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的魔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藏北决战的惨败,如同雪崩般席卷了整个高原。溃散的吐蕃败兵将“唐军引天雷”、“论莽罗衣大败”的恐怖消息带到了每一个角落。恐慌,如同最致命的瘟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开来。 逻些城(拉萨),这座矗立在红山之上、被视为天神后裔居所的圣城,此刻被一种末日将至的绝望氛围笼罩。往日熙攘的八廓街冷清无人,只有巡逻士兵匆忙而杂乱的脚步声,和风中隐约传来的哭泣与祈祷。王宫(布达拉宫前身建筑群)内,更是乱作一团。 年幼的赞普赤松德赞被匆匆从佛堂请出,坐在那象征权力的宝座上,小脸煞白,眼神惶恐不安,全然不明白为何那些平日里威严无比的贵族大臣们,此刻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真正掌握着残余权力的,是那些在论莽罗衣兵败后迅速攫取权力的旧贵族首领们——以韦达扎路恭和娘定埃增为首。 “不能再打了!唐军有如神助,那天雷之威,绝非人力可挡!”韦氏家主须发皆白,此刻却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声音嘶哑,“八万精锐尽丧,论莽罗衣那个蠢货生死不知!我们还能拿什么去抵挡梁宰、浑瑊的虎狼之师” 娘氏家主相对沉稳些,但脸色同样难看:“城外逃回来的溃兵说,唐军距离逻些已不足五日路程。象雄被苏瑾袭占,东部诸羌纷纷倒戈,我们已是四面楚歌。为今之计……唯有……唯有……” 后面那两个字,他难以启齿,但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乞降!”一个声音尖锐地响起,是来自琛氏的代表,“为了赞普的安危,为了吐蕃不至于血脉断绝,必须立刻派出使者,向唐军乞和!献上降表、地图户籍,或许……或许尚能保全宗庙!” “乞和他们肯接受吗唐人是来复仇的!是要亡我国祚的!”有人绝望地反驳。 “不乞和,难道要等着逻些城破,玉石俱焚吗”韦氏家主厉声喝道,“唐军主帅梁宰、浑瑊或许嗜杀,但他们背后那位‘杜尚父’,听闻并非一味好杀之人。他既要疆土,也要人心!献上诚意,或有一线生机!” 激烈的争吵在王宫中持续,恐惧与现实的残酷最终压倒了虚幻的尊严和侥幸。在唐军兵锋直指逻些的绝对压力下,吐蕃残余的贵族集团,为了各自的家族存续,迅速达成了共识——投降。 就在逻些城内为派谁为使、如何乞降争论不休时,唐军西征主力,已如同黑色的潮水,漫过了最后的屏障,出现在了逻些河谷的入口。 没有立刻攻城。梁宰和浑瑊下令在逻些城外十里处扎下连绵营寨。他们并不急于一时。藏北决战已摧毁了吐蕃最后的有生力量,眼前的逻些,不过是一座失去獠牙、内部混乱的孤城。强攻固然能下,但必然付出代价,而且不符合杜丰“既要疆土,也要人心”的方略。 唐军井然有序地构筑营垒,派出游骑封锁所有通道,将那座高原圣城围得铁桶一般。每日,都有军容严整的唐军小队,押解着俘虏,或者展示着缴获的吐蕃旗帜、军械,在城下巡弋。那沉默而强大的军事压力,比任何叫骂和攻击都更令人窒息。 逻些城头,守军望着城外那一片肃杀的唐营,望着阳光下反射寒光的唐军甲胄,士气早已跌落谷底。谣言在城内疯狂滋生:“唐军要屠城!”“投降者免死!”“韦氏、娘氏已经暗中投诚了!” 终于,在唐军兵临城下的第三天清晨,逻些那沉重的城门,发出艰涩的“吱嘎”声,缓缓开启了一道缝隙。 一支队伍走了出来。没有旌旗仪仗,没有甲胄兵器。为首者,正是韦达扎路恭和娘定埃增两位贵族首领,他们脱去了华贵的袍服,仅着素色麻衣,神色惨淡,步履沉重。身后跟着数名捧着木盘的侍从,木盘之上,赫然是吐蕃的国玺、象征权力的金箭令符、厚厚的羊皮地图与户籍册,以及一份用吐蕃文和汉文共同书写的——降表。 他们赤着脚,一步步踏过冰冷的地面,走向唐军大营。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吐蕃数百年来国运的墓碑之上。 唐军辕门前,梁宰、浑瑊并肩而立,甲胄鲜明,目光冷峻地看着这群昔日的高原霸主,如今匍匐乞降。 韦达扎路恭走到近前,深深吸了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不至于瘫倒在地。他双手高举降表,用颤抖而晦涩的汉话,艰难地念诵: “吐蕃……罪臣……韦达扎路恭、娘定埃增……及……及国中耆老……谨奉表于大唐皇帝陛下、杜尚父、及天朝王师麾下……”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微弱,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 “……我吐蕃……僻处荒服,不识王化,往者……屡犯天威,劫掠边陲,罪孽深重,擢发难数……今……上天降罚,神人共弃,大论……论莽罗衣,悖逆狂狷,丧师辱国,致使……八万精锐,尽殁于羌塘……今……逻些危若累卵,举国震怖……” 他停顿了一下,几乎要喘不过气来,旁边的娘定埃增连忙扶住他,接着念下去,声音同样悲怆: “……臣等……不敢复抗天兵,唯愿……率阖国臣民,匍匐归命……谨献上……国玺、版籍舆图、金箭令符……自此……吐蕃……不复为国,永为……大唐藩属……不,永为大唐疆土!伏乞……皇帝陛下、尚父……念在上天好生之德,赦免……我等……及……及赞普……性命……准其……内附……使得……保全宗祀……” 念到最后,两位在高原上叱咤风云数十年的贵族首领,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们连同身后所有随从,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将额头紧紧贴在冰冷的地面上,献上了代表着吐蕃王国所有权力的信物。 梁宰与浑瑊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那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慨。纵横西北,与大唐纠缠、对抗了上百年的强敌,今日,终于跪倒在了大唐的军旗之下! 梁宰上前一步,接过那份沉甸甸的降表和国玺,声音洪亮,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到: “尔等既能幡然悔悟,顺应天时,献土归降,本总管自当依尚父钧旨、大唐皇帝陛下仁德,奏明圣上,宽宥尔等及赞普性命,妥善安置!自即日起,吐蕃之地,尽归大唐!尔等需约束部众,不得再生事端,静候天朝处置!” “谢……谢大将军!谢大唐皇帝!谢杜尚父!”韦氏、娘氏等人连连叩首,声音哽咽。 消息传回逻些城,城头象征吐蕃王权的赭色旗帜被缓缓降下。城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各种声音——有压抑的哭泣,有解脱的叹息,也有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 而在唐军大营,当赤色唐旗在营寨最高处迎风猎猎作响时,所有的士兵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万胜!” “大唐万胜!” “尚父万胜!” 欢呼声如同滚滚雷霆,回荡在逻些河谷,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携带着吐蕃的降表、国玺和图册,被送往长安。 尚父杜丰,收到了他期盼已久,也是帝国期盼已久的那份——来自雪域高原的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