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涅盘”项目的初步成功,如同在丹堂乃至整个灵溪宗投下了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让所有人看到了科学丹法在修复与再生领域的无限潜力。然而,凌皓的研发触角并未停留在疗愈,而是迅速转向了另一个关乎修士即时战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领域——灵力恢复。 这一日,研习社的课程聚焦于《灵力补充体系的优化与革新》。凌皓手中拿着两枚丹药:一枚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回灵丹”,鸽蛋大小,色泽淡蓝,散发着浓郁的灵气波动;另一枚则是灵溪宗丹堂自己生产的、经过“纯净丹”标准改良后的回灵丹,体积稍小,色泽更纯,杂质更少。 “回灵丹,修士搏命、历练、闭关之必备。”凌皓开口道,“其原理简单粗暴:压缩蕴含高浓度灵气的药力,服下后瞬间释放,冲刷经脉,快速补充耗损的灵力。” 台下众人点头,这是常识。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凌皓话锋一转,将那枚普通回灵丹扔进丹析仪。 检测结果投射出来: 【灵气释放曲线:陡峭尖峰型。】 【峰值灵气浓度:超高,易对经脉造成冲击感,俗称‘噎得慌’。】 【有效持续时间:极短(约十至三十息)。】 【灵气利用率:低于40%,大量灵气因瞬间过载而来不及吸收,逸散浪费。】 【后续乏力期:由于灵力瞬间抽空又瞬间灌满,身体调节机制会导致短暂(约百息)的灵力运转晦涩期。】 “简单来说,”凌皓总结道,“传统回灵丹,就是‘一时猛,三秒男,完了还虚一会儿’。在需要持续、稳定输出灵力的场合,或者面对车轮战时,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因那短暂的乏力期而陷入危险。” 台下响起一片心有戚戚焉的附和声。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组队下山历练、围剿妖兽的弟子,对此体会最深。往往一场恶战,磕了好几颗回灵丹,灵力条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打得别提多别扭了。 “而我们的纯净版回灵丹,”凌皓又将自家产品放入丹析仪,“通过提纯工艺,去除了杂质,减轻了经脉负担,灵气利用率提升到了55%左右,但…” 检测结果出现: 【灵气释放曲线:依旧是陡峭尖峰型,只是峰值稍低,持续时间稍长一点点。】 【本质问题未解决!】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更根本的革命。”凌皓在黑石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缓释”。 “祖师真法中,早有‘细雨润物,久旱甘霖’优于‘暴雨倾盆,水土流失’的记载。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灵气的总量,而是灵气释放的速率和模式!” “其目标,是让回灵丹的灵气,像绵绵春雨一样,持续、稳定、温和地释放出来,让身体能够从容不迫地充分吸收利用,避免冲击,避免浪费,避免乏力期!” “这就是——缓释技术!” 台下众人眼睛一亮!这个概念直观易懂,且直击痛点! “凌大师,如何才能做到‘缓释’”有弟子迫不及待地问。 “原理并不复杂,核心在于‘控制’。”凌皓解释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路径:” “1. 膜控型缓释:将高浓度的灵气核心,用一层特殊的、半透性的灵植胶膜包裹起来。这层膜允许灵气缓慢地、匀速地渗透出来。膜的厚度、材质、孔隙率,决定了释放的速度。” 他展示了一个小小的、包着一层透明薄膜的丹丸模型。 “2. 骨架型缓释:将灵气成分分散在一个多孔的、难溶性的灵材骨架中。灵气需要通过骨架的曲折孔道慢慢扩散出来。骨架的材料和结构,控制着释放速率。” 他又展示了一个像是微缩海绵结构的模型。 “3. 脉冲式缓释:更高级的技术。通过设计,让丹药在服下后先快速释放一个‘启动剂量’,快速提升灵力水平,解除燃眉之急,然后转入平稳的缓释阶段,维持灵力稳定。这需要更精密的复合结构。”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能根据服用者实时的灵力消耗速率,智能调节释放速度,实现‘按需供给’。”凌皓最后补充了一句,描绘了一个近乎梦幻的未来图景。 台下已经彻底听入了迷。原来一颗小小的丹药,内部结构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项目组命名为‘长续航’!”凌皓雷厉风行,立刻抽调人手。 “长续航”项目组的实验室里,画风再次变得奇特。 各种灵植胶、多糖、脂质材料被尝试作为包衣膜。 多孔陶瓷、特殊处理的灵木炭、甚至纳米级的灵丝纤维网被制作成骨架结构。 微型激光雕刻机(灵能版)被用来在丹丸内部雕刻微流道,尝试实现脉冲释放。 测试方法也很直接:将各种试验品放入模拟人体环境的“体外释放度测定仪”中,实时监测其灵气释放曲线。 失败依然是主旋律。 包衣膜破裂、释放太快变回普通回灵丹。 包衣膜太厚、释放太慢甚至不释放成了石头蛋子。 骨架结构坍塌、灵气锁死… 脉冲时序错乱,该快的时候慢,该慢的时候快… 阿土再次成为了关键的“体内数据监测员”。他需要服用各种缓释试验品,然后进行标准化的运动(运行一套固定的法术程序消耗灵力),同时身上连接着监测设备,记录实时灵力水平变化,为优化释放曲线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过程是痛苦的,有时灵力补充跟不上消耗,累得像死狗;有时缓释失效,灵气突然爆发,撑得经脉胀痛…但阿土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这项技术一旦成功,对宗门所有弟子都意义重大。 经过无数次调整配方、优化结构、测试反馈… 终于,第一代“缓释回灵丹”诞生了! 采用了相对成熟的“膜控型”加“骨架型”复合技术。外观与普通回灵丹无异,只是稍微硬一点点。 凌皓再次召集众人,进行对比测试。 一名弟子自愿上台,先服用一颗传统纯净回灵丹,然后开始运行法术。 监测玉壁上,他的灵力曲线瞬间飙升到顶,然后几乎同样快速地开始下跌,不到三十息就跌回原位,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乏力期,灵力运转明显晦涩。 “感觉…像被猛地推了一把,然后又猛地被拉回来,有点晕…”那名弟子喘着气说。 接着,他休息恢复后,服用了一颗“缓释回灵丹”,再次运行同样的法术。 这一次,玉壁上的曲线截然不同! 服用后,灵力水平以一个平缓的坡度稳步上升,没有明显的峰值,大约五十息后达到一个较高的平台期,并在这个平台期稳定维持了足足一刻钟!之后才非常缓慢地开始下降。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冲击感,也没有乏力期! 运行法术的弟子一脸惊喜:“感觉…感觉就像背后有一个稳定的灵气泉眼,在源源不断地给我补充!一点都不觉得吃力!还能再战三百回合!” 数据对比,无比鲜明! 【传统丹:峰值高,持续时间短,利用率低,有乏力期。】 【缓释丹:峰值平稳,持续时间极长,利用率预估提升至85%以上!无乏力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长续航’项目组的成员们激动欢呼! 缓释回灵丹立刻投入生产。虽然因为工艺复杂,成本比传统回灵丹高了五成,但其带来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首批缓释回灵丹优先配给了经常需要外出历练和执行任务的戒律堂弟子和外出历练队伍。 效果立竿见影! 几天后,一队刚从山下剿灭了一窝难缠的“风影狼”回来的戒律堂弟子,兴冲冲地跑到丹堂来,个个精神抖擞。 “凌师!您这新回灵丹神了!”队长激动地汇报,“那帮风影狼最擅长的就是车轮战和消耗战!以往我们打得很辛苦,回灵丹磕得跟吃豆子似的,还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次不一样了!一颗缓释丹下去,灵力稳稳的!持续输出!硬是扛住了它们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最后把它们活活耗死了!弟兄们伤亡率大大降低!” “这才是持久战该有的样子!” 另一个经典的战例是:两名实力相当的弟子在擂台上切磋,本来打得难分难解,其中一人突然磕了一颗普通回灵丹,灵力瞬间回满,猛攻一阵,但很快陷入乏力期,被对手抓住破绽反击。 而另一人,则不慌不忙地磕了一颗缓释回灵丹,灵力平稳回升,虽然瞬间爆发力不如对方,但胜在持久稳定,最终稳稳地拖垮了对手! “续航!这才是王道啊!”观战的弟子们恍然大悟。 很快,宗门内掀起了一股“续航流”的风潮。弟子们不再追求瞬间的爆发,更注重灵力的平稳和持久。战术风格都为之悄然改变。 缓释回灵丹变得一丹难求,甚至成了硬通货。弟子们私下交易,都愿意用更多的普通回灵丹或者灵石来换一颗缓释丹。 丹堂趁热打铁,推出了不同释放速率的“型号”:标准缓释型、快速启动型(脉冲式)、超长续航型(释放更慢但更持久)…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凌皓看着这一切,知道科学丹法又一次切中了修士的核心需求。 他拿起一枚缓释回灵丹,若有所思。 “稳定的能量供给…持续的生机支持…” “这对于那位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承受剧烈波动的青岚宗大小姐来说,或许比猛药更重要。” “也许,‘超长续航型’的改良版,配合流质营养,可以作为她身体机能维持的‘基础背景支撑’…” 科学的思路,总是相通且可以迁移的。 他调整了前往青岚宗的行装清单,加入了大量各种型号的缓释回灵丹和相关的缓释技术材料。 或许,这场即将开始的诊疗,本身就是一场需要极致“续航”能力的持久战。

