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的小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婆婆头七刚过,公公就迫不及待地翻出了那个绿挎包,说要去找他的白月光初恋。 五十年来,他的微信头像一直是那个破旧得掉渣的军绿挎包,刺眼地提醒着所有人,他心里住着另一个女人。 作为儿媳,我鄙夷他的薄情,却又忍不住好奇,陪他踏上了寻人之旅。 跨越千里,我们找到的,却只是一座冰冷的坟墓。 看着墓碑前那张黑白照片旁,站着的、眉眼酷似公公的中年女人,我心头巨震,却只能善意地撒谎:“卞阿姨说她过得很好,让您别惦记。” 公公闻言,长长舒了一口气,眼底却翻涌着我看不懂的、无尽的失落。 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生。 然而,就在我们返回老家,整理婆婆遗物时,却在她的樟木箱子最底层,发现了另一只一模一样的、却崭新如初的绿挎包,里面有一张泛黄的纸条…… 婆婆的字迹清晰可见: “你的念想,我替你保管了一辈子。现在,物归原主。” 如遭雷击的我,猛地看向那个跟随公公五十年的旧包——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能让两个女人,一个铭记一生,一个等待一生 而那个与公公容貌酷似的女人,究竟是谁婆婆她知道吗这个家,这看似平静的湖水下,到底埋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往事与秘密 --- 头七的绿挎包 婆婆下葬后的第七天,也就是俗称的“头七”,家里还弥漫着香烛和悲伤混合的味道。 照片上,婆婆依旧笑得温婉,仿佛还在操心着公公的茶杯里要不要续水,晚饭的菜是不是咸了。她伺候了公公一辈子,临了,也是因为操心公公雨天收不收衣服,从凳子上摔下来,再没醒过。 灵堂的挽联还没撤,白色的“奠”字刺得人眼睛生疼。我们一家人,我、丈夫李建军,还有小姑子李建红,都穿着素服,围坐在客厅,商量着后续的事情,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唯独主角之一的公公,张德顺,不见了踪影。 “爸呢”建军皱着眉,四下张望,“这刚烧完回头香,能去哪儿” 建红红着眼圈,哑着嗓子说:“我刚才好像看见爸回他屋了,说是……找点东西。” 找东西这节骨眼上,找什么东西比陪着刚走的婆婆更重要我心里掠过一丝不解,但没说出来。公公和婆婆的感情,在外人看来是相敬如宾,但只有我们自家人知道,那更像是婆婆单方面的付出和坚守。公公的心,像一口深井,我们从未真正探到底。 正想着,里屋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接着是公公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他出来了。 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东西。 我们的目光瞬间都被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个军绿色的挎包,款式极其老旧,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那种单肩斜挎包。帆布材质,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洗得发白,边缘磨损得厉害,甚至能看见里面褐色的经纬线。最醒目的是,挎包盖子上,用红色的线绣着一个模糊的、五角星的轮廓,颜色也早已褪去。 这个包,我们全家都太熟悉了。 五十年来,公公的微信头像,一直都是它。 是的,一个破旧得几乎可以进博物馆的绿挎包,就那么固执地占据着他网络社交身份的一隅。为此,建军没少跟他置气,觉得丢人,觉得晦气,尤其是不明就里的亲戚朋友问起来,建军都觉得脸上臊得慌。婆婆在世时,倒是从未对此发表过意见,只是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她盯着公公的手机屏幕,眼神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不是怨恨,倒像是……一种认命了的悲哀。 此刻,公公紧紧攥着那个挎包,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他脸上没有多少丧妻的悲恸,反而有一种异常的、混合着紧张和迫切的神情,像是要去完成一件酝酿已久的大事。 他走到客厅中央,目光扫过我们,最后落在建军身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建军,给你买张票,我出趟远门。” 我们都愣住了。 头七,按照老规矩,逝者的魂魄可能会在这一天回家看看,亲人需要守在家里,避免冲撞。公公虽然不是特别迷信的人,但一向注重规矩,这个要求,太反常了。 “爸”建军猛地站起来,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您说什么呢今天是什么日子您忘了您要去哪儿有什么事不能等妈过了‘七七’再说” 公公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脸上那些深刻的皱纹,在白色节能灯的光线下,显得更加僵硬。他举起手里的绿挎包,像是举起一面旗帜,又像是举着一个证据。 “我去找卞玉兰。”他吐出这个名字,干涩,却异常清晰。 卞玉兰。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涟漪。