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17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花蹲在玉米地里时,裤脚沾着的泥点子正顺着裤缝往下淌。六月的日头刚过晌午,蒸腾的热气裹着玉米叶的腥气往人骨头缝里钻,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腹蹭到脸颊上的土灰,倒像是给晒得发红的颧骨添了层晕染开的褐黄。 脚边的竹篮里已经码了小半篮青虫,肥嘟嘟的菜青虫蜷在篮子底,被阳光晒得微微发亮。春花捏起一条往篮子里扔时,指尖触到虫身冰凉的滑腻,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要不是儿子说现在城里人就爱看这“原生态”,她才不会蹲在三十多度的日头底下跟虫子较劲。 “娘,你就拍你掰虫的样子,再说说咱这玉米没打药,保准有人看。”上周儿子视频时说的话还在耳边打转。屏幕那头的小伟穿着印着公司logo的白t恤,背景是亮得晃眼的办公室,他说现在短视频火得很,村里二柱拍喂猪都涨了两千粉丝,“你拍玉米地,咱这山里的东西,城里人稀罕。” 春花那时正蹲在灶台前烧火,柴火噼啪响着,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她望着手机里儿子年轻的脸,心里犯嘀咕:拍这些有啥用玉米该长还是长,虫该吃还是吃,难不成拍下来虫就自己跑了可小伟说得认真,说拍好了能帮家里卖玉米,还能让他在城里看见娘干活的样子,她便没再反驳。 第二天一早,春花翻出小伟去年寄回来的智能手机。手机壳边角磨得发毛,屏幕上贴着的钢化膜裂了道斜纹,像条爬在上面的细蛇。她对着说明书研究了半宿,总算学会了按红色按钮开始录像,可镜头总对不准——要么只拍到自己的鞋,要么把玉米叶拍得比人还大。后来她索性把手机架在田埂边的石头上,镜头斜斜对着玉米地,自己蹲进画面里,倒也勉强能看见个人影。 现在她正对着镜头掰第三十七条虫。玉米叶在头顶沙沙响,像是有人在背后喘气。她想起早上出门时,隔壁三婶挎着篮子去赶集,看见她往地里钻,扯着嗓子问:“春花,大晌午头不歇着,跟虫子较啥劲”她当时没好意思说在拍视频,只含糊道:“看看苗情。” 其实这玉米地是她和老周守了十五年的指望。老周走的那年,小伟刚上大学,玉米秆高得能没过人,她一个人蹲在地里掰虫,掰着掰着就哭了,眼泪砸在玉米根下的土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坑。那时哪敢想什么拍视频,只盼着秋天下雨别太狠,玉米穗能结得瓷实些。 “咱这玉米没打药,虫眼都新鲜。”春花对着镜头念叨,声音有点发飘。她看见镜头里自己的胳膊,黝黑黝黑的,被玉米叶划了好几道红印子。这话说得实在,从种第一粒种子起,她就没往地里撒过农药。老周活着时总说:“庄稼人靠地吃饭,糊弄地就是糊弄自己。”现在她还是信这话,只是没想到这话能对着个小方框说。 拍够了五分钟,春花把手机揣进兜里,竹篮里的虫已经快满了。她提着篮子往地头走,脚步踩在玉米叶铺成的“地毯”上,软乎乎的。远处的山坡上,几头牛甩着尾巴吃草,铃铛声断断续续飘过来,像是谁在哼不成调的曲子。 回家的路上要经过村头的小卖部,王婶正坐在门口择豆角,看见她就喊:“春花,你家玉米快灌浆了吧”春花停下脚步,把竹篮往石桌上一放:“快了,再有半月就能定浆。”王婶探头看了看篮子里的虫,咋舌道:“这么多虫,不打药哪行我家那二亩地,上周刚喷了药,叶子亮得很。” 春花笑了笑,没接话。她知道村里人都觉得她死心眼,现在谁还靠手捉虫可她总想起老周临终前的样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拉着她的手说:“别学那些花架子,玉米实实在在长,人才能实实在在活。”这话她记了五年,就像记着玉米该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 到家时,太阳已经往西斜了斜,屋檐下的燕子窝空着,大概是飞出去找食了。春花把手机放在炕桌上,开始琢磨怎么给视频配音乐。小伟说配点轻快的,可她翻遍手机里的音乐软件,只觉得那些叮叮当当的调子,还不如玉米叶响着顺耳。 后来她点开一段唢呐曲,是村里红白喜事常听见的调子,有点热闹,又有点土气。她试着把曲子跟视频对在一起,听着唢呐声里混着自己掰虫的窸窣声,忽然觉得挺合适——就像这玉米地,看着土,可土里藏着劲儿呢。 发快手时,配文让她犯了难。写“不打药的玉米”太硬气。写“山里的庄稼”又太普通。她坐在炕沿上,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窗外的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忽然看见窗台上晒着的玉米糁,去年的陈粮,透着点黄澄澄的土色,心里一动,打下几个字:“山里的玉米,带点土气。” 点发送的时候,她的手有点抖。就像当年把小伟送进县城中学,看着他背着书包走进校门,心里又盼着他走远些,又怕他走太远。现在这视频发出去,也不知道会被谁看见,又会说些啥。 傍晚喂猪时,春花又点开快手看了看,消息栏上跳出个小红点,显示有3个赞。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进去,看见三个陌生的头像,一个是带着墨镜的年轻人,一个是抱着孩子的女人,还有一个头像是朵向日葵。底下没评论,只有点赞的数字安安静静躺在那里。 喂完猪回来,她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摘豆角,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天边的云彩从白变成粉,又变成紫,赞数慢慢涨到了12个。有个网名叫“城里种菜人”的留了条评论:“虫眼确实新鲜,看着就放心。”春花盯着那行字看了半天,手指在屏幕上点了又点,想回句啥,又不知道说啥好,最后只回了个笑脸。 晚饭煮的玉米粥,稠稠的,飘着股粮食的香味。春花盛了一碗放在老周的遗像前,照片里的老周穿着蓝布褂子,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老周,”她对着照片说,“今天拍了咱的玉米地,有人说虫眼新鲜呢。”遗像里的人不说话,只有香炉里的香灰,轻轻落在供桌上。 夜里躺在床上,春花又拿起手机。赞数已经涨到23个,评论区多了几条新消息。“这玉米看着真地道”“大姐不容易,手动捉虫太辛苦了”“求个地址,秋天想买点玉米”。她一条一条读,读着读着就笑了,笑着笑着眼角就湿了。 窗外的月亮升得很高,照在院里的玉米囤上,囤子圆圆的,像个鼓鼓的粮仓。春花想起老周在世时,总爱说“庄稼人不用急,种子落了地,就等着它慢慢长”。现在她好像有点懂了,不光是玉米在长,这山里的日子,也在一点点往好里长呢。 她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屏幕还亮着,那23个赞像23颗小星星,在黑夜里闪着光。明天她打算再去拍一段,拍玉米穗上的花粉,拍土里刚冒出来的嫩草,再拍一段风吹过玉米地的声音——说不定,会有人喜欢听呢。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猎妖为夫

