网红”,看看他是如何用生命诠释什么叫“红得快,凉得更快”。 一、职场锦鲤的诞生 孔伷,字公绪,陈留人。要是搁现在,他准能在朋友圈发一条:“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 这老哥的仕途起步,那叫一个顺风顺水。东汉末年流行“清议”,就是一群文化人聚在一起点评朝政、臧否人物。相当于现在的微博大v搞话题讨论,谁能带节奏谁就能火。 孔伷就是在这个时候成功出道的。《后汉书》里说他“清谈高论,嘘枯吹生”,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特别能侃,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枯草吹出新芽。这口才,要是开直播,保准礼物刷到爆。 当时的名士圈有个超级kol(关键意见领袖)叫郭林宗,相当于现在的顶流博主。这位郭大佬随便发条“朋友圈”,就能让一个素人一夜爆红。有一天,郭林宗到陈留出差,当地媒体闻风而动,问他:“您觉得本地的孔伷怎么样” 郭林宗微微一笑,说了八个字:“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意思是:教知识的老师好找,教做人的导师难寻。 好家伙,就这一句话,孔伷直接冲上“热搜榜”第一,粉丝数蹭蹭往上涨,很快就收到了朝廷的offer,出任汝南太守。这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二、“反董”话题下的爆红 如果说郭林宗的点评让孔伷成功出道,那么接下来这个“爆款话题”直接把他送上了人生巅峰——讨董。 公元190年,董卓把持朝政,废立皇帝,整个东汉朋友圈都在刷#董卓必须下台#。关东各路诸侯纷纷组建“反董联盟”,相当于现在的联合抵制活动。 这时的孔伷已经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妥妥的地方大员。他一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蹭热点机会啊!立即拍板:加入联盟! 要说孔伷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但特别懂得包装自己。他发的“讨董檄文”,那叫一个文采飞扬、慷慨激昂,读起来朗朗上口,转发量瞬间破万。 当时的舆论场形成了奇妙的格局:打仗看袁绍,后勤看袁术,而舆论风向看孔伷。他在“反董朋友圈”里天天发小作文,把董卓骂得狗血淋头,赢得点赞无数。 最绝的是,孔伷深谙“人设”之道。他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是——“清谈宗师,气节之士”。具体表现是:开会时永远坐在c位,发言时永远义正词严,投票时永远举双手赞成讨董。 这一通操作下来,孔伷的名气达到了人生巅峰。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当时的“意见领袖”、“网红刺史”,粉丝遍布大江南北。 三、实力配不上名气的尴尬 然而,问题来了——流量能把你捧多高,就能把你摔多惨。 当其他诸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干仗时,咱们孔公绪在干啥呢史料记载:“伷终日清谈,不修战备。” 翻译一下:孔老师每天都在搞线上讲座,分析天下大势,点评各路英雄,就是不练兵、不备战。他的豫州军务,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这就好比现在的某些网红:直播间里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真要实操起来,连基本流程都搞不明白。 更要命的是,孔伷还特别陶醉于自己的“网红”人设。他觉得只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就能永远站在舆论的制高点。 有一次,部下小心翼翼地提醒他:“主公,咱们是不是该练练兵万一董卓打过来...” 孔伷大手一挥:“尔等武夫,岂知舆论之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 结果呢董卓还真没把他放在眼里。据《后汉书》记载,董卓在洛阳开会时点评各路诸侯,说到孔伷时哈哈大笑:“孔公绪能清谈高论,吹枯嘘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阵交锋非其所长。” 这话传到孔伷耳朵里,他还不服气,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配图是一张自己在城头抚琴的写意画。 四、突如其来的“凉凉” 历史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就在孔伷沉浸在自己的网红梦里时,真正的危机正在逼近。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杀向豫州。 消息传来时,孔伷正在举办清谈沙龙,和一帮名士讨论“无为而治”的精妙。听说敌军来袭,他还不慌不忙:“诸君勿忧,待我修书一封,必能说退敌军。” 结果呢信使还没出城,敌军已经兵临城下。 接下来的场面就相当尴尬了——久疏战阵的豫州军一触即溃,孔伷苦心经营的人设瞬间崩塌。他那些慷慨激昂的檄文,那些指点江山的言论,在真正的刀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史书上对孔伷的结局记载得很模糊,只说他在豫州被攻破后“以忧死”。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受不了这个打击,郁郁而终。 从顶流网红到查无此人,孔伷的人生过山车只用了一年时间。他死后,豫州很快被其他势力瓜分,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五、孔伷的“遗产” 别看孔伷在历史上存在感不强,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反面教材”。 首先,他证明了“流量≠实力”这个千古真理。你可以靠清谈成为网红,但不能靠清谈守住地盘。这就像现在的某些网红品牌,营销做得飞起,产品一塌糊涂,最后难免被市场淘汰。 其次,他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在那个乱世,没有真本事却占据高位,就像小孩子抱着金砖走夜路——迟早要出事。 最重要的是,孔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设可以打造,但实力必须夯实。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后来的魏晋名士们吸取了孔伷的教训,虽然也清谈,但人家要么真有才学,要么家底雄厚。像孔伷这样纯靠嘴皮子混到高位还能混得这么失败的,确实不多见。 尾声:一个网红的自我修养 回顾孔伷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才华,但用错了地方;有名气,但撑不起野心;有机会,但抓不住时机。 如果他生在太平盛世,或许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化部长,天天搞搞讲座、写写文章,活得潇洒自在。可惜他生在了乱世,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 所以啊,各位看官,从孔伷的故事中我们得出一个道理:做人要踏实,做事要实在。你可以追求流量,但不能只有流量;你可以打造人设,但不能只有人设。 毕竟,历史很公平——它可能会暂时辜负努力的人,但永远不会辜负真正有实力的人。 至于孔伷嘛,就让他安息吧。至少他曾经闪耀过,虽然如流星般短暂,但也算在三国这片璀璨星空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光芒。 (完)

