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拥佳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说,以现在李恪和李承乾的年纪,或许还未将权力争斗看得那般重要。 燕王李恪,小小年纪更是早早向陛下申请前往边关封地就藩。 按道理来说,他是自愿远离朝堂这个核心权力圈。 对太子李承乾的储君之位,也构不成直接威胁。 可他不愿意归不愿意,这种事情却也由不得他。 如今李靖提议李恪率燕王卫投入北伐战事,就像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现在李恪在军事上的才能有目共睹,一旦他在北伐中建功立业,声望必定大涨。 届时,就算他无心参与夺嫡之争,也会被有心之人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关键棋子。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陛下春秋鼎盛,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仍会牢牢把控着大唐的最高权力。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力,被年龄渐大的储君所影响。 届时肯定会拿李恪这种要军功有军功,要政治手段有政治手段的皇子,来磨炼,或者说平衡太子。 这就是在场的大臣普遍的想法。 其实,若是李恪在场,知晓这些大臣的想法之后,肯定会心一笑。 暂且不说,有记载表明,太子李承乾的脚,在贞观五年、七年的时候,生病,从而导致他的脚出现问题。 这位从八岁就成为太子爷的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持续了长达十六年的时间。 若不是他和李泰争斗的太狠,加上李世民后期因为嗑药的原因,导致寿命大减。 恐怕他跟康熙大帝之子胤礽都能一争高下...... 不同于,那些大臣丰富的内心戏。 在听到李靖举荐燕王李恪和其燕王卫,加入讨伐大军序列之后。 李承乾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袖角。 尽管他极力维持着镇定,可年龄摆在那里,心里有点什么事,脸上还是忍不住表露出来。 这时候的他,倒也没有觉得李恪会影响他的太子之位之类的。 只是觉得这个弟弟实在是天赋异禀,做什么事都能大放异彩。 在冬猎的时候,就已经让他在群臣面前大放光彩,尽显非凡的骑射本领与果敢的决断力。 再这么下去,自己这个做大哥的,迟早要被对比下去。 因此,他此时的内心,极度的矛盾与纠结。 一方面,他理智上明白李恪的参战,对北伐战事意义重大,大唐需要李恪这样的军事人才去破突厥的龟缩战略。 无论是他作为太子也好,还是皇室中的一员,应以江山社稷为重,支持这个战略。 可另一方面,情感上他又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李恪的光芒,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可不想一直活在弟弟的光环之下。 眼见场面一下子变得异常沉默,李世民也有些坐不住了。 这位雄才伟略、济世安民,开创贞观之世的帝皇,现在拥有着对局势的绝对把控力。 因此,也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小肚鸡肠与权力算计。 “刚才看你们还一副好奇着急的模样,怎么,是对燕王李恪参战之事有不同看法不妨说说看。” 见到李世民发话,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知道干晾着李世民不好。 一直沉默的杜如晦就欲站出来,没有想到却被一道浑厚磁性的声音打断。 “陛下,臣觉得李靖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李恪殿下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但臣所担忧的是,既然突厥人已经采取了龟缩战略,在这严冬之际,人力终有穷尽时,血肉之躯终归抵不过酷寒的威力。”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前宰相萧瑀依旧盯着一张严肃的脸,大步上前,双手抱拳,向李世民行了一礼,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之所以称呼萧瑀为前宰相,实在是人生之大起大落都不足以形容他。 他五次被拜相,五次被罢相,堪称朝堂上的传奇人物。 这位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老人,他的妻子乃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 而太上皇李渊,则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两人的妻子,是姑舅表兄妹。 加上,当年两人在隋朝做官时,私交就很好。 所以,李世民在带兵进攻薛举时,李渊写信带给萧瑀。 萧瑀看完信后,一刻也没有耽误,收拾行囊,当即启程前往长安。 就连城池内的所有兵马,也都一并交给了李世民。 李渊在位期间被授予为光禄大夫,宋国公,拜户部尚书。 只不过,萧瑀为人处事严厉刻板,性格上刚直不阿。 加上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当起了太上,李世民成功即位。 众多前朝老臣中,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活跃在政治权力中心。 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没有了老伙计李渊的庇护,一直以来以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萧瑀。 仗着李渊的旧日情谊,上朝言事、言词都简括直率,屡次逆忤李世民,不被李世民所喜。 但萧瑀这人不贪财不好利,且忠诚耿直,每次面对朝堂大事,依旧会挺身而出。 此时,萧瑀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 “燕王殿下就算在军事上展现出不凡的天赋,在这样的天气中,也难免会受到诸多限制......”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了李世民,见李世民正一脸倾听的模样,萧瑀这才继续说道。 “他们又如何确定,只要征召了燕王李恪,就一定会打破现在的僵局呢” 萧瑀的话一说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有赞同他观点的,但也有人觉得他说的太过片面。 李世民见状,目光在萧瑀脸上扫过,刚想询问一句。 “那依萧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 “依我看,要不就让萧仆...萧少师辛苦一趟,往那北方草原一趟吧方正云州也好...朔方也罢...光是凭一张嘴也估计也能说回来,何必辛苦我那侄儿...” 这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直接朝着萧瑀发起了冷嘲热讽的战斗模式。 众人循声看去,说话的正是太上皇李渊的堂侄,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的李孝恭。 同时,也是大唐宗室赫赫有名的名将。 武德二年任信州总管的他,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萧铣,立下战功,升任为荆州大总管。 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 原以为,到了他们这一代,李氏宗室会领兵打仗的子嗣,就已经屈指可数。 现在,好不容易出了李恪这么一号人物,让众人看到了宗室武将后继有人的希望。 怎么 你还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猜测,就毁了他” 李孝恭一脸正色,目光中带着对局势的审慎与凛然看向萧瑀。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带着手机闯大明

带着手机闯大明

愚公道
一个资深宅男,带着手机穿越明末成了一个马贼二代。为了在乱世活下去,他带领山寨人抗雪灾,入川蜀努力打拼。只是乱世岂能让他安隅一方。无奈之下他杀贪官,护一州人民。为了不让历史重演,领兵拒张献忠入川,联手李闯王抵抗青狗,用自己的热血去完成汉人祖先们的梦想!
军史 连载 237万字
中超之王

中超之王

中超英雄
你们口中的痰盂,就是我们心中的圣杯。(中超吧自我勉励口号,不针对任何人)不喜绕道
军史 完结 66万字
我在大唐狂收徒

我在大唐狂收徒

城市孤魂
生意失败的李承维,被老婆嫌弃,醉酒之后一朝穿越唐初贞观年间,不想自己却是河间王的世子,从此就系统的的神级医术,一路收徒,吊打世家,不仅保家卫国,还凭借自己忽悠封神的嘴皮子,混迹在大唐,做个富家翁,美女妻妾接踵而来,功名利禄谈笑之间,勋贵们都纷纷询问自己是否位列仙班,不行的话儿子女儿也行,急得李承维躲起来,各位大爷,我这真的没有神位了。。。。。。
军史 连载 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