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林墨沉迷于图书馆,如饥似渴地为工坊汲取“料性本源”与“力之规仪”的养料时,发动机研究小组的李老师也办妥了所有手续。一份盖着红印的正式文件下发到土木系并通知了林墨本人,他算是被特批,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该科研项目组的编外成员。 小组里除了负责人李老师,还有三名正式成员:两位大三的学长——性格沉稳、擅长理论计算的张军和动手能力强、负责实验台搭建的赵海;以及一位大四的学长、小组的实际带头人、主要负责整体协调和论文撰写的孙志远。 林墨作为大二学生,年级最低,但他因是夜校考上,实际年龄与几位学长相差无几,倒是避免了被当做“小学弟”看待的尴尬。 第一次小组会议在汽车楼一间腾出来的小办公室进行。李老师热情地向三位高年级学生介绍了林墨,尤其着重强调了他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木工手艺。 张军和赵海好奇地打量着林墨,态度友善中带着一丝审视。孙志远则表现得更为持重,与林墨握手时语气平静:“欢迎加入,李老师夸你手艺好,你做的发动机模型真是漂亮,希望以后合作愉快。” 任务分配很快明确下来。课题组正在攻关一种新型汽油机的缸内气流组织优化问题,涉及复杂的进气道和燃烧室形状设计。 孙志远负责理论分析和计算,张建军辅助进行仿真,赵海负责改造试验台和传感器布置。 而林墨的任务,就是根据孙志远他们画出的设计图纸,快速、精准地制作出各种不同方案的进气道和燃烧室木模,以便后续翻制砂型进行铸造成型,或者直接连接到透明实验段上进行流场观测。 “林墨,”李老师指着黑板上复杂的二维图纸和三视图,“我们的设计迭代很快,可能三五天就出一个新方案。你需要尽快理解图纸,把它变成实物。精度是关键,尤其是这些过渡曲面,直接影响到气流效果。有没有问题” 林墨仔细看着那些线条,脑海中已然开始构建三维形态,他点点头:“没问题,李老师。我会尽快熟悉。” 于是,林墨在研究小组的角色就此确立——一个极其重要却又相对单纯的“模型匠人”。他不需要参与深奥的燃烧理论讨论,也不必烦恼复杂的实验数据解读,他的战场就在那间熟悉的工作室,对手就是图纸和木头。 这对林墨而言,反而成了一种“放松”。相比于在图书馆啃读那些深奥的理论着作,将清晰的工程图纸转化为实体模型,几乎成了他技艺的某种“实践应用”和“休息”。 他精湛的手艺和对尺寸、曲面的极致把握,使得他制作出的木模不仅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甚至比图纸要求的精度更高。 孙志远等人最初还心存疑虑,但在拿到第一个木模,检测后发现其光洁度和型线精度远超预期后,彻底服气了。课题组的设计迭代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李老师喜不自胜,连连称赞林墨是小组的“福将”。 林墨也乐在其中。通过制作这些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模型,他直观地感受到了“形”如何影响“流”,如何影响“力”,这与他正在学习的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知识隐隐呼应,互为印证。 而且,小组提供的标准、规范的工程图纸,本身也是一种极好的学习资料,让他对现代工程制图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便是十月。国庆节到了,学校放假三天。秋高气爽,四九城也多了几分节日的气氛,虽然物资仍不丰富,但人们脸上总算有了些轻松的笑意。 林墨回了四合院。母亲程秀英张罗着要给他补补。林墨笑着安慰母亲,说学校伙食还行。假期第二天,他见天气晴好,便提议带弟弟林贤和妹妹林巧出去走走。林贤上了中专后愈发稳重,林巧则是欢呼雀跃。 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地,林墨便带着弟妹去了附近的信托商店逛逛。这里依旧是老样子,各种旧家具、旧衣物、旧物件琳琅满目,带着岁月的痕迹。 林巧对一面镶着贝壳的旧梳妆镜很感兴趣,林贤则在一旁翻看旧书。林墨自己则习惯性地在旧家具和工具区域流连,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老物件上有些精巧的榫卯或独特的工艺。 就在他们闲逛时,旁边两位老者的闲聊声飘入了林墨耳中。 “……听说了吗前几天晚上,工商和公安联合行动,动静可不小!” “咋没听说!我们胡同老刘家那小子,就想拿他爹留下的旧怀表换点粮票,让人逮个正着!表没收了,还罚了款,差点给拘留了!” “唉,这年月……现在风声紧得很,说是要彻底刹住这股‘歪风’!鸽子市都快没人敢去了,抓着一个就罚!” “可不是嘛,以后这私下换东西的路子,怕是彻底断了……” 两位老人压低的声音里带着心有余悸和无奈。 林墨心中微微一凛。虽然“周墨”的身份早已金盆洗手,最后一次交易也处理得干净利落,但听到这消息,还是让他下意识地提高了警惕。政策的缰绳正在收紧,过去那种混乱的、基于生存本能的地下物资流动,正在被强力取缔。 他又陪着弟妹逛了一会儿,给林巧买了那面她喜欢的小镜子,给林贤买了两本旧的工程技术书籍。但心里的那丝疑虑并未散去。 将弟妹送回家后,林墨找了个借口出门。他骑上车,凭着记忆,穿街过巷,来到了金牙孙有福之前居住的那片区域。 越是靠近,那种莫名的预感越是强烈。周围的街坊似乎一切如常,但又仿佛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和安静。 他来到孙有福那座小院前。院门紧闭着,但仔细看,门上的锁已经换了一把新的、更结实的铁锁。透过门缝往里看,院子里空荡荡的,以前堆放的那些杂物破烂都不见了踪影,显得异常干净,甚至有些荒凉。 这时,旁边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老太太端着盆水出来,警惕地打量了林墨一眼。 他听到了有人跟老太太搭腔问了一句:“大妈,跟您打听个事儿,原来住这院的孙有福孙大哥,是搬走了吗” 老太太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摆手,压低声音说:“快别打听他了!