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261828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残阳如血,洒在荒草丛生的墓园。沈墨山站在残碑前,苍老的手指轻抚着被苔藓覆盖的刻字,那些记载着家族荣耀的铭文已在风雨侵蚀下模糊难辨。他蹲下身,用衣袖一点点擦拭着石碑上的青苔,仿佛如此便能擦亮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 “父亲,母亲,不孝子墨山来看你们了。”他低声呢喃,声音在空旷的墓园里显得格外寂寥。 七十三岁的沈墨山,已在外漂泊了五十八个春秋。十五岁那年,家族遭奸人所害,满门抄斩,他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如今仇家已败,朝廷也为沈家平反,他才敢重返故土,祭拜先人。 墓碑上的“沈”字只剩下一半,但仍刺痛了他的双眼。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握着他的手,在纸上一遍遍书写这个字:“墨山,记住,沈字从水从申,水性至柔,却可穿石;申意伸展,生生不息。我沈家立世三百载,靠的便是这柔韧不屈的精神。” 如今,沈家只剩他一人。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沈氏血脉眼看就要断在他这一代。这份愧疚如巨石压在心口,让他常夜不能寐。 “老爷,天色已晚,该回去了。”书童清明远远站着,轻声提醒。 沈墨山长叹一声,缓缓起身,因腿疾而微微踉跄。清明急忙上前搀扶,被他摆手拒绝。他虽年迈,骨子里仍是那个骄傲的沈家子弟。 主仆二人沿着荒草萋萋的小径缓缓而行,暮色渐浓,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清明,你去村里打听打听,可还有人记得沈家之事。”沈墨山吩咐道,其实心中不抱希望。六十年过去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谁还会记得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 清明应声而去,沈墨山独自站在路口老槐树下,望着远处的老宅方向。那里如今已建起了一片陌生房舍,沈家昔日辉煌,连断壁残垣都未曾留下。 不过一炷香时间,清明急匆匆跑回来,脸上带着罕见的激动:“老爷,老爷!打听到了!村里有位老人说,沈家当年并非全部罹难,还有一支旁系躲过劫难,后来迁往南方去了!” 沈墨山浑身一震,几乎站立不稳:“什、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老人说,他的祖父曾提起,沈家遭难那夜,有一房远亲正好在外省经商,听闻消息后便再未回来,据说在南方扎根了。”清明喘着气说道。 沈墨山老泪纵横,向着祖坟方向深深一拜:“苍天有眼,沈家香火未绝!” 这一夜,沈墨山宿在附近镇上的客栈,久久无法入眠。他点亮油灯,从行囊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族谱,轻轻摩挲着封面。这是沈家唯一幸存的遗物,他冒险从火海中抢救出来的。 翻开族谱,那些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曾祖父沈文渊,官至礼部尚书;祖父沈正清,一代大儒;父亲沈明远,文武双全,本应继承家业,光耀门楣?? 他的手指停在“沈墨山”这一行,下面是空白的。按照族规,族谱只记男丁,他这一支,到此为止了。 但若清明打听的消息属实,那么沈家还有希望。他急切地翻到旁系分支,目光落在“沈明谦”这个名字上。明谦叔父是父亲的堂弟,常年在外经商,有一子名墨林,若当年他们幸免于难?? “墨林弟,若你还活着,该也有六十八岁了吧”沈墨山喃喃自语。 第二天一早,沈墨山便让清明雇了马车,主仆二人启程南下。他深知此举如同大海捞针,但这是他余生唯一的念想。 旅途漫长,沈墨山时常陷入回忆。他想起小时候,沈家大院里孩童成群,每逢年节,族人们聚在一起祭祖,香火缭绕,笑语喧哗。父亲常说:“家族如大树,枝叶再茂,也需根深。我沈家之根,便是忠孝节义四字。” “老爷,前面就是江陵城了。”清明的呼唤将他从回忆中拉回。 江陵,江南重镇,商贾云集。沈墨山决定在此稍作停留,一方面打听消息,一方面休整旅途劳顿。 入住客栈后,沈墨山让清明去市井间打听,自己则拄着拐杖,在城中慢慢行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与北方景致大不相同。他忽然想起,明谦叔父当年就是做丝绸生意的,常往来于苏杭一带。 在一家茶楼歇脚时,沈墨山听见邻桌几位老者在闲聊本地大户。 “要说咱们江陵最令人敬佩的富户,当数沈家‘仁德堂’了。”一位白发老者说道。 沈墨山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 另一人接话:“确实,沈老爷不仅生意做得大,更难得的是乐善好施。