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铁路局邀约:王翠花的意外助攻
胖胖的篮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默把馒头掰成小块,泡进稀饭里。食堂的铝盆边沿磕了个豁口,他用勺子轻轻刮了下,没刮动。周子轩的声音从隔壁桌飘过来:“听说铁路局要来人,查咱们学校有没有‘科技人才’。” 没人接话。 陈默低头喝了一口粥,温的,米粒有点夹生。他咽下去,手指在裤兜里绕了绕那截焊锡丝,又松开。布包还在,角上那点干了的红痕像是被蹭过,颜色淡了些。 “你别瞎扯。”旁边有人笑,“铁路局找大学生修铁轨还得考试呢。” “嘿,你不懂。”周子轩压低声音,“他们那批对讲机老出毛病,苏联货,没人会修。听说上面发话了,谁要是能搞定,直接给正式工编制。” “那你去啊,你不是说你二舅在车站扫地” “我我可不想一辈子闻煤渣味。”周子轩撇嘴,目光扫过食堂,忽然停住,“哟,咱们的‘芯片专家’在这儿啃稀饭呢。” 陈默抬头,笑了笑,没说话。 周子轩端起饭盆站起来,故意从他桌边走过,汤水晃出来一滴,落在陈默袖口。他装作没看见,抬脚要走,忽然听见门口一阵脚步声。 一个穿蓝工装的男人冲了进来,手里攥着张纸条,目光在食堂里扫了一圈,最后停在陈默身上。 “是不是你”那人几步走过来,嗓门洪亮,“修过收音机那个” 陈默眨了眨眼,慢悠悠放下勺子:“您说哪个收音机” “就我家那台‘红灯牌’!我妈王翠花说的,你给修好的。”男人喘了口气,“我是铁路局通信科的,我叫王建国。我们那批p-142对讲机最近老烧保险丝,苏联老型号,没人敢动。我妈说,你手巧,连收音机都能修出花来,说不定能看看” 食堂一下子静了。 周子轩的饭盆“哐”一声搁在桌上。 “铁路局”他瞪着眼,“你认错人了吧他就是个修收音机的,你还指望他修军用设备” 王建国扭头看了他一眼:“我妈说了,这孩子手巧得很,连电容鼓包都能听出来。你懂什么” 陈默没急着答应,反而低头看了看自己泡了粥的馒头。他慢条斯理咬了一口,嚼了两下,才说:“王婶真这么说” “可不是!”王建国一拍大腿,“她说你修完收音机,连音质都比原来好。她还说,你连焊点都重新排过,讲究得很。” 陈默笑了笑,把最后一口馒头咽下去,拿手帕擦了擦嘴:“那……我去看看” “这就对了!”王建国一把拉他起来,“车在门口等着,现在就走。” 周子轩在后面喊:“你别被人当枪使啊!出了事谁负责” 陈默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要真修不好,大不了回来继续啃馒头。” 车是辆老式解放牌,驾驶室顶棚漏风,王建国一路吹得嘴唇发紫。陈默坐在副驾,手一直插在裤兜里,指头时不时碰一下焊锡布包。 铁路局通信科在调度楼后头,一排平房,门上漆都掉了。推门进去,五台p-142摆在桌上,外壳泛黄,天线弯的弯、断的断。 两个技术员坐在桌边抽烟,见他们进来,眼皮都没抬。 “又找学生来”一个戴眼镜的冷笑,“上回厂里老师傅拆了三小时,没敢通电。你们倒好,拉个大学生来碰运气” 王建国梗着脖子:“我妈说这人行。” “你妈”另一个笑出声,“你妈还会修雷达呢” 陈默没吭声,走到桌前,盯着那几台机器。他的目光停在电源模块位置,手指无意识地在裤缝上蹭了蹭。 就在他靠近第三台设备时,脑子里“嗡”地一声。 画面闪出来:调度室,火光冲天,一台p-142冒烟,电容外壳炸裂,碎片飞溅,有人扑上去拉闸,手被划出血。 时间——1984年3月12日,下午4点17分。 地点——北方某编组站。 原因——c204型电解电容老化,耐压不足,持续负载后热击穿。 画面消失。 陈默眨了眨眼,呼吸没乱。