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历了钱庄的突击检查后,苏明远愈发感到汴梁城中暗流涌动。距离会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决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准备之中,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这日清晨,苏明远早早起床,在院中练完一套导引术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与乡试相比,会试的准备更加复杂和深入。乡试主要考察的是对经典的理解和文章的技巧,而会试则更注重政治见解和治国理念。 他摊开《贞观政要》,这是范仲淹推荐给他的必读书目之一。唐太宗的治国之道,魏征的直言进谏,房玄龄的深谋远虑,这些历史人物的智慧结晶,正是会试策论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苏明远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何在答卷中既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又不触犯当朝的政治禁忌 以边防政策为例,《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唐太宗对外族的怀柔政策,主张协和万邦。但当前朝廷面对西夏的频繁入侵,主流观点却倾向于强硬的军事回应。如果在策论中过分推崇唐太宗的怀柔之策,会不会被认为是对当前政策的批评 又比如用人政策,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唐太宗虚心纳谏,这本是君臣互动的典范。但在当朝,直言进谏往往被视为不识时务,甚至可能招致贬谪。那么,是应该赞美这种君臣关系,还是要在措辞上小心翼翼 这种思想与表达之间的张力,让苏明远深感困扰。他想起了师父的话:知识分子在专制制度下的角色定位,现在才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正当他苦思冥想时,房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明远兄,是我,德兄。 苏明远开门一看,赵德手中拿着几本册子,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 德兄,什么事让你如此高兴 赵德进入房间,神秘地说道:明远兄,我昨日从一位前辈那里得到了几本珍贵的资料,专门分析历年会试题目的规律和答题技巧。 他将册子放在桌上:这位前辈曾经担任过会试的同考官,对出题思路和评判标准了如指掌。 苏明远拿起其中一本翻阅,只见上面详细分析了近十年来会试策论的题目特点、出题方向,以及高分答卷的共同特征。 这确实是珍贵的资料。苏明远赞叹道,德兄从何处得来 这就要说到家族的好处了。赵德有些得意地说道,家父的一位同年现在礼部任职,与会试的主考官们颇有交情。通过他的介绍,我才得以见到这位前辈。 苏明远心中一动。这又是一个利用关系获取优势的例子。不过,与钱庄那种灰色交易不同,这种获取学习资料的行为在道德上要清白得多。 德兄,这位前辈还说了什么 赵德放低声音:他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今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王安国,此人学问渊博,但政治立场相对保守。在答题时,切不可过分标新立异,要以稳重为主。 这个信息让苏明远眉头微蹙。王安国的名字他有所耳闻,此人确实以保守着称。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策论中就要格外小心,不能表达过于激进的观点。 另外,赵德继续说道,据这位前辈透露,今年的策论很可能涉及边防、税收、水利三个方面。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准备。 苏明远点点头,但心中却有些复杂的感受。这种提前得知考试方向的做法,虽然不算违法,但确实给有关系的考生带来了不公平的优势。 德兄,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苏明远试探性地问道。 赵德愣了一下:明远兄是指什么 我是说,这种提前获取内部消息的做法。 赵德思考片刻,坦然地说道:明远兄,我理解你的顾虑。但是,这种信息并非什么国家机密,只是基于经验的推测。而且,我得到了,也愿意与你分享,这不是很好吗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明远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关系的人总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机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这些优势。 否则的话,赵德苦笑道,光凭我们的死读书,如何与那些有家族背景的考生竞争 这番话让苏明远陷入了深思。赵德说得有道理,在一个不完全公平的环境中,完全拒绝利用合理的优势,可能反而是一种愚蠢。 德兄说得对。苏明远最终点头道,既然你愿意分享,我自当感激。 两人开始仔细研读那些资料。其中一本册子专门分析了策论的答题技巧,让苏明远受益匪浅。 策论答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层次:立意、论证、文采。赵德读着册子上的内容,立意要正,符合朝廷的基本政策方向;论证要严密,引经据典,逻辑清晰;文采要雅,但不可过分华丽,以免喧宾夺主。 另外,他继续读道,在涉及敏感政治问题时,要学会使用春秋笔法,即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既体现自己的见解,又不直接冲撞现行政策。 苏明远对这个春秋笔法很感兴趣:具体如何操作 赵德翻到另一页:这里有个例子。假设题目问的是边防政策,你不能直接批评朝廷的军事策略,但可以通过赞美古代的怀柔政策,暗示当前政策的不足。 比如,可以这样写:古之圣王,治国安边,多用德化而少用兵威。太宗皇帝怀柔四夷,海内归心,诚为万世之法。今日边患频仍,或可借鉴前贤智慧,以仁义感化,辅以适度军备,庶几可致长久之安。 苏明远细细品味这段文字,发现确实巧妙。表面上是在赞美古代的政策,实际上却在暗示当前政策的改进方向。 这种写法,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会直接触犯权威。赵德解释道,关键是要掌握分寸,既要有自己的见解,又要让考官感觉舒服。 两人继续研究其他题目的答题技巧。关于税收政策,册子上建议既要体现爱民之心,又要考虑国用之需;关于水利建设,要既重视工程效益,又关注民众负担。 每一个建议都体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个人见解与政治正确之间,在创新思维与传统智慧之间。 学习了大半日,两人都感觉收获颇丰。但苏明远心中却始终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德兄,他忽然问道,你觉得我们这样准备,还算是在考试自己的真才实学吗 这个问题让赵德沉默了片刻。 明远兄,什么是真才实学他反问道,是对经典的死记硬背,还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刻理解是闭门造车的空想,还是结合实际的智慧 我觉得,学会在复杂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而且,赵德继续说道,会试考察的不仅是学问,更是政治智慧。一个连如何恰当表达观点都不会的人,如何能够在朝堂上为国效力 这番话让苏明远若有所思。也许,学会在制约条件下发挥才能,确实是仕途中的必修课。 正当两人讨论得投入时,房门外又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苏举人!苏举人!外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听起来很是焦急。 苏明远和赵德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不安。最近这段时间,突发事件实在太多了。 苏明远走到门边问道:你是谁有何事 小的是李府的家人,我家老爷请苏举人速去一趟,说是有急事相商! 李府苏明远想起了李元德,难道那位老先生又有什么事情 什么急事 小的不知详情,只是老爷让小的务必请苏举人立即前往。说是关系到会试的重要事情! 关系到会试苏明远心中一紧。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与会试相关的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 他对赵德说道:德兄,我去看看情况。这些资料你先收好,回头我们继续研究。 赵德点点头:明远兄小心,最近风声很紧,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苏明远匆匆收拾了一下,跟着那个家人离开了。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次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而在房间里,赵德看着桌上那些珍贵的资料,心中也充满了不安。最近发生的种种事件,都让人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 会试在即,各种势力都在暗中行动,而他们这些举人,就像暴风雨中的小舟,随时可能被卷入更大的漩涡之中。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回到1950建农场

