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你是想打太原?
格格的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让人担心的,是还有个传言在悄悄传开……” 李云龙神情一肃:“什么传言” 赵刚开口说:“我听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河南就没下过一场雨,到了今年春天,旱情更加严重,地里的庄稼全都被晒死了。” “从去年就没下过雨”李云龙惊讶地问,“这能是真的吗” 赵刚答道:“十有八九是真事。 老李,你还记得前几天那起偷菜的事吗” “怎么会不记得。”李云龙说,“一对从河南逃难来的母子,饿得不行了,偷了老乡家几棵豌豆苗,结果被人抓起来,差点被打死。” 赵刚点点头:“我听村里人说,往年也有逃荒的灾民,但数量远不如今年多,而且都是从河南来的。” 李云龙皱眉道:“照这么说,河南是真闹了大旱” 赵刚说:“所以咱们得早做打算,别等事到临头才慌。” 阎旺财也插话道:“团长,政委说得对。 我观察这天气,感觉今年不太寻常,八成是个大旱年。” 李云龙沉思片刻,转头高声喊:“王参谋王参谋!” 如今只要一遇到大事,李云龙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赵刚和王彦找来开会。 不一会儿,王彦掀开布帘走进屋子,笑着打招呼:“政委、老阎都在啊,团长,您找我” 李云龙点头示意赵刚:“老赵,你跟王参谋说说。” 赵刚把刚才几人讨论的内容讲了一遍。 王彦听完,心头一震。 糟了!怎么差点忘了今年可是1942年!河南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旱灾就发生在这年——一千二百万灾民流离失所,五百万人逃荒,一百五十万人死在逃难路上,那是真正的人间惨剧! 王彦神情严肃地说道:“团长,我完全支持政委的意见,咱们必须早做准备,尽可能多储备粮食。” 李云龙点点头:“那好,大伙儿意见一致。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弄粮食” 王彦分析道:“筹粮无非两条路,一是出钱从敌占区买,二是从鬼子伪军手里抢。” 赵刚皱眉道:“能抢当然是最好,但问题是,现在太岳根据地周边的鬼子和伪军吃了几次亏后,已经变得格外谨慎。 据点炮楼的补给也从以前每周送一次改成两天送一次,机会越来越少了。” “就算一次抢得不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李云龙道,“各营连训练了这么久,也该实战练练兵了。 分头埋伏,专门打他们运粮的小队,虽然每次抢的不多,可加起来也不少。” 王彦却说:“靠打鬼子伪军的补给恐怕远远不够。” 赵刚追问:“你是说,要从敌占区买粮” “对。”王彦点头,“我们要直接用钱去买。” 阎旺财立刻提出疑问:“可哪来的钱边区票在敌占区根本没人要,就算有人收,咱们也没那么多。” 赵刚也附和道:“是啊,边区票也不是随便能印的。” 王彦摇头道:“边区票确实不管用。” 李云龙忽然一拍大腿:“王参谋,你的意思是,去抢汉奸手里的伪币” 所谓伪币,指的是伪华北临时正府发行的“联银券”,百姓们俗称“走狗票”。 “没错。”王彦笑道,“就抢‘走狗票’!” 李云龙想了想说:“那得挑个大点的县城。” 王彦却不以为然:“县城能有多少油水” “你小子该不会是想干票大的吧”李云龙狐疑地盯着他,“你是想打太原” 他突然想起,前两天王彦还提过要去太原一趟,顿时猜出他的想法。 王彦咧嘴一笑:“团长,您猜对了。 要干就干大的,不然白辛苦。” 李云龙皱眉摇头:“不行,太原太危险。 你小子别太冲动,得动脑子,不能光靠胆子硬。” 赵刚也点头道:“没错,日军司令部就在太原,所以太原的防卫肯定是滴水不漏。 要在日军严防死守的情况下打劫龙国联合准备银行,还要把抢来的伪钞运出来,谈何容易一个闪失,你们狼牙小队恐怕都要陷进去。” “老赵说得有道理。”李云龙干脆地说,“这种赔本的事,咱不干。” 王彦却不慌不忙,笑着说道:“团长、政委,你们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行吧,你说。”李云龙语气冷淡,“我看你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王彦笑着继续道:“太原确实是日军司令部所在地,这点没错。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既是司令部所在,那戒备肯定森严。” “难道不是吗”赵刚接话道,“日军第九旅团就驻扎在太原。” 王彦道:“第九旅团以前是驻在太原没错,但现在可不一定了。” 李云龙一听,心中顿时一动——第九旅团很可能已经调离太原。 王彦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说,我们只是去打劫银行,又不是要攻下整个太原城。 