去年水灾,他开仓放粮,救活了多少穷人!” “听说沈家祖上原是北方官宦人家,后来遭难才南迁至此。” 沈墨山再也按捺不住,起身走到那桌人前,拱手一礼:“几位老哥请了,老夫刚才无意中听到诸位谈论沈家仁德堂,很是钦佩。不知这位沈老爷名讳为何” 一位青衣老者回礼道:“老先生是外乡人吧沈老爷名墨林,今年该有六十八了,可是我们江陵城有名的大善人。” 沈墨山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墨林!果然是墨林弟! 几位老者见他神色有异,忙问:“老先生可是认识沈老爷” 沈墨山强压心中激动,缓缓道:“或许年少时见过一面。不知沈府在何处老夫想去拜会。” 按照指引,沈墨山来到沈府门前。朱门高墙,气势不凡,门匾上“仁德堂”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两侧楹联写着:“仁德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沈墨山站在门前,心潮澎湃。这楹联的笔迹,分明是沈家祖传的书法风格! 他整理衣冠,上前叩门。门房开门,见是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客气地问道:“老先生找谁” “烦请通传,北方故人沈墨山,求见沈老爷。”他声音微微颤抖。 在客厅等候时,沈墨山环顾四周,只见厅堂布置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山水图他一眼认出是祖父的手笔!还有那对青花瓷瓶,分明是沈家祖传之物! “听说有北方故人造访”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墨山转身,只见一位白发老者拄杖步入厅堂。那眉眼、那轮廓,与记忆中明谦叔父几乎一模一样! 沈墨林打量着来访者,初时疑惑,继而惊讶,最后变为难以置信:“你??你是墨山兄长” “墨林弟!”沈墨山热泪盈眶,“真是你!” 两位老人相拥而泣,六十年的离别,半生的沧桑,尽在这泪水中。 “我们都以为你已不在人世了!”沈墨林哽咽道,“当年听说沈家满门??父亲立即带我们改名换姓,南下避难。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隐姓埋名,直到十年前朝廷为沈家平反,才敢恢复本姓。” 沈墨山拭去泪水:“天佑我沈氏,香火未绝!墨林弟,快与我说说,家中还有何人” 沈墨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有一子三孙,长子忆山今年四十二,长孙今年都二十岁了,正在书院读书。”他特意补充道,“兄长,我给长子取名忆山,就是为了纪念你啊!” 正说着,一个中年男子步入厅堂,见到沈墨山,恭敬行礼:“这位就是伯父吧侄儿沈忆山,拜见伯父。” 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轻时颇有几分相像的侄子,沈墨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沈家血脉,真的延续下来了! 当晚,沈府大摆宴席,为沈墨山接风洗尘。沈墨林的儿孙们齐聚一堂,恭听这位从未谋面的大伯讲述家族往事。 “我们沈家起于微末,先祖沈德荣原是农家子弟,因勤学苦读,高中进士,始入仕途。”沈墨山声音洪亮,仿佛回到了儿时听祖父讲故事的场景,“曾祖沈文渊官至礼部尚书,却一生清贫,去世时家中仅有陋室三间,薄田数亩。他常说:‘官不论大小,皆为民仆;财不论多少,但求心安。’” 年轻一辈听得入神,这些家族历史对他们而言,既陌生又亲切。 “祖父沈正清,一代大儒,辞官归乡,开办学堂,有教无类。他说:‘金银财宝,终有尽时;诗书传家,万世不竭。’我们沈家能历三百年而不衰,靠的就是这份精神传承。” 沈墨林接话道:“父亲也常如此教导我们。南迁之后,我们白手起家,从一小布庄做起,谨记祖训,诚信经营,才有了今日的家业。” 宴席结束后,沈墨林带兄长参观家宅。在后院深处,有一处僻静的祠堂,推门而入,沈墨山顿时泪流满面——祠堂正中的牌位上,赫然刻着沈家列祖列宗的名讳! “朝廷平反后,我们便重建了祠堂。”沈墨林轻声说,“只是许多长辈的灵位,因不知生死,未能立全。” 沈墨山颤抖着点燃三炷香,跪在祖宗牌位前,重重磕了三个头:“不肖子孙墨山,今日归来,告慰列祖列宗,沈氏血脉未绝,香火有继!” 当晚,兄弟二人秉烛夜谈,互诉别后经历。沈墨山方知,明谦叔父南迁后不到十年便因病去世,临终前再三叮嘱子孙不忘沈家根本。墨林弟谨遵父命,艰苦创业,终在江南立足。 “兄长,这些年你是如何过来的”沈墨林关切地问。 沈墨山长叹一声,讲述了自己逃亡北方的经历。他做过苦力,当过账房,后来因缘际会,得遇名师,学得一身医术,悬壶济世,也积累了些许家业。 “我终身未娶,就是怕连累妻儿。”沈墨山苦笑,“如今看来,是天意让我这一支断绝,好让沈家血脉由你们传承下去。” 沈墨林摇头:“兄长何出此言!你既归来,便是全家之福。