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沈如月的技术传承
胖胖的篮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报告厅的灯光还明晃晃地亮着,投影仪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陈默站在台前,手指扶了扶眼镜框,目光扫过最后一排——那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早已离开,门口空无一人。 他一动不动,沉默着。 老周低头看了看腕表,又抬眼望向墙上的挂钟。 三点整。 稀稀落落的掌声彻底停歇,记者们开始收拾器材。有人合上笔记本电脑,有人把录音设备塞回包里。后排那位女记者摘下耳机,轻声问同事:"刚才那句'从今天起',要放进新闻标题吗" "当然。"对方点头,"就用他原话。" 陈默这才转身,与老周一前一后走出报告厅。走廊里突然安静下来,脚步声在光洁的地砖上显得格外清晰。小李抱着文件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回到实验室时,夕阳已经将天空染成淡金色。 门刚推开,沈如月就雀跃地迎了上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纸。 "你可算回来了!我都等半天了!" 她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高高扎起的双马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脸上写满了兴奋。 陈默把外套挂在门后挂钩上,"什么事这么着急" "不是着急,是重要!"她把纸拍在桌上,"你看,我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都是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系的尖子生,成绩全在年级前十!" 陈默抬眼望向门外。 几个学生正怯生生地站在走廊里,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眼镜,怀里抱着笔记本,好奇地朝里张望。 "他们真能听懂"他问。 "我能听懂,他们肯定也行!"沈如月双手叉腰,"你现在可是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技术不能只攥在一个人手里。再说了,你要是不教,我来教!" 陈默唇角微扬,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 唰唰几笔,写下九个遒劲的大字: 今日起,授课由沈如月主讲 写完他盖上笔帽,转身看着她:"明天就开始。" 沈如月愣住了,"你......你说真的" "假的还能写上去擦不掉"他指了指白板,"他们信不信你,是你自己的事。" 次日下午,实验室门口挤满了人。 学生们鱼贯而入,围在实验台前。有人低声交头接耳。 "这位老师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啊" "听说是陈教授的得意门生,但......真是她带队修复材料的" 声音虽轻,却一字不落地飘进沈如月耳中。 她站在操作台前,手指微微发颤,紧紧攥着教案。 第一个问题来了:"沈老师,三频共振校准的具体参数该怎么设定" 她张了张嘴,脑子突然一片空白。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 她下意识望向角落。 陈默坐在那里,双手自然地搭在膝上,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她深吸一口气,想起那个深夜,他在灯下一笔一画绘制图纸的模样。 "第一步,锁定l波段信号源。"她开口,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第二步,调整反射阵列相位差,让能量集中到接收端。第三步......用动态补偿算法抵消大气扰动。" 她说完,台下有人埋头记录,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刚才提问的学生又举手:"如果地面站信号弱怎么办" "那就反向推导。"她说,"从卫星反馈数据倒推误差值,重新标定本地振荡器频率。这个方法......是我跟着陈老师做通信链路测试时学会的。" 说完,她瞥见陈默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她讲解了材料热胀冷缩的应对方案,信号衰减的七种补救路径,甚至现场拆解了一个报废的接收模块。 学生们听得越来越专注。 最后一个学生问:"这些知识,学校课本里都没有,您是怎么掌握的" 沈如月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因为我师父从不藏私。"她说,"他把所有东西都教给了我。现在,我也该一样不少地传授给你们。" 教室里静默了片刻。 然后,一个男生率先起身鼓掌。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掌声不算热烈,却持续了很久。 陈默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 他当众打开,里面是一叠手写稿和打印图表。 "这是沈如月过去三个月参与材料修复的全部记录。"他声音平稳,"她修正了七处关键参数,包括外壳应力分布模型和微波穿透率计算公式。每一次测试,都有原始数据支撑。" 他把资料轻轻放在台面上,"你们要学的技术,是她亲手打磨出来的。从今天起,她代我授课。" 说完,他后退一步,站到墙边。 沈如月咬住下唇,走上前去。 她挺直脊背,清了清嗓子:"第一课,如何听懂卫星的心跳。" 学生们齐刷刷翻开笔记本,认真写下标题。 课程一直持续到夜幕低垂。 最后一批学生离开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沈如月轻轻关上门,转过身,发现陈默还站在原地。 她走过去,把教案放在桌上。 "你为什么不让我当你女朋友"她突然问。 陈默正在整理桌上的资料,动作顿了顿。 "我说过了。" "你说不能。"她直视着他,"可你让我教别人修卫星,让我接手项目,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身份" 陈默摘下眼镜,用衣角仔细擦拭镜片。 然后抬起头,"不能。" 沈如月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但你能当我最骄傲的传承者。"他说,"这个身份,比恋人更长久,比婚姻更坚定。" 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眼眶渐渐红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忽然笑了。 "那就够了!"她抓起桌上的笔记本高高举起,像举起一面旗帜,"我会教出一百个能修卫星的人!到时候你可别嫌烦!" 陈默也笑了。 "我不嫌烦。" 她走到柜子前,取出一枚徽章,背面刻着"天穹材料实训组"。 她郑重地别在胸前,对着镜子端详。 "好看吗" "很精神。" 她转过身,正要说什么,手机响了。 看了一眼屏幕,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 "苏雪姐说法律顾问手续快办好了,明天来签合同。" 陈默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沈如月把手机放回口袋,低头整理背包。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以前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得时时刻刻缠着他。后来才发现,真正想要留下的,不是他的时间,而是他正在做的事。" 陈默静静地看着她。 "所以我现在不想要你的时间。"她抬起头,"我要你做的事能一直延续下去。哪怕有一天你不在了,也会有人继续完成。" 陈默沉默片刻,"你会做得很好。" 她笑了笑,背起包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 "对了。"她回头,"下周的实训课,我想让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一个简易地面站。可以吗" "可以。" "那你会来吗" "不来。"他说,"有问题找你。" 她点点头,拉开门。 夜风趁机溜进来,轻轻掀动桌上的纸页。 她走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陈默站在原地,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 他走回白板前,凝视着那行字。 今日起,授课由沈如月主讲 墨迹早已干透。 他没有擦去。 转身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新文档。 标题是:《高频通信链路抗干扰训练手册(初稿)》 光标在屏幕上轻轻闪烁。 他敲下第一行字: "教学的核心,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教会提问的方式。" 键盘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轻轻回响。 灯光依然明亮。 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星河。 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七点四十三分。 桌角的咖啡杯下压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沈如月清秀的字迹: "明天第一节实训课,八点开始,别迟到——虽然你不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