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17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雾还没漫过玉米地垄时,春花就听见了摩托车的突突声。她直起腰,手里的除草刀还沾着湿泥,就看见村支书骑着车往这边冲,车斗里的扩音器颠得哐当响。“春花!大好事!”支书在田埂上刹住车,裤脚卷到膝盖,沾着一路的草籽,“贵阳有个旅行社,说要带游客来你这玉米地参观!” 春花的手顿在半空,除草刀上的泥点滴在玉米叶上。“参观”她瞅着眼前这片被露水打湿的绿,叶片上还挂着昨晚的虫蜕,“这破地有啥好看的虫鸣比人声大,泥能陷进鞋里。” 支书从车斗里摸出张皱巴巴的协议,纸边都磨毛了:“人家说你这是‘最真实的农耕网红地’,游客就想看怎么用草木灰施肥,怎么用手掰玉米。”他指着协议上的数字,“每人收十块钱参观费,还管买玉米,这不比光寄快递强” 春花没接协议,蹲下身继续除草。草根被扯断的瞬间,带着股鲜腥的土气。“我可没空招呼。”她想起上次直播时,有个网友问“玉米地有wi-fi吗”,当时她就笑,“有,山风就是信号,玉米叶就是路由器。”现在真要让城里人来踩这地,她反倒犯怵——怕他们嫌泥脏,嫌虫多,嫌太阳晒。 傍晚收工,春花把这事跟蹲在门槛上抽烟的爹说。老人磕了磕烟锅,火星子落在青石板上:“让他们来。”他往玉米地方向瞅了瞅,暮色里的玉米秆像支支立着的笔,“让城里人体会体会,吃根玉米容易不。” 这话倒让春花愣了。她原以为爹会跟她一样嫌麻烦,毕竟老人最不喜欢“瞎折腾”。正琢磨着,三秒背着书包跑进来,校服上还别着朵野菊花:“花婶,我听我爷说有人要来参观这是好事啊!” “好啥”春花拍掉他身上的草屑,“来了还得给他们讲这讲那,耽误干活。” 三秒却把手机往她眼前凑,屏幕上是他刚刷到的视频:城里孩子在游乐场玩“模拟种地”,踩着塑料草坪,用玩具锄头挖泡沫做的“土”。“你看他们多可怜,”三秒指着视频里的孩子,“连真土都没摸过。”他突然拽着春花的胳膊,“花婶,让他们来看看吧,我给当导游,我知道哪棵玉米结得最大,哪片地的土最肥!” 春花看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心里那点不情愿突然松动了。她想起三秒上次在作文里写“我的愿望是带城里同学看真正的玉米”,当时她只当是孩子气话,现在倒觉得,这或许真是个事——让土地给孩子们上堂课,总比在作业本上画玉米强。 第二天一早,她和三秒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钉木牌。春花找了块去年收玉米时剩下的木板,用砂纸磨得光溜溜,三秒爷爷给刷了层清漆,晒得黄澄澄的,倒像块正经招牌。“写啥”春花捏着毛笔,墨汁在笔锋上聚成个黑团。 “就写‘山窝窝玉米地’!”三秒在旁边蹦,“跟玉米一个名,好记!” 春花深吸口气,笔尖落在木板上。“山”字的竖勾歪得像根玉米秆,“窝”字的点画得太大,像滴在纸上的泥点,“玉”字的点更是飞出去老远,差点沾到三秒的校服。三秒却拍着手喊:“好看!比我爸写的工整!” 两人把木牌插在路口时,太阳刚爬过山头。阳光照在字上,每个笔画都透着暖意,连歪歪扭扭的地方都像是特意设计的。陈老五赶着牛路过,瞅着木牌直乐:“这字跟你种的玉米似的,不周正,却结实。” 没过三天,第一批游客就来了。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村口,下来十几个城里人,有老有少,都背着相机,对着木牌拍个不停。穿碎花裙的年轻姑娘蹲在木牌前,把裙摆撩起来垫在地上,生怕沾到泥;戴眼镜的大叔举着手机直播,嘴里念叨着“这就是网红玉米地的入口”。 