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来自魔王的“恩赐”
星星星空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复燕军大营,深夜。 燕倾城独坐帅帐之中,手里捏着那份刚刚送到的“投资计划书”,俏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那份计划书制作得极为精美,封面用的是最上等的桑皮纸,字体工整,条款清晰,甚至还盖着四海商会的官印。仿佛这不是一份敲骨吸髓的掠夺文书,而是什么慈善机构的援助协议。 但越是这样,就越让人感到讽刺和恶心。 “开放治下所有城镇的自由贸易权......” 燕倾城咬着牙,一字一句地念着, “允许北境商会在任意地点设立钱庄、开办工坊......” “以城镇未来三十年税收作为抵押......” “若违约,北境有权接管相关城镇的一切行政权......” 每念一句,她的脸色就白上一分,到最后,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这哪里是什么投资计划书 这分明是一份比割地赔款还要恶毒的卖国条约! “公主!” 帐帘猛地被掀开,燕文正率领数名宗族元老急步而入,个个面红耳赤,怒火中烧。 “此等屈辱条约,万万不可答应!” 燕文正一把夺过那份计划书,狠狠摔在地上,“顾长生那厮真当我复燕军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不成!” “没错!公主,我等宁可战死,也不愿接受这种附庸式的恩赐!” 其他元老纷纷附和,一个个义愤填膺。 燕倾城看着脚下那份被踩得褶皱的计划书,苦笑一声。 “不答应那你们告诉我,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她指向帐外,声音嘶哑,“外面五万将士,每日消耗粮食十五万斤!我们的存粮只够再撑三日!三日之后呢你们的尊严能当饭吃吗” 众人被噎得哑口无言。 就在这时,老谋士温慕白从帐外缓步走入。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愤怒,反而捡起地上的计划书仔细翻阅起来。 “温先生,您还看那玩意儿干什么”燕文正不满地说道。 温慕白摆了摆手,继续翻看着计划书的条款,眼中逐渐露出惊异的光芒。 “诸位,老夫倒觉得......这份计划书,未必是坏事。” “什么!”众人齐声惊呼。 温慕白将计划书合起,看向燕倾城,声音凝重: “公主,您仔细想想顾长生此举的真正用意。他要的不是钱,甚至不是我们的城池。他要的,是用他的经济体系,来对抗司马景的焦土政策!” 燕倾城凤眸一亮,若有所悟。 温慕白继续分析道:“司马景断我粮道,毁我田地,将百姓尽数迁走,就是要让我们无地可守,无民可依。可若是北境的商路一旦建成,工坊一旦开办,流民便有了活路,我们便有了根基!” “届时,司马景的焦土之策将不攻自破!” 燕文正还想反驳,温慕白却摆手制止。 “老燕,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谈条件的资格吗与其被司马景活活困死,不如赌这一把!” “可是......”燕文正咬牙道,“这等于是将我们的命运,完全交到了顾长生手中!” “我们的命运本就已经在他手中了。”燕倾城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从我们第一次向他求援开始,我们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她缓缓走到案前。 “区别只在于,我们是体面地当他的附庸,还是屈辱地等死。” 在那份屈辱的计划书最后一页上,重重盖下了自己的印玺。 鲜红的印迹,如同滴血的契约,彻底将燕倾城和她的复燕军,绑上了顾长生的战车。 ...... 与此同时,中原大周军营。 司马景正在帅帐中查阅文牍,一名斥候匆忙进帐禀报: “大帅,探得燕倾城已与北境签署贸易协定,大量北境商队正向其控制区进发!” 副将周昂闻言大怒:“司马大人!此乃明目张胆的资敌行为!我军应立即出兵,断其商路!” 司马景却摆了摆手,那张枯槁的脸上竟露出诡异的笑容。 “资敌周将军,你看得太浅了。” 他慢悠悠地放下手中的文牍,声音平静如水: “传我将令,沿途各关卡对北境商队佯装不知。若遇盗匪袭扰商路,便就近清剿。” “什么!”周昂瞪大了眼睛,“大帅,您这是......” “鱼不吃饱,岂会安心待在网中” 司马景的笑容更加阴森,他那双浑浊的眼中闪烁着胜券在握的光芒。 “顾长生以为自己很聪明,想当渔夫。却不知我早已将整片鱼塘的水,抽干了。” “等到他的鱼养得肥肥胖胖的时候,就是我收网的时刻!” ...... 北境与中原交界,商路沿线。 一支支悬挂着四海商会旗帜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车上装载的不仅仅是粮食布匹,更有成套的农具、织布机,甚至还有建造工坊用的砖瓦木料。 苏清颜亲自坐镇边境,指挥着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扩张。 “夫人,第一批物资已经抵达平阳城,当地物价应声而落。原本一斗米要十文钱,现在只要三文!” “很好。”苏清颜满意地点头,“那些工匠呢” “也都已经就位。木匠开始修缮房屋,铁匠开始打造农具,织工开始招募流民。按照这个速度,不出十日,第一座工坊就能投产!” 苏清颜美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北境模式的第一次对外输出。 如果成功,整个天下都将见证北境道路的优越性! ...... 平阳城。 这座曾经在战火中几近荒废的小城,如今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街道上,北境来的工匠们正在修复被战争损坏的房屋。他们动作熟练,效率惊人,往往一上午就能让一座残破的民居焕然一新。 城外的工坊里,数百名原本饥肠辘辘的流民,正在北境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纺织、制陶、打铁等手艺。 他们脸上不再有绝望和麻木,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希望。 燕倾城策马来到城外,远远望着那座冒着炊烟的工坊,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一名饿了三天的孩童,从母亲手中接过一块刚出炉的热饼,那小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比春花还要灿烂。 孩子的眼神,深深震撼了燕倾城的内心。 那是她从小就渴望在自己治下百姓脸上看到的表情——满足、安宁、对明天的期盼。 可讽刺的是,这一切的施予者,却不是她这个“复国公主”,而是那个被她视作生死大敌的顾长生。 “公主......” 身后传来温慕白的声音,老人的语气中满是感慨。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什么叫作。” 燕倾城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正在大口咬着热饼的孩子。 她忽然明白,无论自己心中如何不甘,有一个事实她必须承认: 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件事上,顾长生比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