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都的冬天深夜也冷,虽然有壁炉还是感觉冷,白天皇上一番言谈,信息量实在太大,实在是想不清理不清。 他添了点水,慢慢研磨浓墨,初入京城,实在是震惊到他了,四哥真是大手笔,京城如此宏伟,他的王府简直如茅草房。 他提笔写下“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无人得运时”,想他二十多年来,不问世事,朝臣多有谗言,却被四哥压下,本来想着新皇登基或有变化,哪成想世事变幻无常,直至今日,方有召唤之机。 接着他又写下:“云雾非常时,月入黄昏后。朝雪眏白光,寒冷侵面霜。” 次日下朝后,被召待圣,悦儿心灵手巧,正在快速地包起小包子,朱瞻基跟小五来了之后也加入了进来,男人的手型大,不适合干这细活,闹出了不少笑话。 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包好了好多板小包子,朱瞻基在直径小米的平板锅上倒上些许花生油,摊平,不一会功夫,花生油的香气就飘出来了。 “好香啊!”小五忍不住赞叹。 朱瞻基拿起长筷子,夹起小包子放在锅上煎,发出滋滋滋的小声响,等到变成金黄色,再翻个面煎。 “好香啊,好香啊,看起来很好吃,肚子都饿扁了,我先来尝尝。” “啊,好烫啊,好烫,好好吃啊!” 大家都被她一番搞笑逗乐了,不一会儿,太后也来了,一起尝起来小煎包。 “皇上的手艺到家了,难得孝顺,恭送些到太庙,祖宗保佑天调雨顺。” “太后说的是,自古孝子是忠臣,孝顺太后也是孝敬皇上。”朱权应到。 太后表示赞同,“若薇没有福气了。” 说曹操曹操到,若薇见过太后和朱权,“皇上昨日跟我说了,今天起了一个大早,没有想到皇上还有一副好厨艺呢! 小包子真香,看着就喜欢。” “大家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小五,待会儿你来试试” “好啊,好啊,我给内阁端一些过去,让大家也尝尝我的手艺。”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怎么说” “君子为什么要远庖厨呢” “这是出自梁惠王章注上的典故,齐宣王看到下人牵着牛准备祭祀,看不下去,让人用羊来代替,孟子的本意是让人远离这些事情。 同时还说了,活人陪葬要不得,可以用陶人陪葬代替,老百姓饿死跟君子逼死老百姓是一样的。” “哦,原来是这样子的,我知道了,十七叔祖真是大才呀!” “过奖过奖,你十七祖只是清贫而已,晚上碰到了姑娘织布,就觉得可亲可敬,就像月亮上的嫦娥。 平常无聊的时候,也会编些曲子,这会儿来的急,还没有带过来,到时候呈上太后皇上,给大家乐呵乐呵。” “皇上也编了好些曲目呢!”小五回道。 太后心情很高兴,猛夸了朱权,叫皇上善待宁王一家。 朱瞻基领着朱权边走边谈。 “叔祖,你看着什么都好,其实什么都不好,朕也是有心无力啊!” “四处水灾旱灾并起,刚刚生瑶叛乱,四边也不平静。” 朱权有些疑惑,什么四边 “广西常年闹事,云南也是,缅甸地区崇山峻岭,也是骚扰不断,西宁李南哥之子李英斩杀番酋,还上书要献俘,安定卫那边杀朝廷出使西域使者,哈密那边也有鞑靼的残余,辽三省也没有彻底巩固。 国内强盗恶匪横行,大量冤假错案积压,百姓困苦,吏治不清,这些就像身上的恶癣。 现如今内阁几位老臣子,精力多少有些不济,之前夏原吉在的时候,他有个小册子,数据都记在册子上,皇祖问答都没有错失。 军户最苦,还有劳役,各种苛捐杂税,人在世间就是苦。 还有各种不合理,木匠的儿子就就是一个好木匠 很久以前就有行脚商人到了库页岛那边交易皮毛等,所以说很多事情必须得改变。” 朱权认真地听着,用手裹了裹衣服,这过堂风还真冷。 “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事情是科举,穷人苦命,能有读书的机会吗 本来名额就少,一个县还要争争一个两个或者三个进士的名额。” 现今加上安南,琉球,有一千三百余县,科举每科一百到四百不等,平均一个县不足三分之一个。 “虽然现在解决了老百姓吃盐的问题,但是粮食还是不足,河道跟运输不畅,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财政的问题好些,加上从海外运回的几千万贯黄金还没有动用,钱荒和银荒没有解决,铜银缺乏,银价偏贵,会造成海外金银回流,会导致物价上涨。 朝堂上有重臣提出要裁撤藩王的护卫,目前钦差已经在路上了。” 朱权听到强烈震惊,抓着衣服的手无处安放,待到进得殿里,心情也无法平静。 朱瞻基亲自拿来开水泡茶,殿内一直有人侍候,提起开水洗杯,这次不同,醒茶之后,第一炮茶水倒掉,泡了两杯才倒满一杯茶。 “这是福建产的老岩茶,色泽黄亮,香浓润胃,叔祖何不尝尝” “谢皇上。” “叔祖不用多心,叔祖一个人足以抵千军万马,皇祖以八百人起家,掀翻朝廷百万大军……” “微臣惶恐不安,臣唯有唯有……” “叔祖你这是干嘛!”朱瞻基拉起朱权。 “我这是把你当着最亲近的人,才讲这些话,薛禄才去,朕想只有叔祖才能当得如此重任,你能帮朕吗” “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朕事务繁杂,希望叔祖尽快上任。” “是。” “这是朕出的新《邸报》,现在还没有发出去,除了刚刚讲的,朕还要有更重要的事情办,到时候你就知晓了,朕唯有叔祖能帮朕了。” 朱瞻基看着朱权惶恐不安的样子,便问起了家常。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当时发大洪水,我们的祖先从这里下来的,这一块据说是王母娘娘的仙宫,我估计以前我们的先祖曾经居住在这里。 我们想要风调雨顺,要顺天道,敬拜先灵,敬祖先,不可使先祖蒙羞。 小孩子试着走路,不如奔着跑,小孩子总是学会走路的。” 中午吃羊汤泡馍,上鲜红的辣椒酱,驱驱冬至以来的寒气。 晚上吃酱牛骨头红米饭,孩子们把饭撒在桌子上,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