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尔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1、太华遗梦 唐代宗李豫做了个怪梦。梦里有人影立在龙榻前,声音似隔着水波:“西岳华山深处,有座皇帝坛,何不遣人封拜福泽绵长。” 天子惊醒,冷汗浸透重锦。 三日后,监察御史韦君领了密旨,飞马直奔华山。山脚驿站早已清空,唯店主愁眉苦脸候着。正拾掇酒案,一个老翁拄着拐挪进门,粗麻衣洗得泛白,袖口毛了边:“老朽腿脚不便,容我在柴房角落避一避可好韦侍御饮盏茶便过,碍不着的。”店主见他枯瘦,心一软点了头。 马蹄声随雨而至。韦君坐定,驿卒鱼贯捧上素斋。杯箸方举,忽闻柴房传来压抑的咳嗽,闷得像破风箱。韦君皱眉:“何人滞留”随从查探回报:“一贫寒老翁。” “请来一见。” 老翁佝偻入堂,垂首不言。韦君温言道:“老丈贵姓” “免贵姓韦。” 韦君眸光微动:“巧了,晚辈亦姓韦。既是同宗,敢问老丈祖上名讳”他报出自家曾祖官职名号,又补道:“高祖韦集公,隋末入华山修道,至今杳然。” 堂中霎时静寂。油灯爆出一点火星,映得老翁脸上沟壑忽明忽暗。他缓缓抬头,眼底似有云海翻涌: “老夫……便是韦集。” 韦君手中竹箸啪嗒坠地。他盯着眼前人枯槁的面容,忽觉天旋地转——高祖若在,该是二百余岁的老神仙!岂是这般贫病模样惊疑如藤蔓缠紧肺腑,他强作镇定:“先祖入山时……可曾留下信物” 老翁探入怀中,枯指颤抖着摸出一物。是半枚青玉佩,断裂处犬牙交错。韦君呼吸骤停,怀中那珍藏的祖传玉佩,竟被他鬼使神差掏了出来!两半残玉一合,纹理丝丝入扣,严丝合缝。 “真是高祖!” 韦君扑通跪倒,膝行上前抱住老人双腿,泪如泉涌,“曾孙不肖!竟疑先祖……” 老翁却轻抚他头顶,叹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吾为山野朽木,焉知堂前韦侍御尊贵耶” 他抽回脚,像怕沾了尘埃,“侍御前程远大,莫为山野人误了公事。” 言罢竟转身,拄着拐一步步挪向柴房。 韦君被侍从搀起,脑中混沌一片。待饮尽杯中冷茶,忽如大梦初醒:“高祖何在” 冲入柴房,唯余草堆凌乱,后窗洞开,灌进满室山风冷雨。他疯也似策马追出,泥泞山道上蹄印零乱,追至绝壁深涧,断崖千仞,云海苍茫,哪还有人迹 山下老者听闻此事,俱是唏嘘:“这老丈三两年便下山一次,模样从未变过。都说他是山精,谁知……” 韦君独立崖边,望着吞没祖孙缘分的茫茫云海,恸哭之声响彻幽谷。 许多年后,韦君须发皆白,告老再登太华。他抚着当年高祖消失处的冰冷山岩,终于彻悟:仙缘如风,拂过指尖时,凡人总想攥住些实在凭证,却不知那风本身,便是天地至真的信物。世人眼中贫贱的形骸,或许正包裹着最悠远的回响——当我们在尘埃里俯身拾取半枚残玉时,真正的叩问,其实正来自那双不敢相认的眼睛。 2、隔涧拜亲 建中元年冬,楚州司马杨集赴任,车马困顿在华阴道旁。暮色昏沉,驿馆柴门被朔风撞得砰砰作响。杨集正拨弄炭盆,门缝忽挤进一位戴硕大毡帽的老翁,帽檐压得极低,径直蹲到火盆边,伸出枯枝般的手烤火。 杨集见他寒颤不止,便温了半壶村醪递去:“老丈贵姓” “姓杨。”老翁声音闷在毡帽里。 “巧了,晚辈也姓杨。”杨集又为他切了块炙肉,“不知祖上可有显达之人” 老翁沉默片刻,炭火噼啪声格外刺耳。“若论近的……越公杨素算得。” 杨集手中酒壶一颤——越公杨素正是他高祖!他急倾身向前:“敢问老丈与越公如何称呼” 毡帽下传来一声叹息:“本不欲多言,既被追问……我乃越公幼弟。”他微微抬首,火光映亮帽下半张沟壑纵横的脸,“当年兄长蒙难,我亡命天涯,幸遇仙师引渡,才苟全性命于乱世。” 杨集如遭雷击。高祖的幼弟那该是百岁人瑞!他扑通跪倒,膝行至老翁面前:“高祖在上!不肖侄孙杨集叩拜!” 