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降维打击!
富婆收割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李恪并未放过长孙无忌,反而趁热打铁,抛出了另一个重磅炸弹: “复式记账法,乃事后核算、明察秋毫之眼。” “然,治大国如烹小鲜,经商亦如用兵!” “岂能只有事后查验,而无事前之谋划” 李恪顿了顿,道: “故而!” “儿臣这《商号治理增效手册》中之第二条核心要义,便是预算制度!” 预算 李世民和殿内群臣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预算这个词对他们来说,不算完全陌生,朝廷每年也要做度支计划。 但他们理解的“预算”,更多是一个粗略的花钱计划,或税收预估。 “儿臣所言预算制度,绝非诸位叔伯所想之简单的‘花钱计划’。” 李恪摇头道:“它是一套完整的、缜密的、环环相扣的管理系统!” “其核心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句话: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 “三位一体,形成闭环!” “事前规划!” 李恪伸出一根手指:“在每个工程或某个时间段之初,各部门根据过往经验、市场预测、生产计划!” “详细编制下一阶段的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需明确来源,玻璃杯预计售出多少琉璃屏风能卖几架售价几何” “支出预算则需细化到每一项:采购多少河沙、碱粉支付工匠多少薪俸窑炉维护需多少银钱甚至笔墨纸砚耗费几何” “收入、支出,皆需列出明细,上报核准!” 这话一出,房玄龄再次眼神发亮,茅塞顿开。 长孙无忌等人则微微蹙眉,觉得太过繁琐。 “然……预算绝非报完,便束之高阁!” 李恪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加重:“重中之重,在于……事中控制!” “预算核准后,便是铁律!所有开支,必须严格按照预算项目与金额执行!” “超支” “需另行申请,说明缘由,经严格审批!” “结余” “亦需说明!” “如此一来,每一文钱的流出都在计划与控制之内,避免了随意开支、滥用公款!” “若发现某项支出连续远超或远低于预算,则需立刻排查原因,是预算不准还是其中有鬼” 听了“事中控制”的概念,李世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爆闪。 他太清楚底下那些衙门,是如何变着法子花钱、巧立名目报销的了! 若真能严格控制,能给朝廷省下多少钱 “最后,便是事后考核!” 李恪伸出第三根手指,完成了这个闭环: “工程结束,或时间段终了,需将实际经营结果与最初预算进行比对!” “哪些项目超支了” “为何超支是计划不周还是执行不力” “哪些项目节省了” “是管理得力还是偷工减料” “哪些收入未达预期是市场变化还是销售无能” “皆需一一分析,形成报告!并据此,对相关部门及负责人进行奖惩!” “完成预算甚至节省预算者,重赏!严重超支或未达目标者,重罚!” 李恪环视全场,掷地有声地做出总结: “如此,预算制度便将商号所有人的利益,与商号的整体利益牢牢绑定!” “人人心中有目标,花钱有尺度,做事有责任!” “再辅以复式记账法进行精准核算,双管齐下,何惧贪腐滋生” “这……这……” 这一次。 不止是房玄龄,就连之前提出反对的长孙无忌,都彻底失声了。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管理方法”了。 这是一套严丝合缝、逻辑自洽、将人性与利益算计到极致的“统治术”! 它不仅仅适用于一个商号,甚至完全可以套用到整个国家的财政管理、乃至官员的政绩考核上去! 事前规划! 事中控制! 事后考核! 三位一体! 每一个环节都如精密的齿轮,紧紧咬合,形成一个无法挣脱的闭环系统! 在这套系统面前,以往那些粗放式的、依赖个人道德和自觉的管理方式,显得何其落后与可笑 李世民再次拿起那本《商号治理增效手册》,翻到关于预算制度的那几页。 看着上面条理清晰的流程图和说明文字,心中的惊骇已然无以复加。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吏治清明、国库充盈、轻松掌控庞大帝国的康庄大道! 这么高深的学问,真是恪儿想出来的东西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房玄龄等重臣!显圣值+2000!】 殿内群臣也被这套现代管理理念,冲击得心神摇曳,久久无法言语。 什么叫降维打击 这就是降维打击! 双方的认知,压根就不在一个知识层面上! 李恪看着众人,微笑道:“除了复式记账法、预算制度外,《商号治理增效手册》上,还罗列出了其他一系列管理方法!” “譬如:标准化操作流程、项目进度表、检查清单、审计抽样方法、五问法……等等!” “这些方法或工具,技术门槛低,操作起来不难,但实用价值非常高!” “有了它们,将大幅提升我大唐的行政效率!” 说到这里,李恪看向沉默的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语气轻松的问道: “长孙大人,您现在还觉得,管理一座商号,只需要找些善于经商之人,然后掌管全局即可吗” 李恪这句轻飘飘的反问,如同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长孙无忌脸上。 甘露殿内,所有人的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神色各异,不尽相同。 与秦王殿下给出的这些管理法子相比,长孙无忌的手段明显粗陋太多。 根本没有可比性! 长孙无忌脸色变幻不定,嘴唇哆嗦着,很想找出几句话来反驳。 他想说纸上谈兵,想说太过理想,想说这些东西施行起来必困难重重…… 然而。 这些话到了嘴边,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长孙无忌不是愚笨之人,恰恰相反,他能屹立朝堂多年而不倒。 凭借的正是远超常人的政治嗅觉和洞察力。 他比在场绝大多数人更加清楚,李恪提出的这些方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陛下是什么人 是立志要做千古一帝,开创一个前所未有之盛世的雄主! 他岂能看不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力量 长孙无忌几乎可以断定,陛下势必会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方法! 最初,可能只是在户部、工部这些直接管理钱粮物资的务实部门试行。 一旦这些部门尝到甜头,这些方法就会像种子一样,迅速传播开来。 从中央到地方,从财政部门蔓延到吏部、兵部、甚至礼部…… 最终,在整个大唐的土壤中深深扎根,蔓延到全国各地州府县衙。 它们会彻底改变大唐的组织方式、运作逻辑! 再强行反对,非但无法阻止,反而会暴露自己的短视,惹得陛下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