这人摊上事儿了!前几天晚上让穿制服的人给带走了!说是倒腾东西,数额巨大……这院子都给封了,听说要充公呢!你可别说是来找他的,惹麻烦!”那人听到这话赶紧离开。 说完,老太太像是怕沾上什么似的,赶紧退回院里,关上了门。 林墨站在原地,看着那紧闭的院门和那把新锁,沉默了片刻。 孙有福果然还是出事了。是在最后一次交易前就被盯上了还是在处理那七成粮食时分赃不均被人捅了出去亦或是他之前太过招摇,早就埋下了祸根具体原因已无从知晓。 但结果很清楚:这条曾经为林墨带来了巨额原始积累和珍贵木材的暗线,连同它的中间人,已经被连根拔起,彻底斩断。那个贪婪又带着些市井狡黠的金牙孙,恐怕很难再出现了。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更添几分萧瑟。 林墨最后看了一眼那小院,转身骑上车,毫不留恋地离开了。这条暗线的终结,仿佛一个时代的注脚,悄然翻过。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傍晚,程秀英特意多做了两个菜,虽无大鱼大肉,但也是尽其所能,想让孩子们在家最后吃顿好的。饭桌上气氛温馨,林巧叽叽喳喳说着学校里和信托商店的见闻,林贤则显得比平时更为沉默,似乎有心事。 饭后,林巧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林贤犹豫了一下,叫住了正准备回屋看书的林墨。 “哥,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下。”林贤的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郑重。 林墨有些意外,点点头:“好,去我屋里说。” 兄弟俩进了林墨那间狭小却整洁的房间。林贤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哥,我们学校前几天开了毕业分配动员会。虽然因为学制调整,我们这批比预期晚了半年,但老师说,估计年底前分配方案就要下来了,让我们提前考虑意向。” 林墨闻言,神情也认真起来。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在这个年代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他示意林贤坐下:“说说,你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又说了哪些去向” 林贤皱着眉头,显然很是纠结:“老师说,我们这批电力专业的,去向主要有几个:一是国家部委直属的单位,比如水电部、一机部下面的设计院、基建局什么的,但去了大概率是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可能常驻工地,或者处理文书。” “二是四九城本地的单位,比如电力局、供电所、热电厂,能留在城里,工作稳定。” “三是外地的大型项目,比如新安江水电站后续工程、西南大三线建设配套的电厂,那边缺人,机会多,过去可能直接就能参与重要岗位,提拔得快些。”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迷茫:“老师鼓励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学们有的想去外地闯荡,觉得机会大。可我……妈年纪大了,巧儿还小,我有点想留在四九城,但又怕错过了发展机会,将来后悔。” 林墨静静地听着,脑海中飞速结合着自己对后世发展的认知,为弟弟分析起来: “小贤,你能考虑到家里,说明你长大了,有担当。这件事确实要慎重。”林墨声音沉稳,给林贤一种可靠的感觉。 “去国家部委直属单位,起点听起来不高,但平台不一样。在那种地方,能接触到最新的政策、规范、行业动态,眼界开阔。” “就算开始是底层,只要踏实肯干,有机会被上面领导看到,将来无论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都有不错的发展。而且,部委单位通常更稳定,福利待遇也有保障。缺点是可能初期比较枯燥,晋升需要时间和机遇。” “留在四九城地方电力单位,好处是离家近,能照顾家里,工作环境熟悉,生活成本相对低。稳定是最大的优点。但缺点也可能是不够稳定,岗位可能比较固定,晋升空间或许不如前两者大,需要熬资历,或者抓住系统内进修的机会。” “去外地大型项目,就像老师说的,机会多,锻炼人。项目上急需技术人才,容易脱颖而出,确实可能提拔得快。能亲身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是难得的经历和资本。” “但缺点也很明显:条件艰苦,远离家庭,而且项目有周期,结束后何去何从可能又是个问题。未来的变数比较大。” 林墨看着弟弟,总结道:“我的建议是,首选是尽量争取留在四九城。如果能进部委直属单位最好,平台高,长远看有利。其次是本地的电力单位,稳定,能顾家。” “至于外地项目……除非你内心真的有强烈意愿想去历练,或者有非去不可的特殊理由,否则要慎重。妈的身体虽然还好,但毕竟不年轻了,巧儿也需要人看顾。留在四九城,发展未必就慢,稳扎稳打,一样能出成绩。” 林贤仔细听着哥哥的分析,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变得清晰起来。哥哥的分析条理清楚,利弊分明,尤其是对部委单位长远优势的强调,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哥,我明白了。”林贤用力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填报意向顺序了。谢谢你,哥。”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林墨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无论最后分到哪里,记住,踏实工作,不断学习,总是没错的。”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红楼天骄