老翁伸手虚扶:“山中不计春秋,我只知有个侄孙今日过此,特来一晤。”他望向窗外墨色群山,“你太祖母、姑婆几人皆在彼处,可欲一见容我先去通报。”言罢起身推门,身影竟如墨滴入夜,转瞬不见。 杨集枯坐待旦。五更鸡鸣时,柴扉轻叩,老翁毡帽结满霜花:“随我来。” 二人踏着残雪入山。行至深涧,数丈宽的渊壑横亘眼前,寒雾翻涌如巨兽吐息。老翁忽地纵身,衣袂翻飞间已飘然落于对岸,轻若一片落叶。“你且在此等候。”他声音隔涧传来,空茫似山谷回音。 片刻,对岸岩壁后转出数人。为首老妪拄杖,银发如雪,身侧跟着几位素衣妇人。晨光勾勒出她们绰约轮廓,面容却隔在雾霭之后,影影绰绰。 “祖母!姑母!”杨集隔涧嘶喊,扑跪在冰冷的涧石上。水声轰隆,吞没了他大半呼喊,只见对岸众人皆以袖掩面,肩头颤动,却无半点声息传来。那太祖母颤巍巍抬手,似要隔空虚抚他的头顶。 朔风卷起雪沫,抽打在杨集脸上。他重重叩首,再抬头时,对岸已空余苍岩寂寂,唯余一片素白云气缠绕不去。 “莫误了你行程。”老翁不知何时已回身侧,声音轻如叹息。杨集茫然起身,一步三回头。走出数十步,再望涧边,寒雾茫茫,连老翁也失了踪迹。 多年后,杨集辞官归隐。每至华阴,必独坐涧边。深涧依旧咆哮,岩壁蓦然如铁。他摩挲着涧边冰凉的石头,终于懂得那日隔水一望的分量——原来最深的亲缘,未必是耳鬓厮磨的暖,而是隔着生死渊壑,仍能穿透寒雾递来的那一眼凝视。它如涧底不冻的流水,在岁月岩层下无声奔涌,滋养着此岸所有未尽的思念 3、仙客采茶记 蜀中仙君山云遮雾绕,张守珪的茶园便嵌在这青翠褶皱里。采茶季一到,百十号人散落山间,新叶的涩香混着汗气蒸腾。人堆里有个少年,手脚麻利得像山狸子,问起身世只摇头:“天生地养,吃百家饭。”张守珪见伶俐,收作了义子。 未过半月,又来了个姑娘,布衣荆钗掩不住清丽,对着守珪便拜:“愿作您儿媳。”婚事办得潦草,小夫妻却勤谨,一个采茶指尖翻飞,一个持家井井有条,倒叫守珪老怀宽慰。 夏日暴雨骤至,山洪冲断了通往外间的路。盐罐见底,醋坛空空,守珪对着空灶发愁。新媳妇抿嘴一笑:“爹莫急,能买。”摸出几枚铜钱出了门。 守珪隔窗望着,见她只走到院外老茶树旁,把钱往树根一放,举杖轻叩树干三下。弯腰从树根凹处一掏,竟提出一包盐、一罐醋!守珪揉揉眼,疑心水汽迷了视线。 此后缺了油米酱茶,新妇总去树下叩取。少年见了也只笑笑,照样使这法子。有日媳妇与十来个邻妇在塴口市集撞见,摸出几文钱:“请嫂子们吃酒。”只买了一碗,妇人轮流啜饮,竟个个喝得双颊绯红,脚步踉跄。那粗瓷碗里的酒线,却始终停在碗沿下,一滴未浅。 消息长了翅膀。守珪终按捺不住,把少年唤到跟前:“这通天本事,究竟师承何处” 少年眼底掠过山岚般的怅惘:“不敢瞒您,我二人本是阳平洞中谪仙。”他望向云深不知处,“天界清律森严,小过便罚落人间。承蒙收留,冷暖饥饱,反品出尘世至味。”言罢携妻向守珪深深一拜。 当夜山风呜咽,拍打着空了的厢房门板。人去屋空,唯余枕席间一缕清寒松柏气。守珪追到院中老茶树下,树根凹处静静躺着几枚铜钱——正是新妇初次买盐所留,被晨露洗得锃亮。 多年后茶山依旧青翠。守珪白发如雪,总爱摩挲那几枚温润铜钱。他早已悟透:谪仙也好,凡俗也罢,真正点石成金的并非仙术,而是烟火日子里那些笨拙的暖意。少年夫妻叩树取物的灵光,终究不及他们捧来热饭时,眼中映着灶火的那点诚亮。天界罚他们体味人间,却不知这烟火温情,才是红尘对九霄最矜贵的还礼——它以最平凡的样貌降临,只为让俯首拾取的人懂得,仙乡不在云外,而在你为所爱之人温酒时,掌心焐热的那只粗瓷碗底。 4、卖药翁 长安西市最喧闹处,总戳着个背葫芦的老头。他脸上褶子比老树皮还深,可眼仁清亮如孩童。有白胡子老汉拉着孙儿指点:“瞧见没爷爷穿开裆裤时,他就在这儿卖药啦!” 那药葫芦大得吓人,油亮亮挂在腰间。