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高低
八毛和肥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不用说看机关单位停车场的老大爷。 都难说他儿子是处级还是更高的。 李道玄问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既然里正家愿意做,你当初为何不分给他两家做” 这下连秦王都绷不住了。 不用提已经在叹息扶额的李道宗。 明洛则瞪大了眼,想重新认识下李道玄是个什么物种。 “两家做有多少利润怎么分岂不是一开始就得打起来”明洛顾忌着他的身份,耐心道,“况且我与姚五在军中相识,多少了解其秉性,觉得他能够胜任才寻的他。” 那里正家是个啥东西 凭啥他不用随军 她想着便有些生气,趁机告状:“这姚家沟不知道咋回事,里正家想方设法逃了征兵徭役,全村数他家男丁最齐全,仗着人多横行乡里。” 李道玄还有些懵着:“军里的那位宋医师……是你” 明洛倒不觉得奇怪,军中乌泱泱那么多人,她对李道玄同样没啥印象,人家不认识她就更正常了。 “对。” “你是女子”李道玄迟疑着道。 “嗯,如假包换。”明洛越说越从容,悄无声息地挪到了边上,不想占据在场地中间吸引火力。 “你家没男丁吗”李道玄按着自己的认知问。 明洛没敢怠慢这位李二很喜欢的弟弟,如实答:“兄长们都去世了,阿耶与我同行,弟弟年幼。” “原来如此。” 李道玄才多大,平生哪里见识过明洛这种截然不同的女性生物,当即演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拉扯着明洛絮絮叨叨问个没完。 明洛记着他的身份,还是勤勤恳恳应付地很认真。 李秀宁心情颇好,唇边含着点笑,果然还是同龄人之间比较有话聊,抛开尊卑家世,他俩挺配的啊。 于是她有点慵懒地看向了自家弟弟,却发觉他的视线也停留在明洛与李道玄的方向,心中不免荡起几圈涟漪。 等明洛说得口干舌燥之际,终于有好心的李道宗举了杯酒来寻自家弟话唠弟,她摆脱了烦人的小牛犊子李道玄。 “和你同岁。” 李秀宁吩咐着加了处席子褥子,又让人给明洛拿了吃食碗碟,位置也是极好的,就在她身后两步处。 “比我小吧。”明洛看着盘上油滋滋香喷喷的兔肉,当即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敷衍着道。 李秀宁笑眯眯欣赏着她的暴风吸入,问:“你这小报支部,一开始就存了那么大的野望” 明洛噎了一下,吞咽下去后道:“小报其实有点话语权的意思在里面,公主你肯定懂我的意思。言论自由,文字上是能作文章的。” 李秀宁静静听她发言。 话语权这词,则再度戳中了不少人的肺管子,比如秦王,立即联想到了他阿兄的那篇词作。 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什么心情。 “你意思是,这话语权在我地方”李秀宁颇觉滑稽。 “不是,是公主你有先发制人的权利。想想吧,你看不顺眼谁,在小报上阴阳他两句,或者先泼一盆脏水,然后次日长安的高门大户都知道对方是个啥玩意了。” 明洛举了个简单例子。 “公主,这当然是最浅的手段。会玩舆论会挑拨离间的人,不知道能玩出什么花来呢。”明洛赶紧贬低了下自己。 架不住她一时有些说上了头,“话语权,或者说是语言上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任何领域皆是如此。 明洛说完又舔了舔唇,继续埋头在这个时代的上等料理中,宋家条件确实得到了改善,但她平素着实吃不上这么新鲜的野味。 “意思是,这小报是你送本王的高地了” 秦王多灵光的脑子啊,一听便晓得明洛是意有所指,他阿姐要话语权掌控舆论干什么,需要的人是他。 “大王面前不敢称高地。” 明洛真心道。 毕竟这位的本事能打下所有高地。 “不用妄自菲薄。这小报确实在士人阶层和高门大户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按照你所说的铺展开去,并加以引导……” 秦王适可而止地停顿了。 他看向长孙无忌。 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快,用饭中的明洛有幸和这位秦王身边的第一心腹表达了自己对小报邮递事业的展望和蓝图。 “但这些的前提是,不能有战乱。小报和邮递讲究时效,小报会受并州地方豪族的喜爱,是因为付出这么一点点钱,就能大致得知天子脚下的风貌人情。” “尤其上层人家,这是很划算的。哪怕他们有人在长安,哪怕他们每日都传递消息。小报也能以另外一种视角,笼统地概括近段时间长安的动态,哪怕是没有营养的部分,他们也会有兴趣。” “光是想到长安的富贵人家和他们看的小报是同一份,这价钱就值回本了。” 况且这份小报,算是正经走入了皇家。 没看李建成的词作都登在了上头吗 “医师,先前家在何处”长孙无忌本就是个识货的,再听明洛天花乱坠的一通吹。 对她的兴趣倒是胜过了小报。 如同明洛所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人,说白了,小报的炙手可热变相印证她的才干出挑。 明洛眨眨眼,眼眸巴巴地看向李秀宁,满脸写着公主快来救我。 “我不记得了。” 她给了一个狗都不信的回答。 当然,长孙无忌笑了。 他微微拱了拱手,没打破砂锅问到底,围绕着支部和信递两个重点进行讨论。 不可否认的是,明洛虽然平地起高楼,类似空中楼阁地画着大饼,但确实这在安置伤兵上,算不错的选择。 活轻,钱稳,离家近。 基本旱涝保收。 “这支部其实功能可以扩展开去,比如大的变相就是个驿馆驿站,可以合二为一,每家驿馆可以免费提供小报阅览,或者定期送去季刊,提供月订方式。” 能住驿站的可没什么穷光蛋。 行千里路的聪明人,都不会吝惜于花钱买点消息,哪怕不是及时的朝政动态,大致有个了解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