我知道她,不,我们全家都知道她。她是公公心口的朱砂痣,是婆婆婚姻里若有若无的参照物。是那个绿挎包真正的主人,是横亘在公公婆婆五十年婚姻里,一道看不见却始终存在的裂缝。 婆婆尸骨未寒,灵位前的香火还没断,他竟然就要拿着这个象征着对另一个女人念念不忘的信物,去找她 一股寒意顺着我的脊椎爬上来。 “爸!”建红尖叫起来,声音里充满了不敢置信和愤怒,“您疯了吗!我妈才刚走!您怎么能……怎么能这样!”她哭了起来,为母亲感到不值。 公公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固执的坚决。“我等了五十年了。”他喃喃道,更像是在对自己说,“再不去,就真的……来不及了。” 他的目光有些涣散,仿佛透过我们,看到了五十年前的时光。 建军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为了那个什么卞玉兰您为了她,连我妈最后这点体面都不给了吗这五十年,我妈对你怎么样,你心里没数吗她伺候你吃,伺候你穿,给你生儿育女,临了走了,头七都没过,你就急着去找你的老相好你让我妈在地下怎么合眼!” 话很难听,但句句在理。连我都觉得公公这事做得太不地道,太薄情。 公公被儿子连珠炮似的质问激得有些恼怒,他提高音量:“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买不买票不买我自己去买!”说着,他就要往门外走。 “爸!”我赶紧站起来,拦在中间。眼看一场家庭大战就要爆发,婆婆若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该多么伤心。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儿媳,有些话建军和建红能说,我不能。而且,看着公公那副近乎偏执的样子,以及他手里那个承载了五十年光阴的破旧挎包,我内心深处,那股属于写作者的好奇心,不合时宜地、却又无比强烈地冒了出来。 五十年的执念。 一个让男人铭记半辈子的女人。 一段尘封的往事。 这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爸,”我放缓了声音,试图安抚,“您先别急。现在交通方便,去哪里都很快。只是,今天毕竟是妈的头七,规矩咱还是要讲一点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明天再去或者,您告诉我卞阿姨大概在哪里,我陪您去” 我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公公。 建军猛地瞪向我,眼神里全是“你添什么乱”的责备。 但我没理他,只是看着公公。我知道,阻止一个固执了一辈子的老人,硬碰硬是没用的。而且,我也确实想看看,那个让公公魂牵梦萦了五十年的卞玉兰,究竟是何方神圣。婆婆的一生,是否真的活在一个看不见的影子里 公公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他看着我,似乎在判断我的话有几分诚意。 “你……陪我去” “对,我陪您去。”我点点头,“建军单位忙,建红孩子小,脱不开身。我时间自由些,陪您去,路上也有个照应。您年纪大了,一个人出远门,我们都不放心。” 这话半真半假。不放心是真的,但更多的是,我想亲眼见证这个故事,想解开这个困扰了这个家很多年的谜团。我想知道,是怎样的感情,能跨越半个世纪,在妻子尸骨未寒时,就让一个老人如此不顾一切。 公公沉默了,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绿挎包,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上面褪色的五角星,良久,他抬起头,像是下定了决心: “好。你陪我去。去……北边,黑河。” 黑河。中国最北端的城市之一,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一个听起来就充满距离感和年代感的地方。 事情就这么近乎荒唐地定了下来。 建军和建红虽然极力反对,但看我态度坚决,公公又铁了心,最终也只能妥协。只是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建军一晚上没再跟我说话,我知道他生我的气,气我没有和他一起反对,反而“助纣为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就和公公出发了。 公公依旧紧紧抓着他那个绿挎包,仿佛那是他的全部身家性命。坐在去机场的车上,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眼神空洞又专注,仿佛已经飞到了几千公里外,飞到了五十年前。 而我,看着身边这个沉默倔强的老人,和他怀里那个刺眼的绿挎包,心里五味杂陈。 这趟旅程,究竟会揭开怎样的真相是对一段刻骨铭心爱情的追寻,还是对一个女人五十年婚姻的无情嘲讽 飞机呼啸着冲上云霄,载着我们,也载着一段沉睡了半个世纪的故事,向北,再向北。 北上的列车与沉默的往事 去黑河没有直达的飞机,我们先飞抵哈尔滨,然后需要转乘一趟绿皮火车,完成最后一段旅程。 选择火车是我提议的。飞机太快,快得让我觉得会错过很多铺垫;而且,我私心里觉得,这种慢悠悠、充满年代感的交通工具,更适合开启这样一段追溯往事的旅程。 公公没有反对。或者说,他的全部心神,早已不在此处。从出发开始,他就异常沉默,大部分时间都望着窗外,手里始终攥着那个绿挎包,像是握住唯一的浮木。