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同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汾水畔的鏖战与胥臣重伤的消息,如同两块巨石投入南线僵持的潭水,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便已化作滔天巨浪前的涌动。楚军大营中,斗椒的狂喜与战意已攀升至顶点,而晋军营垒内,则弥漫着一种悲壮而决绝的气氛。所有人都明白,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黎明前的黑暗格外深沉,空气中凝结着露水与杀机。晋军大营灯火通明,巡逻的队伍脚步声比平日更显急促沉重。栾枝一夜未眠,甲胄未曾离身,他登上前沿垒壁,望向远方楚营那片更为庞大、如同蛰伏巨兽般的灯火海洋。寒风拂过他花白的须发,带来刺骨的凉意,却无法冷却他心中沸腾的热血与沉重的责任感。 “将军,各营已按部署进入阵地,弓弩、滚木礌石皆已备齐。”副将低声禀报,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沙哑。 栾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的策略依旧是以静制动,依托坚固防御工事,消耗楚军锐气。但他深知,今日之战,不同于往日小打小闹的骚扰,斗椒必然倾尽全力,营垒能否守住,关键在于将士们的意志能否像磐石般坚定。 东方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低沉而雄浑的楚军战鼓声便如同滚雷般炸响,打破了拂晓的寂静。紧接着,是无数脚步踏地的轰鸣,以及楚人特有的、带着蛮荒气息的战吼声。黑压压的楚军步兵方阵,如同移动的丛林,从晨雾中显现,兵戈反射着微弱的天光,形成一片令人窒息的金属浪潮,向着晋军营垒缓缓推进。 “备战!”晋军各营将领的吼声此起彼伏。 箭矢搭上弓弦,滚木礌石被抬到垒墙边缘,士兵们紧握手中的长戈短剑,呼吸粗重,目光死死盯住越来越近的敌军。 斗椒身先士卒,骑乘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位于中军之前,挥舞着长戟,厉声喝道:“楚国的勇士们!晋人已山穷水尽!先轸骨头都能敲鼓了!胥臣也成了废人!踏平这座营垒,中原就是我们的!杀!” “杀!”楚军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推进速度骤然加快,最后变成了疯狂的冲锋! 第一波攻击如同怒涛拍岸,狠狠撞在晋军的防线上。箭雨如同飞蝗般从双方阵中倾泻而出,在空中交织成死亡的罗网。楚军士兵顶着盾牌,冒着矢石,悍不畏死地冲到垒墙下,架起云梯,疯狂向上攀爬。滚木礌石带着呼啸声砸下,不断有楚军士兵惨叫着从云梯上坠落,但更多的人继续向上涌。 “顶住!长戈手,刺!”晋军军官声嘶力竭地指挥着。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垒墙上下,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兵器的撞击声、垂死者的哀嚎声、战士的怒吼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鲜血很快染红了泥土,尸体在垒墙下堆积起来。 栾枝坐镇中军,不断接收着各处的战报,并根据情况调动预备队支援吃紧的地段。他面色凝重,楚军的攻势之猛烈,超出了他的预期。斗椒显然是想一鼓作气,凭借兵力优势碾压晋军。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营垒东侧一段相对平缓的区域。楚军主力集中于此,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守将此处的晋军将领虽然英勇,但兵力对比悬殊,防线多次被突破,双方在垒墙之上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 “将军!东垒危急!陈将军请求增援!”传令兵浑身是血,奔到栾枝面前。 栾枝毫不犹豫,将手中最后一支重要的预备队——由他亲兵和部分中军精锐组成的五百甲士派了上去。“告诉他们,一步不退!退后者,斩!” 生力军的加入,暂时稳定了东垒的局势。但楚军的攻势并未减弱,斗椒见强攻一时难以奏效,下令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同时命令弓箭手进行覆盖性射击,不分敌我,对垒墙区域进行无差别打击,企图压制晋军。 这一狠招给晋军造成了巨大伤亡,连刚刚上去的预备队也损失惨重。整个晋军大营,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在楚军怒涛般的攻击下剧烈摇晃,似乎随时可能倾覆。 就在南线战事最吃紧的时刻,绛都宫廷内,一场关乎战略方向的激烈争论也达到了高潮。 胥臣重伤、西线危急的消息,使得一部分原本就主张收缩兵力、确保核心区域安全的大夫,再次提出了与楚国议和,哪怕暂时让步,也要先集中力量解决西线秦军的建议。 “国君!南线栾枝将军虽勇,然楚军势大,久守必失!西线胥臣将军重伤,孟明视狼子野心,若绛邑有失,宗庙震动,悔之晚矣!不如暂避楚锋,遣使与楚媾和,哪怕承认其在郑国的部分特权,先回师解决秦患为上啊!”一位老大夫涕泪俱下地陈情。 这番言论引起了不少附和之声。连续的战事确实让晋国国力消耗巨大,两线作战的压力让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荒谬!”狐偃霍然起身,尽管年迈,声音却如同洪钟,“与楚媾和无异于与虎谋皮!斗椒气焰正盛,杀我使者,悬首辕门,此等奇耻大辱,岂能忍让一旦议和,便是示弱,中原诸侯将如何看待我晋国霸业顷刻崩解!届时楚人便可从容消化郑、宋,下一步便是兵临我晋国城下!西线秦军不过是疥癣之疾,南线楚军才是心腹大患!此刻后退,万劫不复!” 赵衰也支持狐偃:“狐偃大夫所言极是。栾枝将军尚在苦守,说明南线并未崩溃。我晋国根基尚在,岂能未战先怯当务之急,是倾尽全力支援南线,同时命令西线残部,依托城邑坚守,拖延秦军。只要南线能挫败楚军,西线秦军自然退去!” 晋襄公端坐于上,年轻的脸上充满了挣扎。一边是现实的危局和部分臣子的退缩建议,一边是狐偃、赵衰等托孤重臣的坚持和霸业的尊严。他想起父亲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的艰辛,想起城濮之战的辉煌,想起先轸的忠勇……一股血气涌上心头。 他猛地站起,目光扫过群臣,声音斩钉截铁:“寡人意决!晋国,绝不媾和!先轸将军血未干,胥臣将军伤未愈,无数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寡人若此时言和,有何面目见先君于地下,有何面目对天下诸侯!传寡人令:征发国中所有可用之壮丁,筹集所有库府存粮军械,火速支援南线栾枝将军!告诉栾枝,绛都与他同在,晋国与他同在!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 国君的决断,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稳定了摇摇欲坠的朝堂。求和的声音被压了下去,整个晋国的战争机器再次以最高效率开动起来,竭泽而渔般地支援南线。 南线营垒,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晋军伤亡惨重,多处垒墙破损,但防线依然顽强地屹立着。楚军同样付出了巨大代价,尸体堆积如山,士气开始出现衰竭的迹象。 斗椒焦躁不已,他没想到晋军的抵抗如此顽强。久攻不下,士兵疲惫,他不得不下令暂停攻击,后退重整。 利用这短暂的喘息之机,栾枝迅速巡视各营,安抚伤员,调整部署,修补工事。他看到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浑身血污,但眼神中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心中稍安。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营垒后方飞驰而至,带来了国君的决断和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 栾枝接过诏书,看着上面“晋国与他同在”的字句,眼眶不禁湿润了。他转身,对着周围聚集过来的将领和士兵们,高高举起诏书,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将士们!国君有令!晋国,绝不媾和!援军即日便到!我等在此,非为一营一垒,乃是为晋国社稷,为中原安危!今日,便让楚人见识我晋国男儿的血性!人在垒在!” “人在垒在!” “人在垒在!” …… 残存的晋军将士爆发出震天的怒吼,疲惫一扫而空,士气重新高涨起来。这消息如同强心剂,注入了每个浴血奋战的士兵心中。 与此同时,楚军后方的令尹子文,也接到了前线攻击受挫、伤亡惨重的战报。他并未感到意外,反而对斗椒的莽撞更加不满。更让他警惕的是,斥候报告,晋国境内有大规模兵员调动迹象,似乎正在向南线增兵。 子文抚摸着斑白的胡须,望着北方晋国营垒的方向,喃喃道:“栾枝……真乃磐石也。晋人气数未尽……斗椒若再强攻,只怕要撞得头破血流了。”一个撤军的念头,在他心中愈发清晰。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来结束这场看似已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争。 南线的战局,在经历了最残酷的考验后,因为晋襄公的坚定决策和即将到来的援军,出现了微弱的转机。而楚军内部,主帅与先锋之间的裂痕,也因战事的胶着而进一步扩大。下午的战斗,将走向何方晋国的磐石,能否最终抵挡住楚国的怒涛悬念,留给了即将到来的黄昏。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别跑小娇妻