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次日,沈墨林召集全家,正式拜见沈墨山。看着眼前济济一堂的子侄孙辈,沈墨山老怀宽慰。 沈家长孙沈文彦尤其引起他的注意。这少年眉目清秀,气质儒雅,言谈举止间颇有祖父遗风。 “文彦正在明德书院读书,准备明年应试。”沈墨林介绍道,语气中不无自豪。 沈墨山点头称赞:“好,好!沈家儿郎,当以诗书立身。” 在沈府住下后,沈墨山渐渐了解了这个重获的家族。沈墨林不仅生意做得成功,更难得的是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沈家“仁德堂”在江陵有口皆碑,不仅因为财富,更因为品德。 一日,沈墨山与侄子沈忆山巡视沈家布庄,见一老妇人因家贫无力购买冬衣,沈忆山当即命伙计取来棉布,赠与老妇人,分文不取。 “侄儿常如此周济穷人吗”沈墨山事后问道。 沈忆山恭敬回答:“伯父,这是家父立下的规矩。沈家布庄每年冬季都会向贫苦人家赠送百匹棉布。家父常说,财富取之于社会,也当用之于社会。” 沈墨山欣慰地点头:“这正是沈家祖训‘德泽众生’的体现啊!” 然而,沈墨山也察觉到家业壮大背后隐藏的危机。一些年轻子弟渐生骄奢之气,对家族传统不以为然。有一次,他听见二房的小孙子抱怨:“祖父太过迂腐,如今乱世,有钱有势才是根本,整天讲什么仁义道德,有何用处” 沈墨山深感忧虑。历史长河中,多少豪门大族因后代不肖而衰败沈家历经大难,好不容易血脉得续,若因富贵而丧失根本,岂不辜负了上天的眷顾 深思熟虑后,他请沈墨林召集全家,在祠堂举行隆重祭祖仪式。 香烟缭绕中,沈墨山站在祖宗牌位前,面向全家族人,声音庄重: “今日我们沈家血脉重聚,实乃祖宗庇佑。然而,家族延续,不仅在血脉,更在精神。我沈氏一门,历三百年风雨而不倒,靠的不是财富权势,而是‘忠孝节义’四字家风。”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一辈。 “今日富贵,未必长保;今日权势,终有尽时。唯有立德修身,方可传家久远。”沈墨山声音哽咽,“你们可知,六十年前那场大难,我沈家百余人赴死,为何无人求饶因为沈家人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份骨气,才是沈家真正的传家宝!” 年轻人们低下头,面露愧色。 沈墨林接话道:“兄长说得极是。这些年来,我时刻不忘父亲临终嘱托:沈家可以无官无财,但不可无德无义。今日我们重振家业,更要牢记根本。” 祭祖仪式后,沈墨山开始着手整理家族历史,将祖训、家规一一记录下来。他还经常给年轻子弟讲述家族往事,让他们了解沈家的传统和精神。 在他的影响下,沈家年轻一代渐渐改变了态度,开始以家族为荣,以祖训为准则。 转眼三个月过去,沈墨山决定返回北方处理未尽事宜,承诺来年春天再回江南长住。 临行前夜,沈墨林将一枚玉佩交给兄长:“这是父亲遗物,原是一对,一枚随我,一枚本要留给兄长。今日物归原主。” 沈墨山接过玉佩,热泪盈眶。这玉佩他认得,是沈家嫡系长子的信物,原来叔父一直视他如己出。 “墨林弟,沈家有你,实乃大幸。”他紧紧握住弟弟的手,“我这一生,无愧于天地,唯一遗憾便是未能延续血脉。如今见沈家香火有继,死而无憾矣!” 沈墨林摇头:“兄长何出此言!你虽无亲生子女,但沈家子侄,皆是你的孩子。从今往后,你便是我们全家的大族长。” 次日,沈家全员送至江边。船帆将起之际,沈文彦上前一步,向沈墨山行大礼:“伯祖父,孙儿一定勤学苦读,光耀门楣,不负沈家先祖之望!” 沈墨山扶起少年,老泪纵横:“好孩子,沈家未来,就在你们身上了。” 船离岸边,沈墨山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亲人们,心中百感交集。六十年的孤独漂泊,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 他从行囊中取出族谱,在“沈墨山”这一行下面,郑重地添上“沈墨林”及其子孙的名字。沈家的血脉,将通过这些名字,一代代传承下去。 “父亲,母亲,你们可以安息了。”他望着北方,轻声说道,“沈家香火未绝,而且必将生生不息,绵延万世。” 江风拂面,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湿润气息。沈墨山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那块压了六十年的巨石,终于落地。 人生有大憾,亦有大幸。他失去了太多,但上苍终究待他不薄,让他在暮年重获家族,得见血脉延续。 “香火延续赖有人啊。”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六十年来第一个真正释然的笑容。 江水东流,生生不息,如同家族血脉,绵延不绝。沈墨山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沈家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带着我家的房子,一家三口闯异世

