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面点创新,治愈自闭症儿童
胖胖的篮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远的语音还在耳边回响,陈砚舟推开餐馆后门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他随手把手机塞进围裙口袋,没开灯就径直走向厨房。炉灶上还温着一锅高汤,是他早上出门前就备好的。掀开锅盖闻了闻,香气依旧,心里这才踏实了些。 厨房里有个身影在忙碌。 宋小满背对着门口,低着头专注地揉面。案板上摆着几个颜色奇特的馒头胚子——红得刺眼,绿得发暗,还有个紫色兔子的耳朵尖得吓人。她揉得很用力,指节都泛白了。 陈砚舟没作声,走到冰箱前拉开门,把保温箱里剩下的饺子放进去。他顺手拿起那个最红的兔子馒头端详片刻,轻轻放在一旁。 颜色太艳,形状太尖。他说,孩子看了会害怕。 宋小满手上的动作一顿,抬起头:你回来了 他走到水池边洗手,既然是想做给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吃,就得先让他们敢看,再敢碰,最后才肯尝。 她低下头: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查了好多资料,都说自闭症儿童对颜色和形状敏感,可试了几次,总是把握不好分寸。 陈砚舟擦干手,从柜子里取出三个小碗。他切了点胡萝卜榨汁滤渣,倒进一碗;又摘两片菠菜叶打成泥,加水调匀;最后刮了一勺紫薯泥,兑温水搅开。 用这些调色。他说,天然的,安全。 他把三种颜色的汁液摆在案板上,又扯了团白面分成四份,分别揉进色素里。橙黄、嫩绿、淡紫、纯白,色泽柔和,像是刚出生的小动物身上的绒毛。 宋小满站在一旁静静看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陈砚舟开始捏造型。他做的不是寻常的兔子或恐龙,而是圆滚滚的小熊和胖乎乎的小兔。耳朵是圆钝的,手脚短粗,脸蛋鼓鼓的,活像一个个糯米团子。 你看,他把一只小熊递给她,不是要做得多么精致,是要让人感觉柔软,没有攻击性。 宋小满接过那只小熊,指尖轻轻抚过它的耳朵。触感绵软,还带着体温,仿佛有了生命。 她忽然鼻子一酸。 我想试试。她说。 陈砚舟点点头,退到一旁。他靠在操作台边,看着她重新和面、调色,一点点捏出自己的版本。这次的小熊更加圆润,小兔的眼睛也做得更大,仿佛含着笑意。 蒸锅开始上汽时,门铃响了。 一个女人站在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风衣,手里牵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约莫六岁,低着头紧贴墙壁站着,双手死死攥着妈妈的衣角,一言不发。 女人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们听说……这里有能让人开心的食物 陈砚舟看向宋小满。 宋小满深吸一口气,掀开蒸笼盖。热气蒸腾而起,五只小巧的卡通馒头整齐地排列着——橙黄的小熊歪着头,绿色的小兔抱着胡萝卜,紫色的小象甩着长鼻子,白色的雪人戴着帽子,还有一个彩虹色的圈圈卷。 色泽柔和,香气清淡,是面粉和果蔬最本真的味道。 孩子没有动。 妈妈蹲下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你看,小动物们在等你呢。 孩子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 他的目光慢慢移过去,最后停留在那只歪着头的小熊身上。 几秒钟后,他松开了妈妈的衣角,向前挪了半步。 又一步。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小熊的耳朵。 柔软的触感。 他还记得这种感觉吗也许某一天,妈妈给他买过类似的玩具,或者幼儿园的图画书上有过这样的形象。没人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 但他的手没有缩回去。 给他。陈砚舟低声说。 妈妈颤抖着拿起那只小熊,递到孩子手中。 孩子接住了。 他盯着看了很久,然后张开嘴,小心地咬了一小口。 咀嚼得很慢。 接着,嘴角微微动了一下。 向上扬起。 笑了。 不是开怀大笑,也不是兴奋的欢呼,只是一个极浅的弧度,如同春天的第一缕微风拂过湖面。 可女人当场跪坐在地,眼泪夺眶而出。她用手捂住嘴,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哭得说不出话来。 陈砚舟转身走进厨房,拉开抽屉,取出一张菜单纸。他用笔郑重地写下一行字: 周三彩虹时光 专供特殊儿童 免费 他把纸条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 从明天开始,每周三下午两点。他对宋小满说,这类孩子优先。名字你来取。 宋小满看着案板上剩下的面团,又望望那个还在小口啃着小熊馒头的孩子,轻声说:小星星馒头吧……他们不是沉默,只是还没被点亮。 陈砚舟点了点头。 门外,女人终于止住哭泣,拉着孩子深深鞠了一躬。她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条,写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轻轻放在柜台上。 如果可以……我想当志愿者。 没等回应,她便牵着孩子离开了。孩子手里紧紧攥着剩下的半块小熊馒头,一路都没有松开。 宋小满开始收拾蒸笼。她把剩下的馒头一个个捡起来,小心地放进保鲜盒,标上日期和口味。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安顿一群熟睡的小动物。 陈砚舟仔细检查了一遍炉灶,关掉火源,锁好调料柜。他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公告栏上那张新贴的纸条。 灯光温柔地照在小星星馒头四个字上。 这时,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明天下午两点,带孩子过来,他从没吃过东西超过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