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夏末秋初,窗外是大片即将成熟的金色麦田和墨绿色的森林,天高云淡,景色开阔,却化解不了车厢内凝固的沉闷。 我试图找些话题。“爸,黑河……现在变化应该很大吧您当年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公公缓缓转过头,眼神没有焦点,过了好几秒才仿佛从遥远的回忆里挣脱出来。“啊……那时候,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他声音沙哑,“都是土路,木头房子,江那边……看得清清楚楚,老毛子的兵在巡逻。” “您和卞阿姨,就是在那里认识的” 提到“卞玉兰”三个字,公公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被一种更深的情绪笼罩。他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挎包,用指腹一遍遍描摹那个褪色的五角星。 “嗯。”他应了一声,惜字如金。 “那时候,你们是……知青”我小心翼翼地猜测。公公的年龄,以及黑河这个地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火红又混乱的年代。 公公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只是更紧地抓住了挎包,指节泛白。 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火车轮子撞击铁轨的、单调重复的噪音。 我知道,我可能触碰到了他不愿意回忆的某个部分。那个年代,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青春和热血,更可能伴随着苦难、分离和无法言说的伤痛。 “这个包……对您很重要吧”我换了个相对安全的话题,目光落在那抹刺眼的军绿色上。 这一次,公公的反应更明显些。他轻轻地把挎包拿到身前,放在膝盖上,像抚摸情人一样,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 “是啊……”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那气息里带着半个世纪的尘埃,“那时候,物资紧缺,这么个挎包,可是好东西……能装干粮,装书,装……念想。”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含在喉咙里。 “是您……想送给卞阿姨的”我鼓起勇气追问。 公公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有温柔,有追悔,有痛楚,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羞涩,出现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显得格外让人心酸。 “嗯。”他又应了一声,这次带着更明显的情绪波动,“那时候……胆子小,顾虑多……没送出去。” 没送出去的定情信物。 所以,他珍藏了五十年。所以,他的微信头像,是它。所以,在婆婆去世后,他第一时间把它找出来,带着它,要去完成五十年前未竟的“赠送”。 我忽然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为公公这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执念,也为婆婆那看似圆满实则充满缺憾的一生。 “那……婆婆她知道吗”这个问题脱口而出,问完我就后悔了。这太残忍了。 公公猛地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什么,像是愧疚,又像是被戳破秘密的慌乱,随即又迅速垂下眼皮,盯着挎包。 这一次,他沉默了更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回答了。 火车在一个小站临时停车,短暂的喧嚣过后,是更深的寂静。 “……知道。”他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木头,“她……什么都知道。” 她知道。 她知道丈夫心里装着另一个女人。 她知道这个破旧的绿挎包意味着什么。 她知道他五十年来,从未真正放下。 可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闹,依旧日复一日地操持着这个家,把丈夫儿女照顾得妥妥帖帖,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是一种怎样的隐忍和悲哀我无法想象。婆婆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温婉而坚韧的,此刻,却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到了黑河,我们怎么找卞阿姨您有她的地址吗或者联系方式”我换回实际的问题。 公公从挎包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小口袋里,摸索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边缘已经磨损发毛的纸条。他小心翼翼地展开。 