带着我家的房子,一家三口闯异世

容若鱼
炎热夏天的傍晚,容若愚和爸妈正要出门时,屋外突然黑了下来,所有的窗户外面,都被一种软弹的墙体给封住了,而打开的大门外,却莫名成了长着一棵桃树的山洞。在山洞的外面,则是一片冬日的萧瑟,和诡异的荒凉,离山洞不远的大道上,走着一群神情木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古代装扮的流民……
都市 连载 80万字
胎穿后她让战神化作绕指柔

胎穿后她让战神化作绕指柔

妘婳蹁跹
叶霜是文武兼修的非常保镖,意外胎穿古代闺名为叶霜柔。前世顺风顺水、幸福知足,今世却聚集家仇国恨、命运多舛。年幼被迫逃往山野隐居,长大嫁翊王跟公鸡拜堂、夫君彻夜守护心上人、还多日留宿勾兰院。多番被辱,有异世灵魂的她情愿和离、甚至被休。战爵逸是东华国尊贵翊王、威武战神,因祖母遗命必娶少时见过的、丑过无盐却取仙美芳名的村姑。熟知丑女多作怪,他岂能如她愿?她生是王府人,死亦王府鬼!且看丑妃如何收服王心?战
都市 连载 86万字
KPL:小孩才做选择!

KPL:小孩才做选择!

究极梦女魔怔人
避雷与预警:竞人梦女!无脑爽无脑女票!请将本文内容和现实分开,全部都是假的假的假的!再重申一遍!是无脑爽玛丽苏!1vN!多男主!没有分线没有分结局!是多人!接受不了就别看了!再再重申一遍!不要上升现实!全是假的假的假的!再再再重申!如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左上角退出!看文是为了快乐!love&peace!只要完成了最后一个世界的任务,黎初就能回到最初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尽管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
都市 完结 157万字
我用幻术控制全世界

我用幻术控制全世界

六个葫芦
苏木每天都会做同一个梦。并且每次从梦中醒来,精神力都会增长百分之一。第一年,催眠。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催眠他人,于是帮派大佬、校花、美女总裁.......全部成了他的奴隶。第二年,五感操控。他的精神力强大到可以影响他人五感,凭借五感操控,他成为了超凡世界幻术第一人。第五年,幻想具现。他可以凭借精神力虚空造物,甚至创造出不属于世界的事物,有人开始信仰他,尊称他为神,但大部分人敌视他,认为
都市 完结 124万字
永夜余烬

永夜余烬

百里孤烟
遥远的钟声敲响!战争的号角盘旋!苍鹰俯视大地!秃鹫啖食众生!审判之剑高悬!古老君王降临!杀戮!荒诞末世的序章!杀戮!虚假盛世的终章!上世纪末,光明军与永夜军挑起的那场浩大而又惨烈的诸神之乱最终以光明军胜利画上了潦草的句号,可在本世纪末,永夜军残存势力卷土重来,光明摇摇欲坠,永夜侵蚀大地,古老神明降下神谕:太厄食日,黑白颠倒,七王重聚,审判降临!方新无意间觉醒了SSS级杀戮天赋,失踪许久的祖父忽然传
都市 完结 241万字
主母冷院被关八年?和离高嫁你悔什么

主母冷院被关八年?和离高嫁你悔什么

浮玉方寻
姜清宁自幼就被当做安平伯府当成儿媳培养。十七岁,姜清宁被迫与荀臣成婚,三年后,姜清宁难产生下荀莫离。父子二人很是相像,总是一样的沉默寡言,一样的性情淡薄,一样的和姜清宁不太亲近。过去的每日,她都会在晚膳时给他们父子做一道最爱吃的龙井虾仁。可这天,荀臣失手打翻了饭碗,荀莫离偷偷将她夹的菜扔到地上。眼见父子二人携手离去,姜清宁觉得有些倦了。将和离书递给荀臣的那一刻,他拧眉不悦的问她:“就因昨日失手打翻
都市 连载 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