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下章庄章程,特来送上贺礼,恭贺苏老爷高中!”又是一名乡绅上前送礼。 “章先生客气了。”苏文拱手谦逊。 …… 苏文虽然并不认识这些人,但对他们送来的礼是来者不拒。 等人群一个个离开之后,发现身后的贺礼堆积如山了。 穿越到古代,一旦中举,生活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就算考中之前三天饿九顿,考中之后都能立刻发家致富。 朝廷送的建立牌坊的专项资金有五十两,相当于后世的好几万。 地方官员送来的贺礼更多,二百两打底。 当然,最大的收入进项还是那些乡绅送的,他们比地方官送的更多。 地位越低送的礼越重。 苏文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果然发现里面堆满了白花花的银子。 在银子上面还有一个名帖。 名帖里除了写了送礼之人的名字之外,还提出来一个请求。 请求将他家的土地挂靠在苏文名下,并允诺给苏文三成的收益。 这些乡绅平日里兼并百姓的土地,囤积了大量良田。但因为其没有举人功名,最多只是秀才,举人并非一抓一把,他们名下的土地便需要交田赋。 而举人则是有200亩土地的免于田赋权。 他们把自己名下的土地挂靠在苏文名下,这样土地就不需要交田赋了。 乡绅不交税,苏文白得抽成,如此一举两得。 然而苏文却把信丢到了一边,内心不屑,土地里出产的那点银子他根本看不上。 古代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即使那两百亩都是良田,即使隐瞒田产能达到三四百亩甚至一千亩,一年能产出多少银子的收益 与明德书坊和月绣坊给他赚的银子相比,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不过他还是打算让这些士绅挂靠,免得显得自己不合群。 乡绅们走后,当地书院的人又来了,想要聘请他担任山长每年三百两。但苏文说自己明年要参加会试,拒绝了他的恳求。 此外还有一个贫苦百姓一见面就给他跪下,想要让他帮忙写诉状、打官司。 以苏文现在都地位和名气,他写的诉状胜率会很高,拿着他的诉状在清河县打官司甚至会必赢。 古人写诉状并不是看那人有多懂律法,文才有多华丽,而是看写诉状那人的身份地位。像苏文这种人,有人拿着他写的诉状过去,谁敢判那人输 判那人输就证明苏文写的诉状不行。 连官司都打不赢,以后就没人再找他写诉状,苏文就没有机会再用讼师的身份赚钱。 县令这么判,就是不给苏文面子,就是在断人财路。 苏文现在考中了解元,加上还是冯家女婿,谁敢断他财路 所以古代那些举人当讼师收费一般都很高,一份诉状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破产。 因为只要是他写的诉状,几乎已经断定能胜诉。 《明实录》记载:一讼之费,常破中人之产。 史书里简简单单的这句话,就记录着古代讼师生存的底层逻辑。 很多脑子不够的人,根本想不到古代讼师写诉状,靠的是身份和地位,而非律法和文学水平。如果不是这层关系,谁愿意给他足以让人倾家荡产的巨额诉讼费 举人给某人写诉状,就等于在给他站台。 所以就算他写的狗屁不通就算他一点也不懂律法,该赢还得赢。 苏文并没有同意给那人写诉状,自己写的诉状必赢,当然不能轻易给。 自己又不是断案的,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冤枉。 …… 前来拜访和道贺的人群络绎不绝,各个阶层的都有,一直忙到天黑苏文这才得以空闲。 …… “阿弟,你跪下!”自从搬到苏府之后,苏清怡就让人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用于存放苏家先祖牌位,也就相当于祠堂,古人对这个很重视的。晚上苏清怡把苏文叫到祠堂里,一开口就让他给祖宗牌位前跪下。 苏文一阵郁闷。 不过还是依言跪在牌位前,目前祠堂里的牌位只有三张,二人父母的和他们祖父的。 得,谁让你们是原主的父母和爷爷呢 至于姐弟二人的祖母,早年和爷爷离婚,进不了祠堂。 看到苏文跪下,苏清怡也跟着跪在他身边,热泪盈眶:“感谢苏家先祖在天之灵的保佑,让小弟苏文考中了科举头名解元,光宗耀祖了。” 说完三拜九叩,然后给牌位上香。 接着打开了族谱,给苏文单开一页,记录他的光荣事迹。 “苏家之前在陈家庄住属于外来人口。如果在原籍苏姓有很多人的话,苏家宗族还会开宗族祠堂,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苏文心想,“而现在的苏家宗族,只有我和姐姐两个。也就是说苏家是在我手里崛起的,我和姐姐其实算是开创宗族辉煌的第一代。” “便宜老爹根本算不上,他死的太早,没有给苏家带来辉煌。” “如果不是自己和姐姐努力的话,姐弟俩会过的很凄惨,苏家可能连祠堂都没有。” “阿弟,苏家有祖训,苏家男儿要习得文武艺,授予帝王家。”苏清怡记录完之后,语重心长的道,“还要讲究忠孝之道,为陛下效忠,为苍生请命。假如苏家男儿能考中功名入朝为官要为官清廉,要为人正派不与别人同流合污。” “阿姐,这祖训是从哪里来的”苏文诧异,“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是阿爹经常说的。”苏清怡认真道,“阿爹说,是爷爷教导他的。苏家这个祖训传到你这代,已经传了三辈人你要牢记。” 便宜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的想法极其朴素…… 苏文心想,他儿子很听话,所以便宜老爹死的很快。 “我觉得还是我写的那十条家规更好。”苏文道,“而且,以后等苏家的后代长到一定年龄,要告诉他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都听你的。”苏清怡点点头,“毕竟爷爷和阿爹的成就都不如你,你说的可能更正确。” 之后姐弟二人走出祠堂,查看收礼情况。 整个县府的乡绅,地方官员,士绅贵族,富户商贾送来的贺礼加起来总共一万多两银子。 一万两其实并不算多,范进考中了举人,张乡绅直接送了他一栋三进院子。范进只是个普通举人,而苏文还是个解元。比他更年轻,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