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一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灶台的晨光刚爬上案板,王铁柱就举着那把铜钥匙,手直打颤。“灶王阁的地窖……”他往胡同口望了望,喉结动了动,“当年我二爷爷总说,那底下藏着能让老灶台‘活过来’的宝贝。” 炎耀把刚蒸好的酱肉包往竹篮里装,白汽裹着肉香漫了满脸:“爸,您就别紧张了,再磨蹭,地窖里的菜谱该长霉了。”胡东东背着个巨大的手电筒,活像扛着门炮,插嘴道:“我爸说要派挖掘机来,我说不用——咱老灶台的人,挖地窖还得用手刨,才有仪式感!” 结果到了“灶王阁”旧址(如今成了片废弃的菜市场),胡东东的“仪式感”碎了一地——地窖入口藏在个卖鱼的旧摊底下,掀开石板时,一股混着鱼腥和陈香的怪味“轰”地涌出来,熏得他直捂鼻子:“这哪是藏菜谱,这是藏了个陈年鱼罐头!” 地窖里黑得像泼了墨,炎昭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一排排落满灰的坛子,坛口用红布封着,上面写着“民国二十三年”“民国二十五年”,像串凝固的时光。最里面的木架上,摆着几本线装书,蓝布封面上烫着金字——《灶王阁秘谱》。 胡东东抢先抽出一本,刚翻开就“嗷”地叫起来:“虫子!”书页里掉出只干硬的甲壳虫,吓得他把书扔在地上,正好砸在个坛子上,坛口的红布“啪”地掉了,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干香菇,香气混着灰尘漫开来,像谁在暗处撒了把陈年的香。 炎耀捡起书,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是毛笔写的,娟秀又有力:“三月初三,采香椿嫩芽,与鸡蛋同炒,需用柴火灶,大火快翻,方得春之鲜……”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灶台,灶膛里的火苗画得像跳动的星。 “这是……二爷爷的字”王铁柱凑过来看,突然指着页脚的小印章,“这是我家的章!当年我爷说,我二爷爷写字像描菜,笔画都带着股香。” 最让人惊喜的是本《节气食单》,每页都记着当季的菜:清明吃“青团裹腌菜”,端午做“紫苏糯米粽”,立秋炖“莲藕排骨汤”……翻到冬至那页,上面画着个胖乎乎的汤圆,旁边写着行小字:“给流浪的孩子多留一碗,天寒,得让肚子暖着。” 小宇摸着那行字,突然抬头:“福利院的孩子们快过儿童节了,咱用这菜谱给他们做顿‘节气宴’吧”炎昭点头,手电筒的光落在他脸上,亮得像揣了颗星:“就做‘春和景明’宴,让他们尝尝老时光里的春天。 把菜谱搬回老灶台时,胡同里炸开了锅。张大爷举着鸟笼蹲在案板前,看着《灶王阁秘谱》直咂嘴:“这‘桂花糖藕’的做法,比我年轻时吃的还讲究!得用西湖藕,灌糯米时要一根一根塞,蒸完还得用红糖收膏……” 刘婶端着刚烙的馅饼进来,往桌上一放:“我给你们当试吃员!当年我妈在灶王阁当过帮工,说他们的‘翡翠烧卖’能透光,皮比纸还薄。”她翻开一页,突然拍大腿,“就是这个!我妈说里面的荠菜得用井水焯,才能绿得发亮!” 程序员阿杰背着电脑包赶来,不是为了蹭饭,是来“数字化”菜谱的:“我把这些菜拍成照片,做成电子版,再标上食材清单和步骤,以后谁想学,扫个码就行!”他边说边拍,闪光灯“咔嚓”响,吓得三鹅在院里“嘎嘎”乱窜,像在抗议打扰了它们的午休。 最热闹的是准备“春和景明宴”那天。老灶台的院里支起了临时灶台,街坊们全来帮忙:张大爷负责采香椿,说“嫩芽得带露水摘才够鲜”;刘婶蹲在井边洗荠菜,井水溅得她蓝布衫上全是斑,像开了片小蓝花;老李扛来捆柴火,说“灶王阁的老规矩,炒春菜得用松针引火,带点松脂香”。 炎耀和炎昭忙着备菜,灶台上摆着刚腌的香椿芽,绿得发亮;蒸好的青团冒着热气,艾草的香混着豆沙的甜;最费功夫的是“翡翠烧卖”,炎昭把荠菜剁得比泥还细,和着豆腐拌馅,擀的面皮薄得能看见馅的绿,包的时候捏出十二道褶,像朵刚开的花。 胡东东和小宇负责摆盘,小宇用胡萝卜刻了只小兔子,摆在青团旁边,胡东东却觉得不够“热闹”,往盘子里撒了把爆米花:“这叫‘春满人间’,甜的咸的都有!”引得众人笑他“胡闹”,却没人真的把爆米花捡出来——那点脆甜混着艾草香,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儿童节那天,老灶台的三轮车队浩浩荡荡往福利院去,车头挂着面红布,上面写着“灶王阁老灶台联合宴”,字是王铁柱写的,笔锋里带着股倔劲,像老灶台的烟火。 孩子们排着队在院子里等,扎马尾的女孩看见炎耀,举着幅画跑过来,画上是地窖里的坛子,每个坛口都飘着朵小云彩,像在说“里面藏着会飞的香”。“哥哥,今天有汤圆吗”她仰着头问,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 “不光有汤圆,还有‘会跳舞的烧卖’!”胡东东掀开保温桶,翡翠烧卖在蒸汽里轻轻晃,薄皮裹着绿馅,真像一群踮脚的小绿仙。孩子们“哇”地围上来,小宇给每人递了双竹筷,轻声说:“慢点吃,馅烫。” 炎耀端上香椿炒鸡蛋,油亮的鸡蛋裹着紫红的香椿,香气“轰”地漫了满院,连福利院的阿姨都凑过来:“这味绝了!我奶奶以前也这么做,说吃了香椿,一年都精神!” 最受欢迎的是“节气汤圆”,炎昭在糯米里加了点艾草汁,团子绿莹莹的,咬开是芝麻馅,甜得像小时候的糖块。那个最小的孩子捧着汤圆,吃得满脸都是馅,像只沾了芝麻的小花猫,逗得胡东东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席间,王铁柱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那本《节气食单》:“孩子们,这菜谱上写着‘食者有心,做者有情,方为人间至味’。老灶台和灶王阁的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不管日子多难,总得让肚子暖着,心里亮着,这才是活着的滋味。” 女孩突然站起来,往王铁柱手里塞了颗糖——正是胡东东在地窖里捡到的那种橘子糖。“爷爷,这糖给您,”她的声音脆得像咬冰糖,“跟菜谱上的春天一样甜。” 离开福利院时,夕阳把三轮车的影子拉得老长,车厢里的空盘子还留着淡淡的香。胡东东哼着跑调的歌,炎耀翻着《灶王阁秘谱》,突然指着一页笑了:“你看,二爷爷还记着‘给偷嘴的学徒留块糕’,跟你小时候一个样。” 王铁柱蹲在车斗里,摸着那本菜谱,烟袋锅在手里转了又转,没点燃,却好像已经吸到了烟里的香。“以后啊,”他突然说,“咱把老灶台扩扩,腾出间屋当‘菜谱馆’,谁想学做菜,就来,咱不收钱,就图个烟火不断。” 胡同口的槐树叶绿得发亮,老灶台的烟囱里冒出的烟,在风里卷成个圈,像给时光画了个温柔的句号。或许那些藏在地窖里的菜谱,从来不是为了“复活”灶王阁,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味道不会老,真正的温暖不会散,就像老灶台的烟火,只要有人守着,就永远亮着,暖着,香着,等着每个需要的人,来寻一口人间的热乎。 而属于老灶台的新故事,已经在《节气食单》的新页上,悄悄写下了第一笔——带着香椿的鲜,艾草的香,还有孩子们的笑,浓得像刚熬好的卤汤,让人忍不住想,下一页,又会藏着怎样的惊喜呢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嫡女锦

