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前几天对农村和市井的深入调研,苏明远对清远县的经济状况有了基本了解。但他深知,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教育和医疗同样重要。这一天,他决定重点调查县里的教育和医疗状况。 清晨,苏明远再次化装出门,这次他装扮成一个寻医问药的外地人。首先来到县里最大的药铺——济世堂。这家药铺位于县城中心,门面气派,是全县最有名的医药店。 刚走进药铺,苏明远就闻到了浓重的中药味。店里的装修很考究,各种药材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几个店员正在忙碌着,称药、包药,一派繁忙景象。 客官,您要买什么药一个年轻的店员热情地迎上来。 我想了解一下看病的情况。苏明远说道,听说这里有名医坐诊 当然有!店员自豪地说道,我们店的孙大夫医术高超,在整个府里都有名气。不过...他顿了顿,诊费比较高,一次要二两银子。 苏明远心中一震。二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一个农民几个月的收入。 如果是普通的小病呢苏明远问道。 那可以找坐堂的张大夫,诊费便宜些,五十文钱一次。店员回答。 五十文钱虽然比二两银子便宜很多,但对于贫苦百姓来说仍然是不小的负担。 除了诊费,药钱怎么算苏明远继续询问。 那要看病情了。店员说道,轻病几十文,重病几两银子都有可能。 苏明远在店里转了一圈,发现药材的价格确实很高。一些常用的草药,价格比他想象的要贵得多。 正在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走进店里,手里领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孩子。 大夫,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妇女哀求道,他发烧好几天了,一直不退。 坐堂的张大夫看了看孩子,然后说道:这是风寒感冒,需要用药调理。诊费五十文,药钱一两银子。 妇女脸色一变:大夫,能不能便宜一些我们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价格是固定的,不能便宜。张大夫冷漠地说道,治病救人要讲规矩,不能坏了行规。 求您了,大夫,我的孩子真的很危险。妇女眼含泪水,我愿意把家里的鸡卖了换药钱。 那你先去卖鸡,拿到钱再来。张大夫不为所动,没钱就不能看病,这是规矩。 妇女无奈,只能抱着孩子离开。苏明远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走出济世堂,苏明远跟上了那个妇女。 大嫂,等一等。苏明远叫住她。 妇女回头看着苏明远,眼中还含着泪水:你有什么事吗 苏明远从怀中取出一两银子,递给妇女:这个拿去给孩子看病。 妇女愣住了,不敢相信又遇到了好心人:这...这怎么使得我们素不相识... 孩子要紧。苏明远坚持道,快去看病吧,别耽误了。 妇女含着泪水接过银子,千恩万谢而去。 苏明远心中沉重。在现代,儿童感冒是很常见的病,简单的退烧药就能解决。但在古代,却可能因为没钱看病而耽误治疗。 接下来,苏明远又走访了几家小一些的药铺和医馆。他发现,无论大小,看病的费用都很高,而且医生的态度普遍冷漠,对于贫苦百姓缺乏同情心。 在一家叫做回春堂的小医馆里,苏明远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大夫。这个大夫看起来比较善良,但谈起看病费用时也很无奈。 不是我们不想便宜,实在是成本太高。年轻大夫解释道,药材价格贵,房租也贵,还要给药商交各种费用。如果价格太低,根本维持不下去。 什么费用苏明远问道。 行业管理费、卫生监督费、质量检查费...每个月都要交不少钱。年轻大夫无奈地说道,这些钱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患者身上。 苏明远又一次听到了这些莫名其妙的费用。看来胥吏们的敲诈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县里有官办的医馆吗苏明远询问。 有一个,在县衙附近。年轻大夫说道,但那里主要为官员和富人服务,普通百姓很难进去。即使进去了,也得不到好的治疗。 下午,苏明远来到了县衙附近的官办医馆。这里的建筑比较气派,门口还有官府的牌子,但里面的情况让他大失所望。 医馆里很冷清,只有一个老大夫在打瞌睡。看到苏明远进来,老大夫懒洋洋地抬起头:有什么病 我想了解一下这里的收费情况。苏明远说道。 看你的穿着,应该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老大夫打量着苏明远,诊费三十文,药钱另算。不过我劝你还是去私人医馆吧,这里主要为官老爷们服务。 为什么苏明远不解。 官老爷们看病有补贴,可以用好药。你们这些平民,只能用便宜药,效果不好。老大夫直言不讳地说道。 苏明远心中愤慨。同样是朝廷的子民,为什么在医疗方面要区别对待 离开官办医馆,苏明远又走访了几个村子,了解农村的医疗状况。情况更加糟糕,很多村子连一个像样的大夫都没有。村民们生病了,只能靠一些土方子治疗,或者干脆硬扛着。 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苏明远遇到了一个老郎中。这个老人虽然没有正式的行医资格,但在村里行医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老人家,您在这里行医多久了苏明远尊敬地问道。 四十多年了。老郎中慈祥地说道,从我父亲那辈就开始在这里治病救人。 收费如何苏明远询问。 哪里敢收什么钱老郎中摇摇头,乡亲们都很穷,能给点粮食、蔬菜就不错了。有时候连药材都买不起,我就自己上山采。 苏明远深受感动。这样的乡村医生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老人家,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苏明远关心地问道。 困难多了。老郎中叹息道,最大的困难是药材短缺。很多好药材都被大商人垄断了,价格贵得离谱。我这个老头子,哪里买得起 还有别的困难吗苏明远继续询问。 还有就是缺乏学习机会。老郎中说道,医术要不断提高,但我们这些乡村大夫,很难接触到新的医学知识。县里偶尔有医学交流,但都不让我们参加,说我们不够资格。 苏明远心中沉重。医学知识的垄断使得医疗水平难以提高,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百姓。 傍晚时分,苏明远准备结束医疗调研,转向教育调研。他来到了县里最大的私塾——文昌书院。 书院的建筑很雅致,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一看就是富人子弟读书的地方。苏明远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听到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请问客官有什么事一个门房走出来询问。 我想了解一下贵书院的情况。苏明远说道,家里有个孩子想来读书。 门房上下打量了苏明远一眼:我们书院的学费很高,一年要十两银子,还不包括食宿费。你确定负担得起 十两银子!苏明远心中震惊。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民几年的收入,普通百姓的孩子根本读不起。 除了学费,还有其他费用吗苏明远问道。 书籍费、文具费、考试费...加起来每年还要几两银子。门房详细说明,而且我们有入学考试,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 苏明远在书院外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确实是贵族学校。学生们穿着华丽,举止优雅,显然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离开文昌书院,苏明远又找了几所小一些的私塾。虽然学费相对便宜一些,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 最后,苏明远来到了一所免费的义学。这里的条件很简陋,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但学生们学习很认真。 义学的先生是个五十来岁的落第秀才,虽然自己生活困顿,但坚持免费教学。 先生,您为什么要办义学苏明远敬佩地问道。 总不能让穷孩子永远没有读书的机会。老秀才说道,虽然条件差了些,但能学到知识就好。 有什么困难吗苏明远关心地问道。 困难很多。老秀才苦笑道,首先是经费问题,房租、纸笔、书籍都要钱。其次是生源问题,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要帮家里干活,没时间来读书。 苏明远深受感动。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才是真正的师者风范。 夜幕降临,苏明远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医疗和教育的调查结果让他心情更加沉重。无论是看病还是读书,都需要很高的费用,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而那些为穷人服务的医生和教师,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 回到住处,苏明远开始整理今天的调查记录。他在日记中写道:医疗和教育本应该是基本的民生保障,但在现实中却成了奢侈品。穷人看不起病,穷孩子读不起书,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社会就永远不可能进步。作为一个县官,我必须想办法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苏明远开始思考具体的改革方案。虽然以他现在的权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但至少可以在一些小的方面开始尝试..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万万使不得

