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他山之石
一眼阅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童锦满脸不解。 “全营都在备战,咱们却要去听报告会” 苏婉宁稍一思索,立即领会了这道命令背后的深意。 能来师部开报告会的,不是专家就是最新的技术交流,这很可能是首长们,为木兰排特意争取到的宝贵机会。 她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印证。 指挥部里,孟时序拿着命令函,难得地愣了一下,随即递给沈墨: “看看,师长这是要给她们开小灶了。” 沈墨接过一看,眼中闪过诧异: “这是年度重要讲座,往常都是团级以上主官和机关作战参谋参加。让一个排级单位全员参会……”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了然。 “看来师里对木兰排这支的期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 孟时序轻轻叩着桌面。 “同意了,立即安排车辆,确保她们准时参会。” “要让木兰排明白。” 沈墨补充道。 “这不是普通的听课,是首长特意为她们争取的机会。” 第二天清晨,当初升的朝阳刚刚染红训练场的跑道时,木兰排的女兵们已整装待发。 车辆在营部门口停稳,女兵们依次登车。这是营里特意安排的保障车辆,司机是尖刀营的老兵。 车辆平稳行驶在通往师部的路上,苏婉宁倾身向前,语气带着期待: “班长,请问您知道今天具体是什么主题的报告会吗” 驾驶座上的老班长回过头来,露出朴实的笑容: “这你就问对人了,我刚好知道。听说是请了军校的教授,在师部大礼堂讲课,主题是《古代兵法与现代特种作战》。营长特意交代,一定要把你们安全准时送到。” “古代兵法” “特种作战” 这两个词的组合,让车厢内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 “这个选题太棒了!” 童锦兴奋地直起身子,眼睛闪闪发亮: “《孙子兵法》的奇正相生在现代特战中怎么运用兵无常势怎么理解” 老班长透过后视镜看着她们热情的样子,忍不住多说两句: “看到你们这么认真,这趟车我开得都带劲。听说这位教授很有水平,你们可要好好听。” 他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语气亲切: “怎么样,在咱们尖刀营还习惯吗训练强度跟得上吧” “习惯!” 女兵们异口同声。 容易认真地说: “刚开始确实吃力,现在慢慢跟上节奏了。就是最近练野外生存还不太熟悉。” 车内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老班长点点头: “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你们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话间,车辆缓缓驶入师部大院。老班长指着窗外一栋庄严的建筑: “看,那就是大礼堂。营长特意嘱咐,让你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女兵们顺着车窗望去,眼神中都透出专注的神采。她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报告会,更是演习前一次重要的充电。 老班长稳稳地把车停在大礼堂附近,回头叮嘱道: “下午我还有个运输任务,你们不用着急。营长都安排好了,会有车来接你们回去。” 苏婉宁感激地点头,木兰排女兵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谢谢班长,辛苦您了。” 告别老班长后,苏婉宁正要带着队伍从正门进入,却被门口的执勤军官礼貌拦下: “木兰排的同志们请从侧门进,前排位置都留给首长们了。” 女兵们这才发现,礼堂外停满了军车,不少还是师级首长的专车。 “我的天。” 王和平小声惊呼,紧张地攥紧了衣角。 “今天来的都是大首长啊” 童锦敏锐地观察着来往的军官肩章,压低声音: “看来这场报告会的规格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秦胜男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率先整了整军帽: “咱们悄悄进去,别打扰到首长们听课。” 偌大的礼堂几乎坐满了人,前排将星云集,后排也都是各部队的主官和作战参谋。 报告即将开始,苏婉宁朝女兵们使了个眼色。 打头阵的苏婉宁身姿轻盈,贴着墙根悄无声息地溜进后门,迅速扫视全场后,朝身后打了个安全的手势。 跟在她身后的童锦和何青配合默契,一个负责观察前方动静,一个留意身后队友,动作利落地跟上。 轮到王和平时,她太紧张,差点被门槛绊到,被身后眼疾手快的阿兰一把扶住腰肢。 “小心。” 阿兰悄悄提醒,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 容易紧张地拽着陈静的衣角,亦步亦趋,陈静则像带着小妹妹般,回手握了握她微凉的手指,给予无声的安慰。 张楠一边猫着腰前进,一边已经在脑海中快速计算着最短行进路线和最佳落座方案。 李秀英步伐沉稳,气息均匀,即便是在这样“偷偷摸摸”的行进中,也保持着独特的节奏感。 秦胜男押后,一边注意着全队情况,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潜入会场,怎么比敌后渗透还让人心跳加速 木兰排十人,一个接一个,溜进了最后一排空位。 她们这番动静虽然轻,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前排一位大校回头看见这一溜猫着腰的女兵,眼中闪过笑意。旁边一位中校用气音说: “老李,看后面,尖刀营的木兰排来了。” 被称作老李的大校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王和平在笨拙地调整座椅,那认真又手足无措的样子,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坐在她们前排的一位年轻参谋转过身来,用手指轻轻指了指扶手下的按钮,用口型说: “按这里。” 王和平恍然大悟,对着参谋露出一个感激又不好意思的笑容,赶紧照做,这次动作轻柔无声。 那位参谋轻轻一笑转过身去。 另一位十分年轻的作战参谋好奇地转过头来,悄悄问道: “你们就是……完成夜间跳伞的木兰排” 秦胜男保持着标准的坐姿,只是下巴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眼神里写着“是的,但请保密”。 在她身边,何青已经不动声色地掏出了笔记本和笔,童锦的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阿兰则看似放松,实则敏锐地观察起了周围的环境。 十个姑娘,十种姿态,却同样在这庄重的会场里,努力收敛着自身的光华。 木兰排的互动引得周围几个军官都回过头来,目光中带着善意的打量。 一位两鬓斑白的大校转过头,用手指抵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冲她们笑了笑。 女兵们立即会意,一个个坐得笔直,像一排刚刚破土的小笋,专注地望向讲台。 讲台上,老教授的声音沉稳有力: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指的是出奇制胜的力量......” 台下,苏婉宁想起孟时序强调的“奇兵”,想起即将到来的演习,一个清晰的战术构想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 当互动环节开始,她第一个举手: “教授,您刚才讲到奇正相生,我想请教一个具体问题——在现代战场环境下,该如何精准把握出击时机既要确保出其不意的突然性,又要与正面主力形成有效配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专业,连前排几位正在低声交谈的首长都停了下来。 师长微微侧过身子,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对身旁的王旅长耳语: “这就是小孟他们那个木兰排的排长” 王旅长会意地点头,压低声音: “对,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