纸条上,用蓝色钢笔水写着一行地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能辨认:“黑河市爱辉区xx街道xx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似乎是一个名字:“卞秀云”,后面打了个括号,里面写着“(玉兰之女)”。 卞秀云玉兰之女 我的心猛地一跳。公公不仅知道卞玉兰可能在哪里,甚至还知道她可能有一个女儿这个“”,又表明他并不确定。这个信息,他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有联系还是说,他只是通过某些渠道,辗转打听到的 疑问越来越多。 公公把纸条递给我看,然后又像宝贝一样折好,放回原处。“很多年前……托人打听的。”他含糊地解释了一句,不肯再多说。 火车继续向北,窗外的景色越发苍凉。大片的白桦林,树干笔直洁白,像列队的士兵。天空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蓝。 公公又开始望着窗外发呆,这一次,他的嘴角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憧憬般的微笑。 而我,看着他那张布满沟壑的侧脸,和紧紧护在怀里的绿挎包,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我忽然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卞玉兰,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情绪。是好奇,是同情,还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埋怨她的存在,让另一个女人付出了一生,却似乎从未真正拥有过丈夫的心 黑河,就在前方。 卞玉兰,就在前方。 答案,似乎也在前方。 寻找与失落 抵达黑河时,已是傍晚。这座北国边城,带着一种与南方城市截然不同的疏朗和安静。俄式风格的建筑夹杂在现代化的楼宇之间,诉说着历史的变迁。空气清冷,呼吸间带着松针和江水特有的凛冽气息。 公公显得有些激动,又有些近乡情怯般的紧张。他站在火车站广场上,四处张望,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陌生和茫然。五十年,足以让一个地方变得面目全非。 我们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打车前往。 那条街道还在,但名字已经改过。周围的平房大多已经拆迁,盖起了整齐的居民楼。我们找到的“xx号”,是一个老旧但不算破败的家属院,门口挂着社区服务中心的牌子。 公公看着那陌生的门牌,眼神里的光一点点黯淡下去。他拿着纸条,的手有些发抖,反复核对着,嘴里喃喃自语:“是这里啊……应该是这里啊……” “爸,别急,年代太久远了,地址可能变了。我们进去问问社区的工作人员。”我扶住他的胳膊,能感觉到他身体的微微颤抖。 社区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我们说明了来意,想找一位叫“卞玉兰”的老人,大约七十多岁,以前住在这附近。 “卞玉兰”大姐在电脑上查询着,又翻看着厚厚的户籍登记册,摇了摇头,“我们这片,没有叫这个名字的老人。您是不是记错了或者搬走了” 公公急了,凑上前去,指着纸条上的地址:“就是这里,没错!爱辉区xx街道xx号!她以前就住这儿!麻烦你再好好找找!” 大姐又仔细核对了一遍,还是摇头:“老先生,真没有。这个地址对应的老住户,大部分都拆迁搬走了,分散到各处了。而且,您这名字……确定没错吗会不会是同音字” “没错!卞玉兰!下官的卞,玉石的玉,兰花的兰!”公公的语气带着一种执拗的焦灼。 我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有些不忍,对大姐说:“大姐,麻烦您再看看,有没有一个叫‘卞秀云’的大概五十岁左右我们打听的消息说,她可能是卞玉兰女士的女儿。” “卞秀云”大姐重复了一遍,再次在电脑上搜索。这一次,她似乎找到了什么,鼠标停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我们,眼神里带着一丝同情和欲言又止。 “卞秀云……有这个人。她确实是原来住这一片的老住户的女儿。不过……”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你们找她……是有什么事吗” 公公一听有门,立刻激动起来:“对对对!卞秀云!她是卞玉兰的女儿吧我是……我是她妈妈以前的朋友,从南方来的,想……想看看她们。” 社区大姐看了看焦急的公公,又看了看我,轻轻叹了口气:“卞秀云女士的母亲,确实叫卞玉兰。” 公公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对!就是她!卞玉兰!她在哪儿住在哪儿” 社区大姐的脸上露出了更加明显的同情神色,她沉默了几秒钟,才缓缓说道:“老先生,您……来晚了。” 来晚了 简单的三个字,像三根冰冷的针,扎进公公的耳膜,也扎进了我的心里。 公公脸上的激动和期待,瞬间凝固,然后像破碎的瓷器一样,片片剥落。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卞玉兰老人……”社区大姐的声音低沉下去,“去年冬天……已经去世了。” …… 去世了。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全员火葬场,真嫡女连祖坟都扬了

