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晏晏17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花蹲在老屋的门槛上,指尖捻着账本边缘磨得发亮的牛皮纸。六月的阳光斜斜切过堂屋,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窗棂的影子,把那些用圆珠笔写的歪扭字迹照得愈发清晰——张婶,老玉米三斤,磨糊用李叔,甜玉米五斤,做罐头镇东头饭店,嫩玉米五十斤,月底结。这是她守着村口小卖部的第十年,账本换了三本,纸页从雪白变作米黄,连带着那些名字后面的需求,也像门前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刻进了她心里。 一、账本里的老熟人 最早的账本是蓝皮的,边角卷得像朵喇叭花。春花记得那是2014年秋天,刚从镇上中学辍学的她接过父亲的烟袋锅,也接过了这间二十平米的小卖部。那时候货架上摆着最多的是洗衣粉和酱油,玉米制品只有墙角堆着的半麻袋老玉米,是给隔壁王奶奶磨面用的。 春花丫头,给婶称三斤老玉米。张婶的大嗓门穿透玻璃柜台时,春花正在账本第一页练字。她歪歪扭扭写下张桂英,老玉米3斤,1.5元,抬头看见张婶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帕子角裹着刚摘的豆角。这玉米得晒透了,磨出来的糊糊才香。张婶用粗糙的手指捻起一粒玉米,阳光从她银白的发丝间漏下来,在玉米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那时候李叔还没退休,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来买甜玉米。丫头,要最嫩的甜玉米,穗子得攥着发沉的。他把玉米塞进帆布包时,春花总能闻到一股机油味。后来才知道,李叔在镇办罐头厂当技术员,家里的玻璃罐子里永远泡着琥珀色的玉米罐头,厂里的配方不如自家的,加把冰糖,放片柠檬,孙女能吃一冬天。他在账本上签字时,钢笔字刚劲有力,像他摆弄罐头瓶时的认真。 镇东头的饭店是2016年开的,老板姓赵,总让后厨的小伙计来传话。赵老板要五十斤嫩玉米,带绿皮的那种。小伙计跑得满头大汗,帆布兜子里还揣着刚出锅的糖糕,赵哥说,这玉米得现摘现送,不然炒出来不脆。春花第一次骑三轮车去送玉米时,看见饭店墙上贴着特色菜:玉米炒腊肉,红底黄字,在电风扇的风里轻轻晃。 二、被忽略的数字 2020年春天,疫情把村子封了半个月。小卖部的货架空了大半,唯有墙角的玉米堆还冒着热气——张婶隔着栅栏递过钱来,丫头,多称两斤,孙子在家上网课,得喝糊糊补脑子。李叔的电话打过来时,春花正在给玉米脱粒,丫头,甜玉米有没有存货孙女说想吃罐头了。赵老板的微信消息弹出来:玉米能送吗客人点名要玉米烙。 那天晚上,春花把三本账本来回翻看,忽然发现了蹊跷。张婶买老玉米的频率从每月两次变成了每周一次,尤其是在孙子放寒暑假的时候;李叔的甜玉米总是在月底断货,刚好赶上他发退休金的日子;赵老板的订单更规律,每月逢五逢十就多要二十斤,后来才知道那是镇上赶集的日子。 她蹲在玉米堆前数玉米粒,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做生意就像种玉米,得知道哪块地爱喝水,哪棵苗要施肥。那时候她不懂,只觉得父亲的话像玉米须一样絮叨。可现在看着账本上的数字,那些名字后面的做罐头炒菜忽然活了过来,像一张张脸在她眼前晃。 有天半夜,春花翻到2018年的冬天,账本上记着张婶,老玉米10斤,给城里儿子带。她忽然想起那年春节,张婶的儿子开着小轿车回来,后备箱里装着礼盒,却特意拐到小卖部拎走了那袋老玉米。城里超市的玉米都是机器脱粒的,不如家里的有嚼头。张婶当时的话,此刻在她耳边格外清晰。 三、农科所的陌生人 农科所的王技术员第一次来村里时,开着辆印着科技下乡的白色面包车。他给村民们发彩色传单,上面印着高产甜玉米种植技术,唾沫横飞地讲着每亩增产三百斤。春花抱着账本蹲在人群后,听见他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忽然忍不住插了句嘴:张婶要老玉米磨糊,李叔要甜玉米做罐头,他们要的不一样。 