回到1950建农场

野狼道长
21世纪的农大毕业生,穿越来到50年代,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他建农场修水库,照顾伤残老兵,带领众人为了生活而奋斗。要粮食农场有,要肉农场也有,只要是吃的,我农场应有尽有。
军史 连载 50万字
末世萝莉养成记

末世萝莉养成记

林珈橙
萝莉女孩末世重生,磕磕绊绊总能逢凶化吉。可是,哥哥你在哪里?我不想在末世玩,我想和你一起回家!末世萝莉养成已经上演,还不快来围观……
军史 完结 47万字
战国第一纨绔

战国第一纨绔

熙檬父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这一年,一个满心壮志的年轻人孙膑刚刚告辞了师傅下山,准备去魏国安邑投奔自己的师兄庞涓。这一年,庞涓还是魏国的大将军,位高权重。霸主魏国威震天下的时代已经持续了六十二年,看起来还将持续下去。这一年,秦孝公刚刚颁布了招贤令,商鞅尚未入秦,还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家臣。这一年,田因齐尚未继位成为那位青史留名的齐威王,还在魏国之中苦逼充当一名质子。也是在这一年,吴杰穿越到了
军史 完结 153万字
某不科学的嘤雄学院

某不科学的嘤雄学院

行易难
大部分的人类,在这个时代里都拥有名为&个性&的力量。
军史 连载 1万字
三国之大汉飞将军

三国之大汉飞将军

庐州十三少
建安三年,曹军数万大军攻伐徐州,吕布困守下邳!一日喝的大醉,梦到自己兵败下邳城,醒来后,急招高顺、张辽道:“城内有反贼,欲献城池与曹贼,随我速速平叛!”书友群【127197647】!
军史 连载 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