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261828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将京城染成一片素白。沈青君披着狐裘,站在廊下看雪,手中捧着一个暖炉,心思却飘向了远方。 “小姐,靖王爷来了。”云袖轻声禀报。 沈青君转身,见赵琛披着一身雪花走来,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 “王爷今日怎么得空过来”她含笑相迎。 赵琛抖落披风上的雪,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边境急报,北狄蠢蠢欲动,恐怕开春就要犯边。你父亲上奏请求增拨军饷,但户部以国库空虚为由,只拨了所需的三成。” 沈青君接过密信,快速浏览后,眉头紧锁:“这三成军饷,恐怕连将士们的冬衣都置办不齐,如何抵御北狄铁骑” “正是如此。”赵琛叹息,“我已在朝会上力争,但户部尚书李汝贞坚持说国库确实拿不出更多银子。皇上虽有心相助,却也无可奈何。” 沈青君沉思片刻,忽然道:“我记得去年江南水患,朝廷拨付赈灾银两高达五百万两;今年修缮皇陵,又耗费三百万两。怎么到了保家卫国的军饷,就忽然国库空虚了” 赵琛苦笑道:“这话我也问过,李尚书说那些都是早已预算好的开支,而军饷是临时追加,确实难以筹措。” “既然如此,”沈青君目光坚定,“我倒要看看,户部的账目是否真如李尚书所说那般清清楚楚。” 赵琛一怔:“你要查户部的账” “不是查账,是核账。”沈青君微微一笑,“王爷可还记得,皇上上月特许我查阅各部文书,以完善《廉政录》我正好借此机会,看看户部的收支明细。” 赵琛犹豫道:“户部账目繁杂,且多有忌讳,只怕...” “王爷放心,”沈青君从容道,“我自有分寸。若户部果真清廉,我自然不会无事生非;但若有人中饱私囊,克扣军饷,我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三日后,沈青君以编纂《廉政录》需参考户部档案为由,正式向户部提出查阅请求。户部尚书李汝贞虽不情愿,却碍于皇命,只得应允。 户部档案库内,沈青君带着两个精通算术的侍女,开始核验近年来的收支账目。堆积如山的账册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和纸张特有的味道。 “小姐,这些账目看似清楚,但细看之下,多有模糊之处。”侍女青黛指着一条记录道,“这里写着采办军需,支银八十万两,却未注明具体采办何物,向谁采办。” 沈青君接过账册细看,果然发现不少疑点。她吩咐道:“将这类含糊不清的支出都标记出来,重点核查。” 核查工作进行到第五日,沈青君发现了一处明显的漏洞——三年前修建边防工事的款项,账上记录支银二百万两,但根据工部存档的记录,实际工程规模远不及此,最多只需一百二十万两。 “这八十万两的差额,去了哪里”沈青君喃喃自语。 就在她准备深入追查时,户部突然以“年终结账,档案封存”为由,拒绝她继续查阅。 “这是故意阻挠。”赵琛得知后,愤愤不平,“我这就进宫面圣,请皇上做主。” 沈青君却摇头:“无凭无据,单凭怀疑,难以服人。况且李尚书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恐怕反被他倒打一耙。” “那该如何是好”赵琛忧心忡忡,“边关将士还等着军饷过冬。” 沈青君沉思良久,忽然眼睛一亮:“我记得李尚书府上有一位西席先生,名叫陈远,曾是户部主事,因不满李尚书作为,辞官归隐,后被李尚书重金聘为西席。或许...他能告诉我们一些内情。” “可他会背叛自己的东家吗”赵琛疑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沈青君目光坚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诚意,相信能打动他。” 次日,沈青君亲自前往陈远住所拜访。那是一座简朴的小院,隐在城南深巷中。开门的是一个清瘦的中年文人,见到沈青君,他明显一愣。 “沈姑娘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陈远语气疏离。 沈青君恭敬行礼:“陈先生,冒昧打扰,实有要事相求。” 陈远犹豫片刻,终究侧身让客:“请进。” 屋内陈设简单,书架上堆满书籍,墙上挂着一幅“淡泊明志”的墨宝。沈青君注意到,书案上摊开着一本《论语》,旁边还有批注,字迹工整有力。 “寒舍简陋,让姑娘见笑了。”陈远奉上一杯清茶。 沈青君双手接过:“先生淡泊名利,甘守清贫,令人敬佩。” 陈远苦笑:“不过是无能之辈的自我安慰罢了。姑娘今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沈青君放下茶盏,正色道:“实不相瞒,是为边关军饷一事。如今北狄虎视眈眈,边关将士却连冬衣都置办不齐。我核查户部账目,发现诸多疑点,但户部突然禁止我继续查阅。