全员火葬场,真嫡女连祖坟都扬了

山楂酒桃
真假千金+宅斗虐渣+全家火葬场+绝不原谅侯府千金楚珠珠出生时被掉包,在外任人欺凌,被接回府后,全家发誓会千倍万倍爱她。可假千金说她偷窃,兄长直接当着众人剥了她衣服;假千金一落泪,爹娘就摁着她的头跪下赔罪…最后,她被断腿囚禁在荒院,自生自灭。楚珠珠掀桌了。什么血浓于水,全部滚蛋。冷漠狠心的兄长,她弃若敝履,偏心眼瞎的爹娘,她一刀两断,三心二意的未婚夫,她视若无物。撕开假千金真面目后,她决绝离去,爹娘
都市 连载 46万字
特种兵重生:这一世都是我的

特种兵重生:这一世都是我的

三疯成九
[都市重生]+[玄幻]+[特种兵]+[爽文]林羽重生归来,勇斗邪教,探寻身世之谜,入商海下南洋。在波谲云诡中崛起,于跌宕起伏的局势中开启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都市 连载 40万字
重生女配:至尊医仙

重生女配:至尊医仙

南烟雨
突然穿成男主NP文中的恶毒女配,她表示深深的忧桑。本想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却逼得她奔上欢快的逆袭大道。得先祖传承,捂仙府空间,傍炮灰男配的大腿,共同笑看原男主..
都市 完结 230万字
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

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

多余的多余
二十一世纪的女画家遭遇车祸,穿越到七十年代一个村姑的身上,果断放弃渣男。一次落水被人所救,流言四起,男人为负责,娶了秦雨柔。众人都以为唐工程师娶个村姑,没想到,这个村姑长得美,会画画,还会做润肤霜,伤药,这是娶了个宝贝呀!
都市 完结 120万字
我的大佬妻子

我的大佬妻子

云霂涵
杨钰涵救母心切,父亲要挟让刺杀唐明鹤,爱恨情仇的感情,当为母亲拿解药时爸爸的小三把妈妈杀了,杨钰涵为了替母亲报仇,报复父亲及小三一家人和唐明鹤的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查出了背后的人真正的目的,接替了母亲的科研药物研究成了坏人忌惮的存在。和唐明鹤放下芥蒂、情感,一起携手为正义联盟,最后修成正果,成为一对夫妻
都市 完结 144万字
西幻:我在圣骑眼中竟是万人迷

西幻:我在圣骑眼中竟是万人迷

玉赤阳
亡灵法师云魏,误打误撞契约了沉睡数百年的骑士艾萨克。可对方的仇敌,竟是信徒遍布大陆的光辉之主。……云魏有一个深埋心底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关于他的取向。但他那优雅又酷帅的从者,却总是没有边界感:厌食了,会给他准备餐点。夜深了,会拉他一起泡澡。天冷了,会提议抱着他入眠。忍无可忍的云魏终于向艾萨克摊牌,果不其然,在对方脸上看到了尴尬的慌乱。云魏冷笑,暗自坚定了要终止契约的念头。然而他不知道,对方担心的却
都市 连载 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