玄幻奇幻推荐阅读 More+
左手封魔

左手封魔

哎呦小韩
心魔,所有符文师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人为了得到一只排行榜上的心魔,不惜牺牲千万人性命。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大逆..
玄幻 连载 317万字
学界精英

学界精英

月亮女神
同窗的青年才俊,一个来自繁华都市,一个出身贫寒农家, 登顶之旅崎岖坎坷,学术殿堂绝非净土, 知识精英们的世界同样..
玄幻 连载 8万字
召唤法则之无穷

召唤法则之无穷

海鲜锅锅
名为琼的空间,流传着一部召唤法则,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出现各式各样不同的召唤方式。人们借着法则的力量通过收集灵魂的碎片召唤出来自不同空间的神魔..
玄幻 连载 12万字
神级开箱系统

神级开箱系统

午夜咖啡
心情不好,开个箱;运气不佳,开个箱;诸事不顺,开个箱。一切都会变好的
玄幻 连载 77万字
至尊仙朝

至尊仙朝

暗黑茄子
我们的头顶是满天仙佛,脚下是阴界鬼神,更有无数仙门修士纵横天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个世界上,凡人如同蝼蚁。所以,我不做凡人!
玄幻 完结 348万字
神罚战歌

神罚战歌

命宿太阴
佩必书怀揣着大多数宅男的幻想,穿到了西方魔法世界,在剑与魔法之间,他自信的举起了眼前的长剑,振臂高呼:男人就该流汗!他记得曾经有人这么说过。与绝大多数的穿..
玄幻 连载 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