猎妖为夫

兰风
闻妖必猎,见妖必灭,白无药职责所在。至尊毒物,始祖灵源,她既受制于毒,身体孱弱,又元力磅礴,高贵强大。意外跨界,毒发重伤,她劫了个男人江湖救急。凑巧这男人是个医药师,也罢,答应与他做顺口夫妻,成为他唯一的验,助他当殿首大人,又是挡桃花,又贴身护卫,直到毒清,她方知:“沈令云,妖族!”他是妙手切阴阳、金针定生死的天医。也是双重天赋、半妖之身的少帝大人。毕生只做两件事,报仇和报恩。为报仇,他隐藏实力,
都市 连载 69万字
穿成逃荒农女,我带弟妹成权贵

穿成逃荒农女,我带弟妹成权贵

月洗梧桐
帝都打工人江朝云一觉穿成古代逃难女,一贫如洗,差点饿死,却沿途捡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为了能活下去,她从善如流,入府为婢,凭借敏锐头脑抓住机会,一路成为内院一等丫鬟。本以为将安稳到退休,却横生风波,为自保并顾全弟弟妹妹,被命运裹挟的她不得不继续力争上游,一步步走到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位置……
都市 连载 49万字
忠犬老公,宠上瘾!

忠犬老公,宠上瘾!

沐锦颜
被小三设计丈夫失手杀死,她心灰意冷。惨死重生,人生像是被刷了一遍,处处绝迹逢生,活的风生水起!虐小三,调戏美男,她勾勾手指信手拈来!只是……为什么那个对她避之不及,嗤之以鼻的丈夫态度却180度转变,从此缠她上瘾?“老婆,我想你!”“滚。”“老婆,我爱你!”“马上滚。”“老婆,我想和你一起睡觉!”娇妻仍持冰冷状:“继续滚。”“老婆,我想跟你生孩子!”一份离婚协议不偏不倚砸在他脸上:“马不停蹄的滚!”
都市 完结 126万字
四合院之禽兽之死跟我没关系

四合院之禽兽之死跟我没关系

七彩蒸糕
李振邦穿越了,到了53年的四合院,这里的聋老太是四合院的大BOSS,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隐藏身份到了这里成了四合院的老祖宗。李振邦从来不搭理四合院的这帮禽兽的,只有惹到自己才反击。这么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大好青年却遭到了四合院的排斥。无奈,你们不想活,我就把你们全都送走吧!狗头军师易中海,带刀侍卫刘海忠,账房先生闫埠贵,御用厨师何大清,包衣奴才平安富贵,都一个个的自己把自己玩死。李振邦却郁闷的发现
都市 连载 44万字
重生王妃,腹黑王爷劫个色

重生王妃,腹黑王爷劫个色

亦书林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骄傲嫡女,亦是世人耻笑的胸无点墨的“花瓶”。她嫁给他,助他登上皇位,呕心沥血,倾尽所有辅佐他,没想到到头来只换得他抱着别的女人冷眼看着她被一个奴才踹死的结局。重活一世,她千般算计,万般谋略,不为其他,只想把前世负她的人一一整死!只是没想到惹了这货…“王爷…我真不是故意整你,能请你高抬贵脚,自己走出这局吗?”旬祈朔眉毛一挑,大手揽她入怀,“可以,不过为了出局,你这掌局人就归我吧
都市 连载 38万字
嫡长女改命日常

嫡长女改命日常

四时闲
靖安侯府嫡长女苏卿一梦醒来,发现作为赘婿的父亲居然养了外室,双生妹妹竟是假的,弟弟也被换了,才貌双全的母亲也即将因病而逝……苏卿支棱起来了,赶走假妹妹,接回真弟弟,又揭穿渣爹,鼓励母亲和离。苏卿:前世被你们骗,是当你们是家人,既然不是,那就付出应有的代价。
都市 连载 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