玄幻奇幻推荐阅读 More+
路人视角的史诗

路人视角的史诗

绿帽
很难说清楚我脑里的知识是怎么来的,但不可否认这其中的内容很有见地的发现了。时代,是由一个个史诗的故事构建的,每一个故事都由一个主角和无数个配角组成。而如今的我..
玄幻 连载 10万字
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

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

槿煜
重生在架空的大汉,刘贺一觉醒来,成了大汉的皇帝,原以为是穿越者的福利,殊不知……与历史上的汉废帝一样,刘贺将面对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罪状,黯然离场!环视群臣,刘贺表示心好累。左相梁冀,右相蔡京,帝师司马懿,太师董卓,吏部尚书严嵩,刑部尚书来俊臣……武将有:大将军何进,义子其一安禄山,另一吕布,还有朱棣,孙权,鳌拜,以及四方将军赵括、马谡、邢道荣、李广利。以及分封各处的异姓王:吴三桂、孔友德、韩信等……
玄幻 完结 45万字
什么反骨仔,明明都挺乖

什么反骨仔,明明都挺乖

千尘殿下
唐飒穿成了本该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按理来说,只要自己不作死,一路上猴哥肯定能把他带去西天,可关键在于,他穿成的不是原本的那本窝囊三藏被四个徒弟送去西天的原版的故事,而是穿成了不知道哪个颠公魔改的西游记三大反骨带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本来能把那三人拉去取经的就能是什么正常人,这事情真的是一次又一次刷星他的三观。谁家好人穿过去走了一个月才发现自己方向走反了!!!谁家穿越者遇事就放血啊!!!!谁家穿越
玄幻 连载 51万字
轮回的神之浩劫

轮回的神之浩劫

轮回冰影
神冥两界的斗争或许永远不会结束,浓重的火药味在空气中蔓延,每一次战斗的打响,都意味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太可悲,究竟谁能结束他呢?一代..
玄幻 连载 5万字
谋杀法则

谋杀法则

黑眼圈
当了X年的警校教授,为大家讲述国内真实灵异案件。330案、红衣女连环杀人案、电话杀人案、智能木马杀人案……
玄幻 完结 2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