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听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芳霏妹妹!” 华筝一进院门便扬声喊道。 这位行事作风向来毫不掩饰,说她不灵光吧,自打亲眼去碧水阁瞧过,便疑心芳霏和她是一路人;说她聪明吧,偏生半点眼力见没有,还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这不,刚放下茶盏,连下人都没支开,便直愣愣问:“芳霏妹妹,你到底来不来自种花家” “我家种粮、种菜,也种果树,却没种过花。” 芳霏无奈回道。 她倒不憎恶华筝,只是实在怕了她的行事,只想躲远点 —— 想来元初也是这般心思。 这华筝的做派,倒像芳霏上辈子遇见过的一个客户:暴发户家的二世祖,胸无点墨,脾气虽不算坏,却总透着股莫名的自信,光芒四射得叫人招架不住,还从来看不懂旁人的委婉,一味自我中心。 “你就别哄我了,我还能不知道” 华筝抛来一个 “我懂的” 眼神。 芳霏实在懒得与她多缠,只淡淡道:“华小姐不信,那便罢了。” 她端起华筝送来的茶水,抿了一口,甜得齁嗓子,强忍着又喝了两口,才搁下杯子。 “怎么样嗓子舒坦些了吗” “嗯,好多了,多谢华小姐。” “客气什么。” 华筝话锋一转,“说起来,先前说的那事,你考虑得如何了” “华小姐,我还是不参与了。” 芳霏再次回绝,“劝你另寻个营生吧。” 这已是自她去碧水阁参观后,第三次来问,也是她第三次拒绝。 可华筝仿佛压根没听见 “不” 字,当真是个奇人。 也难怪元初那位大堂哥,国子监放了假也不敢回来 —— 想来是现代人的奔放追求方式,着实能把人吓坏了。 “我跟你说,这女性娱乐会所开起来,保管稳赚不赔!我这也是为咱们女子谋福利呢!” 看在同为穿越人的份上,芳霏还是耐着性子劝:“华小姐,你身为大家闺秀,公然建那‘男青楼’,且不说名声难听,日后论起亲事,哪家公子敢应承这还只是其一。其二,这简直是挑战京中所有男子的底线,恐会招来祸事。” “我华筝看上的人,自然能自己追到手!至于你说的挑战男子 —— 他们能逛青楼,凭什么女子就不能看男模” 罢了,真是白费口舌。道不同,不相为谋。 固然能用现代人的见识在这落后朝代做些事,可也不能太跳脱,步子迈得太大,芳霏真怕她扯着了腿筋。 “华小姐,时辰不早了。我明日还有事要忙,您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芳霏索性挑明了说。 对这位小姐,含蓄是没用的,保不齐她又听不懂 —— 也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她是真累了,不想再兜圈子说车轱辘话。 “你是真不参股看来我的好心全被当成驴肝肺了!罢了,那我便自己去挣钱!” 华筝丢下这句话,转身走了。 芳霏无奈摇了摇头,瞥见桌上的茶具,对身边人道:“春枝姐姐,回头劳烦你把这茶具给华小姐送回去。” 马茗茗从门口进来,“芳霏,瞧着华小姐像是生气了,方才听她嘴里似在念叨‘不识好歹’,咱们那院门还被她踹了一脚。” “不必理会。” 芳霏蹙眉,“茗茗姐,王二叔他们走了吗” “走了。” “这华小姐,倒害得我没能去见王二叔。” 芳霏语气里带着几分懊恼。 方才华筝敲门时,就有丫鬟来报,说门口有个自称王二的人来辞行。 马茗茗伸手扯了扯芳霏耷拉的嘴角,语气温柔:“好啦,下个月王二叔还会来接咱们呢。乖,快去沐浴歇息吧,时辰不早了,明日还有得忙。”