听闻先生曾在户部任职,对其中关节应当熟悉,特来请教。” 陈远脸色微变,沉默良久,方道:“姑娘找错人了。陈某早已不在其位,不问政事。” “先生此言差矣。”沈青君诚恳道,“纵使不在其位,亦当心系天下。边关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千万百姓的安危,皆系于此。先生忍心坐视不管吗” 陈远面露挣扎:“姑娘,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李尚书在朝中党羽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一个弱女子,何必蹚这浑水” “正因为水浑,才更要澄清。”沈青君站起身,向陈远深深一揖,“青君知道此事艰难,但想到边关将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想到北狄铁蹄可能踏破边城,荼毒生灵,青君寝食难安。恳请先生以苍生为念,指点迷津。” 陈远看着沈青君诚挚的眼神,内心激烈挣扎。他想起自己当年辞官,正是因为看不惯李汝贞贪墨公款、结党营私,如今难道要为了自保,继续沉默吗 “先生,”沈青君轻声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青君今日抱诚而来,望先生明鉴。” 陈远长叹一声,终于道:“姑娘请坐。此事...说来话长。”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陈远将户部内部的隐秘一一道来。原来李汝贞多年来通过虚报项目、伪造账目等手段,贪墨巨额公款。为掩人耳目,他拉拢了一批官员,形成利益集团。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要么被排挤出朝,要么像陈远一样被迫沉默。 “这些是李某人的罪证,”陈远从暗格中取出一本笔记,“我辞官前,偷偷抄录了部分真实账目,与户部公开的账册对照,便可看出端倪。” 沈青君接过笔记,如获至宝:“先生大义,青君代边关将士谢过!” 陈远却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是姑娘的诚意,唤醒了我早已麻木的良心。”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单凭这本笔记,恐怕还不足以扳倒李汝贞。他在朝中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必会多方阻挠。” “那该如何是好”沈青君问。 陈远沉吟道:“需要找到他直接贪墨的证据。我记得他有一个习惯,每笔贪墨的银子,都会让人熔铸成金砖,刻上字标记,藏在城外别院的密室中。” 沈青君眼睛一亮:“多谢先生指点!” 带着陈远提供的线索,沈青君与赵琛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由赵琛设法取得搜查令,突击检查李汝贞的别院。 三日后,机会来了。李汝贞离京巡查漕运,赵琛立即请旨搜查其别院。皇上虽半信半疑,但鉴于边关军情紧急,还是同意了。 搜查当日,沈青君也随行前往。别院外表朴实无华,内部却暗藏玄机。经过仔细搜查,终于在书房地板下发现密室入口。 密室门打开的刹那,所有人都惊呆了——里面整整齐齐堆满了金砖,每块上都刻着“李”字标记,在火把照耀下金光闪闪。粗略估算,至少有黄金二十万两,相当于白银二百万两。 “这些金子,足够支付边关三年的军饷。”赵琛震惊道。 证据确凿,皇上震怒,立即下旨将李汝贞革职查办。经三司会审,李汝贞对贪墨事实供认不讳,最终被判处斩立决,家产充公。 李汝贞伏法后,抄没的家产不仅补足了边关军饷,还有大量结余。皇上感念沈青君之功,特准她参与监督军饷的调配发放。 为确保军饷能一分不少地送到将士手中,沈青君提议成立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监督小组,包括兵部、户部官员,以及德高望重的老臣和民间代表。皇上欣然应允。 这日,监督小组正在商议军饷发放细节,忽有边关急报传来——北狄提前发动进攻,沈巍将军率部迎战,初战告捷,但军中缺衣少食,情况依然严峻。 “必须尽快将军饷物资送往边关。”沈青君焦急道。 兵部侍郎为难道:“如今大雪封路,漕运已停,陆路难行,恐怕要等到开春才能运送。” “等到开春,边关将士不知要冻死饿死多少!”沈青君站起身,“我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 众人皆看向她。 沈青君道:“我们可以分批次、多路线运送。主力走官道,同时派人走小路;贵重物品如金银,可化整为零,由不同人携带;粮草衣物等,可委托商队协助运输,朝廷给予他们一定的免税优惠作为回报。” 老臣王太傅质疑道:“此法虽好,但如此分散,如何确保安全” “可请靖王爷派兵护送,同时动员江湖义士协助。”