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宛陵
冉七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真,你未免言过其实了。如今朝廷的赈灾粮银来了,情形总会慢慢好的。”
“言过其实或许吧。”
宛陵城内,如今可是日日都有无数人死去。
只是庆国公在此,皇都的巡察使也在此,这些白事都被强行按了下去。
那些“不安分”的刺头儿灾民们,被统一管束在了城郊,重兵把守,不允许随意进出。
更不会有什么吃喝。
毕竟,吃饱喝足,人就有心思和力气闹事了。
如果有想要私自跑出来的,打死打伤都是正常的。
至于城内庆国公他们所能看到的地方,只有各个世家派出的家仆组成的所谓灾民队伍,日日领着米粥,对皇都和朝廷感恩戴德,做足了两江众官员清廉和善待百姓的名声。
至于灾民,若是饿死了,病死了,便统一埋了,连个属于自己的坟冢都无。
便是那些老实能够待在城中的灾民,便是家中人病死了,也是不允许挂白幡办白事的。
一切,都要在所谓的朝廷钦差面前维持着两江所谓正在慢慢变好的假象。
那些赈灾的钱粮,又有多少真正进了灾民的嘴中呢
那些饿到根本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又是如何做出了易子而食的可怕决定呢
甚至于,到了有些地步,死去的人甚至都成了苟活的人活下去的一种希望。
这些事,庆国公他们或许不知道,但是但凡在两江有些眼目的,哪个不知呢
因为太多人卷进去了,所以没人敢管,没人会管。
傅遥光讥笑一声,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有些话,说到这份儿上就够了。
再说下去,就真的撕破脸了。
张玘毕竟是太守之子,说穿了,若是太守贪污,最大的受益者也莫过于他这个太守长子。
曾在官学一同进学的同窗之谊,在两人选择了不同的前路之时,就已经慢慢消散在了时光中了。
看着傅遥光的模样,张玘轻叹一声。
“有些事,并非像表面上这么简单。你既无心入仕途,如今也即将成婚,不如远离这乱局。我前些日子去了安阳寻访名医,那里气候宜人,对你和傅老夫人的身体都颇有益处。听闻伯母的喘症如今也愈发严重了,那里或许对伯母的病症也有些好处。且安阳有位名医,我可以为你引荐……”
张玘说的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的。
傅遥光若无心仕途,离开两江,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团浑水,有的时候不是你想逃开便能如愿的。
“张兄。”
傅遥光打断了他的话。
“傅家祖地在这里,我不会离开,祖母和母亲更不愿离开。”
张玘知道,有些话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了。
他收回了视线,轻声道。
“是我多虑了。”
只是,张玘心中也有一丝疑惑。
子真一向并不是尖锐之人,为何今日突然要同自己说这些
他和自己都知道,两江的问题,不是他们的微薄之力所能改变的。
那是什么给了他今日说这些话的勇气。
张玘微微回头看向那辆豪华的马车。
是马车内的那位褚小姐吗
父亲传信来说的那些事,到底是真是假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了宛陵城。
宣明曜所乘坐的这辆奢华到有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马车,果然一入城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也包括,如今正在驿站的庆国公和谢望之。
驿站的二楼,庆国公二人站于窗前,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从街上行过,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各有思量。
“这般排场,怕是快要比拟公主了。两江水患,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却也有人能够如此铺张奢靡地浩荡出行。”
谢望之看着底下的车队,眼神中满是讥讽。
除了没有公主该有的仪仗,如今这马车的规制,倒真是和寻常公主出行差不了多少。
庆国公则是嗤笑一声。
“谢巡察使说话还是注意些,当今陛下唯有一位乐安公主,金尊玉贵,可不是你能随意背后议论的。”
谢望之被这话堵了一下。
他何时议论公主了!
不过是说这车队太过奢华铺张罢了。
他总觉得,自从自己酒醉从太守府回来后,庆国公待他的态度瞬间变了许多。
毕竟他是陛下亲封的巡察使,以往庆国公与他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总归还是有几分面上的客气。
但如今,庆国公待他的态度却是瞬间冷淡不少,便是连点儿面子情都快没了。
谢望之心中有些忐忑。
庆国公的态度,为何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难道,是他知道了自己那夜在太守府的事
不该啊!
张聘既然决定把他的女儿改头换面嫁给自己,便是不想明面上让自己同他绑在一起。
毕竟,如果自己真的明目张胆成了张家的女婿,自己这个巡察使带回去的所谓调查结果也没了什么说服力。
所以,在自己签下婚书后,张聘一定会封锁好消息,不会让一丝半点儿的流言传出张府。
那庆国公是为何
看着谢望之这副模样,常珣抬起下巴,拂了拂衣袖,一副不愿与之多谈的表情。
“谢巡察使有空在这里对旁人的马车说三道四,倒不如去关心关心这堤坝修筑情况,关心关心两江的各级官员对灾民后续到底如何处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谢大人年纪轻轻,怎么就开始老眼昏花,记性不好,忘了自己读的圣贤书了呢。”
“圣上看重谢巡察使的才能,故而托付重任。只是恕本公看来,谢巡察使倒是有些名不副实了。倒是辜负了圣上的一片重用之心了。”
说完,带着人转身离去。
谢望之留在那里,神色愈发晦暗。
他明白了。
庆国公是觉得他这个巡察使不够尽职。
那他呢
每日去粮仓那里转一圈,去粥棚那里看一眼,难道就是能臣了
他并非不想查,可被张聘拿住这一手,他查与不查都是错。
而且,他虽和庆国公一同出发抵达两江,但他是受圣上之命巡查两江的各级官员,同时对两江各地的堤坝和水患防治详细检查。
和奉命押送粮银的庆国公根本不是一路人,一回事。
他如今倒管起了自己来!
突然,谢望之想起了卿卿同他说的,当年她被人构陷身陷冷宫之时,曾有一千牛卫备身想要助她出冷宫,可偏偏被陈皇后给反手利用了,不光害了那位好心人,更让她因此腿上落了残缺。
而在卿卿口中,当时的千牛卫统领常珣便站在陈皇后一边,为陈皇后的恶行提供了不少帮助。
她也因此在冷宫中待了数载,吃了不少苦头。
谢望之想,他知道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