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西夷争帅位 汉军析敌情
晴窗闲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广州城内,专供外藩使节下榻的驿馆,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红木八仙桌旁,三名高鼻深目的西洋人泾渭分明地坐着,他们身上华丽的衣饰与屋内典雅的陈设格格不入。 户部尚书马齐端着茶盏,手指却在微微发颤。 他已经在这里耗了整整三日。 “阿尔瓦雷斯先生,请冷静。” 马齐放下茶盏,对着坐在主位方向的西班牙使者劝道。 那人名叫阿尔瓦雷斯,是西班牙驻印度总督的副官,此次作为西班牙军的代表。 “冷静” 阿尔瓦雷斯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瓷杯跳了一下,茶水溅出几滴。 “马大人,我们西班牙帝国,此次出动两万五千名最英勇的士兵,远渡重洋,为的是协助大清皇帝陛下。这份诚意,难道还不足以换来这支联军的指挥权吗” 他的汉语生硬,但话里的傲慢却无需翻译。 坐在他左侧的荷兰使者,一个名叫范德克的中年商人,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自己的单片眼镜。 “兵力多,并不代表指挥能力就强。阿尔瓦雷斯阁下,贵国的陆军在欧洲的战绩,我们也是有所耳闻的。” 这话带着明显的讥讽。 阿尔瓦雷斯的面皮抽动了一下,脖颈涨得通红。 “你这是在侮辱西班牙的荣耀!”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范德克将眼镜戴上,不紧不慢地开口。 “我们荷兰,出兵一万三千人。虽然人数不及贵国,但我们为这次远征提供了最多的船只与后勤补给。没有我们的船,你们西班牙的士兵还在印度晒太阳呢。战争,打的是后勤。谁掌握后勤,谁就该掌握指挥。” “放屁!” 阿尔瓦雷斯怒斥。 “一群只知道算计金币的商人,也配谈论战争的艺术” 另一侧,一直沉默的葡萄牙使者科斯塔开了口。 “两位,我们葡萄牙在东方经营多年,对这片土地的了解,远胜于你们。我们的一万两千名士兵,更熟悉这里的气候与地理。论经验,我们才是最合适的指挥者。” 三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 马齐一个头两个大。 他试图用大清的道理去劝解。 “三位使者,远来是客,理应和气生财,同舟共济……” 然而他的话被淹没在三人新一轮的争吵中,他们甚至开始用各自的语言夹杂着拉丁语激烈辩论,负责翻译的官员满头大汗,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马齐感到一阵无力。 这些西洋人,蛮横,直接,完全不懂中庸与谦让的道理。 大清花了血本请来的援军,还没见到敌人,自己人先要打起来了。 他只能一遍遍地向京城发出急报,恳请圣上早做决断。 终于,在第五天的黄昏,京城的八百里加急送来了康熙的亲笔朱批。 马齐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整个驿馆大堂瞬间安静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套繁琐的开场白念完,马齐看向三人,沉声宣布了最终决定。 “……联军主帅一职,由出兵最多者担任。望尔等戮力同心,共讨汉贼,钦此。” 圣旨的内容简单粗暴。 谁人多,谁就是老大。 阿尔瓦雷斯脸上瞬间绽放出胜利的笑容,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站起身,环视着另外两人。 荷兰使者范德克面无表情地收起了眼镜。 葡萄牙使者科斯塔则是垂下了头,看不出是什么反应。 “承蒙大清皇帝陛下信任。” 阿尔瓦雷斯对着北方紫禁城的方向,敷衍地拱了拱手。 “我,阿尔瓦雷斯,必将带领联军,踏平银川,为皇帝陛下献上汉贼李信的首级!” 马齐看着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浓烈了。 他匆匆安排了后续事宜,约定这支总数五万的雇佣军,在一个月内于青岛登陆,再由陆路经潍县、济南,进入陕西。 安排妥当后,他几乎是逃一般地离开了那间令人窒息的驿馆。 几乎在康熙的朱批抵达广州的同时,一份来自青蛇卫的加密情报,也摆在了银川行辕李信的书案上。 情报并非来自广州,而是截获于漫长的海路。 燕九站在一旁,神情肃穆。 “王上,这是我们的人从一艘荷兰商船上截获的货物清单,上面详细罗列了此次西夷雇佣军携带的各类火器数量与型号。” 李信展开那份写满了洋文与汉译的清单,徐文良与王希也凑了过来。 “五雷神机。” 李信指着清单上数量最多的那种步兵火铳。 王希上前一步,他身后的两名格物院工匠抬着一个木箱。 箱子打开,一杆造型与汉军制式火铳迥异的西洋燧发枪静静地躺在里面。 这是汉军之前的战利品。 “王上,军师,请看。” 王希拿起那杆枪,熟练地操作起来。 “西夷称之为燧发枪,我们缴获后,军中将士因其击发之声与我朝五雷神机相似,便如此称呼。