王技术员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她:小姑娘懂什么数据显示,甜玉米的市场需求量是老玉米的五倍。他举起手里的报表,上面的折线图像波浪一样起伏。春花没见过报表,只知道账本上张婶的名字出现了146次,李叔的名字出现了98次,他们要的玉米,在报表上大概只是个模糊的小点。 那天下午,王技术员在村委会院子里测土壤,春花抱着账本去找他。王同志,你看这老玉米......她的话没说完,就被手机铃声打断了。王技术员对着电话大声说:李总放心,这批甜玉米绝对符合出口标准,糖分含量达标......挂了电话,他拍着春花的肩膀:丫头,做生意得看大市场,别盯着村里这点小买卖。 可春花忘不了,上周张婶来买玉米时,手里拿着张体检报告。医生说我血糖高,不能吃甜的,还是老玉米磨糊养人。她看着张婶佝偻的背影,忽然觉得那些印着出口标准的报表,像村口的水泥路一样,把人和土地隔得越来越远。 四、玉米地里的新主意 2021年开春,春花把小卖部后面的三分地翻了过来。她没种农科所推广的甜玉米,而是一半种了张婶爱吃的老玉米,一半种了李叔做罐头的甜玉米,地头还留了几垄特别嫩的,专给赵老板的饭店留着。播种那天,邻居二柱子蹲在田埂上笑她:春花,你这是瞎折腾,人家都种高产的,你种这些老掉牙的品种。 春花没说话,只是在账本的最后一页画了张地图,三分地被分成了三块,分别写上张婶区李叔区赵老板区。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看老玉米的叶子是不是打卷了,甜玉米的须子是不是变干了,嫩玉米的穗子够不够饱满。露水打湿她的布鞋,泥土沾满她的裤脚,可看着玉米苗一天天长高,她心里比卖出一箱方便面还踏实。 第一场雨下来时,春花在玉米地里插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张婶的玉米——磨糊专用。那天张婶来送饭,看见木牌突然红了眼眶:丫头,你比我那儿子还懂我。她从布兜里掏出个搪瓷碗,里面是刚磨好的玉米糊,上面漂着层金黄的油花,尝尝,用你种的玉米磨的。 李叔的罐头瓶摆到小卖部货架上时,春花特意腾出了最显眼的位置。玻璃罐子里的甜玉米浸在琥珀色的糖水里,瓶身上贴着李叔牌罐头的红标签,那是春花用电脑设计的。丫头,这能卖出去吗李叔搓着手,眼里的紧张像刚摘的玉米上的露水。可没过三天,镇中学的老师就来买走了十瓶,学生们不爱吃食堂的菜,这个当零食正好。 赵老板的饭店菜单换了新的,春花牌嫩玉米成了招牌菜。他特意在厨房门口支了口铁锅,客人看得见厨师把带着绿皮的玉米剥出来,切成段扔进锅里翻炒。这玉米带着土腥味,吃着踏实。有个戴眼镜的客人边吃边说,他面前的盘子里,玉米段上还沾着几粒泥土。 五、账本外的日子 2023年秋天,春花的玉米地扩到了三亩。她雇了村里的留守老人帮忙打理,每天早上都能看见张婶在张婶区摘玉米,李叔在李叔区选穗子,赵老板的小伙计蹲在地头数嫩玉米的个数。他们不再是账本上的名字,而是玉米地里的伙伴,知道哪棵玉米该浇水,哪棵该施肥。 新账本是硬壳的,封面印着金色的玉米图案。春花在第一页写着:张婶的玉米要晒三天,李叔的要留三分之一做种子,赵老板的必须带五片绿叶子。这些话不像账目,更像日记,记着村里的日子,也记着那些藏在玉米地里的心事。 有天傍晚,王技术员又来村里了。他看着春花地里不同品种的玉米,忽然挠了挠头:丫头,你这玉米亩产不如甜玉米高啊。春花递给他一根刚煮好的老玉米:王同志,你尝尝,这玉米磨的糊糊,张婶能喝一辈子。王技术员咬了一口,玉米的清香混着泥土味在嘴里散开,他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是报表上的数字算不出来的。 夕阳把玉米地染成了金红色,春花的账本摊在田埂上,风一吹,纸页哗啦啦地响。上面的字迹不再歪扭,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像地里的玉米苗,扎实地扎在泥土里。她知道,这账本里记着的不只是买卖,还有一村人的日子,那些日子像玉米一样,普通,却饱满,藏着最实在的甜。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黑莲花她不想洗白了