第九旅团在不在,其实关系不大,因为我们根本不会和日军正面硬碰。” 赵刚听后若有所思。 抢银行和攻打城市,毕竟不是一回事。 只要动作够快,完全可以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任务,并顺利将伪钞送出城。 王彦笑了笑,又补充道:“而且,打劫也有明抢和巧取之分,我们狼牙小队也不是非要正面冲进去不可,也许可以智取。” 听到这里,李云龙已经开始心动。 王彦趁热打铁:“团长、政委,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能在太原的联合准备银行搞到足够多的伪钞,就能趁着日军还没完成对山西乃至华北的封锁,从沦陷区换回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斤粮食!” “到时候不只是咱们独立团,整个太岳军区都不会再为粮食发愁。” “再说,如果政委的判断没错,河南真的爆发了饥荒,那么从河南逃难到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也能有饭吃了,对不对” 这番话打动了赵刚,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赵刚虽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他愿意付出一切。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原则上支持这次行动。 老李,你怎么看” 李云龙点了点头:“我也同意,不过有个条件,王参谋,你小子别逞英雄。 有机会就干,没机会就撤,千万别硬来。” “明白。”王彦痛快地答应了。 硬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说完,王彦转头问阎旺财:“老阎,你那儿有没有什么老物件、古董之类的东西” “你问这个干嘛”阎旺财一愣,“不过说起来,你还真问对人了,我那儿还真有几件老玩意儿。” 李云龙立刻瞪眼:“老阎,你狗日的还敢说自己没乱花钱说,买古董的钱从哪来的那东西可不便宜!” “团长,你这话可就不地道了。”阎旺财立刻喊冤,“这几件东西可不是我花钱买的,是去年咱们团抓了个间谍,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李云龙顿时有些尴尬——又错怪老阎了。 王彦说道:“那家伙八成是个倒卖文物的,走,带我看看那些古董。” 于是王彦跟着阎旺财来到仓库,阎旺财掀开堆放在角落的一袋袋大豆,从最底下取出一个盒子,打开后拿出了几样东西。 可王彦只看了一眼,心里就凉了半截。 什么古董,不过是几枚古铜钱罢了。 上面的篆文早被锈迹腐蚀得模糊不清,看样子是清朝的。 清朝的铜钱,能值几个钱不过好歹也算古董。 王彦开口道:“老阎,这几个古钱我拿走了啊,行不行” “这有什么难的。”阎旺财摆出一副豪爽的样子,“只要你能帮我搞来个十万八万的伪币,这几枚古铜钱就直接送你了。” 王彦听了,笑出声来:“老阎,你可真敢开口啊。 就这几枚清朝的铜钱,你也敢要价十万八万的伪钞你这也太狠了吧。” 阎旺财一咬牙,改口道:“要是拿不出那么多,万把八千也行。” “那也不行。”王彦继续打趣,“这种稀罕玩意,少说也值个几百万。 老阎,你等着收钱收到手软吧。” 阎旺财乐呵呵地应道:“那我就等着了。” 王彦拿着古钱回到前院的厢房,发现孙铭他们三个又去跑五公里了。 王根生叼着草根躺在那儿,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魏大勇却出人意料地提着个木桶,在那儿刷鞋。 王彦走近一看,嘿,不止是鞋,旁边衣服、被单、袜子已经刷了一大桶,这和尚看来是真下定决心要变勤快了。 …… 王彦一进门,王根生立马从屋里窜了出来。 “队长!队长!”他一边跑一边喊,“出大事了!” “又咋了”王彦瞥了他一眼,“被马蜂蜇屁股了” “啥我没被蜇啊,而且我也没有屁股尾巴啥的。”王根生没好气地回了一句,“队长,我跟你说正经的,和尚这家伙脑子出问题了。” “没看出来啊,我看他挺正常的。” “正常个啥半年不碰洗衣板的人突然就刷起鞋来了,肯定有问题。 依我看,这和尚八成是受啥刺激了。” 他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瞟向魏大勇。 脚底下也早就摆好了随时开溜的架势,生怕魏大勇一个不高兴冲上来。 但魏大勇却像是完全没听见一样。 明明离得这么近,不可能听不见,但他只是专心地刷着鞋子,脸上还带着笑意。 王根生又补了一句:“这是病,得赶紧治!” 王彦心里明白,这哪是病,是相思病。 不过他不想多说。 这种事,谁娶媳妇都容易上头。 要是说多了,恐怕就不只是魏大勇一个人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