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太太蹙着眉,接口道:“母亲说的是。只是……我这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她压低了声音,“母亲您想,衡儿前脚刚奉旨进京,后脚宣李春芽进京的圣旨也到了。 如今他们两人都在京城,这御麦又闹出这么大动静…… 难道……这背后,不会是……是衡儿他……” 大太太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老太太的眼神也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婆媳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猜测和担忧。 “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缓缓道,“是衡儿想办法让春芽进的京 他们……他们早就私下有联系,衡儿这是在为她铺路” 大太太愁容满面,无奈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母亲,我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恐怕就是衡儿想的法子。 这孩子,对那春芽的心思,怕是从来就没断过!” 老太太闻言,也长长地叹了口气,靠在引枕上,疲惫的微微闭上眼: “如今看来,这李春芽果然是个有大福运、大本事的。 若不是她那个丫鬟出身……给衡儿做正室,倒也不算辱没了。 唉,只是如今……弘明大师说了,衡儿的姻缘要顺其自然,我们强求不得。 如今看来,也只能由着他们去了。 我只盼着,永嘉王府那边千万不要因此怪罪,不要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才好。” 一想到永嘉王府,老太太就觉得头疼。 大太太见老太太松了口。 她心里还是有顾虑:“母亲,话虽如此,但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干等着吧 我想着,给我父亲写封信去问问,他在京城,总能知道些风声。 问问看,他是否劝过衡儿,衡儿对王府那门亲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咱们心里也好有个底。” 老太太想了想,觉得这主意稳妥。 便点头同意了:“好,你去办吧。信里也替我向你父亲母亲问声好。” “是,母亲。” 大太太应了一声,起身行了个礼,便退出了荣寿堂。 回到自己院里的书房,心事重重地开始研磨提笔。 这封信,关系到儿子未来的姻缘,也关系到林府未来的走向,她下笔格外慎重。 京城的风云,显然已经吹动了老家林府这一池静水。 皇宫里,皇后娘娘自然也听说了京西皇庄御麦大丰收,以及皇上对李春芽厚重赏赐的消息。 她拿着那份关于春芽的详细调查记录,再对比眼前这轰动京城的喜讯,心中已然明了。 她轻轻将记录合上,对身边的心腹宫女感叹道: “好一个‘神农女’! 陛下正在兴头上,对此女寄予厚望,视若祥瑞。 此时若本宫再去提永宁那档子事,岂不是自找没趣 不仅可能惹得陛下不快,说不定还会落个不识大体,甚至……棒打鸳鸯的恶名。” 她摇了摇头,心中有了决断:“永宁那边,暂且先安抚吧。 就说陛下近来忙于政务,不便打扰,让她耐心等待时机。 至于赐婚之事,以后再说。” 她决定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毕竟,得罪一个风头正劲,简在帝心的“功臣”,绝非明智之举。 新官上任的春芽,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心里的那股豪气也更盛了! 管理八百亩官田,这和她之前在扬州管理自家田地,甚至和之前只负责二百亩试验田的感觉完全不同。 夜里躺在床上,她翻来覆去,脑子里想的全是这八百亩地。 “八百亩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求种好一季是一季了。 得想办法,让这地发挥出最大的用处,打出更多的粮食才行!” 她望着帐顶,喃喃自语。 她拼命在记忆里搜寻,忽然,前世在《创新农业》杂志上看到过的一篇文章清晰地跳了出来! 那是关于北方某县镇的农民刘某,创立的“三作三收”玉米种植新模式的介绍。 (这是真实事情,山东广饶县刘某创新的农业新模式:试验田数据显示,冬小麦亩产达1173.53斤,春玉米和夏玉米叠加后,亩均总产超3700斤,较传统两熟模式增产约960斤,实现“吨半粮”(亩产一吨半粮食)目标。??) 文章里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金黄的麦茬地里,春玉米已经长得老高,绿油油一片,行列整齐,生机旺盛。 而最让她心动的是那个数字:亩产三千七百多斤! (明代亩产和现代亩产无法做比,亩产差了几个档次。 小麦亩产只有200斤左右。 水稻亩产不足250斤。 春芽这次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的四石三斗,按明代斤石换算,每石120斤,是516斤。 而现代的小麦亩产800斤左右,高产实验田可达1300斤以上。 玉米亩产1000--1500斤之间,高产实验田可达2000斤以上。 春芽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提高明代亩产。 此方法如果成功,亩产必然会达到一个新高! 而且此方法的确适合在明代推广。) “对啊!” 春芽猛地坐起身来,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北方那个县镇差不多,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传统的种法,就是一年两收,冬小麦和夏玉米。 可这个“三作三收”模式,等于是“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挤在一年里种! 十月份种冬小麦的时候,就提前在麦地里预留出空行,来年四月在空行里种上春玉米; 等五月底六月初小麦收了,立刻在原来种小麦的地方抢种夏玉米。 这样巧妙地安排时间和空间,一块地一年就能收三茬庄稼! “一季小麦,两季御麦……” 春芽越想越觉得可行,心跳都加快了,“要是真能成,这八百亩地打出来的粮食,得比别的皇庄多出多少啊 能给朝廷和百姓多解决多少吃饭问题” 这个念头让她兴奋不已,几乎一夜没睡踏实。 天不亮她就爬起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记忆里的技术要点,仔仔细细地写了下来。 看着写好的“小册子”,她心里有了底。 几天后,趁着林景衡又来皇庄“调研农政”的机会。 春芽在身旁没人时,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地把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和盘托出。 她尽量讲得详细,包括怎么预留种植带,怎么安排共生期,怎么管理水肥。 “林大人,你觉得,我这个想法能行吗” 说完,她抬眼看向他,眼睛明亮。 毕竟这法子太新了,打破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她有点忐忑,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看看他怎么说。 林景衡听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等春芽说完,他眼中猛地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一把抓住春芽的手,激动兴奋: “好!春芽儿,这个想法太好了! 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合情合理! 这要是真能成功,可是造福万民的大功德!”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厨医王妃爱种田

