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一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阳光刚刚爬上老灶台的屋檐,四年级二班的课桌抽屉里就被彩色信封塞得满满当当。女班长陈雨桐像只轻盈的小鹿,踮起脚尖,把一封印着樱花的信悄悄塞进炎昭的书包,信封角上画着一只可爱的卤鸭脖,旁边还写着“以鸭脖换情书”。她刚一转身,就和学习委员孟超撞了个满怀,只见孟超正往炎耀的铅笔盒里塞纸条,纸条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数学公式:“y=卤汁浓度x,求 x=你的电话号码。” “孟超!”陈雨桐双手叉腰,头上的蝴蝶结都歪到了耳朵上,“好东西可不能便宜了外人,咱们班的小师傅,怎么能让外班的给抢走呢”说着,她往孟超手里塞了一块巧克力,“你帮我写首情诗,我给你带老灶台的海带扣!” 孟超的眼镜片上闪过一道兴奋的光,手指在公式上轻轻摩挲:“那……得用《九章算术》的格式写哦。” 早读课的铃声还没响起,走廊里就下起了一场“情书雨”。穿着背带裤的一年级小豆包举着一幅歪七扭八的画:“昭哥哥,我画了卤鸡爪,你看像不像”画里的鸡爪竟然长着眼睛和笑脸,旁边还用拼音写着“我宣你”。初二的文艺委员抱着吉他,像只乖巧的小兔子一样蹲在教室门口,琴弦上还沾着卤汁:“耀哥,我给你写了首《卤香协奏曲》,能不能换一块卤牛肉呀” 最绝的是校草李明宇,他把情书折成烤鸭形状,鸭肚子里塞着张纸条:听说你家的烤鸭会,能带我一起飞吗被张大爷的孙子撞见,追着他满操场跑:还我昭哥的情书! 班主任李老师抱着教案刚进教室,就被这阵仗惊得后退半步。讲台上堆着二十几封情书,有封用宣纸写的古诗飘到地上,墨迹还带着卤香:君家卤味香,妾心日夜长。愿作锅中水,与君共沸扬。她推了推眼镜,突然笑了——笑里带着点无奈,又有点欣慰。 同学们,她敲了敲黑板,粉笔灰落在情书堆上,这些信......我帮你们转交。她突然指向陈雨桐,雨桐,你这封樱花信里的鸭脖,记得让炎昭带两根来。 中午的老灶台棚子下,成了情书展销会。周敏老师举着那首古诗直乐:这对仗工整,比我教的《静夜思》还押韵。她往陈雨桐嘴里塞了块卤鸭脖,好好写,争取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 孟超的数学情书被贴在黑板上,周老师用红笔圈出公式:这y轴设为卤汁浓度,x轴设为电话号码,创意不错,但电话号码得三位数,还得加上区号。她往孟超手里塞了块卤海带扣,改对了再奖励你。 最搞笑的是低年级的拼音画。有个小女孩画了只卤鸡爪和炎昭的画像,鸡爪上写着我想和你zuo peng you,被周老师改成我想和你做朋友,旁边注上拼音:做是单人旁,不是爪子旁。 老灶台的直播间突然热闹起来。有个观众发弹幕:建议学校开情书写作课! 特警队长举着手机冲进来:李老师,你上热搜了!#最香情书# 李老师看着手机直挠头:啥是热搜 炎昭把手机塞给她:就是全中国的人都在讨论你和我们的情书! 李老师突然挺直腰板:那必须的!我可是老灶台的情书顾问 放学后的车棚成了情书战场。外班女生举着老灶台后援团的牌子,往炎昭炎耀手里塞手工饼干:吃了我的饼干,就是我的人! 有个戴眼镜的男生递上张试卷:这是我出的奥数题,解出来就能得到我的电话号码。 炎昭炎耀被围在中间,书包里塞满了信和零食。炎昭啃着饼干背古诗:这诗写得比周老师教的还好。炎曜嚼着牛肉干算奥数题:答案是138,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号。 老灶台的后院,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王铁柱蹲在槐树下,往新埋的卤味坑里撒了把边防盐:现在的孩子,写情书比我们当年追对象还花哨。他突然笑了,不过这倒是个商机,咱可以推出情书套餐,买卤味送代写情书! 李秀莲眼睛一亮:好主意!再给他们配个情书老师,就周老师吧,边吃边讲平仄。 周老师拄着教鞭挤进来:我要当老师!她往坑里扔了个卤鸡爪,我还能教学生用卤料写藏头诗! 老灶台的情书套餐一经推出就被抢空。周老师成了首位讲师,她举着小旗,带着二十个情书学徒在厨房穿梭。张大爷教他们用拐杖敲出押韵,特警队长示范如何用防爆盾保护情书,最绝的是穿工装的小伙子,现场教学python情书生成器。 记住!小伙子敲着笔记本电脑,输入关键词,自动生成藏头诗! 最搞笑的是情书义诊。老灶台联合医院开设了情书依赖症门诊,医生戴着防毒面具给患者改情书,护士用卤汁当镇静剂。有个患者边打针边喊:我的情书还缺个比喻! 李老师的上司也被吸引来了。他戴着墨镜,缩在队伍里,结果被张大爷的拐杖敲了脑袋:小子,你这墨镜是防抢情书的吧 上司摘了墨镜,尴尬地笑了:我......我就是来看看。 李老师突然冲过来,往他嘴里塞了块卤牛肉:吃!吃完你就知道了! 上司嚼了两下,眼睛突然亮了:这......这比我家祖传的秘方还香! 老灶台的烟囱里,青烟袅袅,混着千里香的异香,飘向远方。新员工们在棚子下忙碌着,蒙古大妈杀鸡的刀光、陈婶侄女穿串的快手、语文老师写备注的沙沙声,和着卤汁的咕嘟声,奏出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 看来老灶台真要开分店了。李秀莲数着新员工的简历,李老师说能帮我们在学校开分店,用冷链车运输卤味。 王铁柱小心翼翼地将一块西藏牦牛粪放入灶膛,火苗瞬间被点燃,发出“噼啪”的响声,仿佛是在为他的决定欢呼。 他看着跳跃的火苗,喃喃自语道:“分店可以开,但老灶台的魂不能丢。”这个小小的灶台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一个烹饪工具,更是老灶台的灵魂所在。 王铁柱突然笑了起来,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等张大爷吃完这锅卤味,他们就去注册商标,名字就叫“老灶台军供”!这个名字既能体现老灶台的历史和传统,又能让人联想到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李老师趴在冷链车的轮胎上,静静地看着新员工们忙碌的身影。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老灶台焕发出新的生机。 “老板,”李老师突然说道,“我要当老灶台的终身会员!”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 王铁柱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往她嘴里塞了一块卤豆腐,说道:“行!不过你得每天来帮忙维持秩序哦。” 夜风轻轻吹过胡同,带来了“千里香”的异香和卤汁的醇厚味道。这股香气仿佛有着魔力,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老灶台的招牌在暮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它像是一个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这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平凡,或许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构成了老灶台独特的魅力。 而那锅新熬的卤汁,正在月光下咕嘟冒泡,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它就像一个等待着被征服的“卤味信徒”,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品尝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