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不能入口。我们可以另寻他法。” 春芽踱了一步,整理着思路: “其一,可询问老农或工匠,是否可将霉变不甚严重的陈粮与泥土、草料混合沤制,充作田肥,增加地力。 其二,若是霉变严重已无法利用的,最稳妥的办法是寻一处远离水源和民居的僻静洼地,深埋处理,以免污染水土或被人误食。 虽然看似浪费,但总好过酿成后患。” 春芽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着大公子: “至于置换新粮所需的银钱,或许可另寻他法 或由官府贴补部分,或由几位参与此事的商家共同让利分担 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并非李家一己之责。 再者,用安全的新粮置换,仓官们交出的是隐患,得到的是实惠和安稳,他们也应知足。” 大公子凝视着春芽,眼中的赞赏逐渐化为一种更深沉的钦佩。 他从未想过这些,历来的惯例被她一语点破其中隐患。 “如此以来,”春芽接口,“等朝廷来购时,官仓早已堆满新粮。 爹爹只需做种粮生意,不必涉足赈粮这趟浑水,也避免了用霉粮制食的罪过。” 她猛地抬头,“可王庄村收成根本填不满官仓!” 大公子眼中赞赏愈盛:“聪明!所以——” 他故意拖长调子,眼看春芽急得蹙眉,才笑着揭秘, “父亲八月就派人去福建找番商,订了五千石番粮。 据说里头还夹带了些叫‘番麦’的新奇种子。 你不是说过玉米也叫‘番麦’吗这批粮食里就有玉米。” 算脚程,月底就能到瓜洲码头。” “可那是番商的陈粮!”春芽脱口而出, “在海上颠簸久了,潮湿闷热,做种出苗率怕是不足三成!或许也有些许霉变问题。” “所以要掺着咱们王庄的新粮种用啊。” 大公子眨眨眼,笑得意味深长。 “三成咱们的新种,带上七成南洋番粮。 灾民今年就能有吃的,明年地里也能有收成。 总比纯吃发霉的官仓陈粮强多了。 至于部分霉变的可以事先剔除,况且……” 他压低声音,“番商这批货,是拿淮盐引兑的。” 春芽倒抽一口凉气。 盐引!这才是大老爷真正的筹码。 用扬州盐课的利益交换,替朝廷解决北方的饥荒,每一步都踩着官场规则的悬空钢丝上。 她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发冷,又有些庆幸。 原来在她盯着田间穗子,想着灾民的疾苦时,父子俩早已布下这么大的一盘棋局。 而幸好,在霉粮处理这关键一步上,她及时阻止了一个可能酿成大错的“惯例”。 “那……”春芽声音发涩,“为何定要脱籍” 大公子笑意淡去, “因为皇商不能是奴籍。” 他望向院中枯荣参半的石榴树, “更因为……我想光明正大带你来这儿。” 他的声音忽然轻得如同叹息:“不必找借口,不用避人眼目。” 一片落叶打着旋落在春芽裙裾上。 她盯着那点枯黄,忽然想起六月那个午后,公子好似随口问的那句“李叔最近可同你说过什么”。 原来那时,他就已经在铺这条路。 “姑娘!”灶房传来欢快的呼唤,打破了沉寂。 春芽回头,见养母张氏系着围裙从灶房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面容欣喜: “刚蒸了酥油卷子,还有甜糕。 快过来,给大公子也尝尝鲜!” 春芽默默走向厨房,不理,也没招呼身后的大公子。 蒸笼揭开的刹那,白汽氤氲,腾腾弥漫,养母张氏眼角的笑纹,弟弟春义啃点心时鼓起的腮帮,都融在暖雾里。 那些算计谋略忽然全都淡去了。 大公子倚门小心看她,冷不防被转身的她,塞了块热糕。 “烫!”他手忙脚乱捧着,呼哧呼哧的吐出热气。狼狈的模样惹得春芽“噗嗤”一声笑。 “活该。”她皱鼻轻哼,眼底却漾开春水般的柔光,“下次再瞒着我试试……” “不敢不敢!”公子咬着烫舌的甜糕含糊求饶, “往后全听女诸葛调遣……指哪儿打哪儿……” 厨房里的张氏铲着甜糕和酥油卷子。 眼梢瞟见两人“打情骂俏”般的情形,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昨天,她千叮咛万嘱咐春芽后,喜滋滋的回到自己的院落。 李安正收拾屋里的东西,一个个打包。 看到她进来,拉住惊诧不已的她,这才告诉她,他们一家四口在七月份就已经脱了奴籍。 都是托春芽梦到玉米的福,大公子和大老爷对玉米感兴趣,连老太太都赐春芽玉如意,喜欢得紧。 大老爷开恩以十两银子的最低价,为他们一家过官文办了良籍。 以后春芽就是他们家的福星,必须宠着敬着。 张氏当时都要被突然到来的幸福砸晕了。 李安再三小声叮嘱她,大公子要他们守口如瓶。 今天晚上,悄悄从后门走,不要告诉任何人,特别是要瞒着春芽。 大公子想要在合适的时间,亲口告诉春芽。 他们昨晚搬来这里,今天上午收拾妥当。 她想着过几天大公子可能才会带春芽过来,没想到,今天就来了。 张氏是过来人,她看着大公子眼里的柔情蜜意,心里透亮。 这哪是主仆,分明是少年郎已经情根深种。 啧啧啧……春芽以后要有享不尽的福了。 他们家这份造化,全都系在春芽身上。 厨房里,三人围着小木桌吃甜糕。 春芽看着大公子,心里想着大公子父子的谋划,只待十一月北方灾情最烈时,便可依计行事。 此时方才九月上旬,时日尚宽裕。 父母弟弟生活的幸福美好,她觉得生活更充满了希望。 春芽初时因被隐瞒而生出的那点恼意,很快便淡了散了。 春芽替春义擦了擦嘴角的糖渣,随口问道:“这些时日,书读得可认真” 春义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应道: “嗯,读了!《三字经》、《弟子规》……我都背熟了!” “哦那背几句……” “春芽,大公子!” 春芽的话音未落,李安已大步跨进厨房,身后跟着眉眼含笑的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