黑莲花她不想洗白了

陆金金
唐梨月穿书了,穿到了90年那个遍地黄金的年代。原主是个人人喊打的恶毒女配,她醒来后看着这些陷害自己的人,突然不想洗白了,不就是做个坏人吗?作为影后的她都能演!人们都以为像她这种恶毒的女人肯定下场凄惨,没想到她日子过的风生水起,不止在这个年代发家致富、成了豪门哥哥们的团宠,还被大佬宠上天。#看着台上的小女人,霍北擎眼中有一抹恼怒,这该死的女人放自己鸽子,就为了工作?他的钱不都是她的吗!“爷,您这是看
都市 完结 67万字
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歌

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歌

爱新觉罗筐
各位看官,请听我说!十多年老书虫,看过很多小说,也跟前辈们学到了很多,因此想尝试一下。简介无力,只想静下心来,跟大家分享分享,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歌。
都市 完结 68万字
医妃倾天下

医妃倾天下

医妃倾天下
天才医学博士穿越成楚王弃妃,刚来就遇上重症伤者,她秉持医德去救治,却差点被打下冤狱。太上皇病危,她设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误会斥责,莫非真的是好人难做?这男人整日给她使绊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还要娶侧妃来恶心她!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让本王恨你?本王只是憎恶你,见你一眼都觉得恶心。”元卿凌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尝不嫌弃王爷呢?只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脸罢了。”毒王嗤笑道:“你别以为怀了本
都市 连载 136万字
剑指芬芳

剑指芬芳

陌叁拾
他本是提剑跨骑纵横沙场的将军,战死疆场后却意外穿越到千年后,在一个豪门纨绔少爷身上借尸还魂!厌倦了厮杀,他意眠花醉柳,逍遥度日,做一生风流纨绔却怎料百媚千红的都市美女,带给他的不仅是绝世“温柔”无双艳福,还有无穷无尽的麻烦。他只得执剑再起,战公子,斗纨绔,灭枭雄,睡美人!一人一剑,在都市中纵横无匹,赢一个大大的天下
都市 完结 177万字
女主只想躺平,别来闹事【无限】

女主只想躺平,别来闹事【无限】

常见月
原名:我在无限流世界开杂货铺分低因为刚出分,评分少[女主战斗力最强+非传统无限流+我流克系+轻松无虐+苏苏苏]含大量单箭头,女主不谈恋爱,全员团宠,认识角色需要时间,简介内容没那么快出现。简介一:“主人~可以摸摸我吗?”“小昼,你又忘记吃饭了。”“姐姐!他们就知道烦你,不像我,只会心疼姐姐......”被立体环绕音包围,坐在前台按着计算器算账的南昼不由地感慨,她开的真的不是什么鸭子铺吗?三个女人一
都市 连载 88万字
我也不想当女配

我也不想当女配

翻翻翻不动
她是五大修炼世家楚家的嫡系小姐,爹是当家家主,娘是五大世家中宋家的嫡系出身,爷爷是世家中为数不多的元婴老祖,一大家子把她捧到了天上。她从小锦衣玉食,拿玄阶丹药当糖豆吃,她坐拥楚家势力下的六大灵脉,修炼资源逆天。她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火系天灵根天才,别说是世家里,就是仙门中,也鲜少能有人能在资质上与她争锋。但是很可惜,这样的楚潇月空有女主的出身,却是书里一名与女主处处做对也处处做嫁衣的倒霉女配。一朝穿越
都市 连载 57万字