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炸春卷
一把绿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卷黄灿灿的,顾不上拿筷子,伸手拿了一个,刚出锅的春卷,烫手! 方糖迫不及待地将春卷丢进嘴巴里面,表皮酥脆,内里火热烫嘴! “发发发发发!”方糖嘴不断地张着,烫的跳,也没有吐出丁点儿春卷。 终于一根春卷下肚,方糖立即吃了一口马兰头,冰凉微咸的味道,方糖终于缓了过来。 “差点没被烫死!” 原本的一碗白粥加上凉拌马兰头,有些小缺憾,现在又多了一碟炸春卷,方糖顿时觉得完整起来。 春卷晾凉之后,外表酥脆里面温软,吃到口干之时,来一口白粥顺顺喉,中间辅佐几口鲜灵的马兰头拌香干。 人生美事。 手机上传来周阿姨的电话铃声。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喂,周阿姨有什么事情吗” “小方呀,之前你说的那个野菜可以卖十块钱一斤,你在哪边查到的呀”周阿姨问道。 其实方糖也没有怎么查,只是在外卖软件上看了一下,一小把约摸三百克的荠菜就要十五元。 外卖软件上的菜一般都偏贵,如果到实际的菜市场的话,应该就是十块钱左右。 “我在外卖软件上看的。” “小芳我跟你说,阿姨有个想法,我们想趁着这段时间去雷泽边上,挖一些野菜出来卖,你看这个有没有搞头” 挖野菜,卖 方糖略微思考,从外卖软件上看,下单野荠菜跟马兰头的,都非常的多,还往往不到中午的时间,就已经售空了。 而且梧州春天就有吃野菜的习俗,刚刚自己炸吃的油炸荠菜春卷,酥脆爽口,感觉也非常的不错,野菜在梧州是有市场的! 方糖脑瓜子灵光一闪,有搞头! 第七份工作,卖野菜! 选定的地方是横街,一条老街,近些年来商业化程度很高,两边的商铺都被租了出去,价格跟它的商业化程度一样高。 以至于本地人都挤不进去,只能够退而求次,去了隔壁巷子重新开了一个本地人新横街。 周阿姨是连夜去挖的野菜,坐最早的一班地铁,跟方糖来了横街。 本来方糖以为,自己坐了最早一班的地铁,来到这里,横街靠近地铁口的地方,应该没什么人,结果已经有了几个爷爷奶奶,将蛇皮袋铺在他们的面前,摆上了水淋淋的蔬菜,鲜红诱人的西红柿,带着透明芒刺的黄瓜…… 周阿姨跟方糖来回转了一圈,忙不迭也找了个地方,将自己的蛇皮袋铺了下来。 那些新鲜的马兰头、荠菜、枸杞头……被周阿姨一一分类,用小皮筋扎的整整齐齐放在面前。 周阿姨还带了两个小马扎,方糖也坐了下来。 起得早的老人,已经出现在此时的新横街上。 三三两两的,不断的打量着面前的蔬菜。 刚才转一圈的时候,方糖就留意观察了。 卖蔬菜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她们这种新鲜的野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很快就来了客人。 挎个小菜篮子的小老太,头发发白,说话则是标准的梧州方言,换而言之,方糖听不懂。 “侬这个枸杞头,多少钱呢” “十五块钱一斤。”周阿姨说道。 “太贵了!我买半斤,七块钱怎么样”小老太不断地翻动着周阿姨面前的枸杞头。 周阿姨倒吸一口凉气,看了一眼小老太挥了挥手,“今天第一份生意,讨个吉利吧!” 小老太见周阿姨松了口,喜上眉梢。 称了半斤,美滋滋地将枸杞头放在了自己的菜篮子里面。 方糖凑了过来,“我们的价格已经比超市的低很多了。” “开门红,小姑娘。”周阿姨笑了起来。 