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中医带着“小中医”,成立了地质勘探小队二人组
睁开双眼开启发疯状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洞那片新规划出的区域,在led灯紫红色的光芒下,迎来了它的新生。 许振振将之前从洞口清理出来、已经晾晒过的沙土,与原本的,未开发的土壤仔细地混合、翻耕。 沙土的掺入,使得原本有些板结的土质变得格外疏松、透气。 “爸,这样行了吗” 许振振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看向在一旁指导的许阳。 许阳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混合好的土壤,在手里捻了捻,感受着那松软干燥的质感,满意地点点头: “行了,这土质种花生最好不过了,透气,到时候花生壳干净,果仁也饱满。” 他拿出精心保存的花生种子,开始给儿子示范如何点种。 许振振学得很认真,按照父亲教的间距和深度,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饱满的花生种子埋进疏松的沙壤里。 父子俩默契配合,很快就将这片改良过的土地种满了。 种完花生,许阳擦了擦手,对许振振说: “走,带你看看咱们外头肥堆的怎么样了。” 他叫上索菲亚、战神和暗影来到了山洞外侧那个隐蔽的堆肥坑旁。 许阳拿起靠在一边的长柄铁锹,对许振振说: “这堆肥啊,跟人吃饭一样,不能光闷着,得时不时翻动一下,透透气,里面的好东西才分解得快。” 说着,他用力将铁锹铲入堆肥中,向上翻起。 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却并没有预想中浓烈的臭味,只有泥土和草木灰混合的、略带发酵的气息。 之前覆盖的干沙土和草木灰显然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外头又热又有小风天天吹着,干得快着呢,用不了多久就彻底变成干净无异味的肥料了。” 接下来的几天,许振振每天都会在后洞的种植区和石门外特意选好的肥堆之间来回往返。 后洞稻田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缓苗期后,也已经开始分叶,越来越茂密了。 原本一株株独立清晰的秧苗,仿佛学会了分身术。 在每一株主茎靠近水面的基部,都冒出了一个、甚至两个嫩绿的新芽,它们努力地挣脱出来,舒展成新的叶片。 许母告诉许振振, 以后每一株水稻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稻穗,等到收获的时候,再脱壳就成他们天天吃的大米了。 “吃饭啦!!!” 许振振正在琢磨他的种粮大计,就听到了张月的呼唤。 今天吃的是大碴粥,咸鹅蛋,黄瓜咸菜,萝卜咸菜,蘸酱菜和干豆腐。 经过张母的反复研究,终于将大家心心念念的干豆腐制作出来了。 干豆腐卷上水灵灵的小葱,香菜,还有切成条的黄瓜,配上鸡蛋酱,那叫一个香。 张月特意晾了壶白开水。 “振振,喝点水,酱吃多了咸。” 大家吃过午饭, 许振振就又拿起小锤子去后洞进行他的勘探工作了。 许阳贴着墙壁这里敲一敲,那里又听一听,试图找到哪里有裂缝,哪里有空鼓声音,他尝试着可以找到更大的空间。 张父对着许振振的背影抱着胳膊笑了笑: “这小子,还真有点执着的劲儿。” 接着,他从抽屉里找出了个听诊器送给许振振: “来,姥爷给你个好东西。” 听诊器通过传导,比许振振光用耳朵听可管用多了。 “姥爷,我跟你说,我总觉得既然咱们能开辟出来一个新的空间,就能开辟俩,你看,这又有萤石又有地下河的,绝对不会只有这么大点地方这么简单。” “还有姥爷,我总想去河底好好查查,说不定能找到水的源头。” 张父对许阳的想法很是赞同, 而且,他觉得许阳这敲敲那听听的样子,很有当“老中医”的潜质。 现在山洞里的分工在大家这几年的磨合下已经非常清晰了: 张月许阳负责洞内大部分的维护。 张父主要负责大家的健康问题,连人带畜都归他管,平时不忙的时候有什么各种活儿他都会帮着一起干,比如农活儿,比如做饭,比如山洞内的维修。 许父大部分时间负责山洞内各种电路的维护和维修,以及帮助许母她们做一些后洞内的农活,还有山洞的土窑烤制工作也是许父负责。 许振振主要负责后洞的水力发电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他种出来的各种菜也都要经管,再就是帮着做一些零活,属于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索菲亚一家则是一直负责山洞内,洞外的警戒工作。 因此, 一来二去的, 张父和许振振就成了固定搭档, 一个老中医带着个“小中医”一个带着听诊器一个带着锤子, 没事的时候就在山洞里头敲敲打打, 俨然成立了一个“地质勘探小队”。 为山洞的“新地图解锁”事业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探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