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公子对兰香和红杏道:“这玉米和豆子,你们两个多用点心照看。 等将来结了穗子,收成好,少不了你们的赏。” 兰香和红杏一听,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脆生生地应道: “谢公子!奴婢们一定用心,保证看得好好的!” 旁边的仆役丫鬟们看着,脸上也露出羡慕的神色。 果然,又耐心等了两三天,没动静的那几穴依然沉寂。 春芽便让兰香小心地将备用的玉米种子补种下去。 兰香和红杏得了大公子的许诺,伺候这片小地格外上心,浇水、除草,一丝不苟。 玉米苗一天天拔高,叶片变得宽大舒展,杆子也越发粗壮。 套种的大豆在玉米的荫蔽下,也长得青翠茂盛,并没有被压制的迹象。 后院这片小小的“试验田”,渐渐成了府里仆人们茶余饭后爱来看一眼的地方。 大家都好奇,这从未见过的“玉米”,最后真能结出春芽姑娘说的那种金灿灿的穗子吗 期间,大公子和春芽还特意坐车去了趟城郊王庄,看看老王头田里的玉米。 老王头家的玉米地,景象比府里后院的更加喜人。 许是田地更肥、光照更足,又或是老王头几十年老农的经验起了作用。 那玉米长得格外茁壮,叶片又宽又绿,油亮亮的,茎秆粗壮,向上蹿的劲头十足,一眼望去,绿意盎然,长势极为旺盛。 “王老伯,您这玉米种得可真好!比我们府里的还精神!”春芽由衷地赞叹。 大公子也满意地点头:“老把式就是不一样,这地伺候得精心。” 老王头搓着手,笑得憨厚又带点自豪:“大公子和姑娘过奖了,就是按姑娘教的法子,不敢马虎。” 他们的动静引来了附近不少佃户,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片与众不同的庄稼,又恭敬地给大公子行礼问安。 “大公子,春芽姑娘,这……这种的到底是啥金贵物什啊看着可真稀罕!”一个胆大的庄户忍不住问。 “是啊是啊,叶子这么宽,杆子这么粗,瞧着就喜人! 咱们……咱们能跟着种点不”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眼中满是渴望。 春芽见状,立刻抓住机会,用简单明了的话解释: “这叫玉米,耐寒,产量也高。等它结了穗子,煮熟了又香又糯,能顶饱!比寻常粮食更扛饿!” 大家听得眼睛发亮,议论声更大了,都想试试。 春芽和大公子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无奈之色。 大公子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朗声道:“各位乡亲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眼下,这玉米种子实在稀少金贵。 老王头这儿是头一份试种。 等他这一季丰收了,有了更多的种子,咱们再慢慢分给大家种,好不好 总要一步步来,让这好东西,最终家家户户都能种上!” 众人虽然有些失望,但大公子的话在理,也都理解。 目光再次投向老王头那片郁郁葱葱、长势旺盛的玉米地时,那份渴望化作了更深的期盼。 不少人心里都默默念叨:老王头啊老王头,你可得好好种!多结穗子!结大穗子! 来年,咱就指望着跟你一起种这宝贝疙瘩了! 离大公子秋闱只剩四个月了,春芽伺候更加精心。 她会眉眼弯弯地听他讲书院的趣事,会在他苦读疲惫时递上一杯温热的清茶,轻轻替他揉按额角; 也会在他因学业压力紧锁眉头时,讲些无伤大雅的俏皮话,逗得他展颜一笑。 她所有的关注和心思,都系在他的学业、身体和情绪上,仿佛他秋闱中举,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春芽这份全心全意的付出,让林景衡倍感温暖与安心。 他的学业日益精进,在书院里频频得到先生嘉许,成了学子们效仿的楷模。 他心里明镜似的,这份进步,春芽占了大半功劳。 这一年多,从饮食起居的细心照料,到帮他梳理课业、排解烦闷,甚至在他懈怠时不动声色地鼓励鞭策。 春芽为他付出的点点滴滴,他都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大公子心里清醒又清楚,春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让他心底的信念愈发坚定: 无论前路多难,他定要倾尽全力,给她所求的一切安稳与尊重。 对府里的下人,春芽更是出了名的和气。 无论是对管事嬷嬷还是粗使丫头,她说话总是温柔和善,脸上带着笑意,从未因自己是大公子跟前得脸的人就颐指气使。 栖迟院里负责洒扫的小丫头红杏,性子有些毛躁。 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大公子书房一个不算名贵的笔洗,吓得脸色惨白。 春芽正巧进来,见状立刻上前,先是安抚住惊慌失措的红杏:“别怕,人没伤着就好。” 然后利落地收拾了碎片,之后轻声禀告了大公子。 只说是自己不小心碰掉的,替红杏遮掩了过去。 这事悄悄传开,下人们提起春芽,更是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亲近和敬重。 春芽心里拥有的是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 那份属于李晚春的智慧和独立,让她无法将命运完全寄托于他人的承诺,哪怕那人是情深意重的林景衡。 她享受着当下的温情,却也清醒地知道,在这深深庭院里,唯有自己才能真正握住命运的缰绳。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府里的运转,留心着账目往来、人情世故。 甚至在无人时,会偷偷翻看林景衡带回来的邸报,了解外界的动向。 春芽落水以前就是一棵寒风中柔弱的小草。 落水后,她是一株柔韧的藤蔓,一边紧紧依附着大树汲取阳光雨露,一边也在悄然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她要为那不可知的未来,默默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安全网。 转眼到了五月,暖春融融。 林府上下都在为大公子即将到来的秋闱做着准备,气氛也添了几分紧张。 午后阳光斜照,春芽正专注地帮大公子整理书案上散乱的文稿,室内一片宁静。 突然,一阵尖锐的孩童哭嚎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声音由远及近,似乎就在院外廊下。 春芽心头一跳,放下手中的纸张,快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