野菜卖的比想象中还要顺利的多,刚刚过十点,二十斤野菜就全部卖空了。 周阿姨不会用二维码,方糖将自己的支付软件上面的钱全部清空,专门做了一张收款的二维码。 两个人凑到一起,短短四个小时,账面上就多了三百六十五块钱,不算收的现金。 周阿姨搓了搓手,喜上眉梢。 “哎呀,有搞头的呀!” 方糖想到的却是,每天半夜去挖野菜,凌晨四点半去赶第一班地铁,老一辈真的是气血足! “几天都这样,吃不消的,周阿姨。” 周阿姨咂了咂嘴,“哎呀,挖野菜不用担心,反正你也没有多大……嗯用处。然后挖野菜的地方,还靠着地铁,你晚点起床,然后带我!” 暴击! 被嫌弃了。 方糖缓缓道:“阿姨,我担心你的身体。” “不用,我准备收收其他人的野菜,谁会自己大半夜去挖野菜!” 方糖愣在原地,周阿姨过来,拍了拍方糖的肩膀,“小方,年轻人脑子要活络一点!一个人挖野菜,得挖到什么时候啊还有忘了跟你说了,今天赚的我们四六分分账,有问题不” “没问题。” 方糖无非是起了个大早,陪周阿姨来卖,能得四,那已经是占大便宜了。 此外,方糖觉得自己真的是浅薄了。 周阿姨看了一会儿方糖,忽然笑了起来,“要不是现在,时代更换的太快了,你们年轻人不一定能够赚钱,赚得过我呢! 想当年在80年代的时候,我嫁给那个倒霉鬼,那时候经济已经放开了,我就跟他说要出去做生意,做生意!他跟中了邪一样不肯做,自己不肯做还不让我做,胆小鬼。 我那跑出来的几十块钱,硬生生攒了好久。” 见周阿姨又谈到了过去的事情,方糖也问道:“这么多年他们就没有找到您吗” “怎么找他能够以什么身份来找我”周阿姨冷笑一声,“说不定,死哪个沟里面去了!” 随后周阿姨看向远方,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神十分凝重。 “不要太纠结于过去的事情,会让你无法继续往前走。” 周阿姨缓缓说道,说完又是看着方糖,笑道:“哎呀,城里面来都来了,走,阿姨请你吃面!” “梧州面不咋地。” “这家店不错的,鱼汤面,好吃的很!” 鱼汤面在团结桥下面,离新横街不过一里多,骑公共自行车,一会会就到了。 店面门口是中式风格,雕花门窗,八仙桌长条凳,摆在大厅。 大厅之中另外有一个小房间,半开门窗,透过去看见几个阿姨正在忙活,热气腾腾。 旁边墙上,一溜儿的木牌子,上面写鱼汤面,西红柿鸡蛋面…… 周阿姨要了两碗鱼汤面,与方糖坐了下来。 周阿姨道:“这家面条要等会儿,鱼汤都是每天现熬,现在还没有好呢!” 方糖也不着急,两人靠在椅子上眼睛眯了起来。 早上起得太早,她困得不行。 听到一阵轻微鼾声,睁开一只眼睛,周阿姨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自己只不过起了个大早,周阿姨可挖了大半夜的野菜,到了这个时候,肯定累极了。 看来什么事情也不是好做的。 方糖也睡了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闻到一股鱼汤鲜味,方糖起来迷迷糊糊的,情不自禁地咂吧咂吧嘴,睁开眼。 就看见一阿姨系着蓝围裙,将一大碗鱼汤面放在方糖面前,“省的我叫了。” 周阿姨笑着道:“忙的早饭都没吃,饿得慌!吃面吃面!” 方糖拿着筷子,搅和几下,奶白色的鱼汤,顺着面条,稀里哗啦进了辘辘饥肠之中。 温热鲜美! 几口下去,头顶微微出汗,或许是因为加了胡椒粉的原因,略微辛辣,绝不腥膻。 跟平常吃的梧州面,真是太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