嫡女锦

九凰紫
女强+重生+宅斗+悬疑+爽文前世,秦锦萱为了母亲,被迫嫁给永定侯世子沈沐宸,婚后七年,她为永定侯府殆尽竭虑,最后却落得个名声尽丧,休弃被杀的下场。不曾想到,这一切全然都是他与心爱之人的算计。重生后的秦锦萱,回到了七年前,新皇未定之时。且看她如何素手乾坤,搅乱这天下风云,誓要让永安侯府永无翻身之日。只是那个整日追着她要糖吃的傻小子,有一日,却将她堵在了墙角,笑嘻嘻道,“是不是得了这天下,便能一直有糖
都市 连载 121万字
社恐崽崽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爆火

社恐崽崽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爆火

黎予宁
[团宠+直播+读心术+吃瓜+双洁]孟言是在山里长大的小兽,由于社恐,最爱睡觉和磕cp吃瓜。直到有一天,她穿成了众多言情文里的路人甲,被豪门父母接回家,意外得知书中剧情。她的大哥是下场悲惨的反派,二哥是被人抢走机遇的炮灰,三哥是白白替人养孩子终生不娶的深情男二……被哥哥们团宠的孟言表示:我的哥哥,我来守护,却不知道家人们都在听她心声吃瓜。-十八线社恐小明星孟言被邀请参加一档直播综艺,很快网友发现,影
都市 连载 46万字
丹心传奇

丹心传奇

吾梦初醒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朱温平定黄巢收拾残局后,却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惹得天下人人愤恨,武林侠客游百麟受渤海国大德教教主黄月天之邀,入长安刺杀朱温,却又失败。由..
都市 连载 133万字
直播综艺:太后娘娘卷爆对照组!

直播综艺:太后娘娘卷爆对照组!

长砚留山
大楚国太后苏步月一朝穿越,成了全网黑的糊咖小明星。恋爱脑又花痴,都喊着让她滚出娱乐圈。被迫上了一个旅游综艺,网友们都等着她被孤立被群嘲,出尽洋相退出节目。可是画风好像变得有点不太对……导演:输了的一组只能住最破的那个茅草屋。苏步月:问题不大,容我打个电话先。然后,破败的茅草屋就改头换面成了森系豪华景观房,两米大床、按摩浴缸通通都有。导演:输了的一组晚饭只有两个馒头。苏步月:问题不大,待我打个电话。
都市 连载 58万字
韩娱之你的名字

韩娱之你的名字

褪色的果混
灵魂交错的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了个群,群号是:537129466
都市 完结 251万字
都市神豪女婿

都市神豪女婿

兜帽男
说好的二十八万八的彩礼,到女朋友家当场就变了卦,未来丈母娘说行情价涨了要加三十万,因为他儿子的女朋友要这么多彩礼......丈母娘要加彩礼,豪宅,豪车?林勇意外获得系统,统统都不是问题,买到她怀疑人生!这女婿就是这么豪!
都市 连载 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