红楼天骄

醉饮美人膝
红楼如此多娇,引无数男儿竞折腰,贾府四春相争艳,宝钗黛玉竞风流……数风流人儿,还在红楼。穿越成贾琮,利用自己的优势,改变自己的地位,改变贾府的命运,拯救一众金钗,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
军史 连载 269万字
废后为凰

废后为凰

卡多
从丞相千金到一国之后,她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然而从一国之后沦落为阶下囚,不过短短一日。后位被废、亲儿被杀、家族被诛,她侥幸逃生,音容全改,当再次踏进那皇宫高墙..
军史 连载 1万字
收美记

收美记

飞虹上人
顾诚重返十七岁高中校园,前世的种种遗憾,今生定要改写!凭借着十年的记忆与进化生物的能力,顾诚踩着敌人的遍地尸骸,一步步踏上巅峰!绿色能源的新时代,全人类希望的..
军史 完结 187万字
奥特:开局被奥王赐宝

奥特:开局被奥王赐宝

老哥风
(无系统+轻松向+成长流+半无敌)(简介必看)(非爽文,因此评分一般)(不爱看伏笔可以略过本书)(奥特群像)意外穿越到奥特世界的大学生赵天一因为诞生在太阳附近撞上了回家的泰罗,便被他捡回家收成了义子从此,光之国多了一个天才奥特曼——里特罗利在接受了奥王的宝贝后,战斗开始了他的使命和征途都是未知的一切谜团都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揭晓PS:已进入新生代剧情前期迪迦篇章人物塑造方面有埋坑,到达梦比优斯篇章就是
军史 完结 1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