春花站在玉米地边,手心里全是汗。三秒倒比她镇定,举着根玉米苗当导游旗:“欢迎来到山窝窝玉米地!这边请,小心脚下的泥!”他特意把大家往最湿的田埂上带,看着城里人踮着脚走路的样子,偷偷跟春花挤眼睛。 “这是草木灰,”春花指着墙角堆的灰堆,努力学着视频里的样子讲解,“玉米苗长到膝盖高时,就得撒这个,能防虫子,还能壮苗。”有个戴草帽的大妈伸手要摸,被春花拦住:“别碰,沾手上不好洗,得用草木灰搓才能掉。” “就像给玉米用护肤品”有人笑。春花也笑:“差不多,纯天然的,无添加。” 走到陈老五的地块时,老人正在用木犁耕地。黄牛迈着碎步,犁铧插进土里,翻起的黑土块像块块巧克力。“这是最传统的耕地法,”春花指着犁沟,“比机器耕得深,土块翻得透,太阳一晒,就像给土地晒被子。” 戴眼镜的大叔突然问:“为啥不用拖拉机”陈老五扶着犁柄的手顿了顿,没回头:“机器快,但土地会疼。”这话让所有人都安静了,相机快门声都轻了些。 中午在院里吃饭时,春花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炖了锅玉米糁子。城里人捧着粗瓷碗,蹲在墙根下吃得香。穿碎花裙的姑娘说:“这玉米糁子有股甜味,比超市买的香。”三秒爷爷在旁边接话:“新磨的,带着玉米皮,营养都在里头。” 饭后有人要体验掰玉米,春花给他们每人发了副粗布手套。戴草帽的大妈刚掰下一个,就被玉米叶划了手,“哎哟”一声。春花赶紧掏出艾草灰给她敷上:“这是玉米给你打招呼呢。”大妈看着手上的灰,突然笑了:“这辈子第一次被玉米‘挠痒痒’。” 游客走时,每个人都买了玉米,有人还多要了把玉米须,说要泡水喝。面包车发动时,三秒突然追上去,把自己编的玉米叶小篮子送给那个戴眼镜的大叔:“给您孙子玩,比塑料的环保。” 看着车影消失在山路尽头,春花才发现自己累得直不起腰。爹端来碗凉水解渴,碗沿还沾着玉米糊:“累不”春花点点头,又摇摇头——累是真累,但看着院里空了一半的玉米堆,心里却踏实。 第二天一早,春花去路口看木牌,发现上面多了些歪歪扭扭的签名,还有人用红笔在“山窝窝”旁边画了个笑脸。三秒背着书包经过,指着签名喊:“花婶你看,这是昨天那个戴草帽的奶奶写的,她说下次带孙子来!” 从那以后,来玉米地的游客渐渐多了。春花干脆在院里搭了个凉棚,摆上竹凳,三秒爷爷负责烧茶水,用的就是山泉水和玉米须。三秒成了专职导游,把春花爹讲的“土地经”背得滚瓜烂熟,还会指着某棵玉米说:“这是上次直播时,玉米爷爷浇过的那棵,现在长得最高!” 春花爹还是老样子,该种地种地,该施肥施肥,只是路过游客时,会多瞅两眼他们手里的玉米,要是有人掰了没熟的,他会咳嗽一声,慢悠悠地说:“再长五天,能甜出蜜。” 有次贵阳的李姐带着孩子来,小家伙刚进玉米地就摔了一跤,裤子上沾满泥,却咯咯直笑,抓着泥土往嘴里塞。春花赶紧去拦,李姐却摆摆手:“让他尝尝,城里哪有这么干净的泥。” 那天傍晚,春花蹲在玉米地边,看着夕阳把木牌上的字染成金红色。三秒数着今天的收入,笑得露出豁牙:“花婶,够买两袋玉米种了!”春花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游客留下的脚印,那些脚印在湿泥里陷得深深的,像给土地盖了个个印章。 她突然明白,这玉米地的新身份,不只是“网红地”,更是座桥。一头连着城里人的好奇,一头连着山里人的日子;一头系着超市里的玉米棒,一头拴着土地里的根。就像爹说的:“让他们来看看,不是让他们觉得新鲜,是让他们知道,每口粮食都带着土气,这土气,金贵着呢。” 风穿过玉米地,带着股甜香,木牌上的“山窝窝玉米地”在风中轻轻摇晃,字还是歪歪扭扭的,却比任何招牌都亮堂。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南朝移文