臣与格物院的工匠已经将其完全拆解研究过。” 他顿了顿,给出了结论。 “此枪,做工确实比清廷的鸟铳要精致许多,尤其是它的燧石击发装置,比火绳枪可靠,不受风雨影响。” “但是,”王希话锋一转,“它的有效射程,经过我们反复测试,在一百二十步左右。而我们汉军装备的最新式线膛火枪,有效射程是一百八十步。” 他放下枪,指着清单上的另一项。 “还有这个,西式野战炮。清单上说,射程可达一千八百步。” “听起来很远。” 徐文良评价道。 “确实。” 王希点头。 “但它的炮管是滑膛铸造,炮弹也是实心铁球。这个射程,是最大抛射距离,精度极差。在千步之外,基本就是听个响,能否命中全凭天意。而我格物院新制的后装线膛炮,使用开花弹,有效射程稳定在两千步,且精度远高于它。” 王希的语气平静,却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那是建立在技术绝对领先基础上的自信。 李信听完,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轻轻敲击着桌面。 技术上的优势,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看向徐文良。 “文良,你怎么看” 徐文良的手指在清单上缓缓划过,从葡萄牙、荷兰,再到西班牙。 “王上,器不如人,只是其一。” “其二,是人。” 徐文良抬起头。 “这支所谓的五万联军,由三个国家的士兵组成。他们语言不通,信仰各异,战术习惯更是天差地别。葡萄牙人擅长守城与利用地形,荷兰人讲究排队枪毙,西班牙人则推崇方阵冲锋。” “把这样三支军队捏合在一起,指挥官但凡脑子正常,都会选择让他们各行其是,负责不同方向。可一旦战局胶着,需要紧密配合时,矛盾就会立刻爆发。” “一个命令下去,需要翻译成三种语言,再由各级军官传达下去。等底层的士兵明白要做什么,战机早就没了。” “所以,臣断定,这支军队,看似人多势众,实则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徐文良的分析,与李信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支没有统一意志的军队,不过是一群拿着武器的乌合之众。” 李信做出总结。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陕西的地形图上。 “传令给周大勇。” “告诉他,不必与这支西夷军打什么堂堂正正的阵地战。” 李信的手指,点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之间。 “发挥我们熟悉地形的优势,训练专门的散兵突袭战术。用小股部队,不断袭扰他们的补给线。” “同时,将我们最好的后装线膛炮,全部调往陕西前线。我军的炮,比他们打得远,打得准。那就用重炮,在他们够不着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敲碎他们的营盘,磨灭他们的士气。” “遵命!” 燕九沉声应道。 就在汉军高层制定好应对策略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岛海岸,第一批雇佣军士兵正在艰难地登陆。 新任统帅阿尔瓦雷斯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意气风发地想要整合他的军队。 他命令西班牙军作为中路主力,葡萄牙军为左翼,荷兰军为右翼。 “所有部队,必须统一听从我的号令!” 他通过翻译,向各军将领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混乱。 西班牙军官用高亢的语调呼喝着士兵列队,动作迅速。 荷兰那边,军官们却在和士兵们慢条斯理地讲解阵型要点,仿佛在上课。 而葡萄牙的士兵,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对炎热潮湿的气候怨声载道,根本无心训练。 一名西班牙军官试图纠正一个荷兰士兵的持枪姿势,结果两人语言不通,比划了半天,最后差点动起手来。 马齐派来的协调官,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在各营之间来回奔走,口水都说干了,却收效甚微。 阿尔瓦雷斯站在高台上,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铁青。 他引以为傲的西班牙方阵,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在这群陌生的“盟友”面前,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一盘散沙。 这个词,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也同样浮现在远处山坡上,一名青蛇卫斥候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