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金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钢水奔腾,热浪灼人。江凛(李刚)紧盯着炉火,汗水沿着额角滑落,在下巴处汇成水滴,瞬间被高温蒸发。左小指那道早已愈合的伤痕,在灼热的气流中隐隐发烫——不是共鸣,而是某种生理性的刺痛,提醒着他此刻身处何等险境。 "取样!"王师傅的吼声穿透机器的轰鸣。 江凛一个箭步上前,动作精准地接过取样勺。就在钢水舀出的瞬间,他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不是依靠什么超自然感知,而是多年战场生涯磨砺出的、对细微异常的敏锐直觉。这炉钢水的颜色、流动性,甚至飞溅的火花形态,都与前几炉有着极其细微的差别。 "这炉火候把握得不错。"他不动声色地将样品倒入模具,对身旁的王师傅说道。 王师傅抹了把汗,盯着奔流的钢水:"邪门了,今天这炉特别顺。老张刚才还说,配料明明跟昨天一样..." 样品被送去快速分析。结果回来时,连经验丰富的王师傅都愣住了:"碳硫比这么稳这不科学啊!" 工友们一阵欢呼,认为是自己技术过硬。只有江凛眉头微蹙——这种"异常稳定",在狂热的生产氛围中反而显得格外可疑。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对手在测试某种新的干扰手段,或者,是生产体系中某个环节出现了他们尚未察觉的漏洞。 "博士!发现新的数据异常模式!"研究员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三号初轧机近三日的坯料检验数据,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阶梯式跃升'。" 林深快步走近,凝视着那些被标记出来的数据点:"解释。" "这些数据的波动不符合正常的生产误差分布。看这里——"研究员放大时间轴,"每次质量指标的提升都发生在夜班交接后的两小时内,提升幅度精确控制在质检标准的临界值附近。这太规整了,像是...有人在精心微调。" "找到规律了吗" "正在建立模型。初步判断,篡改可能发生在数据汇总环节。对方很狡猾,不是粗暴地修改最终结果,而是在抄录、统计过程中进行渐进式优化。" 林深眼神锐利:"重点监控三号初轧机的数据流,特别是夜班时段。尝试逆向推演篡改发生的具体环节。另外,比对同期其他车间的数据,看看这是孤立事件还是系统性渗透。" 他转身看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对"阿瑞斯"装备信号的模拟分析结果。"单人时空传送装置...更先进的数据篡改技术...看来这次对手准备得相当充分。" 鞍钢 废弃仓库据点, 阿瑞斯站在"米诺陶"控制台前,冰冷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屏幕上,代表三号初轧机数据流的曲线正按照预设模型平稳上升。 "第一阶段渗透完成度87%。"他对着通讯器汇报,声音毫无波澜,"目标区域数据质量'提升'已引起基层注意,但被归因于技术改进。" 通讯器那头传来"普罗米修斯"低沉的声音:"不要低估对手。'银狐'的失败证明他们很擅长从细节中发现问题。" "正在处理。"阿瑞斯切换屏幕,调出九号平炉的数据,"这里出现了一些计划外的波动。有个叫李刚的新工人,似乎对生产异常特别敏感。" "排查他。" "已经在进行。"阿瑞斯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同时启动了b计划:通过工会系统散布'技术革新典型'的经验,将数据异常合理化。" 他关闭通讯,走向仓库角落的操作台。那里摆放着一套特殊的装备——不是外骨骼,而是一套精密的信号拦截和数据分析装置。作为"潘多拉"的王牌,他擅长的不只是武力破坏,更是这种悄无声息的数据战争。 苏晴(苏梅)借着统计生产进度的名义,在初轧机车间仔细勘察。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夜班的质检记录总是格外"整洁",而白班的记录则相对杂乱,更符合实际生产情况。 "赵大姐,"她找到相熟的记录员,"夜班的张师傅做事真仔细,你看这记录多工整。" 赵大姐撇撇嘴:"他啊,最近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检出来的坯料合格率特别高。要我说,就是运气好..." 苏晴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个信息。当她经过初轧机的控制台时,脚步微微一顿——控制台侧面的接口面板有极其细微的磨损痕迹,像是最近被频繁打开过。 "苏梅同志,有什么事吗"车间主任注意到她的停留。 "没什么,"苏晴露出职业性的微笑,"就是在想,这么好的设备,要是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就好了。" 她转身离开,心里却已锁定目标。篡改的源头,很可能就藏在这个车间里。 当晚,江凛和苏晴在约定地点碰头。 "三号初轧机的夜班质检员张师傅嫌疑很大。"苏晴汇报,"控制台接口有被动过的痕迹。" "九号平炉的异常可能是在测试篡改手段。"江凛分析,"对手很谨慎,先在小范围试水。" "下一步怎么办硬闯控制室太冒险。" "等。"江凛目光沉静,"等他们自己露出马脚。这么大的行动,不可能永远天衣无缝。"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融入鞍钢庞大的阴影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一个数据点都可能是突破口,每一次异常都暗藏杀机。左小指的伤痕隐隐作痛,提醒着江凛——这一次,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第5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