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府库盈余
星空之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年过去了,府库的变化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苏姑娘,您看看这个月的账目。”陆在行拿着账册,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苏锦接过账册一看,眼睛也亮了:“盈余这么多” “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陆在行说,“而且这还是在提高了采购质量的基础上。” “看来我们的改革确实有效果。”苏锦满意地点头。 正说着,刘德二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苏姑娘,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人。”刘德二气喘吁吁地说。 “什么人”苏锦问。 “有朝廷来的官员,还有其他州府的人。”刘德二说,“都说要来查账。” 苏锦和陆在行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看来我们的成功引起了注意。”苏锦说。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陆在行担心地问。 “现在还不好说。”苏锦说,“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苏锦走到府门口,看到确实来了很多人,有穿官服的,也有穿便服的。 “各位,有什么事吗”苏锦问。 “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巡查组。”一个官员说,“听说你们府库管理有方,特来学习。” “学习”苏锦有些疑惑。 “对,朝廷想推广你们的经验。”那官员说,“所以派我们来了解情况。” “那这些人呢”苏锦指着其他人问。 “我们是邻州的官员。”另一个人说,“也是来学习的。” “还有我们。”第三个人说,“我们是商人,想和你们合作。” 苏锦听了,心中有些不安。这么多人突然关注,恐怕不全是好事。 “各位,我们的账目都是公开的,欢迎查看。”苏锦说,“但是请按照规矩来。” “什么规矩”朝廷官员问。 “首先,要有正式的公函。”苏锦说,“其次,要有明确的查账范围。最后,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 “这些我们都有。”那官员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朝廷的公函。” 苏锦接过文件看了看,确实是朝廷的正式文件。 “好,那我们配合查账。”苏锦说,“但是希望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当然不会。”那官员说。 接下来几天,各路人马轮番查账。苏锦发现,这些人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 “苏姑娘,我觉得有些不对劲。”陆在行私下对苏锦说。 “怎么不对劲” “那些朝廷官员,好像不只是来学习的。”陆在行说,“他们问的问题很奇怪。” “什么问题” “比如,他们问我们的盈余都存在哪里,有没有私人账户,有没有和商户的私下交易等等。”陆在行说。 “这是在查我们有没有贪污。”苏锦明白了。 “对,而且那些邻州的官员,也不像是来学习的。”陆在行继续说,“他们更像是来挖人的。” “挖人” “对,他们私下问我愿不愿意去他们那里工作,待遇比这里好。”陆在行说。 “还有那些商人呢” “那些商人更直接。”陆在行说,“他们想和我们合作,但是条件很苛刻。” “什么条件” “他们想要我们的采购清单,供应商信息,甚至想要我们的管理制度。”陆在行说。 苏锦听了,心中更加不安。看来府库的成功确实引来了各方的觊觎。 当天晚上,将军来找苏锦。 “苏锦,最近的情况你都知道了吧”将军说。 “知道,各方都来了。”苏锦说。 “我收到消息,朝廷对我们的盈余很感兴趣。”将军说,“他们可能要调走一部分资金。” “调走”苏锦吃惊,“为什么” “说是要支援其他地方。”将军说,“但是我觉得不只是这个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有人眼红了。”将军说,“觉得我们这里太富有了。” “那怎么办” “我们要做好准备。”将军说,“既要保护我们的成果,又要避免引起更大的麻烦。” “您的意思是” “我们要主动出击。”将军说,“不能被动等待。” “怎么主动出击” “首先,我们要合理使用盈余。”将军说,“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囤积资金。” “怎么使用” “可以投入到民生项目上。”将军说,“比如,修路、建学校、改善水利等等。” “这个想法好。”苏锦点头,“这样既能造福百姓,又能消化盈余。” “其次,我们要建立预警机制。”将军继续说,“及时了解各方动态。” “什么预警机制” “比如,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各方消息。”将军说,“这样我们就能提前应对。” “还有呢” “还有就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将军说,“让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透明。” “这样别人就挑不出毛病了。”苏锦理解了。 第二天,苏锦开始制定盈余使用计划。 “陆伯,我们的盈余应该怎么分配”苏锦问。 “我觉得应该分成几个部分。”陆在行说,“预备金、技术改造、民生项目。” “预备金占多少” “我觉得应该占三成。”陆在行说,“这样可以应对突发情况。” “技术改造呢” “技术改造占两成。”陆在行说,“用来改善我们的管理系统。” “民生项目呢” “民生项目占五成。”陆在行说,“这是最大的一块。” “这个分配很合理。”苏锦点头,“我们就按这个来。” 接下来几天,苏锦忙着制定具体的使用方案。 “苏姑娘,民生项目我们准备做哪些”刘德二问。 “我想了几个项目。”苏锦说,“修缮城墙、改善道路、建设学堂、改良水井。” “这些项目都很实用。”刘德二说。 “而且我们要公开招标。”苏锦说,“让大家都能参与。” “公开招标” “对,就像我们的采购一样。”