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正清走到儿子房门口,看着里面那副痴傻的模样,听着老母和妻子的悲泣哭声,心中又是恼怒又是心痛。 他恼怒儿子的不争气,为了个女子竟将自己弄到这步田地,将林家的脸面都丢尽了; 心痛的是好好一个前程似锦的儿子,竟被情字折磨得形销骨立。 他重重叹了口气,拂袖离开,背影显得格外沉重。 大夫又来复诊,号脉后连连摇头,对林正清和两位太太道: “公子身体底子好,风寒已无大碍。 只是这心病……药石只能调理气血,安神固本,却医不了心结。 心病还需心药医啊。” 老太太、大太太更加的心悲无奈,这心病怕是治不了了! 现在全扬州城谁不知道,他的心病,就是那个李春芽。 只有她才能使痴儿回过来神。 怎么办 请李春芽“治病”,就是默许他们的姻缘。 作妾可以,正室绝对不可能! 可李春芽心比天高,容不得妾室,衡儿又在全扬州城人面前立誓绝不纳妾。 如今因为招亲,弄的满城风雨,她们对李春芽只有恼恨,别说正室,就是作妾,也绝是不可能的。 一个丫鬟出身,得了一点势,就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公开招亲,还大言不惭不能纳妾,要爬到男人头上! 此女子怕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吧 简直就是一个“疯女人”,谁敢娶躲还来不及呢。 可是不请李春芽,衡儿这病……怕是难好啊…… 老太太、大太太心悲,又是一顿哭泣,周围服侍的众人跟着默默垂泪。 与林府的悲声哭泣不同,李府显得异常安静。 春芽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依旧每日去试验田查看玉米的长势,去店里核对账目。 只是她的话变得更少了,常常对着账本或秧苗出神,眼下淡淡的乌青显示着她夜不能寐。 往日那双灵动的眼眸失去了神采,变得沉寂如水,人也肉眼可见地清瘦了一圈,衣衫都显得有些空荡。 她刻意回避着任何与林府相关的消息。 兰香和红杏有时想把打听到的大公子的情况告诉她。 刚起个话头,就被她淡淡一句“别人的事,与我们无关”堵了回去。 两个小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更加细心地照顾她。 林大太太看着儿子一日日消沉下去,眼看离吏部规定的上任日期越来越近,她不由心急如焚。 这天,在荣寿堂,林大太太请过安后,忧心忡忡的和老太太说起衡儿的事。 “母亲,您看衡儿这样下去可怎么好 若是一个多月后他还这般模样,如何赴京上任 与王府的亲事自然是想都别想了,衡儿的大好前途可就全毁了!” 大太太说着眼泪扑簌簌的就下来了,声音里尽是无措的恐慌。 老太太面色凝重,这些她何尝不知。 老太太捻着佛珠,沉声道:“春芽那丫头招亲,衡儿去闹,闹得满城风雨,沦为笑谈。 林家的脸面这次是丢大了! 但如今计较这些已是无用,最要紧的是治好衡儿的病!” 她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明天我亲自带着衡儿去城外的天宁寺烧香祈福! 求佛祖菩萨保佑,让衡儿快点清醒过来! 那天宁寺的方丈弘明大师是有德高僧,或许能有办法。” 大太太一听,立刻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泪,连忙道:“儿媳随母亲一同去! 只要衡儿能好起来,让儿媳在佛前跪上一天一夜,也心甘情愿!” 老太太看着她,重重叹了口气:“唉,冤孽!真是冤孽啊!” 第二天一早,两辆马车载着老太太、大太太以及神情呆滞的林景衡,一起驶出了林府,朝着城外的天宁寺而去。 正如林正清所预料的那样,探花郎当众被拒一事,成了扬州城近日最火爆的谈资。 各个茶馆酒楼、街头巷尾热烈上演着八卦热潮。 “啧啧,真是没想到啊,林探花那样的人物,竟然被一个皇商之女当众拒绝了! 还是在她招亲的擂台上!” “听说林探花当场立誓,一生一世一双人,家里都听那李乡君的! 就这样,那李乡君都没答应!” “这李乡君也太不识抬举了吧 探花郎啊!将来是要做翰林老爷的! 她一个商户女,虽有一个乡君头衔,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啊,是林府太太先前瞧不上人家,逼得人家招亲。 林探花又来得太晚,伤了人家的心了!” “我看里头肯定有隐情! 那李乡君不像是不明事理的人,种出御麦,可是大功德的!” “再有什么隐情,也不能让探花郎下不来台啊! 这下好了,两人都成了扬州城最大的笑话了!” “唉,也是可怜了林探花,一片痴心。 你们听说了吗那林探花回去就病倒了,人都痴傻了……” 各种流言蜚语,有同情,有鄙夷,有猜测,纷纷扬扬,好不热闹。 张氏和李安同样为女儿的状态忧心不已。 看着春芽日渐消瘦,沉默寡言,张氏心疼之余,又有些迷信的担忧,怕女儿这场风波会影响了李家的运势和福气。 她便对李安提议:“老爷,我看芽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人也憔悴,运气怕是也会受影响。 要不……我们去天宁寺烧烧香,拜拜佛吧 求菩萨保佑芽儿能渡过这一关,将来……能觅得一桩安稳的姻缘。” 李安虽然不太信这些,但看着女儿的样子,也是心疼,便点头答应了。 两人一起去劝春芽。 春芽毫无兴趣,直接拒绝。 张氏好说歹说,甚至情急之下道:“芽儿,你就当是为了春义想想好不好 你去去晦气,说不定运势好了,对春义将来的前程也有好处呢 娘求你了,就跟我们去一趟吧” 春芽听到母亲把弟弟都搬出来了,心中一阵发凉,只得无奈的点头同意。 于是,李府一家也乘马车前往天宁寺。 就在林府的马车刚抵达寺院门口不久,李府的马车也停在了山脚下。 春芽一下车,就看到了林府那熟悉的马车和候在车旁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