沈青君显然已深思熟虑,“我父亲在江湖上有些朋友,都是信义之辈,应当愿意相助。” 赵琛点头:“本王可调派亲兵,分路护送。” 方案确定后,各方立即行动。沈青君亲自拜访了几大商行的东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他们派出商队协助运输。她又通过父亲的关系,联系上江湖上有名的镖局和侠士,请他们保驾护航。 十日后,第一批军饷顺利启程。临行前,沈青君对负责押运的将领再三叮嘱:“这些物资关系边关存亡,务必确保安全送达。每到一处,都要有收据凭证,回来核验。” 将领郑重承诺:“姑娘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军饷分批送出后,沈青君仍不放心,又组织京城百姓为边关将士制作冬衣。她率先捐出自己积蓄的五百两银子,购买布料棉花。消息传开,响应者云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纷纷慷慨解囊。 短短半月,就募集到冬衣三万件,靴子两万双,还有大量药材和食物。这些物资也分批送往边关。 这期间,沈青君每日忙碌,常常深夜还在核对账目、安排运输。赵琛心疼她,劝她注意休息,她却说:“边关将士在冰天雪地里保家卫国,我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 一个月后,边关传来捷报——充足的军饷和物资大大提升了士气,沈巍率军大败北狄,俘敌三万,边境暂告安定。沈巍在捷报中特别提到,朝廷及时送达的军饷和冬衣,是取胜的关键。 皇上大喜,在朝会上特别表彰了沈青君:“沈氏青君,以一女子之身,心系社稷,诚动天地,终使金石为开。若非她坚持查明真相,筹措军饷,边关危矣!特赐忠勇诚鉴匾额,赏黄金千两。” 沈青君却婉拒了黄金赏赐:“臣女所为,不过尽本分而已。这些黄金,请皇上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 皇上感慨不已,准其所请。 退朝后,赵琛与沈青君并肩走出宫门。雪后初晴,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如今你可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真意了”赵琛笑问。 沈青君望着澄澈蓝天,轻声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只要我们心怀至诚,不仅能够感动他人,就连天地都会为我们让路。” 她想起这段日子的艰难:查账受阻时的坚持,劝说陈远时的诚恳,筹措军饷时的尽心...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正因为始终保持一颗至诚之心,才最终克服万难,达成目标。 “不过,”她转而道,“金石为开固然可喜,但若朝廷制度健全,官员清廉,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说到底,还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 赵琛点头:“你说得对。皇上已下决心整顿户部,完善监管制度。希望从此以后,军饷物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不再需要有人以去打动。” 二人相视而笑。 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马上骑士滚鞍下马,递上一封信:“沈姑娘,边关沈大将军的信。” 沈青君拆信阅读,脸上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 “父亲说,军饷和物资都已发放到位,将士们士气高昂。他还特别提到,那些刻着字的金砖熔铸后,重新打造成了奖章,颁发给有功将士。他说,这不仅是奖赏,更是警示——为将者当清廉自律,为官者更该如此。” 赵琛感叹:“从贪官污吏的赃物,到保家卫国的奖章,这其中的变化,正是与的鲜明对比啊。” 雪光映照下,沈青君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这场斗争虽然暂时胜利,但反腐倡廉的道路依然漫长。只要世上还有贪婪之心,就需要有人以精诚之志去对抗。 但无论如何,她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永葆诚心,坚守正道,再坚硬的阻碍,也终将被真诚的力量所融化。 就如同这冬日积雪,再厚再冷,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待到冰雪消融,必将迎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闪婚地府大佬,玄学女王又甜又野