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元初这个二师姐的小跟班便早早来了院子:“二师姐,我表姐昨儿个又来寻你了” “是啊,我昨儿个已再次明确拒绝了她,想来近期该不会再来了。” “今儿早上我去母亲院里请安,听母亲说,她昨儿晚上回去前,还去母亲那里狠狠抱怨了你一通呢。” 芳霏露出一抹苦笑:“她那‘女性娱乐会所’,我是真不敢沾边。” “还是让张夫人劝劝她吧,这里头的厉害,张夫人想必比咱们清楚。” 芳霏忍不住再次提醒。 为着元初着想,这事必须拦着 —— 华家若是因此被京中各家弹劾,张夫人和元初难免会被波及。 “说起来就气人!真不知这位表姐哪来这么多新奇点子。” “先前说要开什么私房菜馆,做的吃食一波接一波地让人试吃,外祖母和舅母她们遭了一波又一波罪,那些东西简直难以下咽,我和娘也没能逃过。好不容易歇了开菜馆的心思,这又要搞什么‘男青楼’! “我娘劝她,她倒好,歪理一套接一套,半句也听不进去。这不,我娘已经动身回外祖家了,想找长辈劝劝,看能不能压下她这念头。” 元初越说越气,腮帮鼓的老高。 芳霏伸手戳了戳她:“好啦,别气了。今儿个你想吃什么咱们去碧水阁让珍娘做。” “那我要吃羊肉串,还要红烧肉,肉里得放鹌鹑蛋……”元初说着,就忍不住想念清平县的卤味,还有随时能吃到的各种口味鹌鹑蛋。 “都满足你。今儿个试菜,正好从悦来楼那边匀了些鹌鹑蛋过来。” 姜家村的鹌鹑蛋本就有限,除了供给卤肉铺、碧水阁,还有清平县和青州的悦来楼,能分到京城悦来楼的着实不多。 如意还总特意从村里收些,跟着刘家商行一并送到京城张府,可张家交好的人家多,这家送点,那家给点,自家手里就没剩多少了。 元初回京一个多月,也就吃过两回,还做不出卤肉铺的味儿。 “二师姐,你们村那鹌鹑养殖房,我看得再扩一扩。” (画面转至姜家村 ) “里正叔,您瞧,这又刚孵出一批鹌鹑,笼子眼看不够用了,养殖房是不是也该加盖了如意说了,养得太密,鹌鹑容易生病。” “翠花啊,你是这里的管事,你看再加盖几间合适” “要我说,干脆扩五间,省得过些日子又得忙活。” 姜里正脑子里过了遍养殖房周围的地界,点头道:“行,那就再往北扩扩。回头让如意画张图纸来。” 姜家小院里,如意把手中图纸递给姜老爹:“阿爷,您看这样布局可好” 此时,如意心里头格外想念芳霏。若是她在这儿,凭她那手绘图的本事,画这些图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 图纸上画着三处相连的建筑:一处方正的三层小楼,旁标注着“姜家村图书馆”; 隔壁是姜家村托儿院,画的是个不大的四合院,院中间还画了秋千架、木马等,原是供孩童玩耍的; 挨着托儿所的便是农学堂,占地颇广,前面是四合院,后面除了一间暖房,便是大片田地,划成一个个小格子,标着“试验田”字样。 “丫头,我瞧着挺好。”姜老爹点头,又问,“只是你打算建在何处可有定夺” “咱们家和翠花婶家后头,那片没住人家,正合适。” 姜老爹捋着胡须琢磨片刻:“那边有你翠花婶家开的地,这事还得跟她商议妥当。”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响起禾儿的声音:“里正爷爷,翠花婶来啦!” 原来两人在养殖房议定扩建的事,张翠花是个急性子,当即就拉着姜里正来找如意画图纸了。 说来,以前的姜家村盖房子从没有画图纸的规矩,自打姜家小院依着图纸建起,大伙儿瞧见了其中的好,如今但凡动工建屋,都想着先让如意画张图来。 把人请进堂屋,听明来意,如意自然爽快应下。 趁着翠花婶在,如意又提起先前和姜老爹商议的学堂选址一事。 或许半年前的张翠花还会斤斤计较,可如今得了如意不少照拂,手里也宽裕了,那八分中等地,说起来也值不了三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