人求药来,他管你是锦衣贵人还是破衣乞丐,管你掏不掏钱,枯手往葫芦里一掏,准能摸出对症的丸子散剂,一用就灵。有闲汉想讨便宜,嬉皮笑脸求“仙丹”,药是给了,可转眼药丸不翼而飞。从此再无人敢戏弄,远远见他便垂手肃立。 老头好酒,常醉卧街角。讨来的药钱随手散给蜷缩墙根的乞儿,铜板叮当落进破碗,倒比药葫芦摇起来还响。有人存心逗他:“老头,有大还丹卖不吃了能成仙那种!” “有!”老头醉眼一翻,伸出根指头,“一千贯一粒!” 满街哄笑。他也不恼,只摇晃着空酒壶,沙哑的嗓子穿透市声:“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喽!”路人只当疯话,笑骂声浪更高。 这年长安闹春瘟,求药的队伍从日出排到日落。老头的手在葫芦里掏摸了半晌,脸色渐渐古怪。终于,他抖了抖那油亮的大葫芦,“啪嗒”一声,只滚出一粒丹丸落在掌心。 那丹丸非金非玉,却迸出灼灼光华,映得老头枯皱的脸庄严如神像。满街霎时死寂。 “百多年啦……”他声音轻得像叹息,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头,“老朽葫芦里的药,白送的、贱卖的,救过的人比渭河沙还多。可叹!可叹!”他托着那粒光丸,指节微微发抖,“竟无一人——肯花一个钱,买这粒救命的药!” 话音未落,老头抬手将光丸拍入口中! 轰然一声,平地腾起七彩云气,氤氲如沸。众人被强光刺得闭眼,再睁眼时,云霞正袅袅散入青空。老头立处空空荡荡,唯余一粒金砂似的丹丸残屑,在青石缝里幽幽一闪,旋即被风吹散。 满街死寂,只余药葫芦滚在尘埃里,葫芦口还萦绕着一丝清苦药香。那“土馒头”的咒言,此刻如冰锥刺进每个看客的骨髓。原来老头骂了一辈子的“药”,正是世人避之不及的死生之悟——千金散尽时,方知最贵的仙丹,不过是你生前未曾俯身拾起的那点清明。 5、半粒仙丹 唐穆宗年间,尚衣奉御严士则卸下锦袍玉带,常布衣芒鞋钻入终南山。这日端午采药,林深苔滑,竟一脚踏空滚落深涧。待他挣扎起身,四野苍茫,随身干粮早已散尽。算算脚程,此地距长安城怕有五六百里之遥。 腹鸣如雷之际,忽见松竹掩映处露出几角茅檐。烟萝封径,唯余一线幽痕。士则连叩柴扉无人应答,从篱隙窥见一人仰卧石榻观书,神态闲逸如卧云霞。他推门而入,惊得那人起身整衣。 士则伏拜自陈迷途绝粮之苦。隐者问罢长安近事,又询天子年号,闻是穆宗在位,竟叹:“自安史乱起避居此间,不想人间甲子如梭。” 士则腹中雷动,再拜乞食。隐者引至洞后石灶,撮起一把莹白玉屑投入瓦罐,须臾异香蒸腾。士则连吞三碗玉屑饭,饥火顿消。隐者忽正色:“君本宦海浮舟,强登仙岸反成祸事。速去!”话音未落,士则瞥见灶角半粒赤丸,鬼使神差攫入袖中。 出洞未行百步,身后轰然巨响!急回头,哪还有茅屋松竹唯见飞瀑自千仞绝壁垂落,水沫如雪。方才石灶位置,白浪翻涌成渊。 士则冷汗透衣,袖中赤丸灼灼发烫。忽闻樵歌,循声出山,竟见樊川村落炊烟袅袅——分明才离长安两日,城中却已换了文宗年号!更奇的是,他自此厌弃膏粱,每日清水粗粝,反觉神清气爽,步履如挟风云。 宰相卢钧素慕玄道,闻其奇遇,特荐为梓州别驾。严士则白发飘飘赴任,年已九十。建溪百姓但见新刺史日日布衣巡野,常倚老松摩挲怀中半粒赤丸。任满周岁,官印悬于堂上,孤身直入罗浮云雾深处。 又十几年,江南节度使韦宙遣人寻访。探子回报,士则仍在罗浮山中,面若六十许人。大中十四年春,建安刺史严某赴任过境,浙东观察使萧邺特设桂楼宴请。满席珍馐,士则唯饮清酒三杯,箸不沾腥。烛光映着他掌中半粒丹丸,赤光流转如血,又似一点未烬的尘缘。 世人皆道严士则袖得仙缘,却不知那半粒赤丹灼他袖管数十载。玉屑饭的余香早已散尽,唯此残丹如心头明镜:仙凡之隔,不在云泥路远,而在人心贪嗔一线间。他携半粒而去,恰留半粒予红尘——原来真正的飞升,是懂得悬一丝仙缘在指尖,却任其映照此生跋涉的沟壑与晴光。

