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17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入伏后的乌云像浸了墨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草海的山尖上。爷爷披着蓑衣蹲在土豆地边,手指插进湿漉漉的泥土里,指缝间渗出的泥浆顺着指节往下滴。这雨怕是要连下三天。他望着远处翻滚的云层,烟袋锅在蓑衣上磕出细碎的火星,得赶紧挖排水沟,水涝三天,土豆烂一半,这是老辈人用血换来的教训。 我抱着捆刚从仓库里翻出的玉米秸秆,秸秆上还带着去年秋收的阳光味。爷爷,农技站的李技术员说,除了挖沟,在垄上盖秸秆也能防涝。我把秸秆放在田埂上,看着雨滴已经开始打在叶片上,溅起细小的泥点,秸秆能挡住雨水冲刷,还能让土壤透气。 旁边捆麻袋的王二婶直起身,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盖秸秆那不是给土豆盖棉被吗本来就涝,再捂着,不更该烂了她手里的麻绳在麻袋上勒出深深的印子,还是听你爷爷的,赶紧挖沟排水最实在。 爷爷没反驳,只是把蓑衣往我身上披了披:那就双管齐下。你带些人盖秸秆,我领剩下的挖沟。他抄起铁锹往地头上走,锹刃插进湿泥里,发出沉闷的声,记住了,沟要挖两尺深,顺着地势往梯田下面的水沟引,得让水跑起来。 暴雨来得比预想中更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玉米叶上,噼啪作响,转眼就汇成了水流,顺着梯田的田埂往下淌。我和几个年轻媳妇蹲在垄上盖秸秆,秸秆被雨水泡得沉甸甸的,得用石头压住才不会被冲走。王二婶的儿媳妇小翠一边盖一边念叨:这秸秆真能管用我咋看着像给土豆上刑呢。 你看这秸秆间的缝隙。我指着秸秆层给她看,雨水顺着缝隙慢慢渗进土里,不会在垄面形成积水,这样既能挡着泥土不被冲跑,又能让多余的水渗到沟里,根还能透气。 远处的田埂上,爷爷正带领男人们挖排水沟。他站在齐膝深的泥水里,铁锹挥得又快又稳,挖出来的土在沟边堆成整齐的小丘。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淌,在下巴上汇成细流,可他手里的活一点没停,嘴里还喊着号子:左三锹,右三锹,水往低处跑不飘! 第一夜的雨下得最猛。我躺在炕上听着雨声,总觉得像有无数只手在拍打窗户。凌晨时分,忽然听见爷爷在院里喊人,披上衣服跑出去一看,他手里举着马灯,灯光在雨幕里晃出昏黄的圈:沟里的水快漫上来了,男人们跟我去清淤! 赶到地里时,排水沟果然被冲下来的杂草堵住了,积水已经漫过垄面,秸秆在水里漂得东倒西歪。爷爷跳进水里,用手一把把往外掏杂草,冰冷的泥水没过他的膝盖,可他的动作一点不慢。快把秸秆重新铺好!他冲着我们喊,声音在雨声里有些发飘,别让土被冲走! 我们手忙脚乱地把漂走的秸秆捞回来,重新铺在垄上,再压上更重的石头。小翠的手指被石头砸破了,血流在泥水里,很快就被冲淡,可她咬着牙没吭声,只是把秸秆铺得更严实些。 第二天雨势稍缓时,我们才发现没挖沟也没盖秸秆的地块已经惨不忍睹。赵大爷家的土豆地成了片泥塘,垄被冲得平平整整,露出的土豆泡在水里,表皮已经发褐。完了完了,这季的收成都泡汤了。赵大爷蹲在塘边,手在水里捞着烂土豆,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爷爷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灰心,雨停了赶紧补种点萝卜,还能赶上下一季。他指着我们的地块,你看,只要水排得出去,根不泡着,就还有救。 赵大爷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来,我们的排水沟里水流哗哗的,垄上的秸秆虽然湿透了,却牢牢护住了土壤,土豆苗只是叶片有些发黄,根须还好好的扎在土里。真没想到这秸秆还真管用。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明年我也学着盖秸秆。 雨停的那天下午,阳光忽然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在湿漉漉的秸秆上,泛着油亮的光。爷爷带领大家给土豆苗,把压在上面的石头挪开,让秸秆能更好地透气。你看这苗心。他扒开卷曲的叶片,露出里面嫩黄的新叶,只要芯是活的,过几天就能缓过来。 我蹲在地里观察土壤,用手一攥,泥土能成团却不滴水,松开手轻轻一碰就散开,正是最适合土豆生长的湿度。而那些没盖秸秆的地块,泥土板结得像块铁,用铁锹都难铲开。这秸秆不光能防涝,还能保墒。我对旁边的人说,等天放晴了,它还能挡住太阳直晒,不让土太干。 三天后,土豆苗果然缓了过来。盖了秸秆的地块里,新叶噌噌地往外冒,叶片舒展得像小巴掌;只挖了沟没盖秸秆的地块,虽然没烂根,但垄面的土被冲得薄了一层,苗长得明显慢些。爷爷看着两部分的差异,摸着下巴笑:还是春花这法子周全,又排水又保土,比老法子强。 王二婶提着篮子来送煮土豆,篮子里的土豆个个圆滚滚的,是从我们地里提前挖的尝鲜薯。你别说,这遭过雨的土豆,吃着更面呢。她塞给我一个热乎乎的土豆,小翠说,明年她要把家里的玉米秸秆都存起来,开春就给土豆备着。 秋收的时候,我们的地块成了全村产量最高的。挖出来的土豆表皮光滑,没有一点腐烂的痕迹,最大的那个称了称,竟有一斤半重。爷爷把这个土豆王摆在供桌上,对着太爷爷的牌位说:爹,您当年教我挖沟防涝,现在春花又添了盖秸秆的法子,这土豆长得比哪年都好。 后来,村里每年都要在土豆垄上盖秸秆,还推广了爷爷的深沟排水法。有外地来的农技专家看了,说这是生态防涝法,既环保又有效,比用塑料膜强多了。爷爷听了直乐:啥生态不生态的,咱就是顺着土地的性子来,它怕涝,咱就给它找着水的出路;它怕土被冲走,咱就给它盖层被子,就这么简单。 有天傍晚,我和爷爷坐在田埂上看夕阳。晚霞把秸秆染成了金红色,风一吹,秸秆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跟土地说话。你看这秸秆,爷爷指着垄上已经半腐烂的秸秆,明年就变成土了,还能接着肥地。这就是土地的道理,啥都不浪费,啥都能派上用场。 我望着连绵的梯田,忽然明白,应对暴雨的法子,其实是土地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不是和自然对着干,而是顺着它的脾气,给它找条出路,也给自己留条活路。就像这秸秆和排水沟,一堵一疏,一柔一刚,合在一起,就是和土地相处的最好方式。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梨子青时

