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又是扶苏的手笔吗?
kk姐勇闯小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立于案前,久久未语,眼中映着烛火,却似望向远方战场。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亦默然伫立,神情恍惚。 “秦国……真不可轻视。”房玄龄低声叹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敬畏与忧虑。 这场胜利远超常理,颠覆了所有人对局势的认知。 甚至有人暗自思忖:莫非宋国内部有变否则何以全军覆没 杜如晦缓缓开口:“前线虽有名将白起、王翦,但我观此战之魂,在于扶苏。”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此人每每临危而出,总能扭转乾坤。” 无需明说,众人心中已有定论。 那场惊天逆转的背后,必有太子扶苏的身影。 此时,谁还在意突厥是否犯边 朝堂重心早已转移。 长孙无忌转向龙座,直言相问:“陛下,我大唐是否介入对宋之战” “现在插手战局,尚有机会。联手秦国,或可重创宋国,借此获取丰厚回报。” 唐国先前不愿支持秦国,只因认定其毫无胜算。 可如今,秦国已用战绩展现了真正的力量。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群臣目光齐刷刷投向李世民,静候裁决。 李世民双眉紧锁,神情凝重。 内心实则波澜起伏。 若能借机削弱宋国,哪怕未能灭之,大唐亦可趁势扩张疆域,充实国库。 但战事如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良久,他终于开口:“暂且按兵不动,继续观察。” “像宋国这般强国,一次失利并不足以动摇根基。他们仍有庞大的军队与资源支撑。” “秦军虽胜,伤亡必然惨重……” “启禀陛下,秦军此战仅折损两万余人,堪称完胜。” 百骑司统领低声奏报。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 李世民冷冷扫了他一眼,随即改口:“或许这是宋军设下的圈套,故意示弱诱敌。” “陛下,杨业几乎命丧沙场,七子之中六人阵亡,这不似诈败。” 百骑司统领再度陈情。 殿中再度陷入沉默。 李世民久久不语,终又改口:“宋国实力仍在,我朝不可轻举妄动。” “陛下,但——” “住口!!” 李世民怒目圆睁,一步跨出,抬脚将那统领踹翻在地。 胸口郁气仿佛随这一脚宣泄而出,脸色这才稍缓。 他冷声道:“绝不能因秦军一时风光,便低估宋国之威。” “战场变幻莫测,胜负难料。我们需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后再做定夺。” “眼下断言秦国会赢,为时尚早。” 尽管屡被事实反驳,李世民所言仍不失稳妥之道。 战争如深渊,一旦踏入,进退皆难,必须步步为营。 “陛下圣断!” 长孙无忌等人连忙躬身附和。 李世民微微颔首,挥袖命众人退下。 独留自己一人,手持战报,逐字细读。 此乃百骑司所呈密报,虽非详尽无遗,却仍透露诸多关键。 其中一点令他尤为费解:秦国究竟用了何种手段,竟能逼得宋军主动离城迎战 依他判断,宋军只需坚守云州,秦国便难越雷池一步。 可对方偏偏选择出击。 如今燕云防线已被撕开缺口,战火必将席卷北境。 “又是扶苏的手笔吗” 他低声自语,“此人用兵之才,远超寡人所料。” 李世民凝视着手中的战报,低声呢喃。 珠帘轻晃,武媚娘静立门边,垂首不语。 大殿内的每一句话她都听得真切,尤其是反复提及的“秦太子”三字,如细针般刺入心头。 那个被唤作扶苏的人,真有传说中那般了得 竟能击溃宋国 整整十三万兵马,说没就没了…… 她悄然攥紧袖角,脑海中浮现出那位未曾谋面的太子身影,心绪微动。 …… 汉国王都,宫宇巍峨。 这场秦宋之间的战火,早已牵动中原诸国目光,而汉国尤为在意。 消息甫一传来,便已送至王前。 秦与汉素来不和,巴不得对方栽个大跟头。 可如今秦国大胜,反倒让人心头蒙上一层阴霾。 宫殿深处,刘彻翻阅战报,面色铁青。 当看到宋军主动进攻反遭全歼、云州大片土地易主时,他猛然将文书掷于地上。“一群饭桶!赵构简直是蠢不可及!” “手握雄兵劲旅,竟被人一口气吞掉十三万!” “无能!全都无能之辈!” 怒吼在殿中回荡,群臣低头屏息,无人敢应。 唯有萧何上前一步:“陛下,是否该考虑介入” “若任由秦国吞并宋土,其势必将急剧膨胀,对我汉国极为不利。” 他语气沉重,眉间刻着忧虑。眼下明清虎视眈眈,黄河对岸又是强秦,若再添一敌,局面堪忧。 话音未落,张良却缓缓摇头:“此举尚早。” “战局初启,秦虽小胜,然远未定鼎。此刻出兵,徒惹纷争。” “唐国身为秦盟,至今按兵不动,足见其亦存疑虑。燕云之地广袤,防线虽破,胜负仍未可知。” 言辞冷静,条理分明。 萧何默然良久,终觉其所言非虚,贸然出手确为不智。 刘彻沉默不语,眼中却闪过一丝不甘。 北方边疆有韩信驻守,抵御元国侵扰;卫青与霍去病正率军与明国激战于前线。 若非如此,他绝不会容忍秦国如此猖狂得势。即便心中愤懑难平,也只能暂且隐忍。 力量悬于一线,无人可轻动。 …… 宋国,汴京。 云州失守的消息,最先传入的是宋国朝廷耳中。当战报抵达皇城那一刻,整座都城仿佛被雷霆击中。 “怎会如此我大宋铁甲雄师,岂能败于秦国之手!” “这定是误传!秦不过是西陲小邦,安敢犯我疆土!” “前日尚有捷音频传,今日竟说全军覆没荒谬!” “十三万将士……尽数葬送……一个不剩……” “杨业身为主帅,竟令山河动摇!” “此战若存半分将才,也不至于落得这般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