苏锦说,“透明、公平、公正。” “这样的话,别人就没话说了。”刘德二明白了。 正说着,将军又来了。 “苏锦,我刚收到消息。”将军说,“朝廷确实要调走一部分资金。” “多少”苏锦问。 “一半。”将军说。 “一半”苏锦吃惊,“这么多” “对,说是要支援边疆。”将军说,“但是我觉得不只是这个原因。” “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想办法减少损失。”将军说。 “怎么减少” “我们可以提前使用一部分资金。”将军说,“这样被调走的就少了。” “提前使用” “对,把民生项目提前启动。”将军说,“这样资金就变成了实物资产。” “这个想法好。”苏锦点头,“我们马上行动。” 接下来几天,苏锦加快了民生项目的启动。 “苏姑娘,您这是要干什么”朝廷官员看到苏锦的动作,有些疑惑。 “我们在实施民生项目。”苏锦说,“用盈余改善民生。” “为什么这么急” “因为百姓需要。”苏锦说,“而且我们有资金,为什么不用” “但是朝廷可能要调用这些资金。”那官员提醒。 “那我们就更要抓紧了。”苏锦说,“趁还没调走,先为百姓做点事。” 那官员听了,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苏锦的民生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苏姑娘,您真是太厉害了。”陆在行佩服地说,“这样一来,我们的盈余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对,这样即使朝廷要调资金,也调不走多少了。”苏锦说。 “而且百姓都很支持我们。”陆在行说,“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才是最重要的。”苏锦说,“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对付朝廷,而是为了百姓。” 正说着,将军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苏锦,朝廷的调令来了。”将军说。 “调多少”苏锦问。 “原来要调一半,现在只调三成了。”将军说。 “为什么减少了” “因为我们的民生项目。”将军说,“朝廷看到我们在为百姓做事,就减少了调用额度。” “看来我们的策略是对的。”苏锦松了一口气。 “而且朝廷还表扬了我们。”将军继续说,“说我们是模范府库。” “模范府库” “对,要在全国推广我们的经验。”将军说。 “这是好事。”苏锦说,“但是我们也要小心。” “小心什么” “小心成为众矢之的。”苏锦说,“树大招风,我们要低调一些。” “怎么低调” “我们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苏锦说,“让一切都有章可循。” “还有呢” “还要建立预警机制。”苏锦说,“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 当天晚上,苏锦开始制定新的管理制度。 “陆伯,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预警机制”苏锦问。 “我觉得应该包括几个方面。”陆在行说,“财务预警、政治预警、市场预警。” “财务预警是什么” “就是监控资金流动,及时发现异常。”陆在行说,“比如,如果某个月支出突然增加,就要查明原因。” “政治预警呢” “就是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陆在行说,“比如,如果朝廷政策有变,我们要提前应对。” “市场预警呢” “就是监控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陆在行说,“比如,如果某种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我们要分析原因。” “这些预警机制很全面。”苏锦点头,“我们就按这个来建立。” 几天后,苏锦的新制度建立完成。 “苏姑娘,您这个制度很完善。”将军看了制度文件后说,“几乎考虑到了所有可能的风险。” “这是必要的。”苏锦说,“我们现在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必须做得更好。” “那接下来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要稳步发展。”苏锦说,“既要保持成果,又要避免风险。” “具体怎么做” “继续完善制度,继续服务百姓,继续创新管理。”苏锦说,“但是要更加谨慎,更加低调。” “我相信你能做好。”将军说。 “我也相信。”苏锦坚定地说,“因为我们有一个好团队,有一套好制度,还有百姓的支持。” 正说着,刘德二又跑了进来。 “苏姑娘,您的花销指南又亮红灯了。”刘德二笑着说。 “什么红灯”苏锦疑惑。 “将军这个月的花销又超标了。”刘德二说,“您给他制定的月度上限又被突破了。” “哈哈,又是买书”苏锦笑了。 “对,还是买书。”刘德二说,“将军说要学习您的管理方法,所以买了好多书。” “看来我们的将军也在进步啊。”苏锦开心地说。 “对,而且他还说要给您涨工资。”刘德二说。 “涨工资” “对,说您为府库做了这么大贡献,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刘德二说。 “这个...我们再商量吧。”苏锦有些不好意思。 “苏姑娘,您就别谦虚了。”将军说,“您确实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谢谢将军的好意。”苏锦说,“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待遇已经很好了。” “那我们就先这样。”将军说,“以后有机会再说。” 夜深了,苏锦站在窗前,看着远方的灯火。 半年来的变化,让她感慨万千。从一个小小的账房,到现在的模范府库,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但是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也有更多的机遇等着她。 “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下去。”苏锦在心中默默地说,“为了百姓,为了这个团队,也为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