他伸手,轻轻摸了下那台机器的电容外壳,指尖传来一丝温热。 不是正常温度。 他收回手,低头看设备铭牌:c204,生产批次1978-3。 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你们平时怎么用的”他问。 “就调度通话,偶尔传个指令。”戴眼镜的技术员懒洋洋说,“电压稳着呢,220伏进,变压器降压,没道理坏。” “但你们是不是经常连续开机”陈默抬头,“八小时以上” 两人对视一眼:“……有时候吧,夜班得守着。” “那就对了。”陈默点点头,“这电容设计寿命五年,你们这批是七八年进口的,超期两年了。现在还能用,是它撑着,不是没问题。” “你胡扯!”另一人站起来,“苏联货皮实得很,哪有你说得这么娇气” “我不是说它娇气。”陈默语气还是平的,“我是说,它快到极限了。现在温升已经超标,再这么用下去,不是烧保险丝的问题,是会炸。” 屋里静了一秒。 “炸”戴眼镜的冷笑,“你吓唬谁呢这玩意儿连雷劈都扛过,还能自爆” 陈默没争,只说:“让我听听。” 他把耳朵贴在设备侧面,听继电器的声音。节奏不稳,有轻微的“咔哒”拖尾。 他直起身,从裤兜里摸出随身带的小螺丝刀,递给王建国:“借你口袋里的电池,五号的就行。” 王建国愣了下,掏出电池递过去。 陈默把螺丝刀头抵住电池正负极,在p-142的接线端轻轻碰了一下。设备发出一声短促的“嘀”,屏幕闪了一下。 “看到了吗”他说,“电压波动超过15%,正常应该在5%以内。这说明内部滤波失效,电容已经扛不住了。” 两个技术员脸色变了。 “你……你怎么用这法子测的”戴眼镜的问。 “土办法。”陈默收起螺丝刀,“修收音机时常用的。你们要是不信,可以拆一台试试,看c204是不是鼓包。” 没人动。 王建国搓着手:“那……那现在咋办” “建议做一次老化测试。”陈默说,“把五台机子都接上模拟负载,连续运行十二小时,监测温升和电压稳定性。重点查三个部件——c204电容、t7变压器、k3继电器。尤其是c204,必须优先更换。” “你写下来。”戴眼镜的技术员突然说。 陈默从桌上拿过便签纸,低头写。笔迹工整,型号标得清清楚楚。写完,他顺手在背面画了张草图,是p-142供电模块的简化电路,标出三个故障高发点。 最后,他在右下角画了个“陈”字的草头,没写全名。 “图我先留这儿。”他说,“测试结果出来,再决定怎么修。” “你这就走”王建国急了,“不看完” “看了也没用。”陈默笑了笑,“我又没编制,拆了算谁的你们自己拿主意。” 他转身往外走,手插回裤兜,摸了摸焊锡布包。那截布角上的红痕,这次没再蹭到手上。 出门时,风正大。 他抬手扶了下眼镜,裂了缝的镜片让视线分成两道。一道看着前方的铁轨,一道落在自己影子上。 影子走得比他快半步。 他没回头,只把草图的事在心里过了一遍——那张纸,足够提醒他们排查风险,又不会暴露他知道未来。万一真炸了,也追不到他头上。 走到大门口,王建国追上来,塞给他一包大前门。 “拿着,算我请的。” 陈默推回去:“王婶要是知道我收你烟,下次该不让我修收音机了。” 王建国乐了:“我妈说了,你要是真帮我们搞定这堆铁疙瘩,她请你吃炖肘子。” “那我得好好修。”陈默笑了下,“肘子我爱吃。” 他走出大门,拐上主路。 身后调度楼的广播突然响起来,播的是下午三点的列车时刻表。播音员念到“k27次,北京—哈尔滨”,声音卡了一下,像是设备接触不良。 陈默脚步没停。 他知道,那台p-142,迟早会出事。 但他也清楚,现在没人会信一个学生说的话。 除非——它真的炸了。 他走到公交站,站牌锈得掉渣。车还没来,他站着,手插在裤兜里,指头轻轻敲了三下布包。 像在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