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17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花蹲在玉米地埂上,手机镜头里的画面抖得像风中的玉米叶。她正想拍下玉米粒灌浆的特写,指尖刚碰到对焦键,远处陈老五赶着的黄牛突然哞地叫了一声,镜头瞬间晃到天边的云彩。 “这破玩意儿比锄地还累。”她对着屏幕里模糊的光斑叹气。三天前李姐在微信里说:“春花,你光发玉米成品不行,城里人想看它们咋长出来的。”当时她正蹲在院里剥玉米皮,指甲缝里还嵌着嫩黄的浆汁,随口应道:“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下种、浇水、收割呗。” 李姐却发来一串语音,声音里带着笑:“你不懂,现在城里人就爱看这个。我儿子在幼儿园讲玉米的生长过程,老师都夸他说得细,其实都是听你说的。” 这话让春花心里一动。她想起去年孙子回来,捧着平板电脑看别人种多肉,说那叫“记录生长”。当时她还笑话:“种个草有啥好记的咱种玉米才叫真本事。” 现在她真要记录玉米了,才发现这里头的门道比伺候三分地还多。儿子特意从城里寄来个手机支架,金属杆支在地里,风一吹就跟着晃悠,还不如她手举着稳当。张婶路过时瞅着她跪在地上调角度,纳鞋底的线轴在怀里颠:“春花,你这是跟玉米拜把子呢” 春花没抬头,镜头正对着刚冒芽的玉米苗。嫩绿的芽尖顶着褐色的种皮,像刚出生的小鸡啄破蛋壳。“你看这苗,多精神。”她把手机往张婶眼前凑,“李姐说城里人稀罕这个。” 张婶眯眼瞅了瞅,突然指着镜头外:“你该拍陈老五浇地。他那老瓢泼得匀,比你这小苗有看头。” 顺着她指的方向,陈老五正蹲在田埂上舀水。粗陶瓢在水桶里荡起涟漪,他手腕一转,弧线形的水流就稳稳落在玉米苗根上。水珠在叶尖颤了颤,倏地钻进土里。春花赶紧调转镜头,手机支架在泥地里陷了半寸,她干脆脱了鞋踩进湿泥,冰凉的触感从脚底窜上来,倒让镜头稳了不少。 那天晚上,春花坐在炕头翻手机相册。从清明时下种拍起,她的相册里攒了五十多张照片:陈老五用木犁开沟的背影、张婶撒农家肥时扬起的弧线、暴雨后歪倒的玉米苗被扶起来的模样……每张照片都带着土气,有的镜头里还沾着雨珠,有的把自己的影子也拍了进去。 “这能看吗”她对着照片里自己沾着泥点的裤脚犯嘀咕。儿子视频时教她用剪辑软件,那些花花绿绿的按钮看得她眼晕。“妈你别用特效,就按时间顺序拼起来。”儿子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真实最值钱。” 真实春花望着窗外黑黢黢的玉米地。上个月刮台风,她和男人披着塑料布抢救玉米,被风刮得东倒西歪,那算不算真实还有陈老五,在玉米地里追偷玉米的獾子,摔了个屁股墩,裤裆撕了道口子,算不算真实 她突然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她揣着手机找到陈老五:“五叔,你再浇回地呗”老人正蹲在墙根磨锄头,闻言把锄头往地上一顿:“刚浇过三天,你想涝死玉米” “不是不是,”春花把手机举起来,“拍下来给城里人看,他们没见过用瓢浇地。” 陈老五的锄头停在半空。他想起年轻时在公社挣工分,全公社数他浇地最匀,队长总让他带徒弟。“拍这个干啥”他嘟囔着,却还是扛起水桶往地里走。 春花举着手机跟在后面。晨光穿过玉米叶,在老人背上织出斑驳的网。陈老五舀水的动作像在表演:弯腰时脊梁骨弯成弓,扬臂时肌肉在黝黑的皮肤下滚动,水流划出的弧线比彩虹还规整。“当年你五婶就爱看我浇地。”他突然冒出一句,水珠顺着瓢沿滴在鞋上,“说我干活比唱戏好看。” 春花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悄悄把这段录了下来,没敢告诉老人。 剪辑视频花了整整三个晚上。第一晚她把视频按时间顺序排好,从清明下种到夏至追肥,进度条像条长蛇在屏幕上蜿蜒。第二晚她学着加字幕,手指在屏幕上戳得生疼,“玉米出苗”四个字错写成“玉米出喵”,自己对着笑了半天。第三晚她盯着屏幕发呆,总觉得少了点啥。 窗外的玉米地在月光下泛着墨绿的光。她想起小时候跟着娘种玉米,娘总说:“一粒种子要熬一百二十天,才能变成一穗粮。”这句话突然跳进脑子里,她赶紧在视频结尾加上这句话,配文写:“一百二十天,从一粒种到一穗粮。” 发布的那一刻,春花的手心全是汗。她把手机塞枕头底下,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这粗糙的视频会被人笑话。天快亮时才迷糊过去,梦里全是手机屏幕上的红色感叹号。 被手机铃声吵醒时,太阳已经照到炕沿。是快递员小王打来的:“花婶,你赶紧看手机!你发的视频火了!” 春花手忙脚乱摸出手机,屏幕上的消息提示像玉米粒似的堆成小山。点赞数已经过千,评论区滚得停不下来: “这才是种地!我爷爷以前也这么浇地,看哭了。” “没有滤镜没有摆拍,连泥土的味道都能闻见。” “求问玉米怎么买想尝尝一百二十天长出来的粮食。” 她点进一条热评,是个头像像片叶子的用户写的:“现在太多视频教你三天种出芽、五天结出果,还是这个实在。土气咋了土气里有真东西。” “土气里有真东西。”春花摸着手机屏幕,指纹在玻璃上留下淡淡的印子。她想起拍暴雨后抢救玉米的视频,当时雨珠打在镜头上,画面糊成一片,只能听见她和男人的喘息声,还有玉米杆断裂的脆响。她本来觉得这段太狼狈,犹豫了半天才放进去,现在却成了点赞最多的片段。 “春花!春花!”陈老五的声音在院外炸响。老人举着手机冲进院,烟杆都跑丢了,“你看你看,有人说我浇地像跳舞!”他指着屏幕上的评论,手指抖得厉害,“还有人问我那瓢在哪买的,说比他们健身房的器械好用。” 春花凑过去看,评论区里果然有人讨论陈老五的浇地姿势,还有人画了简笔画,说这是“最古老的健身操”。张婶也提着篮子来了,篮子里的鸡蛋还热乎着:“我家那口子看了视频,非让我把咱家的鸡也拍下来,说要叫‘土鸡成长记’。” 整个上午,春花家的院子比赶集还热闹。王二嫂抱来刚孵出的小鸡,让春花拍破壳的瞬间;放羊的刘叔赶着羊群路过,说要拍“玉米地与羊”的故事;连村小学的老师都跑来说,想让孩子们看视频写作文,题目就叫《玉米的一百二十天》。 春花举着手机在人群里转,突然觉得这手机就像个新的农具。锄头能刨开土地,手机能刨开人心。她想起视频里那个被台风刮倒的玉米杆,后来被他们扶起来绑上木棍,现在照样结出了饱满的穗子。当时她拍这段时,男人还笑她:“拍个歪脖子玉米干啥”现在看来,歪脖子的才真实。 傍晚收玉米时,春花特意拍了陈老五咬玉米的特写。老人没牙的嘴裹着玉米粒,汁水顺着下巴往下流,像个孩子。“你五叔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这么上镜过。”张婶在旁边打趣,手里的针线在夕阳下闪着光。 春花把这段加进视频结尾,重新编辑时,发现又多了两千多个赞。有个贵阳的用户留言:“等玉米熟了,我想带孩子去地里看看,让他知道粮食不是从超市长出来的。” 她回复:“随时来,管够玉米吃。” 手指离开屏幕时,碰到一片冰凉。不知何时起了风,玉米叶的沙沙声里,混着远处快递车发动的声音。春花望着天边的晚霞,突然懂了李姐说的“记录生长”。不是记录玉米,是记录土地里长出的日子,记录那些弯腰、浇水、等待的瞬间——这些带着土气的实在,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就像陈老五总说的:“好玉米不用吹,咬一口就知道。”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

