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的魔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州(今宁波)船厂,大唐帝国乃至整个东方最庞大、技术最精湛的造船基地,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亢奋与肃穆交织的氛围中。巨大的干船坞如同巨兽张开的嘴,吞噬着从各地运来的上等巨木——岭南的柚木、南洋的铁力木,以及少量来自南溟大岛(澳洲)、质地坚硬奇特的桉木。空气中弥漫着桐油、沥青与新鲜木屑的混合气味,成千上万的工匠、学徒如同工蚁般忙碌,号子声、锯木声、锤击声汇成一片喧嚣的海洋。 然而,与以往任何一次造船都不同,这次在最大的一号船坞内进行的工程,透着一种迥异的、近乎金属般冷硬的气质。船坞中央,那初具雏形的巨大舰体龙骨,并非完全由木材构成。在关键的承重部位、水线以下易受撞击的区域,工匠们正按照将作监下达的最新、也是最机密的图纸,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块经过反复锻打、形状规整的熟铁板,用特制的巨大铆钉,牢牢地加固、包裹在厚重的木料之外。 阳光照射在这些尚未涂装、泛着冷冽青灰色光芒的铁甲上,反射出与周围温润木质截然不同的光泽。这是一种尝试,一种跨越时代的试探——建造一艘关键部位“铁木复合”结构的战舰。 “小心!对准榫卯!铆钉必须吃透!”一位须发皆白、脸上布满刀刻般皱纹的老船匠,声嘶力竭地指挥着。他干了一辈子木工活,双手摩挲过无数木材,对每一种木料的脾性都了然于胸。此刻,看着那些冰冷的铁块被强行“嫁接”到他视若生命的龙骨和肋材上,他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抵触与不安。 “鲁师傅,这……这铁甲覆木,当真能行吗”一个年轻些的工匠忍不住低声问道,“木头会胀缩,铁板却是不动,时日一久,铆接之处岂不会松动再者,如此多的铁件覆身,这船……还能浮得起来吗” 老船匠鲁师傅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上头下的令,格物院算过的数,杜尚父亲自点的头!你我能做的,就是把手里的活计做到极致,分毫不能差!”话虽如此,他眉宇间的忧色却并未散去。这违背了他数十年经验的做法,让他本能地感到恐惧。 与此同时,在船厂深处一间守卫森严的绘图室内,气氛则更加激进。墙上悬挂着一幅完全颠覆传统的设计草图——没有桅杆,没有帆缆,取而代之的是船体中后部一个巨大的、象征动力舱的标记,以及船尾一个奇特的、多叶片的螺旋状物体(螺旋桨)示意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关于锅炉尺寸、汽缸功率、传动比、预计航速…… 几位从长安格物院机巧坊紧急调来的年轻博士,正与船厂最富想象力的几位船师激烈争论。 “必须放弃风帆!蒸汽动力提供的是持续稳定的推力,不受风向限制!这将是海战模式的彻底革命!”一位年轻博士激动地挥舞着图纸,脸上因兴奋而泛红。 “胡闹!”一位老船师拍案而起,“海上风云变幻,谁敢保证那劳什子蒸汽机永不故障若无风帆备用,一旦机器停转,数千万斤的巨舰便是海上孤坟!再者,你这设计,锅炉、煤仓占据如此之大空间,还能装载多少兵员、火炮、补给” “火炮”另一位格物院博士插言,眼中闪烁着更疯狂的光芒,“为何还要拘泥于侧舷布置旧式弩炮投石机若蒸汽机能提供足够稳定的平台,我们完全可以在船首设计一个可以旋转的坚固炮塔,内置大型化、线膛化的‘火药推进投射器’(原始火炮雏形),实现全向攻击!” 这个想法更是石破天惊,让在场所有传统船师都倒吸一口凉气。旋转炮塔那意味着战舰的结构、重心、稳定性都需要彻底重新计算。 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一边是代表着绝对理性、追求极致效率的格物新学,另一边是凝聚了千年经验、注重稳妥实用的传统技艺。两者在这间斗室之内,为了帝国海军未来的形态,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消息自然传到了已退居幕后的杜丰耳中。他并未亲临那喧嚣的船厂,也未介入那激烈的争论,只是在听取凌素雪的汇报后,淡淡一笑。 “告诉他们,”杜丰对凌素雪吩咐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铁木复合舰,大胆去造,小心验证。至于全蒸汽动力、旋转炮塔……想法很好,可列为长远目标,先行研究,积累数据,待蒸汽机小型化、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后,再行尝试。眼下,一号船坞那艘‘铁木复合’试验舰,便是我们迈向铁甲舰时代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每一根铆接了铁甲的龙骨,都是在为未来的海权,锻造新的翅膀。” 凌素雪领命,又将一份密报呈上:“另外,望海堡传来消息,黑金谷的优质铁矿与煤矿开采顺利,第一批高纯度生铁已通过海路运抵明州,正可用于这批新舰的建造。” 杜丰点了点头,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明州船厂那艘正在诞生的奇异巨舰,看到了那冰冷铁甲与温润木材结合处迸发出的火花。 “很好。让船厂放手去做。无论成功与否,这第一根包裹着铁甲的龙骨,其意义,不亚于我们在镇南港钉下的第一根界桩。它承载的,是大唐海权未来的方向。” 帝国的海军,正在这传统与创新的激烈交锋与谨慎尝试中,悄然拉开技术革命的序幕。虽然前路漫漫,但那钢铁的翅膀,已然开始勾勒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