厨医王妃爱种田

不死妖灵
一代女神医穿越成为乡村大土妞,还没来得及适应古代的生活,就与因难产而血崩的母亲一同被丢在乱葬岗,她妙手回春,救回母亲,也使弟弟顺利出生,还顺便得到了一个奇妙的..
都市 连载 381万字
灵动仙途

灵动仙途

辜鸯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各路群雄纷纷割据一方。张骁本跟着师傅调查怪异的命案,却被卷入了修仙大战之中。天地正派的覆灭,上古仙剑的遗失,妖魔鬼怪趁势袭扰人间,而一切的..
都市 连载 313万字
萌宠小厨娘:殿下,碗里来

萌宠小厨娘:殿下,碗里来

两只跳舞的鱼
穿到以武为尊的武林,不会武功的洪小枣表示鸭梨山大,要一点点啃呢还是一点点啃?刀光剑影下正想开溜,就在大侠面前跌了个狗啃屎。说好的山大的鸭梨呢?洪小枣怨念刚起,下绊的人脸上露出一道光风霁月般的笑容来:“兀那女侠请留步。”洪小枣急中生智,脱口而出:“我不会武!”“所以?”“我不是女侠!大侠叫的是别人!”剑尖挑在下巴,几乎就要刺破她的咽喉,洪小枣吓得浑身抖如筛糠:“大大大大大大大大侠饶饶饶饶饶命!”“哦
都市 连载 92万字
全民远征,由我先开始

全民远征,由我先开始

寻一缕微光
历经三年清明梦,方才知晓我是我。神秘的传送门陡然降临,吃人的哥布林怪物从中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全新的武道纪元,正缓缓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将伟力归于自身,征战那神秘的门后世界。然而你我又怎知,这一切不过才刚刚拉开帷幕……
都市 完结 49万字
重生之惊羽

重生之惊羽

暮子轻
她是行走在黑暗中的杀手,更是往生殿新任至尊。生性凉薄,残忍无情。后来她死了,死于一碗“大哥”送来的毒药,死在黑暗中。可能是老天可怜她,让她在阳光下醒来,成了镇国将军府的小“少爷”眉清目朗,风华正茂。重活一世,她发誓不再轻信他人,宰了带着面具的小人,全了少年人未完的心愿。可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份温暖,最终还是被无情击碎。但不一样的是,这次她还有要守护的人。苏家世代为将,都死在战场上,她便领兵符,入朝堂,
都市 连载 90万字
山海月落

山海月落

回龙客
碧环阆苑庞眉叟,绛阙云霄觅仙光。百花抱恨金秋晚,丹桂蒙蒙青玉香。莫言山崎峰又险,尚有人心称公方。可怜世事如云烟,送君东去度归艎。明月沧海空垂泪,神女巫山枉断肠。人生最恨离别苦,一别恩情两茫茫。朔雪破空剑照霜,秋风走马望故乡。三春尽处再回首,不见诸陵烟火彰。
都市 连载 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