南朝移文

禾铎
大概是个前期类似于“东晋”,后似明初,卧薪尝胆农夫与蛇不按常理的复仇故事。百年前,盛世周朝衰落,因胡人作乱,被迫迁都江南,历经几代,国将不国。女主男主皆非善非良。男主虽为太子,外戚手握重兵,爹不疼娘不爱,被废放逐乃是众望所归。但即使所靠无几,他也终能力挽狂澜,此人美则美矣,心狠手辣更不在话下,若平心而论,也算一代帝王大节不折雄才伟略。女主身世不堪提,先谋叛后谋反,“君子”“贼子”是否十恶不赦?也不
都市 连载 57万字
赫连夫人的马甲有点多

赫连夫人的马甲有点多

苞芙
已完结,推荐新文《陆爷的团宠妖妻萌又凶》,也是马甲系列,偏重感情线的超级小甜文,希望大家喜欢~——G城商业龙头宫家的隐藏千金,‘改头换面’到M城的高校报道。这个学校里各方实力集结,极其混乱,却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挤破头想进来。宫千金用自己的家世混进学校,做一个低调的无名小辈,却在各种活动上接二连三的掉马。与此同时,还被人扒出她身后的各种大佬。“什么!云家少爷是她表哥?”“我*!庞岩老大给她递水!
都市 连载 84万字
学霸富二代的全新人生

学霸富二代的全新人生

冷月天下
主角在恐怖袭击中转生到18岁学霸富二代唐川身上,一场干脆利落的欧洲反恐复仇之旅后,带着成长壮大的灵魂异能,回到都市。唐川发现自己的灵魂竟然可以和别人的灵魂连接,当灵魂连接时,一波信息流就会滚滚而来,别人最拿手的技能知识记忆,就成为自己的了。遇到一群各国友人,“下载”过来,然后唐川成为了语言大师。遇到钢琴大师,“下载”过来,然后唐川成为了钢琴大师。遇到各类专家,“下载”过来,然后唐川成为了超级科学家
都市 完结 121万字
重生后我拥有无限火力

重生后我拥有无限火力

冰糖不白
曹轩为救校花见义勇为,结果反被校花诬陷入狱,吃绝户!入狱十年后重生,获得改命系统。这一次,你们别怪我心狠,是你们逼我的!报复完自己的仇人,结果发现父母的死亡并非意外。对手背景太大,我有改命系统,我要站在他们的头顶覆灭他们……不过重生复仇路上,曹轩发现自己的桃花运接连不断,还好有系统的奖励。自此曹轩开启了他随心所欲的肆意人生!复仇集美两不误。
都市 完结 174万字
两界倒卖:我携亿万物资养崽崽

两界倒卖:我携亿万物资养崽崽

浅浅爱鱼
[现代末世来回穿越+空间+养娃+赚钱致富]明明是豪门世家的大小姐,却因为父母的偏心,苏时清连自己妹妹的医药费都无法付清意外觉醒玉坠里的空间,苏时清魂穿到了末世的一具身体里,身边还有一个长得和自己妹妹一模一样的小团子一句”姐姐我饿”,苏时清搬空了整座超市这里黄金珠宝遍地却一文不值,一瓶干净的纯净水却可以被炒出天价在末世里大肆敛财,将先进的科研技术带回现代,苏时清不仅彻底将渣爹渣妈踩到脚下,更是寻到了
都市 连载 125万字
本宫只想单身

本宫只想单身

衡竖
皇帝只顾吃喝玩乐啥都不干,姜太后只想泛舟游园安享晚年,权臣居心不良一心篡位夺权,如此局面,她再生把火放个油盐酱醋搅拌搅拌,热凉酸咸都俱全。乍一看,好像没毛病,然而,她却不想成婚。某长公主宣称,“本宫定当先以治国为本,绝不成婚,谁敢多问,先去吃粪。”于是,一日又一日的,满朝大臣愁成了满朝和尚。某日早朝群臣下跪高呼,“臣等钦佩殿下为国不嫁之心,愿与殿下共承劳苦,今日定会回家休妻、赶子、散家,以切身体会
都市 连载 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