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深了,苏明远独自坐在县衙的书房里。 桌上摆着厚厚一叠调查报告,每一页都记录着触目惊心的罪行。 这个县令只是冰山一角。 据御史台的初步调查,这个州的好几个县都存在类似问题。而这些县令,都和那位知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州收了县令的孝敬,为他们撑腰;县令则放手搜刮民脂民膏,层层加码。 这是一条完整的贪腐链。 而这条链的最上端,连接着朝中的那位重臣。 苏公子。李安轻声道,已经三更了,您该休息了。 睡不着。苏明远揉了揉太阳穴,李安,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安沉默片刻:依小的看,此事牵扯太大,不好处理。 说实话。 那小的就直说了。李安道,如果要彻查此案,必然会触动那位大人的利益。那位大人在朝中根深蒂固,门生故吏遍布各地。得罪了他,等于得罪了一大批人。 而且,那位大人和圣上关系密切。若是查到他头上,圣上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您是在借题发挥,打击异己 这些顾虑,苏明远都想到了。 但他也知道,如果因为这些顾虑就放弃追查,那他的良心何在那些受苦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可是,如果不查呢苏明远反问,这样的腐败继续下去,我们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百姓还会相信朝廷吗 李安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他知道,大人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李安,你去准备一份详细的奏章。苏明远站起身,把这次调查的结果,一五一十地呈给圣上。 大人,您真的要…… 我必须这么做。苏明远坚定道,我是三司使,负责监管天下财赋。发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如果不上报,那是失职。 可是…… 没有可是。苏明远打断他,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有些事,不做不行。 他顿了顿,不过,上奏也要讲究方法。我不会直接点那位大人的名,而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让圣上自己去判断。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既揭露了问题,又不直接得罪人。至于如何处理,交给皇帝定夺。 但苏明远也明白,这样做虽然聪明,但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皇帝会不会因为那位重臣的面子,而轻拿轻放 会不会只处理几个替罪羊,而放过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些都是未知数。 但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天亮时分,奏章写好了。 苏明远亲自将它送入宫中。 三天后,皇帝召见了他。 苏爱卿,你的奏章,朕看了。皇帝的脸色很严肃,这些事,当真如此严重 臣不敢欺瞒陛下。苏明远跪地道,臣微服私访,所见所闻,都在奏章中了。 你可知道,这件事牵扯到谁 臣知道。 既然知道,你还要查皇帝盯着他。 臣身为三司使,发现如此严重的贪腐,岂能视而不见苏明远抬起头,直视皇帝,若是臣因为畏惧权贵而隐瞒不报,那才是对陛下、对天下百姓的不忠。 皇帝沉默了。 良久,他才开口:苏爱卿,你是个正直的人,朕知道。但你也要明白,朝堂不是只有黑白两色,还有很多灰色地带。 臣明白。 你明白就好。皇帝叹了口气,这件事,朕会处理。但不能操之过急,要从长计议。 臣听从陛下安排。 你先下去吧。 苏明远退出了御书房。 他知道,皇帝这是在权衡利弊。 那位重臣在朝中势力庞大,轻易动不得。但如果不动,又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的几天,朝中暗流涌动。 那位重臣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开始四处活动,拉拢人心。 他的门生故吏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说那些贪腐案件都是下面的人所为,与他无关。 甚至有人暗示,苏明远这是在借题发挥,打击政敌。 苏明远对这些流言蜚语充耳不闻。 他继续处理三司的公务,该做什么做什么,表现得很平静。 但他心里清楚,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这天夜里,王旦秘密来访。 明远,你这次捅了大篓子了。王旦一见面就说。 王相,下官只是据实上奏。 据实上奏王旦摇头,你可知道,那位大人在朝中有多少人支持你这一奏,等于把他们都得罪了。 那王相的意思是,下官应该隐瞒不报 不是隐瞒,是要讲究方法。王旦叹道,你可以私下向圣上禀报,而不是正式上奏。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不会引起那么大的波澜。 可是,私下禀报,能有多少效果苏明远反问,只有公开上奏,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 王旦沉默了。 他知道苏明远说得有道理,但他也知道,这样做的风险很大。 明远,老夫不是让你放弃原则。王旦语重心长地说,但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官场上,太过刚直的人,往往死得最快。 多谢王相提点。苏明远道,但有些事,下官不做不行。就算要付出代价,下官也认了。 王旦看着他,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 罢了,罢了。他站起身,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老夫也不多说了。只是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守住底线。 下官明白。 送走王旦,苏明远回到书房。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那位重臣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反击。 而他,必须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 但无论如何,他不后悔。 因为他看到了真实的民间疾苦,看到了制度的弊端。 如果他现在选择沉默,那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为民请命 他拿出纸笔,开始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不是奏章,也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写给自己的。 ……今日微服私访,亲眼目睹民间疾苦,心中感触良多。 百姓之苦,不在天灾,而在人祸。贪官污吏层层盘剥,巧立名目搜刮,使得朝廷的善政在执行中变味走样。 吾虽推行税赋改革,本意是为民减负,但从今日所见,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制度可以改,但人心难测。若无严格的监督,若无强有力的惩处,再好的制度也会被钻空子。 此次揭露贪腐,虽知前路凶险,但吾别无选择。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若是明知百姓受苦而视而不见,那吾还算什么读书人还算什么朝廷命官 吾愿以此身,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 写完,他将文章收好,锁进书箱。 这是他的心路历程,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无论将来如何,这份初心,他要永远保留。 窗外,晨光微露。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而苏明远知道,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改革者,注定要与既得利益者为敌,注定要在重重阻力中前行。 这条路很难走,但必须走下去。 因为只有这样,那些底层的百姓,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人,才有希望看到更好的明天。 他站起身,整理好衣冠,准备上朝。 今天的朝会,恐怕不会平静。 那位重臣很可能会发难,会有人站出来攻击他。 但他不怕。 因为他问心无愧。 因为他站在正义的一边。 走出书房,阳光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大步向前走去。 前路虽然充满荆棘,但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三脚踢死聋老太,爽麻了

四合院:三脚踢死聋老太,爽麻了

韩十六
???铁打的四合院流水的穿越者。陈向东穿越四合院,激活空间种田系统,并且还成为了轧钢厂采购员。然后开始虐禽生涯。对待众禽,不服上去就打。还是不服就是直接踹死。
军史 连载 41万字
潘宅之殷商鼎

潘宅之殷商鼎

潘晶
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组团去扫墓。女的是天子的后裔。男的有钱又有颜值还很有能力,人品还很厚道。小说片段:就在这时,村民大吴在武阳村大户陈家地里探到了奇怪的东西..
军史 连载 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