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

半坡散人
(西北黄土高原+不婚+无极品亲戚+无狗血+无封侯拜相+家长里短+西北方言+乡土温馨向)医学硕士纪永灵穿越到吃糠咽菜的古代大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户人家,只能靠种庄稼、种洋芋、种草药、植树造林,来带领一家及村里人吃饱穿暖。虽然不会开方子,但是纪永灵致力于攻克地方病,帮助当地百姓治疗预防糙皮病,柳拐子病,克山病等。期间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酸甜苦辣的故事。“听说老纪家的那个女娃子会治病?”“不会开方子,治死方
都市 完结 133万字
今天影帝又撒糖了

今天影帝又撒糖了

武璎
〔甜宠风格,防腻慎入〕#话痨少女VS高冷男神#她高贵,她清纯,她如琬似花,她气质不凡。有人说她是幸运女神的宠儿,有人说她是锦鲤现世,有人说她是国民女神,有人说她是狐狸精附身。他高冷,他潇洒,他清新俊逸,他俊群之才。有人说他是可触不可及的神,有人说他是为艺术而生,有人说他是国民老公,有人说他是正义的化身。遇见你,是我一辈子的运气;与你相爱,是我拯救银河系的回报。她说:“如果我丢了怎么办?”某男毫不在
都市 连载 111万字
灵蛇之吻

灵蛇之吻

刘笔小新
天骄战神,一分为二,他何去何从?穹庐小仙,欲续前缘,她从何处来?老魔神姜峰,小青年高越,携手天降之物踽踽独行,这期间,又会引来怎样的传奇故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都市 连载 53万字
路人甲与炮灰

路人甲与炮灰

蜗牛它没了壳
脑洞文,没有极致拉扯和无故虐待,替身文化也没有。有cp女主男主双洁,无系统之类金手指。九九无意融合爱看书的残魂执念,给自己贴上路人甲的标签。第一位人生导师告诉她,时间对修士更重要。九九开始踏上追求长生之路,一路上不小心混进主角团。
都市 连载 47万字
82年:学猎养狗训雕的赶山生活

82年:学猎养狗训雕的赶山生活

樱十九
徐峰一觉醒来回到东北八二年。看着破旧不堪的土质房屋,穷困潦倒的家庭。等着用钱上学的妹妹,劳累的父母,穷苦的大哥,马上生娃,需要营养的大嫂。徐峰扛着家中的猎枪,就往大山里面钻。牵猎狗,狩野兽,挖人参,挣大钱!在徐峰的带领下,一家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都市 完结 111万字
我的老公世界第一好

我的老公世界第一好

年初
她被逼到墙角,一脸委屈:“你又骗人!”他笑:“乖,这次不骗你。”为了逃离顾北城这只恶魔,夏一念找了个协议男友,没想到,恶魔竟是人家的小叔。他是邺城只手遮天的商界帝王,禁欲高冷,不近女色,唯独这个一不小心闯入他生命的小东西,让他护了一生……
都市 连载 3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