闪婚地府大佬,玄学女王又甜又野

半熟香菜
封家的残疾大少爷和闻家的受气包闪婚了!外界所有人都等着看两家的笑话,赌不出一个星期,闻柒不被离婚也会被吓死。一个星期后,两人一点消息都没有。封老爷子却开始到处跟人说闻柒是天才,众人面上应着,心里不屑。直到……闻柒抬抬手就破了让数位大师都束手无策的幽魂阵。轻描淡写的画几个符就召回了被恶灵禁锢的生魂。随口指点几句就挽救了濒临破产的老牌豪门。最离谱的是!中了诡异咒术,让全国天师愁到头秃都没研究出解咒办法
都市 连载 103万字
穿成极品老太太,我带着全家当首富

穿成极品老太太,我带着全家当首富

初初一笑
穿越成花甲之年的老太太怎么办?田甜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答应了祖宗的委托回到古代改变胡家人糟糕的命运。老胡家的命运不好变,一个两个排队往坑里跳。老太太打也打,骂也骂,架不住命运的转盘无情碾压。儿子不争气,当娘的要努力。种地、做官两手抓,老太太发家致富有妙招。大号已废,开小号,不争气的儿子也能生出状元孙。
都市 连载 90万字
裁天军神

裁天军神

池衡水榭
这是一本武侠,是一本全新的武侠。新,说的不是内容,而是创意。就像我的《北冥神剑》一样,我希望不断地给大家呈现出最新鲜的创意。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江湖的快意恩..
都市 连载 14万字
六零空间:末世大佬只想摆烂

六零空间:末世大佬只想摆烂

上三千
末世大佬穿越在各种年代文中,系统让她攻略男主,救赎反派,拯救小可怜,末世大佬做活菩萨,想多了。舔狗系统,什么都给老娘去死。无男主,无男主,无CP
都市 连载 65万字
被冻死的余婆子,她又活过来了!

被冻死的余婆子,她又活过来了!

金色的花花
余婆子三个儿子,自从大儿子一家四口死在了那年冬天,剩下两个儿子就对她避而远之。。。。。二儿子的女儿有脑子,开了饭馆,带着二儿子一家去了镇上买房子,只是按月给她送来一些米粮糊口,就躲开了她。。。。。。小儿子的孩子会读书,小小年纪考上童生,一家子为了不耽误孩子读书,跑到了书院附近住,除了偶尔托人带回来一些铜板,都不愿意见她!。。。。。。。独自被留在余家村里的余婆子,守着几间老房子,第二年赶上天连降暴雪
都市 连载 50万字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将我团宠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将我团宠了

福元儿
九九被从天而降的人砸死后,在阎王那里闹了一场,阎王为了息事宁人,让她穿书成了公主。不过是冷宫的公主。开局就因为女主污蔑,亲老子要杖毙她。九九在心里无语:“怪不得这西楚国在十年后亡了,有这样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暴君,苟延残喘十年,已经是上天垂怜了。”听到这心声后,暴君突然不胡乱杀人了。对故意拿乔讨宝珠的老王爷:“不要脸的老家伙,都八十了,纳了个十四岁的小妾,色令智昏,小妾要什么,他都拼着老脸给求。殊不
都市 连载 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