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战争推演!文试结果揭晓!
kk姐勇闯小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说谁败了!” 蒙毅顿时暴起红温,拳头紧握,怒视项羽。 “怕你不成” 项羽一步踏出,周身气势骤然压迫而来,似有千斤之力蓄势待发。 ……风起云涌,校场之上,战意未歇,另一场对峙已然悄然点燃。 两人嘴上不干不净地离开看台,朝着偏僻处走去,显然是要动手分个高低。 扶苏望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轻轻摇了摇头。 这样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他们几乎每隔几日就要闹一场,吵也好,打也罢,仿佛成了日常。 他转而将视线投向校场中央,稍作巡视后,转向身旁的张仪问道:“文试那边可有结果还没决出胜负” 武举选拔向来讲究六艺兼修:骑射、武艺、气力属武技范畴;兵法韬略、排兵布阵、战争推演则归于文试。 陈庆之虽文武兼备,谋略出众,却因运气不佳,在文试中接连遭遇孙膑,三场皆败,早早出局。 如今仅剩孙膑与伍子胥仍在对决,正进行最后一项——战争推演。 题目正是历史上着名的长平之战:白起率秦军歼灭四十万六国联军的经典战役。 规则是双方依既定条件,在沙盘上模拟对抗,谁能在局势中胜出,便为文试魁首。 “尚未结束,但结局不远了。” 张仪轻笑一声,目光落向远处另一座高台。 台上赫然摆着一座巨型沙盘,两侧各立一人。 一端是坐在木轮椅上的青年,面色清瘦,神情沉静,正是孙膑; 对面则是面容冷峻、眼神深邃的中年男子伍子胥。 此时伍子胥眉头紧锁,盯着沙盘中的战局久久不语,显然已陷入困境。 而孙膑依旧泰然自若,指尖轻点轮椅扶手,似在默算全局。 这场推演中,孙膑执秦国,伍子胥掌六国联军。 尽管历史结局已知,但推演并非照搬过往,而是以理性重演。 初始条件下,秦国并无优势,甚至略处下风。 可孙膑步步为营,连施奇策,竟将伍子胥逼入绝境。 沙盘之上,六国联军四十万已折损三十万,残部四散,处处皆为秦军所控,败象尽显。 良久,伍子胥终于长叹出口,朗声道:“鬼谷高徒,名不虚传,谋略之深,令我心服。” 言毕起身,对着孙膑深深一揖。 “伍先生过奖。” 孙膑虽无法起身还礼,仍抬手拱拳,姿态谦和。 伍子胥望着眼前这位年轻对手,心中感慨难平。 如此年纪,竟能运筹帷幄至这般境界,实在令人惊叹。 但他并无怨怼,亦无羞恼。 毕竟对方乃鬼谷先生门生,传闻中那位隐世高人的弟子,败在此人手下,并不丢脸。 回想当初孙膑初入文试之日,曾一人独对十位谋士,同时展开十场推演,场场皆胜。 此后每战皆以少敌多,未尝一败。 这般才情,谁能不服 白袍陈庆之素来精通军阵调度,却也在孙膑面前败下阵来。 这般智谋与手段,落败并不奇怪。 伍子胥心中略有不解的是,苏秦与张仪既是秦国重臣,又是鬼谷门徒,身份尊贵,而孙膑身为他们的师弟,本可凭此名号游走列国,处处受礼遇。可他偏偏选择亲自赴文试考场,亲历角逐。 此事虽蹊跷,但既属私情,伍子胥也未多言。 文试结果揭晓,孙膑夺魁。 他缓缓转动轮椅,面向扶苏所在的看台,双手抱拳行礼。随后,几名壮士将他连人带椅抬离高台。 这一幕,扶苏看得真切。 张仪轻叹一声:“这位小师弟骨子里倔强得很,想必在汉国吃的苦太深了。” 孙膑是鬼谷门中年纪最小的弟子。当年他与庞涓一同修习兵法与奇门遁甲,学成后共赴汉国谋求前程。 然而庞涓心生妒意,怀疑师父将秘传尽数授予孙膑,便设计陷害。他动用权势囚禁孙膑,施以酷刑,最终剜去其膝,令其终身残废。 此事张仪与苏秦全然不知。 直到武举开设之日,孙膑突然现身咸阳,寻到二人,并直言要参加考试,他们才得以重见故人。 也是那时,他们才知晓那段血泪过往。 可孙膑始终闭口不谈如何脱身、如何跋涉千里来到秦国。他不要引荐,不求庇护。 只要一个机会——站在文试场上,亲手赢得资格。 扶苏望着远去的身影,心中升起敬意。他也隐约懂得孙膑为何如此决绝。 此人不是为功名而来,而是为了重返庙堂,执掌权柄,向昔日仇敌讨回一切! 正思忖间,张仪提及“鬼谷”二字,让扶苏起了兴致。 他转而问道:“孙膑与庞涓所学为兵法奇术,那右相与苏大夫又得授何艺” 毕竟在这世间,并无所谓合纵连横之说。六国覆灭,靠的是秦国六代君王不懈图强与铁血军威。 因此他对张仪所学格外好奇。 “臣与季子所修,乃是养龙之术。” “至于左相,则身负屠龙之技。正因如此,我二人一向道不同,难相与共。” 张仪语罢微笑。 扶苏听后不禁莞尔:“养龙之术二位来我大秦,莫非认定我大秦有龙可养” 张仪沉吟片刻答道:“这是老师所命。他说我二人与大秦有缘,当于此地成就事业。” 扶苏微怔:“竟有这般因缘那先生如今身在何处” 他心中震撼更甚,对那位隐世高人愈发神往。 传闻他曾怒而诸侯震恐,静坐则天下安宁。 鬼谷子门下英才辈出,这般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 “先生素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当年求学之时,他曾提起欲遍历诸侯之国,此后音讯寥寥,我们师兄弟也多年未曾得见。” 张仪轻叹一声,目光悠远,似穿越回昔日山林讲学的岁月。 那时晨露未曦便起身诵读,暮色四合仍在论道辩难,与同门切磋砥砺的日子,如今想来仍令人心驰。 扶苏听罢微微颔首,眉宇间掠过一丝怅然。 原本还盼着能亲见这位传说中的智者,躬身行礼,聆听教诲。 可细细思量,若此人真这般容易寻得,列国早该争相延揽,何至于至今只闻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