万万使不得

超级红包
这年头,和尚要还俗、道士想下山。殊不知,中原某地的小乡村旁,早已经坐落着一座儒家文庙,文庙中开设了一座书院,教导学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著名主播前..
军史 连载 5万字
绝代芳华之嫡女也腹黑

绝代芳华之嫡女也腹黑

徐筱玮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鬼才,她是被人人唾弃的废材。一场极速的飙车!一场阴谋的陷害!玉雪峰下,明月冰川山谷,离奇的灵魂穿越,只为再续七世情缘,让天界西王母的父母,可..
军史 连载 7万字
界风

界风

轻狂狸砂
执一盏命灯,寻找一个定命之水。六界一个轮回,我以为是为了活下去。原来轮回是为了找到你。————————分界线不要紧张,笑笑更显风流......
军史 连载 1万字
战国大召唤

战国大召唤

黑白隐士
乱世战国,群雄并起,强秦东出西楚虎踞,男主生在乱世且是非常弱小的韩国,但却身怀召唤能力,听说你秦国有杀神白起,王翦战国名将,不怕我有兵仙韩信,军神李靖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我有宇文成都,李存孝,赢政,李世民,刘彻等等千古一帝,集会一堂,周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看这天下谁主沉浮群聊号码:853205857
军史 连载 5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