别跑小娇妻

倾城一世
曾经青梅竹马,如今相爱易难。这一次他不会再放开她的手…
军史 连载 1万字
蜀山青侠传

蜀山青侠传

莲坛
赤焰剑法的十二剑式:一剑定江山,二剑定天地,三剑定宇宙,四剑定诸神,五剑定自身,六剑定生死,七剑破永生,八剑灭真爱,九剑笑游戏,十剑亡神剑,十一剑乱时空,十二..
军史 连载 134万字
鬼灭之刃:打不死的雷呼剑士

鬼灭之刃:打不死的雷呼剑士

墨染陵游
(已完结两本9.4分鬼灭文,质量有保障)天道飞羽真,意外转生到鬼灭之刃世界,被前鸣柱捡到并抚养长大,他发誓要改变柱灭之刃的遗憾,自此……桃山上多了一对“师慈徒孝”的冤家师徒。鬼杀队里多了一个脸皮贼厚的最强柱。蝴蝶忍有了一个牵挂的心上人。无惨多了一个新的大爹——缘一后的又一个心理阴影。当恶鬼伏诛,黑夜便不再可怕!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带美少女猎杀女巫

带美少女猎杀女巫

慕容学文
首都大学的一个有神仙后台的十八岁青年杨牧因得罪了地球的另一个神仙被陷害致死,灵魂被当作废品卖给艾美星球。他在转生时,凑巧三十八岁的金姓耻辱的废柴亨利金强..
军史 连载 10万字
一起扛过枪

一起扛过枪

羽林卫
新兵连,他是拖后腿的排头兵;尖刀连,他是拉成绩的小尾巴;学员旅,他是夹中间的及格生;特战旅,他是突击队的突击手。从步入军营成为一名军人,到进入特战旅成为军官,他从一名新兵连人人嘲笑的孬兵变成了特战旅人人服气的尖兵。班长说:好好干,别操蛋!连长说:成功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只要踏下心,弯下腰,伸出手,干,就行了。旅长说:常怀感恩之心,才能走得更远,变得更强。这是一个小兵在军营大熔炉之中百炼成钢的故事。
军史 连载 130万字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人惊了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人惊了

如何开光
李小虎意外来到了52年的四合院,激活了神秘的听劝能力。每当他听从旁人的建议,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若是有人心怀不轨地给他出主意,李小虎的收获会更加惊人。三大爷:我就建议他去山上采点草药,哪知道他采到了珍稀药材,卖了个天价,这运气也太旺了吧。二大爷:我逗他玩,说老家具可能藏宝贝,结果他翻出了一张古画,价值连城,李小虎这下子可发大了。一大爷:我就提醒他雨天路滑,小心行走,他却因此救了一个跌倒的老人,谁
军史 连载 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