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林晚晴的投资:影视特效的未来
胖胖的篮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默站在实验室门口,掌心的遥控器还微微发烫。他低头看了一眼,没作声,随手把它塞进蓝布衫口袋,还轻轻拍了拍。阳光斜斜地照进走廊,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往前走。 发布会定在下午两点,就在园区新搭的临时礼堂。路上遇见几个技术员正围在配电箱前嘀咕。陈默停下脚步听了听,原来是主控台信号不稳,投影时亮时暗,调试的人换了三根线都没搞定。 “电源干扰。”他吐出四个字,蹲下身打开箱盖。里面线路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但他一眼就看出毛病——两条供电回路并在一起,电压波动直接串进了视频信号。 有人递来工具包,他摇摇头,从内袋摸出个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边缘带着细齿接口。他利落地卡进主线分流点,轻轻一按,“咔”的一声轻响。 三分钟后,大屏幕上的画面终于稳了,雪花消失,只剩下清晰的测试图。 “好了。”他站起身,掸了掸裤腿上的灰,“别乱动,撑到散场没问题。”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高跟鞋的脆响。红裙摆掠过视线,林晚晴已经站在控制台前,手里拎着银色手包,嘴角带笑:“每次见你蹲在这儿修东西,我就知道今天这事儿小不了。” “小事修收音机,大事改将来。”他笑了笑,把工具收进口袋。 她笑出声:“这话我记下了,待会儿上台说给你听。” 两人并肩往后台走,苏雪已经在入口处等着了。她穿着浅色衬衫,手里拿着文件夹,看见陈默时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他衣领上没擦净的油渍。 “设备没问题了”她问。 “暂时。”陈默答,“要是谁再乱接线,神仙也救不回来。” 苏雪没接话,把文件递过去。封面写着“外资介入风险评估”,页角有几处红笔勾画。他扫了一眼,没细看,合上放进随身包。 “记者来了不少。”她说,“有几个专冲‘明星投科技’来的,问题估计不会太客气。” “让他们问。”林晚晴插话,“我又不是来选美的。” 陈默点头:“到时候我讲技术,你谈愿景。” 三点整,礼堂灯光暗下,幕布缓缓拉开。台下坐满了人,媒体、合作方、公司员工,还有几个附近高校的熟面孔教授。闪光灯此起彼伏,主持人上台简单开场后,直接请出林晚晴。 她一身正红长裙,肩线笔挺,步伐沉稳。接过话筒时,全场安静下来。 “我知道很多人在想——一个演戏的,凭什么投硬科技”她环视全场,声音清亮,“更别说是什么‘影视特效’,听着像变戏法。” 台下有人轻笑。 “但我想问,三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们有自己的电影厂十年前,谁能想到普通人用上录音机”她顿了顿,“现在你说彩色电视还没普及,可我已经看见电影院里的飞船飞过长城,看见古人腾云驾雾跟真的一样。这不是梦,是快要成真的事。” 掌声开始零星响起,很快连成一片。 大屏幕随之亮起,播放一段短片。画面不算精细,帧率也不高,但能看出是古代战场:骑兵冲锋时,空中突然裂开光门,一艘流线型飞船缓缓降落,炮口微闪,地面炸起烟尘。 全场哗然。 “这……这是做出来的”有人低声惊呼。 “不是模型,也不是剪辑。”陈默走上台接过话筒,“这是用数学建模和光学算法生成的虚拟影像。现在计算机已经能理解光影、材质、运动轨迹,并实时合成进实拍画面。” 台下一片寂静。 “五年内,我们会实现动态人物建模,演员穿套感应服,角色就能飞天遁地;十年后,观众坐在影院里,分不清哪帧是实拍,哪帧是数字生成。”他语气平静,却字字清晰,“这不是追赶别人,是咱们自己闯条新路。” 掌声如潮水涌来。 一名记者举手:“陈先生,您说的技术很先进,但国内基础工业还弱,真能支撑这种高投入项目吗” “基础弱,不代表不能跳级。”陈默答,“不用等别人铺好路再走,我们可以先造车,自己修路。” 又一人站起来:“林小姐,您这次投资巨大,考虑过失败风险吗这领域在国内几乎是空白。” 林晚晴接过话筒,笑意未减:“风险当然有。但我信一个人,比信数据更早。” 她看向陈默:“五年前,他在病房里跟我说,未来电脑能做出电影里的妖怪,我当时觉得他烧糊涂了。可后来,他拿出了第一台自动调频的录音机,接着是能远程传输的对讲系统。每次我都以为他到顶了,结果他总能再往上走一步。” 她顿了顿:“所以我现在敢说,中国电影不仅能赶上世界,还能领先二十年。” 全场沸腾。 苏雪坐在前排,手指轻轻摩挲着文件夹边缘。她没有鼓掌,只是静静看着台上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听见他说出最后一段话时,声音比之前更沉。 “这项技术,只服务中国的导演、中国的剧本、中国的观众。”陈默握紧话筒,“核心算法不授权任何外资企业,数据主权没得商量。”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林晚晴转身拿起两杯香槟,递给他一杯。玻璃相碰,清脆一响。 “为了未来。”她说。 “为了我们。”他回应。 镜头定格在这一刻:红裙与蓝布衫并肩而立,背后大屏滚动着“光影中国2023计划”的字样,下方数据流不断刷新,计算引擎全力运转。 苏雪低头翻开文件最后一页,发现一行新批注,字迹熟悉——“已设独立防火墙,所有外部接口需双重认证”。 她合上文件夹,嘴角微微一动。 就在这时,陈默忽然转头看向观众席一角。那里坐着个陌生男人,西装笔挺,手里拿着笔记本正记录什么。他袖口露出一截银色腕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陈默不动声色地把手伸进口袋,摸到那枚尚有余温的遥控器。 林晚晴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轻声问:“怎么了” “没什么。”他说,“只是觉得,有些人来得太是时候了。” 他盯着那人手腕看了两秒,收回目光,重新望向大屏。 画面切换到下一帧:未来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浮现,高楼间无数全息广告缓缓旋转,其中一个写着“国产特效全球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