梨子青时

风篱落
(这是一场以普通人的视角展开的穿越之旅,主角不会武与舞,也不会医和艺。坐标在广袤平原上的温馨、甜宠日常。)一朝成为十五岁的乡村姑娘宋梨,家境普通、容貌普通、技能勉强算普通。十五岁的江轻舟,带着拖油瓶弟弟,吃苦耐劳、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只小狼蠢蠢欲动。两人在命运般的安排下,定下婚约。宋梨决定与江轻舟一起在这片平原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都市 连载 49万字
娇软哑女一夜替婚,王爷宠爆了

娇软哑女一夜替婚,王爷宠爆了

逢几篇春
前世我不肯听长姐的话,被折磨得自寻短见。重活一次,我决定顺了她的心。我与那位权倾朝野的楚王慕容昊有了交集。想不到会怀上孩子,为保全性命,我设计逃离。五年后,我一对龙凤胎儿女,在路旁捡到身负重伤的慕容昊。自此,我和家人都被卷入后宅争斗中。长姐要抢我的孩子,我让她中毒毁容;嫡母要把我赶尽杀绝,我叫她身败名裂;连父亲和长兄也要将我除之而后快,结果一个丢官罢爵,一个沦落。所有伤害我的人,统统给我下地府去!
都市 连载 35万字
真不追你又不开心了

真不追你又不开心了

极乐羊
「日常轻松」+「单女主」+「甜文」+「校园恋爱」+「治愈系」+「双向奔赴」追求校花真的是笑话吗?守遥不是很清楚,但他也是从这刻起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谁有妈妈重要!恋爱这个东西,他不需要!人,也不可能会在一颗树上吊死!都说风水轮流转,这下终于转到他这里了……
都市 完结 45万字
妙手神医

妙手神医

我本尘浮
山村小神医林小江,专治各种不服……各种疑难杂症,妙手回春。唯独治不了自己的桃花劫。林小江:各位漂亮姐姐,我还是个孩子呢……不要乱来!
都市 连载 277万字
穿越成小乞丐后我杀疯了

穿越成小乞丐后我杀疯了

一只小柒仔
我,一个活泼好学,肤白貌美的大学生,居然穿越了?还特么变成了一个只有门槛高的三岁小娃?还是个没人要的小乞丐?什么?你们要跟我一起流浪街头?不不不,我并不想流浪街头,我也不想和你们流浪街头!什么?求收留?大哥,我是个乞丐?养不活你啊!我特么自己都养不活自己了,拿什么来养你们?什么?我的任务居然是捡人?过分了啊!捡一个就行了,你还没完没了是不是?苍天啊,大地啊,谁来救救我?终究是我一个小盆友承受了所有
都市 连载 52万字
京夜欲缠欢

京夜欲缠欢

若初宁
应筠跟叶嘉淮在一起的那两年,不少人在私底下议论,她究竟想踩着叶嘉淮这登云梯爬到什么高度。不成想,在她毕业之际,那抹倩影却就此在北城销声匿迹。没人将她的退场当回事,只当是叶先生厌了。直到一场酒宴上,有人嗤然地提及应筠的名字。一声脆响,碎裂的杯盏中映射出叶嘉淮晦暗的眼眸。无人知晓,提出“就此别过”的人。是应筠。—分开时,叶嘉淮问她,“我若不放你走呢?”应筠笑:“你会吗?”他冷嘲:“阿筠,我不是什么好人
都市 连载 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