玄幻奇幻推荐阅读 More+
再次重生的皇帝

再次重生的皇帝

南希月歌
上一世,撒加在王座之上,自焚而亡!这一世,撒加目光所及,皆为帝国之疆!
玄幻 完结 69万字
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

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

海森堡里薛定谔的猫
逼格版: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监下,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自天清帝-皇太极立国,以少御众,则称清天,以清天代青天(东方之天),以万鹰之神掩神龙,自此爱罗一族(黄金族)掌握东方权柄。清立300载,神龙隐匿,百家断层,天下昏乱不已,大清王朝早已被腐败吞噬,西方列强群狼环伺,此正值存亡之秋。说人话版:穿越蒸汽清末(完全不同的世界,情况类似
玄幻 连载 118万字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科技+玄幻+文抄公前世出生在文学世家的杨皓白大学毕业后却从事科学研究,因一次蓄意的车祸而死亡,死后穿越到了玄幻宇宙中的苍澜星。为了活下去的杨皓白凭借前世的诗词积累进去了整个苍澜星的最强的宗门——蕴道诗院,并成为圣子。进入诗院后,杨皓白在经历过心魔后,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以文修心,以理求道。杨皓白企图以科学之道来修炼,并用科学来解释玄幻世界中的万物,并创造科技武器,如科技战衣、高达、二向箔,来变
玄幻 完结 118万字
天书战记

天书战记

大吉
他本只是一个喜爱探险,喜爱华夏古武,喜爱收集古玩的大学生,偶然所得的一块玉牌却让他成了人类启蒙之书的最后一任传承者,并被传送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玄幻 连载 10万字
不想当大师兄后我开始听到心声

不想当大师兄后我开始听到心声

三上川
萧临原本以为自己会顺风顺水、平平静静的过完一生,直到那天,总是发布一些钓鱼摘花日常任务的系统忽然发布了一个辞去大师兄职责的任务,而本就有些当腻了宗门大师兄的萧临找上了自己的师弟师妹时,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能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着闭口不言、一脸冷漠的二师妹……萧临:?看着闭口不言、眺望远方的三师弟……萧临:?看着闭口不言、眼神却状似无意的暼向自己腹部的四师妹……萧临:?看着闭口不言、闭目静悟
玄幻 完结 133万字
玄天战神

玄天战神

子午时
刚来异界的楚原饿的头晕眼花,错把神兽当烤肉……一吃错成千古恨,一夜之间他变成全大6最有潜力修成战神的绝世天才,无数美女投怀送抱,无数基友前仆后继,各大门派世家倾..
玄幻 完结 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